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1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04 07:0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选择性必修一—第四单元
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课标要求:
● 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核心素养的培养:
1.区域认知:能够分析某区域河流水量的运动变化规律。
2.综合思维: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认识河流的五种补给类型及其补给特点。
3.地理实践力: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种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4.人地协调观: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利用。
阅读课本64和65页,思考下列问题:(课本圈画,记忆)
1.结合课本64页图4.2,指出水圈的水体构成: 、 、 ,主体: 。
2.陆地水体的组成有哪些?
河流水、湖泊水、冰川、沼泽、地下水等
3.人类目前利用的主要淡水 、 、 。
4.河流、冰川、湖泊或沼泽分别分布在哪里?
5.指出陆地水体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作用。
海洋水 陆地水 大气水
海洋水
河流水 湖泊淡水 浅层地下水
河流——气候湿润地区 冰川——高海拔、高纬地区地区
湖泊、沼泽——地势低洼地区 、断陷凹地
调节气候 、塑造地貌、经济生态功能等
一、陆地水体
读图,说出图中主要陆地水体类型。
湖泊水
土壤水
一、陆地水体
陆地水体的主要来源?
大气降水
冰川
地下水
河流水
生物水
探究一
材料一:澜沧江,是著名的国际河流,东南亚第一巨川,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海拔5552米东北坡,经西藏、云南出国境,南流经柬埔寨于越南的南部注入南海,全程长4909千米,中国境内河长2021千米,出国境后河段名为湄公河。湄公河与洞里萨河相通,连接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泊——洞里萨湖。
二、陆地水体相互关系
(1)读材料,说出湄公河的水是从哪里来?
冰川、积雪融水,雨水、湖泊水、地下水等
探究二
材料二:每年5到10月雨季时,湄公河涨水,河水进入洞里萨湖,湖泊面积能增加到1.6万平方千米,水量达到80立方千米,从而大大削减了湄公河的洪峰流量,减轻了湄公河下游地区的洪水威胁。旱季时,湄公河水位降低,湖水进入湄公河,湖泊面积退缩到2400平方千米,水量骤减,因此湄公河水位不会降得太低,有利于维持航行并保证下游地区的灌溉。
二、陆地水体相互关系
材料二:每年5到10月雨季时,湄公河涨水,河水进入洞里萨湖,湖泊面积能增加到1.6万平方千米,水量达到80立方千米,从而大大削减了湄公河的洪峰流量,减轻了湄公河下游地区的洪水威胁。旱季时,湄公河水位降低,湖水进入湄公河,湖泊面积退缩到2400平方千米,水量骤减,因此湄公河水位不会降得太低,有利于维持航行并保证下游地区的灌溉。
探究二
(2)根据材料二,指出雨季时湄公河和洞里萨湖的补给关系,并简要分析此季节洞里萨湖对湄公河水量和水位的影响,并绘制示意图。
关系:雨季,湄公河水补给湖水。
影响:会使湄公河下游水量减少,水位下降;洪水期,降低了湄公河下游的洪水威胁。
二、陆地水体相互关系
材料二:每年5到10月雨季时,湄公河涨水,河水进入洞里萨湖,湖泊面积能增加到1.6万平方千米,水量达到80立方千米,从而大大削减了湄公河的洪峰流量,减轻了湄公河下游地区的洪水威胁。旱季时,湄公河水位降低,湖水进入湄公河,湖泊面积退缩到2400平方千米,水量骤减,因此湄公河水位不会降得太低,有利于维持航行并保证下游地区的灌溉。
探究二
(3)根据材料二,指出旱季时湄公河和洞里萨湖的补给关系,并简要分析此季节洞里萨湖对湄公河水量和水位的影响,并绘制示意图。
关系:旱季,湖水补给湄公河水。
影响:旱季,湄公河水位降低,湖水进入湄公河。会使湄公河水量增多,水位上升。
二、陆地水体相互关系
材料二:每年5到10月雨季时,湄公河涨水,河水进入洞里萨湖,湖泊面积能增加到1.6万平方千米,水量达到80立方千米,从而大大削减了湄公河的洪峰流量,减轻了湄公河下游地区的洪水威胁。旱季时,湄公河水位降低,湖水进入湄公河,湖泊面积退缩到2400平方千米,水量骤减,因此湄公河水位不会降得太低,有利于维持航行并保证下游地区的灌溉。
探究二
(4)阅读材料,概括洞里萨湖面积变化对湄公河的有利影响?归纳湖泊对河流的主要作用。
有利影响:①雨季削减、延缓河流洪峰,减轻洪水威胁;②旱季使河水水位不会降得太低,保证航运和灌溉。
主要作用:调节河流径流。
总结归纳:分析河流和湖泊之间补给关系的关键方法。
河流水
湖泊水(水库)
湖泊水位高
河流水位高
湖泊调蓄河流水位
——削峰补枯
湖泊位置与补给关系
湖泊位置 河流与湖泊的补给关系
湖泊单向补给河流
河流与湖泊相互补给
河流单向补给湖泊
阿姆河、锡尔河与咸海
湖泊位于河流的源头
湖泊位于河流的中下游
湖泊位于内流河终点
长白山天池与松花江
图片来自网络
拓展提升
(6)与湄公河中下游相比,澜沧江流经青藏高原时有哪些不同的补给类型,补给水量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大,汛期分别出现在什么季节?
补给类型:冰川、积雪融水;
影响因素:气温
汛期季节:冰川融水——夏汛 积雪融水——春汛
探究二
(5)洞里萨湖与湄公河的相互补给关系对湖区居民生活、生产有何影响?
影响:①旱季,洞里萨湖补给湄公河,湖泊水位下降,泛滥平原裸露,带来肥沃土壤,旱季从事稻米生产;
②雨季,湄公河补给洞里萨湖,湖泊水位高,平原淹没从事渔业捕捞;
③河水注入湖泊,给湖区带来丰富的饵料,渔业资源丰富;
④洞里萨湖面积的季节变化形成了独特的民居和生活方式,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7)运用湖泊与河流的补给原理分析湄公河和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并绘制示意图。
探究二
河流水
地下水
地下水位高
河流水位高
河流、湖泊、地下水三者相互补给
湖泊
河流
地下水
总结1:
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
湖泊
河流
地下水
冰川积雪
大气降水
总结2:
补给类型
时间
总结3:澜沧江—湄公河补给类型及时间:
大气降水
湖泊水
地下水
冰川融水
积雪融水
雨季
春季
夏季
河流枯水期
河流枯水期
一、陆地水体
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河流
大气降水
冰川融水
湖泊
季节性融雪
地下水
课堂小结
河流、湖泊、冰川、沼泽、地下水等
了解影响科罗拉多河径流的因素
科罗拉多河发源于美国西部的落基山脉,源头海拔超过3000米,自东北向西南流入太平洋,全长2300多千米。上游山区年均降水量400--500毫米,贡献了86%的河流径流量。下游地处温带半干早和干旱区,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科罗拉多河年内径流量变化显著,夏季径流量占全年的70%。干流上陆续修建了胡佛大坝等多座水坝。
1.说出科罗拉多河上游和下游河流的主要补给。
2.推测科罗拉多河夏季径流量较大的原因。
上游:冰雪融水补给和雨水补给
下游:地下水补给
科罗拉多河主要补给来自于上游,而上游海拔高,秋冬春各季节降水多为降雪,冬季河流上游地区气温低,积雪融化少,夏季气温高,上游积雪迅速融化,河流水量大增,形成汛期。
小试牛刀:
3.比较胡佛大坝建成前后大坝以下河段流量的年际变化特征。
建成前:河流流量年际变化大 建成后:河流流量年际变化小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