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2张PPT)
中考写作36技系列课件
中考写作36技
23腹有诗书气自华
文采飞扬技巧
目录
要义解说
一
经典解读
二
策略解密
三
真题解析
四
要义解说
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就是文采、文饰,也就是讲求语言的艺术性。好的内容,如果没有优美的形式来表达,也不容易流传开来,这说明了形式对内容的重要影响。满足于“语言通顺”,则毫无文采;词汇贫乏,则句式单调;大话、空话、套话、废话连篇,则毫无趣味。
要义解说
曾有阅卷老师戏言,在一篇作文中,出现“月亮”,最好不过;如果没有“月亮”,“群星璀璨”也很好;没有“群星璀璨”,出现“数颗星星”也就不错;千千万万不能给阅卷老师看的是“茫茫黑夜”、“漆黑一片”。假如一篇作文里连一个“萤火虫”也没有——毫无亮点,那想得高分可就难于上青天了。
要义解说
那么从语言这个角度,该如何使自己的文章“亮点”夺目呢?概括地说,包括以下几方面:用词准确,富有变化,增强语言表达之美;运用叠音词,增强词意,表现节奏之美;多用四字格,两两相对,构成匀称和谐之美;引用名言警句,获得理性思辨之美;综合运用整句和散句,形成整齐、错综之美;巧用文言词汇,营造庄重典雅之美;巧用修辞使你的作文形象生动、鲜明突出,使语言幻化出无限新奇夺目之美,大大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经典解读
◎朱自清的散文《春》中,大量运用短句、散句和口语句式,如“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还有书面语句式,如:“吹面不寒杨柳风”“一年之计在于春”等。长短句的结合,整散句的交错,口语句式与书面语句式的运用,体现了朱自清先生在语言上的功底,文笔清秀、富有真情、极具感染力。
经典解读
◎刘绍棠《蒲柳人家》在叙述故事、描写人物时,一方面,作者采用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并加以提炼,形成一种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写天气之热,“热得像天上下火”;写一丈青大娘溺爱孙子,“要天上的星星,奶奶也赶快搬梯子去摘”,“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形象生动而又准确传神。另一方面,作者又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压韵和对偶,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如“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这样的句子在文中比比皆是,增加了小说的文采和趣味性。
策略解密
二、文采飞扬的
方法
一、作文语言存在的
问题
策略解密
一、作文语言存在的问题:
从大量初中生作文的语言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说假话,言不由衷;说大话,云山雾罩;说空话,空洞无物;说套话,人云亦云。主要表现为:
①语言枯涩。最突出的表现是词汇贫乏。这肯定与我们不重视课外阅读有关,但更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学生对学过的词语不善于运用,用词单调,总是那几种句式,干巴巴的几条筋,读来味同嚼蜡。这样枯涩的语言当然难以显示出个性。
策略解密
②陈词滥调。写外貌——大眼睛,苹果脸;写景物——阳光明媚,鲜花盛开;写时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写惊奇——嘴吧张成了O型;写着急——像热锅上的蚂蚁;写嘴馋——馋猫……这些流水线上复制出来的话语标本长盛不衰,个性早已湮没殆尽。
策略解密
③故作深沉。主要表现为语言的成人化,动不动就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失败是成功之母”“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语言“成熟之至”,思想老气横秋,毫无与自己的年龄和生活相契合的话语与机智,完全失去了青少年学生的天性。
策略解密
④空洞无物。语言基本上是“假”“大”“空”的混合物。开篇转弯抹角,结尾喋喋不休,中间亦是“空手道”,看上去多是些似观点非观点的句子,叙述不像叙述,描写不像描写,议论不像议论,大多是一些标签的口号,甚至找不出一点属于个人的语言创意。
策略解密
二、文采飞扬的方法:
1.巧用修辞,增强语言的形象美。
修辞用得好,特别是比喻、拟人运用得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机,化腐朽为神奇,增强语言的表现性、形象性。请看《智者若树》中的句子:
策略解密
春花的智慧在于燃尽生命的怒放,于是有了草长莺飞,最美人间四月天;夏蝉的智慧在于蛰伏地底十七年,于是有了一朝破土,一鸣惊人;凤凰的智慧在于烈火的淬炼,于是有了脱胎换骨,涅槃重生。而树的智慧首先在于志存高远。西谚有语,再大的烙饼大不过锅。人生不应当只有苟且与当下,还应有诗和远方。只有心存着远方,我们才能勇往直前,不至于像失了罗盘的水手。梦想是永恒的微笑,有梦想才能有生命的闪光。飞船没有动力不飞,火车没有动力不行。智慧的大树向着远方,于是它有了目标和动力。
策略解密
文段先以春花、夏蝉、凤凰起兴,比喻兼排比,形象地引出“树的智慧”。接着又多处运用比喻,如“再大的烙饼大不过锅”“像失了罗盘的水手”“梦想是永恒的微笑”“飞船没有动力不飞,火车没有动力不行”等,这些比喻形象地阐述了树的智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恰到好处。
策略解密
2.变换句式,增强语言的节奏美。
所谓“句式”,是指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陈述句和疑问句、单句和复句、口语句式和书面句式、常式句和变式句等。恰当地使用这些句式,不仅可以完善地表达思想,更可以增加语言音节形式的美感。
策略解密
如长句,叙述清楚完整,给人以较深的印象;短句,简洁凝练,增强句子气势,形成画面感;长短句搭配,使整段句子错落有致,富有变化,读起来朗朗上口。整句形式整齐,气势贯通,音韵和谐,节奏明快,意义鲜明;散句参差错落,富于变化,生动感人;整散句结合,使得句式富于变化、生动活泼,句式整齐中见变化、语气中有舒缓,整散相间使文章语势激荡而又意味绵长。莫怀戚的《散步》运用了大量的两两相对的句子,语言精美,整齐和谐,互相映衬,富有情趣,呈现出音韵和谐的节奏美。
策略解密
再看《妥协的智慧》选段:
谁都希望有辉煌的人生,而不想成为窝囊废,但辉煌的人生常常需要适时的妥协和退让。勾践甘受为臣之羞,终成一方霸主;韩信甘受胯下之辱,终成一代名将;刘邦甘受项羽之威,终得汉家天下。他们的辉煌,是才智使然,是毅力使然,是时代使然,也与他们的适时妥协密切相关,如果他们在人生的关键时刻率性而为,不知退让,恐怕难有后来的成功。
策略解密
文段先用转折复句提出“适时妥协和退让”的观点,再用排比句叙述勾践、韩信和刘邦的事例作为论据,然后用一个多重复句对论据进行分析。而在多重复句内部,又有“是才智使然,是毅力使然,是时代使然”的排比成分,散句中有排比。整个文段整句和散句相结合,参差变化,颇有节奏之美。
策略解密
3.点缀文言,增强语言的典雅美。
文言语句,言简意赅而又凝练优美,颇耐咀嚼。文言和白话配合得当,熔铸出疏朗而不失含蓄,畅达而不失韵味的文学语言。点缀文言语句可以运用于文章整体,也可以运用于文章局部。考场作文行文过程中,适当地点缀文言语词既能扮靓作文的语言,又能凸显考生丰实的的文化底蕴。如高考满分作文《说安》:
策略解密
俗话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和”之关键在于“安”。“安”者,安定和谐也。家之安,则户纳千祥;国之安,则国运昌盛;宇之安,则万物和谐。安者,和之本也。故曰:以安为本,以和为贵。
考生把文言词句与现代汉语恰到好处地结合运用,文白相间,亦庄亦谐。既显示出考生较强的驾驭文言词语的能力,又颇具文气。
策略解密
运用这种技法,必须充分考虑以下因素:
一要有深厚的古文修养和扎实的古汉语知识。对古典名著和古代人物、事件烂熟于心。
二要有驾驭语言的功力和较强的写作功底。语言要符合文言文的一般规律,要明确用文言文写成的文章,并不只是加上一些“之乎者也”之类的文言虚词而己。
三要慎重选择题材,注意扬长避短。文言文毕竟是旧时代的产物,所以在选材上最好写古代的人和事。
策略解密
4.调配视觉,增强语言的色彩美。
古代诗人爱用多种色彩的组合来表现浓郁的画意。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这里,明丽的色彩组合,绘出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
策略解密
色彩,是文章形式上的一种表现。创作中,必须从作者的整个画面或者主题出发精选色,慎选色。如老舍《济南的冬天》一文在色彩的选择上是匠心独运的,主要有这样的色彩:灰色、青黑、白花、银边、晴黄、花衣、粉色、绿等。结尾突出主色彩“绿”,“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进一步拓展想象,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出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将读者完全置身于一个“绿”的世界,心境为之开阔,思绪随之飘扬,好不惬意!
策略解密
再如海飞《腾格里世界色》:
腾格里,只有黄色。腾格里的地,是黄色的:黄色的沙海、黄色的沙浪、黄色的沙丘、黄色的沙粒。腾格里的植物,是黄色的:黄色的沙棘、黄色的沙枣、黄色的梭梭、黄色的小草。腾格里的动物,是黄色的:黄色的骆驼、黄色的沙狼、黄色的沙兔、黄色的沙雀。连天也是黄色的黄色的太阳、黄色的月亮、黄色的星星、黄色的云朵--腾格里,黄色的一统天下!
本段文字的最大个性是高频率地使用“黄色”这一个词,作者连续用了22次“黄色”,将腾格里的“黄色”展示得淋漓尽致。
策略解密
5.强化韵律,增强语言音乐美。
①使用叠词。有人作过统计,《诗经》 三百零五篇中使用叠字的有二百篇,正如刘勰所说:“‘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叠字既可以摹声,又可以摹色,达到摹状的修辞效果,使表达的意象更加确切。叠字运用得恰到好处,可使所描绘的自然景色或人物特征更加形象。
策略解密
叠字可使诗的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如朱自清《春》中大量使用叠词,例如,“稀稀疏疏”“嫩嫩的”“绿绿的”“轻悄悄”“软绵绵”“家家户户”“老老小小”“嗡嗡地”“密密地”“一点点”“舒活舒活”“抖擞抖擞”等,既形象地刻画了事物特点,又富有朗读节奏感;既使全文行文活泼欢快、充满诗情画意,又增加了朗读时的情韵。
策略解密
再如李存葆《沂蒙九章》:
水是慷慨的天使。雨霏霏可以滋田,雪皑皑可以沃野,江滔滔可以扬帆,湖泱泱可以荡舟,河清清可以爽心,泉汨汨可以悦耳,茶津津可以润喉,酒醇醇可以助兴。
一段文字中用一两个叠词我们往往不会在意,但本段文字一口气连用了八个叠词,鲜明的个性便扑面而来了。
策略解密
②反复出现。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句子或者段落,增强语气或语势;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音乐美。如朱自清《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盼望”这一动词的反复使用,长久、有力、急切地反映出人们期盼春天来临的迫切心情,而反复增添了回荡的情调和丰富的情味。
策略解密
③排比迭起。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排比的行文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如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策略解密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饱含激情地赞美了志愿军战士的高尚情操,明确地指出志愿军战士是我们最可爱的人!然后下文通过三个动人的事迹对此进行描写和印证。
策略解密
④使用儿化韵。儿化韵就是从清新朴实、浅显易懂的口语中来的,表示喜爱、亲切的感彩,带给人一种和谐流畅的音乐美。如朱自清《春》:桃树、杏树、梨树“开满了花赶趟儿”,“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下一篇仿佛己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里,作者用了许多儿化韵,读起来轻快、活泼,语意亲切,形成了轻松、明快的旋律,表现了作者欣喜的心情,也引起读者对春的强烈向往。
策略解密
6.化用诗词,增加语言的意蕴美。
我们在课内外积累了大量的诗词佳句,如果我们在作文中恰到好处地加以引用、化用,不仅能使文章平添文采,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也能彰显作者的文化底蕴。
策略解密
诗词化用古已有之。元杂剧《梧桐雨》最后一折,根据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落叶时”的诗意,着力刻画了唐明皇追忆往日繁华欢乐生活的愁苦心情。现当代也不乏其例。郭沫若根据屈原的《橘颂》及相关作品,创作了历史剧《屈原》相关章节。郑愁予的《雨说》透出中国古典诗的修养和一种动人的江南文化气息,它的一些用语和诗句,例如“蓑衣”“斗笠”“小燕子见我笑斜了翅膀”,令人不由得想起杜甫的诗“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策略解密
有位同学写了一篇《昭君怨》:
如血夕阳映照大地,任凭干燥的风呼啸过耳边。在大漠落日的苍茫中,大地草木枯萎,惟有一座高耸的青冢孤寂地伫立在辽远的时空之中。仿佛间我看到一位淡妆素衣的少女,浅浅地笑着,一如当年的明丽……
这篇作文借用汉代王昭君的故事文采斐然,化用了杜甫《咏怀古迹》中的一句“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感情真挚而热烈,仿佛是作者的喃喃自语,又像是一种深情的诉说与呼唤。
策略解密
诗词化用有两种形式:
一是句意化用。就是化用古诗词的句子,用现代白话语言表现古诗词名句意蕴精华。如:“那润万物的小雨,可曾抚淡了锦官城的浓艳?那满皇都的烟柳,牵来了一片撩起闲绪的朦胧。可是那飘逸的太白,为我拉来了九天的银河,三千尺的飞流?把我带到那爱晴柔的树阴下,静看满塘接天莲叶、映日荷花的,可是潇洒的杨万里?更让我醉心啊,乘上落霞,与孤鹜齐飞;泛舟秋水,共长天一色。”
策略解密
二是意境化用。就是站在透彻文章思想与艺术表达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独特领悟,智慧地选择角度进行新的演绎与扩张,是对原有意境的着色与补充。对王维的《渭城曲》,著名作家余秋雨这样再现原诗意境:“王维实在是温厚到了极点。对于这么一个阳关,他的笔底仍然不露凌厉惊骇之色,而只是缠绵淡雅地写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再来一杯吧,阳关之外,就找不到可以这样对饮畅谈的老朋友了。”
策略解密
运用这种技法要注意以下方法和要求:
①正确理解原诗词,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和写作背景,对其人其作及其生平经历作一番研究学习。
②充分利用原诗词中的意象,展开联想和想象,设定具体的人物、情境等,通过描写环境、景物、人物神情、动作和心理等,真实而艺术地再现原诗。如张晓风《不朽的失眠》就借助原诗中的“月”“乌啼”“霜”“江”“枫”“渔火”“钟声”等意象,扩展开来,细致描绘了一幅萧瑟凄绝的画面,同时给诗人张继设定了具体的情节情境——他落榜了,于是凄凉的深秋夜景和痛楚的内心愁绪造就了一首千古绝唱。
策略解密
③还可借用他人的诗词名句或化用诗人的其他名句以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文学性。
④不拘泥于原诗词的束缚,甚至可以将不同时代的作品联系起来,可以突破历史的真实,大胆想象、创造,赋予它新的内涵。
策略解密
7.独辟蹊径,增强语言个性美。
(1)个性化的语言需要角度的巧妙。
所谓角度巧妙,指的是句子的切入角度突破常规,从人们意想不到的切入视角中,写出语言的个性。请看下面的例子:
策略解密
①小舢板摇动了大海。
②大柳树搅动满天风雨。
③蓝天上飘浮着满河星星。
④爸爸的爸爸又不见了,这个疯老头哪儿去了呢?
以上四个句子,在叙述角度上表现出独特的个性。若写成“大海摇动小舢板”、“满天风雨搅动大柳树”、”河面上飘浮着星星”、“爷爷又不见了”,句子的表达就毫无个性可言了。
策略解密
(2)个性化的语言需要形式的别致。
这种别致的形式大多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组合样式,它在句子的组装、句式的变换、词语的搭配等等方面都突破了惯用模式,往往有一种新奇之美。请看下面的例子:
策略解密
①一茬茬老去的心愿,在秋风里摇曳成一片苍凉。
②三个小姑娘,一个秀气,一个洋气,一个土气。秀气的满是灵气,洋气的全是娇气,土气的露出几分傻气。
③男生是一个很男生的男生,女生是一个很女生的女生。这很男生的男生和很女生的女生凑成了同桌,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④这就是题海永远做不完的基础题巩固题补充题综合题提高题边缘题压轴题,令你头皮发麻眼睛发花心口发慌手脚发抖。
①运用了词语的超常搭配;②运用了“同字”的手法,③的叙述形式别具一格,④故意省略标点,让人们在没有标点的长句中感受题海的压抑和郁闷。正是因为形式别致,语言才充满了个性。
策略解密
(3)个性化的语言需要文笔的活泼。
语言要有个性,肯定离不开生动活泼的文笔,这就需要作者纵横捭阖,让自己的文笔飞起来。请看下面的例子:
策略解密
老师呵,您不是说要过文言文背诵关吗 那我就背给您听吧——“‘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这几句吐字要清清楚楚,以增加透明度)“北山愚公太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这几句运用快节奏,滚瓜烂熟么)“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究竟是孙子有了儿子,还是儿子有了孙子 不妙,压低声音)“孙又生子……子又生子……孙子儿子……儿子孙子……”(咕咕哝哝,哼哼唧唧,我自己也不知道是在背书还是在念经)“好啦好啦,这次算你过关,下次声音大点!”老师终于挂出了“免战牌”。
这段文字写“背书”的经过,生动,活泼,风趣,主要得益于作者灵动的文笔。
策略解密
(4)个性化的语言需要意蕴的丰厚。
炼字不如炼句,炼句不如炼意。语言的个性当然离不开丰厚的意蕴。所谓意蕴丰厚,指的是语言优美凝练,含蓄隽永,“字唯期少,意唯期多”。请看下面几例:
策略解密
①成群的白鹤聚散无常,一起在夕阳里,翅膀驮了霞光齐飞。
②村歌鞭花上脆生生颤了几个音节,便被黑骏马驮进草原。
③老牛的长尾无意一甩,一个未经构思的黄昏,就随乌鸦翅上的斜阳飘落下来。
④奶奶的童话,连同那遥远的歌,一块儿为我编织了睡意,把我送到一个星星与蝙蝠酿造的梦境中。
⑤河中间,几只携侣夜游的小舟,载着月光划出一两声浅浅的逘乃与呢喃。
以上五句美得让人心醉,这与语言的优美意蕴有很大关系,而语言一旦有了意蕴,既能让人感受到浓郁的诗意,又能让人感受到独特的魅力。
策略解密
8.深入开掘,增强语言哲理美。
含蓄的语言耐人寻味,含英咀华,如嚼橄榄。比如:“海浪不回避礁石的撞击,才得以壮观;人生不拒绝遗憾的存在,才得以明达。”“认识自己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否则我们就会像乌云下生长的花儿,失去了充满阳光的世界。请牢记:是鱼儿,就不要向往天空;是鸟儿,就不要留恋海洋。”这类警策性的话语,于形象中蕴涵哲思,含蓄隽永,优美凝炼。试想,阅卷老师看到有如此成熟思想的文字,怎能不为之动情呢?
策略解密
①人物把哲理说出来。如:考试落榜后一个熟悉的身影飘然而至:“一个人可以被打败但绝不能被打倒!”竞赛失利时一张盈香的纸条悄悄递上:“机会永远垂青于有准备、有头脑的人!”遭遇挫折时一句亲切的话语萦绕耳畔:“永不放弃就有胜利的希望!”亲爱的朋友,感谢你们为我付出的真诚和友爱,感谢你们给予我的信心和勇气。
策略解密
②景物把哲理引出来。如:天空不会永远蔚蓝,云朵不会总是白色,草木不会永远碧绿,花儿不会永远绽放。从牙牙学语到老态龙钟,有几人会是一帆风顺?换一种眼光看待生活中的坎坷,也许你会发现吃苦也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种幸福。
策略解密
③事例把哲理撑起来。如:知道吗?20世纪伟大的政治家丘吉尔曾因政坛失意等待东山再起长达10年之久。我们可以想象一位50岁的人面对这种现实是何等痛苦,可是信念支撑他坚持下来。他知道只要信念不灭总有一天他会成功的。于是一代名相在二战中诞生了。
④主旨与哲理合起来。如:这曲子,不带百灵的委婉,也不藏杜鹃的哀伤,虽然表面听着有些直白,但静下心来品,才听出蛙儿们都热爱生命,用心在唱着生命之歌。
真题解析
写作导引
范文展示
名师点评
真题解析
◆201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作文题◆
请将题目“给自己一个 ”(希望、微笑、机会……)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 (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4)字数在600字左右。
写作导引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这个题目在命题上不落窠臼,在思维形式上注重开放,在内容上贴近生活。
一般而言,半命题作文要求补填的内容往往是行文的中心内客。在完成补题的同时,实际上也就是明确了写作的素村或明确了写作的中心。本次半命题作文的题目为命首补尾。补题词语有提示,可以从中选择,也可以选择其它词语。考生应当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明确补题的内容。
写作导引
“给”的主体可以是作者本人,也可以是他人;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选材如同美味佳肴,须用恰当的素材烹饪。作文选材最重要的是选择感同身受的素材,可以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也可以借助别人的素材表达出真情实感。
写作导引
立意思路举例:
如果写“给自己一个微笑”,暗示着你经历一件让自己焦灼的事,为了突破困境,需要自我放松,所以“微笑”含有自己我调整的意思,才能达到坦然的结果。
如果写“给自已一个退路”,暗示着你经历一段让自己迷茫的时期,为了走出彷徨,需要以退为进,所以“退路”含有改变方向与思路,或暂时停下总结反思的意思,才能让自己看到希望。
如果写“给自己一个祝福”,暗示着你经历着一段灰暗的岁月,内心痛苦,为了获得快乐,需要自我祝福,所以“祝福”含有增加信心坚定信念的意思,才能拥有快乐的心境。
范文展示
给自己一个微笑
绝壁上的苍松,迎风挺立,仰观宇宙之大,俯观物类之盛,何其壮哉!悬崖上挂的瀑布,吐珠喷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何其雄哉!冰山上绽放的雪莲,冰清玉洁,虽无花之妖艳,却全是雪白一身,何其美哉!
苍松居于绝壁,环境不可谓不险,但在险境中它给了自己勇气,于是它成就了自己的雄姿;瀑布挂于悬崖,地势不可谓不高,但在高崖之上它给了自己胆量,于是它舞出了生命的壮美;雪莲身居冰山,气候不可谓不恶劣,但它在严寒之中给了自己温暖,于是它拥有了最美的身姿。它们给自己一个微笑,生命之花会顿时绽放。
范文展示
人生之路,谁能一帆风顺呢?大家还记得越王勾践吧?作为堂堂的一国之君,失去了国土,失去了名誉,远去了亲友,可他并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心。在最寒冷的时候,他给自己一个微笑,温暖着自己复国的信心,真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试想,如果当初越王勾践不给自己以鼓励,不能卧薪尝胆,如何能够灭吴雪耻?
范文展示
饱受屈辱的司马迁,如果没有心中的那份坚守,如何能够在文学的天空里留下那精彩的一笔;身患残疾的霍金,如果没有心中的那份追求,如何能够在科学的舞台上绽放如此夺目的光彩;历经挫折的刘翔,如果没有心中的那份自信,如何能够在赛场上再次飞翔。是啊,正是找准了前行的道路,注入了生命的源泉,聋哑艺术家邰丽华于手臂之间勾勒出了人性的圣洁,邮递员王顺友在雪域高原上写下了生命的壮歌。
范文展示
没有巨浪的雄壮,一弯曲折回环的溪流也能激起清越悠扬的鸣响;没有蓝天的广阔,一片悠游天地的白云,也能享受生命的诗情画意;没有雄鹰的矫健,一只娇小玲珑的燕雀也能惹人爱怜。朋友,给自己一个微笑吧,你的世界也许会顿时春暖花开。
名师点评
作者的精妙之处在于采用“文采飞扬法”,锤炼语言,一气呵成,错落有致。
开篇两段,均用排比带出,或绘自然之画面,或说自然哲理,语言灵动生辉,字字珠玑。
结尾时的排比,照应开篇,却又自然升华了主题,难能可贵。
尤其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等诗句的引入,更让文章平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让人叹服。
真题解析
◆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初中毕业离校前的最后一节课,班主任王老师给她的学生带来三幅画:落花生、向日葵、雁阵。她说:“世间万物都有属于自己的姿态:落花生扎根土地,默默生长,这是质朴宁静的姿态;向日葵心中有光,追逐太阳,这是乐观向上的姿态;大雁万里迁徙,互相辅助,这是团结友爱的姿态。我把我喜欢的‘姿态’分享给大家,老师希望你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活出自己最美的姿态……”
真题解析
要求:①请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写作导引
本题是材料作文题。
首先分析三幅画,第一幅落花生扎根于地,提示孩子们人生要脚踏实地的姿态;第二幅向日葵追逐太阳,通过这幅画给孩子们的角度是人生应该有积极的姿态;第三幅大雁翱翔于蓝天,提示了孩子们要努力追求更高的目标或者可以理解为追逐梦想。
在分析材料时,一定要注意的是三幅图画都给了最美的姿态。除了强调“最”和表象看到的美,更多的是要透过人外在的举止、神态、气质表现人的品格、情趣、追求、精神。也就是说写人生态度是比较适合的,可以把目光定位在什么样的姿态最美,或者每个人都应该表现自己最美的姿态。比如面对成功与失败,面对顺境与逆境等等。
写作导引
第二个角度可以写其他人的最美的姿态给“我”的感悟,这个角度比较贴近议论文的写法。比如某些人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或经历磨难,或遭受打击,或承受苦难,当它们面对这些时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态度、品格亦是最美的姿态。
以上都是通过精神的姿态去写作,除此之外,可以从外在姿态投射人物内心,去感悟。例如:从军人挺拔的身姿体现出坚守岗位的社会责任心,这也是最美的姿态;或通过父母弯曲的腰背,投射父母生活的艰辛,对家庭的付出和对孩子的爱等等。
写作时只要找到自己最熟悉的内容,用自己最擅长的写法,寄寓真情实感即可。
范文展示
生命的姿态
落花生定格在了质朴,向日葵定格在了乐观,雁阵定格在了团结……生命姿态各一,品性在或奇崛或清寒中逸散出来。
浓郁的酒香中酝酿出的醉态,是一种酒不醉人人自醉的姿态。曹阿瞒对酒当歌问人生,李易安浓睡不消残酒,陶元亮引壶觞、倚南窗,苏东坡中秋月夜欢饮大醉对月填词问子由,李太白月下独酌,歌令月徘徊、影因舞凌乱……
得饮清酒,快马蹄疾;浊酒一杯,羌管悠悠。这是一种微涩的醉态,也是最令人迷醉的姿态。
范文展示
依依的弱柳缠绵地牵着风的衣袖,诉说着脉脉的长情,这是一种清婉多情的姿态。宛转蛾眉死于马前,令唐玄宗“上穷碧落下黄泉”;晓风残月杨柳岸,令柳永酒醒伤别空自凝噎;试开金屋试扫庭花,令阿娇心喜又愁入眉头;“相思相望不相亲”,令纳兰性德泪自纵横……
鹊桥两岸有金风玉露不在朝暮的情,这是生离;阴阳永隔有相顾无言无处话的凄凉,这是死别。这是一种不尽的情态,也是最令人唏嘘感伤的姿态。
范文展示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升腾起的是一种苍茫雄浑、卫国抒怀的心绪,这是一种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姿态。夏完淳为无限河山落泪,从此天地不再宽远;杜子美白头不胜簪,看破了家国,看深了草木;辛幼安午夜梦回,吹角连营,却徒然白发生;文天祥辛苦遭逢,干戈寥落,一颗丹心捧出,从此史册通明……
范文展示
提携玉龙,甘为君死;报国无门,难止心忧。这是一种“进亦忧退亦忧”的姿态,是一种气节使然、鞠躬尽瘁的姿态,也是最令人感佩的人生姿态。
醉态解忧,情态哀婉,姿态悲壮。这姿态,或寄情,或言志。因深情而醉,是狂乱的美;因多情而苦,是凄清的美;因家国而忧,是深邃的美。
生命姿态各异,如落花生之静美、向日葵之向上、雁阵之友爱,而每个人都有自己人生的姿态,或张扬,或自持,只求不负此行,不憾此生。
名师点评
蓬勃的生命于成长中展现出万千姿态,哪一种令你心折心醉?是曹操苏轼李太白的诗酒醉态,还是白居易柳三变纳兰性德的相思情态,或者是杜子美辛弃疾文天祥的忧国身姿……这姿态,或寄情,或言志。因深情而醉,因多情而苦,因家国而忧,无不展现出生命的美好。
小作者将这些生命的英姿穿插在诗词美句中,每个人的身影都应和着他们自己的豪言,每个人的诗句都照亮着他们生命的姿态,铿锵而行,振聋发聩。诗句千古传唱,英姿千古膜拜。这些姿态的定格,正是史书中华夏上下五千年传承的美德与风骨,胸怀与脊梁!
这篇作文中古诗词有引用,有化用,长短句结合,整散句相间,文采斐然,营造了深邃的意境,体现了作者积累丰厚,才华横溢。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