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南区马王坪学校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单元检测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重庆市巴南区马王坪学校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单元检测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0-30 16:4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通过一个月的学习,你一定想了解自己这段时间语文学习的情况吧!那就静下心来做一做,给自己一个反馈。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锐不可当(dǎng) 纳粹(cuì) 仄歪(zè) 衰老(shuāi)
B、高屋建翎(líng) 憧憬(chōng) 阻遏(è) 提防(tí)
C、张皇失措(cuò) 杀戮(lù) 撒网(sā) 鲜有闻(xiǎn)
D、永垂不朽(xiǚ) 瞥见(piē) 决眦(cǐ) 瑰宝(guī)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依次找出来填入表中并改正。(4分)
张皇失措 不可明状 富丽堂皇 月明风轻
荡然无存 头发班白 精疲力竭 丰功伟迹
错别字
正确字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所以西路军当面之敌锐不可当,纷纷溃退。
B、经过长时间的激烈挣扎,鲨鱼最终因精疲力竭而死亡,渔民便将其拖回码头。
C、这次巴勒斯坦人士遭暗杀的事件,使得中东和平的前景再次成为海市蜃楼。
D、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4、下面一段话中划线的句子均有语病或错别字,请改正。(4分)
目前,地球的绿色之肺——①森林正在日益委缩。②近200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③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强烈增加。  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这导致全球气候变暖,④对人类的生产而且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
第①句:
第②句:
第③句:
第④句:
5、仿照示例再另选角度,赞美蜡烛,提示其象征意义。(3分)
例句: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6、将下面的简讯概括成—句话消息。(不超过加20字)(3分)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尤其是全球变暖的影响,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发生变化,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明显减少。其中以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地区最为显著。水利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北方部分流域水资源已从周期性短缺转变成绝对性短缺。”这位负责人说,“我国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地区地表水资源量比20年前减少17%,水资源总量减少12%,其中海河地区地表水资源量减少41%,水资源总量减少25%”。
7、综合性学习(10分)
活动主题:我也作点诗词研究
研究积累千古传诵的诗词佳句,可以提升我们的文化品位。古人曾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那么,在“唐诗宋词中的 ”的综合性学习中,你确定的研究专题是什么 你制定了怎样的研究步骤 你收集积累了哪些感兴趣的诗词佳句呢 你的研究结果如何呢 下边请你展示一下吧!
(1)你确定的研究专题是什么 (2分)
研究专题
(2)请按步骤写出你的研究方案(写出最主要的步骤,不少于三步)。要求:步骤具体,思路清晰,具有操作的连续性和可行性,语言通顺、简明。(3分)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3)请写出四句你收集到的与研究专题相对应的诗词佳句。(2分)
(4)请简明阐述你的研究成果,做到有分析,有结论。(3分)
结合诗词佳句的分析:
简明的结论: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
8、古诗文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1)青青园中葵, 。(《长歌行》)
(2) ,平海夕漫漫。(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3)《春望》中采用“移情于物”的写法表达伤世情怀的句子: , 。
(4)周敦颐用莲花“ , , ”表达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
(5)陶渊明写桃花林优美景色的语句是:夹岸数百步, , ,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陋 室 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有龙则灵( ) (2)惟吾德馨( )
(3)无丝竹之乱耳( ) (4)无案牍之劳形(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孔子云:“何陋之有?”
11、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作用?(2分)
12、结合全文思考,文中写“诸葛庐、子云亭”有什么作用?(2分)
1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3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9题。(22分)
为了音乐,请你留下来
①二战期间,在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关着一个年轻的小提琴爱好者沙尼克,他被关进集中营已有两年了。两年中,他从未停止“拉”小提琴。没有琴,也没有琴弓,沙尼克如何拉小提琴呢?在集中营枯燥乏味而又时刻被死亡窒息的漫长日子里,白天,沙尼克做苦工,到了晚上,等其他的囚犯都睡下了,他将腿从床边垂下来,抬起下巴,双手摆出拉琴的姿势,开始“演奏”舒曼、勃拉姆斯和莫扎特的乐曲。
②黑暗中,沙尼克可以听见欢快的音符在他周围的空气里跳动……
③这天黎明,沙尼克正在忘我地练琴,一群新来的囚犯被关进了他们的囚室。纳粹士兵用枪托逼着他们五六个人一排,坐在床铺的木板上。这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一个名叫马斯特的囚犯把目光投向沙尼克,从他的眼神里,沙尼克得到了这样的信息:你的小提琴拉得非常动听。是的,沙尼克可以肯定,他从马斯特那里得来的就是这个信息,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却又真的发生了。 后来,沙尼克向新来囚犯打听到,这个马斯特是一位著名的犹太籍小提琴演奏家。
④沙尼克兴奋不已,多少个日子以来,没有人能够听到他演奏的乐曲,没有人能够与他产生共鸣。如今,马斯特来了,他的知音来了,这是上帝送给他的礼物。 第二天晚上熄灯后,沙尼克坐在床边轻声叫唤:马斯特……
⑤没有回音。
⑥沙尼克只好放弃了找马斯特交谈的念头。他坐在床边,伸手抬臂,又开始如痴如醉地“演奏”小提琴。他用想象中的琴弓拉了舒曼的一段悠长而跌宕的慢板,接着又突然变成勃拉姆斯的一段快速的回旋曲。他闭上眼睛欣赏着自己的演奏,感受着一个个音符在自由的灵魂中跳荡。当沙尼克睁开眼睛,他已经演奏完了莫扎特的一个短而急促的乐章。突然,沙尼克的手臂停下了,他发现马斯特正侧卧在床铺上,面向他,闭着双眼,手指随着冥冥之中沙尼克的音乐节拍在床板上轻轻叩着节拍。发觉沙尼克的“演奏”突然停止,马斯特睁开了眼睛,对正看着自己的沙尼克竖起了大拇指。
⑦第三天晚上,马斯特和沙尼克坐在各自的床沿边,两手悬空,一齐拉起了科莱利的乐章。他们拉出的音符如同交错在一起的两根玫瑰藤蔓,在结尾的一个音符上盛开出一朵美丽的花。他们一直拉着这个音符,可能比科莱利期望的要长一些;沙尼克和小提琴家都不愿意结束今晚的二重奏。
⑧以后的每天晚上,马斯特和沙尼克都会一齐演奏科莱利的这段乐章,他们陶醉于美妙的音乐中,闭起眼睛享受着他们的二重奏;音乐让他们忘记了这是在纳粹集中营里。
⑨一天晚上,一群纳粹士兵冲进了沙尼克的囚室。他们念着囚犯的号码,凡是被念到号码的囚犯,生命都将走到尽头。房间里静悄悄的,只有沉重的呼吸声充斥着整间囚室。
⑩当最后一个号码念完,所有坐着的囚犯都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而坐在床沿的沙尼克却突然的紧张起来,他记得,最后一个念出的号码正是马斯特的号码!果然,马斯特正慢慢地爬下床。天啊!沙尼克的喉头里发出一丝呻吟,这难得的知音,这上帝赐给我的礼物今晚就要消失了吗?
⑾突然,沙尼克飞快地滑下床铺,站到了还未下床的马斯特身边,伸出双手做了一个拉小提琴的动作。“留下吧,”沙尼克轻声对马斯特说,“为了音乐,请你留下来!”。
⑿马斯特睁大眼睛,摇摇头,正要说什么,沙尼克已经走到了纳粹士兵的面前,缓缓地走出了囚室,走进了黑夜……
⒀不久,苏联军队解放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小提琴家马斯特幸存了下来。
⒁和平的日子里,马斯特在世界各地举办了无数场音乐会,场场爆满。他的琴声震撼着人们的灵魂,他用琴弦上跳荡的音符讲述着希望、爱和春天,讲述着和睦的家庭,讲述着这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东西。
⒂马斯特的每一场音乐会都保留着一个特殊的节目:在骤然昏暗下来的舞台灯光里,他轻轻放下手里的小提琴,慢慢闭上双眼,两臂悬空,激情地“演奏”那段早已渗入他灵魂的科莱利的乐章。
⒃“为了音乐,请你留下来。” 他留下来了,此刻他相信,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难友和兄弟沙尼克,正在天堂聆听着他无声的“演奏” ……
14.阅读选文后,在下面方框中补全故事情节。(3分)
集中营残酷的生活令人窒息,沙尼克“拉琴”排遣苦闷。 → 沙尼克狱中偶遇小提琴家马斯特,二人激情“合奏”,成为知音。 → → 马斯特幸存后,进行世界巡演,每场音乐会都会“演奏”科莱利的乐章。
15.选文中的哪些内容能够印证马斯特是一位造诣颇深的小提琴演奏家?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4分)
16.选文第12段画线句子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17.阅读选文后,请简要概括沙尼克的性格特点。(3分)
18.选文第16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
19.制作读书卡片是一种很好的阅读积累方法,下面是一张尚未完成的读书卡片,请将其填写完整。(请从语言和内容两方面品析摘句)(4分)
   读书卡片
   编号:001
篇名:《为了音乐,请你留下来》 出处:《意林》
摘句:他们拉出的音符如同交错在一起的两根玫瑰藤蔓,在结尾的一个音符上盛开出一朵美丽的花。
品析: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4题。(18分)
傻 姑
仲维科
傻姑原本叫秀儿,只因做事不符合常人逻辑,好犯“傻”,村人便忘记其真名,直呼“傻姑”了。傻姑住在一个叫布兰屯的小山村里,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傻姑还有一个小她一岁的妹妹,叫莲儿。
不知不觉间,傻姑和莲儿长成了十七八岁的大姑娘了。虽是姊妹,她们长相却朝着两极发展:莲儿肤色白皙,面容俏丽,婀娜窈窕,俨然一小家碧玉;傻姑却长得膀阔腰圆,人高马大,加之面色黝黑,立在那里宛如半截铁塔。
爹对姐妹俩说:我们家需要有人支撑门户,可又没有男孩子,你俩得留下一个,招养老女婿。
莲儿对着镜子照了照自己娇美的脸蛋,一言不发。傻姑说:爹,留我吧!愿意当上门女婿的人,大都长得不怎么好,正好与我般配,若留妹妹,可惜她了……
就这样,莲儿嫁给了邻村支书的儿子;傻姑在家入赘了一个叫柱子的憨厚后生。
本村有一叫美儿的女孩,是傻姑的要好朋友,也和傻姑一样在家入赘了一上门女婿。美儿常对傻姑说:上门女婿不牢靠,要严严管住他,不能让他经常回家、吸烟喝酒、下棋耍扑克……
虽然两耳灌了不少女人管丈夫的“经”,可傻姑对柱子从来都不留心眼。她身体壮,总是跟丈夫抢重活干。男人是家的顶梁柱,家里大小事儿丈夫说了算。怕丈夫想家,,三天两头陪丈夫回婆家,后来干脆把年迈的公公婆婆接来养。就是双胞胎儿子也是一个姓婆家姓,一个姓娘家姓。
倍受感激的柱子甩开膀子跟傻姑过日子,对傻姑爹娘和自己亲生父母一样亲。夫妻一心,黄土变金,没几年,他们家就盖起了两层小楼。
出嫁后的莲儿并不幸福。那小白脸丈夫,打小娇生惯养,不学无术,除了吸烟喝酒赌博外,无所事事,心气不顺时还对莲儿用些家庭暴力。
受了气的莲儿经常住娘家,一住就是小半月。看着忙里忙外知疼知热的姐夫很是羡慕。当初,我要留在家里就好了,莲儿想。
美儿经常在傻姑面前唠叨自己丈夫是白眼狼:住我的、吃我的、穿我的,末了还偷偷给那老不死的(她公婆)钱;这几年,他还用离家出走来威胁我!他就是不跟我一条心,天下最毒的白眼狼……
在村里,傻姑两口子孝敬老人是出了名的。从一日三餐的口味到春夏秋冬的衣服,从平日里的问寒问暖到病床前的擦屎端尿,两口子从来没慢待过老人,就连他们刚刚蹒跚学步的孪生儿子都知道有好东西要往爷爷奶奶嘴里塞。
后来,傻姑俩儿子考上了大学。再后来,都在省城立了业成了家。每到节假日,孩子们都会拎着大包小包,带着媳妇孩子来乡下看老人。
见到此景,村人都羡慕地感叹:人家傻姑有傻福啊。
20、村里人为什么称秀儿为“傻姑”?(3分)
21、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22、试用简明的语言分析“傻姑”这一人物形象。(3分)
23、对比手法,是本文的显著特点之一。请举出几例并分析其作用。(4分)
24、文章结尾写道:“村人都羡慕地感叹:人家傻姑有傻福啊。”你赞同村人的说法吗?为什么?(4分)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单元检测答题卷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
错别字
正确字
1、( )(3分)
2、(4分)
3、( )(3分)
4、(4分)第①句:
第②句:
第③句:
第④句:
5、(3分)
6、(3分)
7、综合性学习(10分)
(1)(2分)研究专题
(2)(3分)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3)(2分)
(4)(3分)分析:
简明的结论: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
8、古诗文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1) 。 (2) ,
(3) , 。
(4) “ , , ”
(5) , ,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 ) (2)( ) (3)( ) (4)(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2)
11、(2分)
12、(2分)
13、(3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9题。(22分)
14.阅读选文后,在下面方框中补全故事情节。(3分)
集中营残酷的生活令人窒息,沙尼克“拉琴”排遣苦闷。 → 沙尼克狱中偶遇小提琴家马斯特,二人激情“合奏”,成为知音。 → → 马斯特幸存后,进行世界巡演,每场音乐会都会“演奏”科莱利的乐章。
15.(4分)
16. (4分)
17. (3分)
18. (4分)
19 (4分)品析: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4题。(18分)
20、(3分)
21、(4分)
22、(3分)
23、(4分)
24、(4分)
四、作文(55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雨中,看见双腿残疾沿路乞讨的小女孩,衣衫不整被冻得瑟瑟发抖,让路过武汉市青山区商场的张女士不禁动了恻隐之心。在给了乞丐女孩5元钱后,张女士还俯身为乞丐女孩拉上衣服的拉链。张女士这一平凡的善举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全国各地网友的关注。而这则新闻,点击量超过100万人次,有1300余位网友留言。在留言中,有的网友大赞张女士的善举,称这是生活中“最美的风景”,有的则直接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心,还有的网友甚至提议用“人肉搜索”找出这道“最美的风景”,让大家认识一下。
在你眼中,什么是“最美的风景”呢?请结合生活实际,以“最美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答 案
二、(一)8、朝露待日晞 迷津欲有问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二)9、灵异 (品德)高尚 指奏乐的声音 形体、身体
10、(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11、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有力地证明了主旨,同时说明了作者的志趣与圣人之道相符。
12、示例:作者采用类比的手法,以历史上两个知名人物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作比,说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主人品德高尚。
13、示例:①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②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二)20、只因秀儿做事不符合常人逻辑,好犯“傻”,村人便忘记其真名,直呼“傻姑”了。
21、外貌(肖像)描写。通过对比,突出“傻姑”的容貌丑,为下文写“傻姑”的心灵美作铺垫。
22、“傻姑”是一个心地善良、宽厚待人、勤劳持家、孝敬老人的人。
23、示例:(1)“傻姑”的外表丑陋与内在美丽形成对比。(2)莲儿的不幸生活与傻姑的幸福生活形成对比。(3)美儿苛刻管夫的方法与傻姑宽厚待人的方法形成对比。 作用:通过对比,更加突出了“傻姑”形象的高大,给读者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24、示例:我不赞同村人的说法。因为傻姑的幸福是通过自身勤奋努力与善良的行动获得的。
四、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