(共49张PPT)
中考写作36技系列课件
中考写作36技
18唯见江心秋月白
环境烘托技巧
目录
要义解说
一
经典解读
二
策略解密
三
真题解析
四
要义解说
人物总是活动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的。因而,我们在交代故事发生背景、表现人物思想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等方面,都有必要学会运用环境描写的方法来进行烘托。
环境描写分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要义解说
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对表现人物身份、地位、行动,烘托人物性格,渲染气氛都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环境描写,指的是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它所描写的范围可大可小,大至整个社会、整个时代,小至一个家庭、一处住所。描写的内容可以是室内陈设、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时代气氛等。社会环境的描写应具有浓郁的地域风土特色。
经典解读
◎在《社戏》中,鲁迅先生是这样通过景物描写来衬托“我”去看戏途中的心理的: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了歌吹了,还有几点火,……也许是渔火。
这段文字,作者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方面着笔,对田地里碧绿的豆麦、水中朦胧的月色、淡黑的起伏的连山、星星点点的渔火、豆麦和水草的清香、宛转悠扬的歌吹作了尽情的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形象地衬托出了“我”与小伙伴们去看戏途中那种欢快而迫切的心情。
经典解读
◎鲁迅《孔乙己》: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小说开头用了一段文字描写鲁镇酒店的格局,特别是两类顾客的衣着和喝酒方式的差异,揭示了清末社会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等情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为下文写孔乙己“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独特形象做铺垫。
策略解密
一、环境描写的作用
二、环境描写的原则
三、环境描写的方法
策略解密
一、环境描写的作用:
在文学作品中,没有单独存在的纯环境描写,它或渲染气氛,或衬托人物,或抒发感情,或揭示背景等。茅盾先生曾经说过:“作品中的景物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着人物的思想和活动,为文章中心服务。”可见,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策略解密
(1)对环境自身的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如地域风格、时代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③渲染故事气氛,奠定感情基调。④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如《祝福》中以喧闹、热烈、喜庆的“祝福”场面来衬托祥林嫂之死的悲惨;也有的以哀写乐等。
再如契诃夫《变色龙》:
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
这一社会环境描写,沙皇统治之下的社会经济的冷落、萧条跃然纸上。
策略解密
(2)对人物的作用。①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心情,促使人物思想情感的转变,预示人物的命运和结局。
如《七根火柴》中以草地气候的恶劣、变化无常来衬托无名战士保存火柴的艰难,进而突显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
策略解密
再如《驿路梨花》中对小茅屋的描写:
①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两个字:“请进!”
②火塘里的灰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住过了。一张简陋的磊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
③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 有辣子。”
这都反映出主人的热情、好客、细心的性格。
策略解密
(3)对情节的作用。①暗示或推动情节发展。②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或制造悬念。③有时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使文脉更清晰或有起伏波折。④相互照应(照应标题或开头或结尾等),使文脉更加紧凑完整。
策略解密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对风雪的描写大致是:由于雪大天寒,使林冲外出沽酒,未因草厅被雪压倒而被压死;大雪压倒草厅,使林冲只能到山神庙住宿,未被陆谦等烧死;雪大风劲,使林冲用大石头靠住庙门,陆谦等人放火烧草料场之后也来到山神庙避风雪看火势,因推不开门便立在庙门外谈话,造成冤家路窄,狭路相逢,隔门相对,一触即发的紧张局面。风雪的描写,为情节发展提供了合理的条件,推动了情节发展。
策略解密
(4)对主题的作用。具有某种象征意义,表达(或寄托、揭示、暗示、深化)主题。
如《故乡》的结尾,作者再次描写了海边的景色:“我在蒙眬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这是“我”对故乡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表现出“我”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决心。
策略解密
二、环境描写的原则:
①目的要明确。如渲染气氛、烘托心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等,不要为了写景而写景,也不能喧宾夺主。鲁迅的《故乡》开篇就如此写道:
时候既然是深秋,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策略解密
这段景物描写是“我”渐近故乡时在船上所见。那“阴晦”的天气,“苍黄”的天色,“呜呜”的冷风,“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活气”,活画出一幅死寂般的故乡冬景图。作者用这些语句极力渲染了农村萧条、荒凉、沉寂的气氛,以烘托“我”当时的悲凉心情,以表现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残酷蹂躏下农村日益衰败这个主题。
策略解密
②特征要突出。要抓住环境特征,选好观察角度,安排描写顺序,运用多种技巧,同时融情于景,让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突出。如老舍在《济南的冬天》 中这样写松:“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好像日本看护妇。”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贴切地写出青黑的矮松在小雪的装饰、映衬下,显得更加秀美,表现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之情。
策略解密
③描写要生动。运用感官结合、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明暗结合、内外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等表现手法,恰当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对百草园景色那生动而又深情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乐园”的美好情感。
策略解密
④变化要鲜明。在事情发展过程中,环境描写要与人物言行、心理描写相结合。人物所处的环境有了变化,人物的言行、心理必然会有变化,我们要注意把这些变化反映出来。注意了这一点,将对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表现人物的特点,都具有很好的作用。
策略解密
如《我的叔叔于勒》中景物渲染只有为数不多的两处:一是“我们去哲尔赛旅行,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方”,这里的自然景色描写烘托出人物欢快的心情;二是“在我们面前,天边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这里的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的欢快心情形成鲜明的对照。读者的视线通过景物描写的对照,已经窥到了他们的灵魂最深处。
策略解密
⑤情景要交融。可以写景点染,可以景物烘托,可以情景相生,可以借景抒情。情感对于景物而言,不是寄托,而是濡染。如朱自清的《春》,作者描绘生气勃勃、绚丽多彩的春天景象,意在歌颂春天的活力,抒发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所以在用多种修辞方法写景的过程中时时有着情感的渗透,文章因此而色彩明丽,传神感人。如文章的开头,通过“盼望着,盼望着”的反复,作者直陈了他那“盼春”的急切激动的心情。又如文中用博喻的手法描绘春花、表现春雨,透露出作者的一片热爱、欣喜之情。再如文章的结尾,在颂扬春天的一组比喻之中,更是表现出作者的憧憬、向往之情。
策略解密
三、环境描写的方法:
(1)描写技巧角度。①细节描写、场面描写、白描细描;②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色彩的渲染、衬托;③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写。
(2)写景角度。①感官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②观察角度:定点观察(仰视、俯瞰、平视)、移步换景;③写景顺序: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内外结合等。
真题解析
写作导引
范文展示
名师点评
真题解析
◆2017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作文题◆
题目:让自己__________
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工整;③凡涉及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
写作导引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目中的“自己”,暗示本文要用第一人称来写,写自己的故事,或议论对某种现象的看法。半命题作文,补题很重要。首先标题要补充得通顺,不能出现语病;其次要利于自己构思写作。这道题,怎么来补充题目?可以填一个词语,如“让自己坚强”;可以填一个短语,如“让自己跑起来”,等等。立意上,因为是“让自己______”,所以要突出主观能动性,即自我上进,追求进步、完美的意思。最好在叙事的基础上,表现自己在身体、知识、思想、性格、品德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不断进步,逐渐成长起来。写作思路举例如下:
写作导引
1.反思自我,提高道德水平。如:过去,自己以个人为中心,从没想着帮助别人。有一次下雨回家,没雨具淋着雨回家。路上遇到一位外班的同学,硬是把雨伞借给我,自己淋着跑回家。我觉得自己应当学习人家,学会帮助有困难的人。
2.磨砺自己,培养优良品质。如:“我”从小性格懦弱,不敢抛头露面,从不参加集体活动。上中学后,老师发现“我”绘画方面有底子,于是让“我”参加绘画比赛。“我”拒绝不了,只得去准备。爸爸妈妈经常鼓励“我”,为“我”打气。终于在比赛中,“我”得了个二等奖。这件事教育“我”,要对自己有信心,勇敢展现自己。
写作导引
3.积累知识,提高能力水平。如:先写一次数学大赛,“我”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接着回忆这半年来,自己为准备比赛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付出了许多汗水。最后写自己的感受,付出必有收获,自己将一如既往,努力攻克学习上的难题,不断充实自己。
本题适合写记叙文,或者以记叙为主的文章,因为题目是“让自己________”,写议论文难度较大。本文前半部分适合使用记叙表达方式,文章最后以议论收尾,照应标题。
范文展示
让自己奔跑起来
无数次驻足在那条青石板路的尽头,看眼前永不变幻的风景。冬日掉光叶的大树和已然泛黄几乎不见的小草,陌生的行人行走至此便义无反顾地转身。偶尔会感到有点无奈,有点彷徨,有点手足无措,却从未想过让自己跑起来。
沿着石板路慢慢地走,心里却感到惆怅,明明守着自己独有的梦想,却失去了无数个可以拼搏的日子。在一次次的彷徨与无奈中,拿回自己并不满意的成绩单。该背的没有背,该做的没有做,尽管如此,我仍然怀着一腔莫名的情感停下
范文展示
了前进的脚步。风中的小草突然间多了绿色的影子,依稀的
绿色,就在不远的前方。我的脚步突然间轻快了起来,仍然有许多希望,那不变的小草不也抽出新芽、开始新生了吗?我的心头开始涌动起一股潜滋暗长的力量。
沿着石板路慢慢地跑,心里也多了许多希望。我已经开始跑起来了,偶尔却想要放弃,害怕前行的道路上困难险阻,害怕别人的目光成为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更害怕奔跑后迎来
范文展示
的却不是成功。不知不觉中,又看到了熟悉的风景。树还没有长出新叶,大树俯瞰着小草,有着些许戏弄的意味,可是低矮的小草在阳光下生长得生机勃勃,这儿一撮绿色,那儿一撮绿色,虽然还夹杂着黄色,但长势已经够喜人的了。这里人烟稀少,但是大树的注视却并没有使小草失去希望,从抽芽到现在,它们执着地成长着,一刻也不停,尽管生长的速度很慢很慢,但每天一点点的进步积累起来却显得那样饱满。我的心头开始蓬勃着一股生机迸发的力量。
范文展示
沿着石板路飞快地跑,心里更少了一些彷徨。我眼前的风景已然开始改变了,那许许多多的小草已连成一片,淡青色的小草,夹杂着新生而出的嫩绿色,汇成我眼前力量的源泉。即使在大树仍未出新芽的情况下,小草们旁若无人地生长着。它们尽自己的努力与杂草做斗争,它们克服了大树不知意味的目光。没有琼浆甘露,它们只凭着淅沥的雨水,接受日月的精华。它们毫不害怕眼前一切的一切,认准了前进的方向,便执着地向前奔跑。它们是在用自己的灵魂奔跑,是在用心灵唱出一首充满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歌。我的心头开始迸发出一股势如破竹的力量。
范文展示
我开始让自己奔跑起来,真正地奔跑起来。耳边是呼呼的风声,我忽然明白了很多很多,不管前方有怎样的困难险阻,不管别人有怎样注视的目光,不管未来的结果是否成功,但是,只要让自己跑起来,收获的就一定是梦想的彼岸!
名师点评
这篇习作语言比较流畅,通篇采用寓情于景的写法,写出了自己心境的变化,写得非常成功。开头写得非常好,不仅构思比较新颖,而且清新可感,令人顿生喜爱之情。
本文内容积极并层层递进,辅以各种修辞手法,使文章显得文采斐然。
真题解析
◆2021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作文题◆
生活中,人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数字。其实,有的数字就只是数字,但是,有的数字不只是数字。
请以“只是个数字”或“不只是个数字”为题,完成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真实的姓名、校名。要求: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写作导引
这是一道全命题作文题。审读提示语与题目后不难发现,命题人是想让考生扣住生活中的某个“数字”,对此进行价值判断,而考生围绕该“数字”的意义书写的体验或表达的思考则决定了文章的立意。
生活中处处有数字,生活中时时有数字,身处数字时代,以“数字”为切入口进行作文,可写的题材很多。举例如下:
写作导引
1.时间是数字。
①可以围绕中考倒计时中的数字来写。若是每天都能拼搏进取,那么日益减少的数字就“不只是一个数字”;若是每天都懈怠虚度,那么日益减少的数字就“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②可以围绕生活中家长设定的某个时间来写。比如,家长为了照料你的生活,会设定一个比你更早的起床时间,爷爷奶奶甚至会将这个时间贴在床头,用来提醒自己;家长规定你晚上不能晚于某个时间回家……数字中包含了关心和爱意,就“不只是一个数字”了。
写作导引
③可以围绕体育考试或比赛中的时间来写。比如,长跑测试中,所用的时间“不只是一个数字”,而是刻苦训练的结果;2020东京奥运会田径男子1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跑出了9秒83的成绩,这一成绩“不只是一个数字”;足球比赛中,三五分钟的补时对于奋力拼搏的一方而言,“不只是一个数字”,而对于消极怠惰的一方,就“只是一个数字”。
④可以围绕年龄、岁月等时间概念来写。比如,对于积极乐观的老年人来说,年龄“只是一个数字";袁隆平院士研究杂交水稻用了61年,这61年绝对“不只是一个数字”。
写作导引
⑤也可以围绕某个特定时间或某段特定时间来写。对于你的父母而言,你的生日“不只是一个数字”;对于中国人而言,1921年7月1日、1949年10月1日,这些重要日期都“不只是一个数字”。还有对于生活中某些特殊的日子,你既可以发出“只是一个数字”的感慨,也可以写出“不只是一个数字”的深意。
写作导引
2.金钱是数字。
①可以围绕父母为你支付某项费用来写,写出这笔费用中所蕴含的情感、希翼,从而表达“不只是一个数字”的认识。
②可以围绕借钱和还钱来写。对于伸出援手的人来说,借出的钱款与人与人之间的情谊相比,就“只是一个数字”而已;对于接受帮助的人来说,克服种种困难也要信守承诺、如期还款,这笔钱款就“不只是一个数字”了。
③也可以围绕一次劳动所得的报酬或一次捐款来写,凸显行为背后的意义,表达“不只是一个数字”的思考。
写作导引
3.成绩是数字。
①可以围绕一次考试成绩来写。比如,一次高分让你骄傲自满,在老师的提醒下,你认识到分数“只是一个数字”而已;经过不懈努力,你在下一次考试中保持了高分,此时的分数在你眼中“不只是一个数字”。
②你也可以写自己为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而诅丧,朋友用成绩“只是一个数字”开解你,你重拾信心,继续努力。
写作导引
当然,路程是数字,号码是数字,密码是数字,体温是数字,各项身体指标是数字,产量、产值、利润是数字,奥运金牌榜上是数字,疫情报告里是数字……生活中可写的数字不胜枚举。同学们要想对数字的意义做一番富有见地的评判,写出丰富多彩的生活,就需要用心观察和思考。
范文展示
不只是个数字
镇江一考生
2016,不只是一个数字,也是一段回忆。
“吱呀”一声,我推开大门,院子里,那棵大树依然矗立着,遒劲的枝干映入我的眼帘。低头看去,落叶铺了一地,却再也无人打扫,一只破旧的小板凳孤零零地站立着,我走过去,坐下,回忆涌人脑海……
范文展示
2016年的春天,院子里生机勃勃,树叶在沙沙地歌唱,我嬉笑着在树下玩着游戏,树旁坐着的是奶奶。她的头微微低垂着,盯着手中的毛线,神态温柔慈祥。她双手不停地忙碌着,两根毛衣针转来转去,毛线缠绕、交织,最后变成一条围巾。我仰起小脸问:“奶奶,你现在织它干啥呀?”奶奶的脸上绽开一朵花儿:“当然是怕你这个小朋友冬天喊冷啦。”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继续低头玩了起来。
范文展示
2016年的夏天,傍晚的火烧云染红了天空。奶奶在房间外面喊我,我乐呵呵地跑到门外,和奶奶坐在树下破旧的小板凳上。没过多久,黑色笼罩了天空,一旁的树上时不时响起蝉鸣。奶奶总是乐此不疲地给我讲神仙的故事,天上的星温柔地注视着我们,奶奶轻柔的声音与蝉鸣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首动听的交响曲。我的内心宁静了下来,似乎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不知不觉间沉漫其中。
范文展示
已是2016年的秋天,我兴奋地站在树下,仰头看着一个个火红的果子小灯笼似地挂在树梢。我忙跑进屋子里,喊着:“奶奶,树上的果子熟啦!”奶奶看着我,笑着放下手中的活儿,摇摇头:“真拿你没办法。”说着,匆匆走向院子。我坐于桌前,不一会儿,奶奶捧着一盘红艳艳的东西朝我走来。盘中,石榴籽一颗颗紧挨着,粒粒饱满,红白相间,我垂涎欲滴,忙抓了-把塞进口中,酸酸甜甜的味道在口中蔓延,令人回味无穷。在一旁看着我吃的奶奶脸上绽开笑容,眼里满是对我的宠爱。
范文展示
而2016年的冬天,奶奶突发疾病,最终没能抵抗住病痛的折磨,永远地离开了我。
2016,不只是个数字,也是奶奶逝去的时间,更是曾经的美好回忆,她的爱被我永远铭记在心中,永不消散。
名师点评
线索清晰,结构分明。文章以奶奶和‘我”之间的相处为主线,开头由景物描写引出和奶奶相处的回忆;然后按照时间顺序,描写春、夏、秋三季中和奶奶相处的欢乐与惬意,接着写冬季奶奶逝去,以四季流转串联起考生的“2016”;结尾点题,升华主旨。
融情于景,情感动人。“落叶铺了一地,却再也无人打扫,一只破旧的小板凳孤零零地站立着”营造了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考生对奶奶的怀念;“树叶在沙沙地歌唱”“天上的星星温柔地注视着我们”等生动且富有美感的环境描写,展现了“我”与奶奶之间温馨的亲情,表达了“我”对奶奶深深的爱。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