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科普版七年级上册 Unit 3 Topic 3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Section A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仁爱科普版七年级上册 Unit 3 Topic 3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Section A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22-10-04 10:0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
Unit 3 Topic 3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
Section A 1a-3 Listening & Speaking
【教学背景分析】
1、 教学目标分析
1. 语言知识目标
1). 能熟记以下单词:yourself, yourselves, would, fish, chicken, rice, drink, juice, milk, idea, water, vegetable, bread, hamburger等。
2). 能熟记以下短语:Help yourselves; Me, too.等。
3). 能熟记以下句型:
A: What about some milk B: Good idea!
A: Would you like some rice B: Yes, please./ No, thanks.
A: What would you like to have B: I'd like some rice.
A: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 B: I'd like some apple juice.
2. 语言能力目标
1). 听:能通过听,获取语篇主要信息和观点,捕捉特定信息,抓住关键词。
2). 说:能较熟练的运用所学语言自信地口头描述自己的观点,并对他人观点做出反应,维持交际。
3). 读:能通过阅读语篇,获取其中的主要信息和观点;能识别语篇中直接陈述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4). 写:能以书面形式简要描述自己和他人的观点。
3. 情感态度目标
教会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4. 学习能力目标
能综合运用看、听、说和讨论等有效手段来获取信息,形成合作学习、有效交际、自主学习的能力。
5. 文化品格目标
能初步了解中外餐饮习惯的异同,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6. 思维品质目标
能学会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建构等思维方式,初步具备个体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
2、 学情分析
学生刚进入初中阶段英语的学习,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上的积累还比较少,需要培养和加强文本解码能力、信息转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本节课是七年级上第三单元Topic 3 Section A部分的听说课,通过谈论就餐这一话题,学习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本部分难点在于学生对句型的表达还比较生疏,表达时会受到词汇的限制。因此要提前做好准备,帮助学生能正确运用相关饮食的词汇来谈论就餐话题。运用Would you like和What would you like 结构,谈论就餐话题是本部分的教学重点。本节课需要加强口语练习,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互动,在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
3、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A: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 B: I'd like some apple juice.
教学难点:
能正确区分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 (Countable nouns and uncountable nouns)
4、 教法与学法
教法:
1.任务型教学法
根据视频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完成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根据关键词提出问题等不同的任务,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逐渐提高语言能力,形成正确的文化品格及具备一定的思维品质。
2.启发式教学法
以形式多样的教学任务作为牵引,层层递进地启发学生自主思考。通过观察与比较、分析与推断、归纳与建构、批判与创新,获取新的知识,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3. 情景教学法
通过创设A birthday party的情景,让学生快速进入本节课的情景主题之中,并展开讨论。让学生融情入景,积极思考,为本课即将开展的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学法:
1. 自主探究式学习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体作用,在实践中学习,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并积极进行思考、调查及探究,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
2. 小组合作式学习
通过pair work,group work的方式展开一系列的“生生合作活动”,将语言知识结合到较为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在互助互评,小组合作中逐步提升创新性和批判性思维品质。
【教学流程示意图】
Part 1. Pre-listening
Step I. Review & Lead-in (3’)
Step II. Presentation (4’)
Step III. Practice (5’)
Part 2. While-listening
Step IV. Listening (5’)
Step V. Practice (7’)
Step VI. Listening (5’)
Part 3. Post-listening
Step VII. Group work (11’)
Part 4. Summary (3’)
Homework (2’)
【教学步骤】
Part 1. Pre-listening
Step I. Review & Lead-in (3’)
教师活动:创设情境,给学生介绍一位叫做康康的同学。呈现康康邀请同学参加生日聚会的视频,提出两个问题,要求学生观看完视频后回答。
1. What party does Kangkang want to have
2. How many people will come
学生活动:进入本节课的情境。观看康康邀请同学参加生日聚会的视频,思考两个问题的答案。
设计目的:通过视频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话题,让学生有一个渐渐熟悉教学内容的过程,便于进行下一环节的学习。视频中呈现的四个人物,就是教材1a中的四个对话的任务,为本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教师设置的第一个问题,是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直接得到答案,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为下一步的头脑风暴打下基础。第二个问题学生需要稍加思考,旨在培养学生推断和归纳的思维方式。
Step II. Presentation (4’)
教师活动:
1. 通过视频内容,进行破冰活动,让学生通过中心词A birthday party展开想象,说出相关词汇。
2. 通过学生的头脑风暴,引入另一情境——康康需要去超市购买食品进行准备,从而进入本节课生词的学习,引导学生根据音标学习词汇。
学生活动:
1. 通过视频内容,通过中心词A birthday party展开想象,说出相关词汇。
2. 引入另一情境——康康需要去超市购买食品进行准备,从而进入本节课生词的学习,根据音标学习词汇。
设计目的:视频结束后,学生通过感知视频内容,进行生词的学习,为解决听力活动的障碍做好知识铺垫。在教授生词的过程中,通过对食品词汇分类呈现,训练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断和归纳的思维品质。词汇教学说呈现的音标,帮助学生掌握语音、词汇等语言规则,培养其语言能力。
Step III. Practice(5’)
教师活动:1.引导学生复述生词,观察单词并思考这些词汇的区别。
2. 布置任务,让学生试着完成Task 2。
3. 让学生同伴互评,核对答案。
4. 呈现游戏环节,巩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用法。
学生活动:1.复述生词,观察单词并思考这些词汇的区别。
2. 接受任务,试着完成Task 2。
3. 同伴互评,核对答案。
4. 呈现游戏环节,巩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用法。
设计目的: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词汇,进行自主思考,找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区别,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建构等思维方式。然后运用的任务里面,进行练习。让学生在互助互查的过程中核对答案,进行生生互评,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学习的信心,有助于学生的反思和调控学习行为。通过游戏活动进行知识的巩固,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再次巩固知识。学生通过对上升的气球的观察,快速进行分类。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及快速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等学习能力。同时为之后的听力环节奠定坚实的基础。
Part 2. While-listening
Step IV. Listening(5’)
教师活动:布置任务,学生听录音,完成学案上Task 3。
学生活动:听录音,完成学案上Task 3。
设计目的:本环节是在完成教材上2的部分。教师将本部分改为第一个听力任务,对教材进行整合,旨在让学生从简单的句型入手,增加学习信心。在任务的设置上,给出词汇让学生选择填空,从而降低了难度,训练学生通过听,获取语篇特定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捕捉特定信息,抓住关键词,旨在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Step V. Practice (7’)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进行对话练习,加强目标语言句型的运用。
学生活动:进行对话练习,加强目标语言句型的运用。
设计目的:学生完成听的任务之后,已经对本节课的目标句型有了一定的感知。将不同的句型通过星级进行呈现,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生生对话练习活动,在一定的语境中体会语言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建构恰当的交际角色,并能自信地描述自己的观点,同时对他人观点做出正确的反应。学生熟练运用目标句型,为之后的输出部分起到铺垫作用。
Step VI. Listening (5’)
教师活动:1.布置任务,学生听录音,完成学案上Task 4。
2.布置任务,学生听录音,完成学案上Task 5。
学生活动:1.听录音,完成学案上Task 4。
2.听录音,完成学案上Task 5。
设计目的:本部分对教材2a的部分进行了整合。第一个听力任务的设置,旨在降低听力难度,也为第二个听力任务打下基础,学生从简单的图片入手,更容易完成任务,增加学习的信心。第二个听力任务的完成,训练学生捕捉特定信息,抓住关键词的学习能力。
Part 3. Post -listening
Step VII. Group work (11’)
教师活动:创设情境,在了解康康的生日聚会的内容之后,学生自己也身处一个聚会中。呈现任务,让学生小组内运用之前环节所涉及的目标句型,编对话。
学生活动:在了解康康的生日聚会的内容之后,想象自己也身处一个聚会中。小组内运用之前环节所涉及的目标句型,编对话。
设计目的:本环节再次将情境呈现,通过小组内探究式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综合输出,旨在训练学生的逻辑性和创新性思维品质。让学生一起将对话呈现,让学生继续保持学习兴趣,同时训练学生的知识整合、团队合作及语言表达等学习能力。之后引导学生通过图片,引起思考:在饮食方面最重要的是什么?达成本课的情感态度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即健康的饮食习惯非常重要。
Part 4. Summary(3’)
教师活动:呈现思维导图,和学生一起复习本节课重难点,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学生活动:根据思维导图,重温本节课重难点,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设计目的:通过思维导图,再次呈现本节课的重难点,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培养学生的归纳与建构的思维品质。
【板书设计】
Unit 3 Topic 3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
Section A 1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