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基础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总分
得分
基础知识(40分)
看拼音,写词语。(12)
shēn yín páo xiào zāo ɡāo fèi huà xiōng yǒng péi pài
( ) ( ) ( ) ( ) ( )
jīng huāng sì nüè jì diàn zhào gù xīn jīng ròu tiào
( ) ( ) ( ) ( ) ( )
二、下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咆哮(páo xiào) 疯狂(fēnɡ kuánɡ) 放肆(fànɡ sì) 吞没(tūn mò)
B.狞笑(nìnɡ xiào) 惊慌(jīnɡ huānɡ) 揪出(jiū chū) 胸膛(xiōnɡ tánɡ)
C.拥戴(yōnɡ dài) 流淌(liú tǎnɡ) 一绺(lǚ) 发抖(fā dǒu)
D.气氛(fèn) 搀扶(wǎn fú) 沙哑(shā yǎ) 黎明(lí mínɡ)
三、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分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 ②又衔接着一派无边无际的蓝色湖水
③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 ④那菜花的黄,黄得蓬勃
我的眼前是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草滩上生长着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 。 ; ;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④②③ D.②④①③
四、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4)
(1)高尔基的小说《童年》中,外祖父慈祥、善良,经常安慰、保护阿廖沙。 ( )
(2)课文《桥》多用简短的句段渲染紧张的气氛,语言极为洗练,这种写法加强故事的悲壮色彩,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 )
(3)《穷人》中,省略号的连续运用,逼真地写出了桑娜不安的心理。 ( )
(4)“关云长温酒斩华雄”这一经典情节选自《水浒传》。 ( )
五、改写句子。(6分)
1.父亲对我说:“这就是我对你的期望,请你落到行动上!”(改成转述句)
2.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在原句修改病句)
3.魁梧黧黑的渔夫拖着湿淋淋的被撕破了的渔网。 (缩句)
六、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4分)
1.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俄国作家____________,他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在《穷人》一文中塑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桑娜和渔夫形象。谈歌创作的《桥》一文中_________、_________的老支书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金色的鱼钩》是一篇以_________为背景的小说,文章刻画了一位忠于革命、________、________的老班长形象。
3.《回乡偶书》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__,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诗人离家已有很长时间。
阅读理解(40分)
(一)原谷谏父
原谷①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②之。谷年十有五,谏③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④,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⑤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注释】①原谷:人名。②捐:抛弃。③谏:好言相劝。④舆:手推的小车。⑤凶:不吉利。
1、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2)
(1)是负义也( ) (2)无需更作此具()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
父不从,作舆,捐祖于野。
原谷父亲后悔的原因是什么?(2)
4、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2)
(二)饮水与健康
①一个健康的人,有足够的水喝,即使一段时间内不进食,也能维持生命。如果没有水,人三天就会死亡。如果在酷热的沙漠中,甚至坚持不到两个小时,死神就会降临。所以《本草纲目》把水部列为第一部。中国的古人有“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的说法。为什么水对人如此重要?
②人体内三分之二以上是水。水是传送养分至人体各个组织、排泄人体废物、体液(如血液)循环的载体,是消化食物、润滑关节和各内脏器官以及调节体温所必需的物质。水是含有溶解性矿物质的血液系统的一部分,它同溶解的钙、镁一样,对维持身体组织的健康必不可少。
③喝足够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比如可以预防感冒,并使感冒患者早愈。其原因在于,感冒大多数由病毒引起,身体的皮肤和黏膜是防御病毒和细菌入侵的免疫机制的第一道防线,饮足够多的水,可避免皮肤和黏膜干燥,有利于阻止细菌和病毒进入人体。同时足够的水可促使人体排出废物,使感冒患者早愈。
④喝足够的水,有利于营造好的心情。人如果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状态,身体就无法抵御细菌或病毒的入侵。所以我们在心情烦躁时,应多饮水。水本身对人体有安神镇静作用,有利于人体健康。老年人睡前喝少量的水,可很快安神入睡。
⑤喝足够的水,可以延缓衰老,有利于长寿。人体衰老的过程,就是人体脱水的过程。例如老年人皱纹增多,就是皮肤干燥、脱水引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占人体体重的比例会逐渐下降。已知水占人体的比重,大体如下:胎儿90%、初生婴儿80%、少年75%、成年男子70%、老年男子小于65%。所以,老年人尤其要养成喝水的习惯。
⑥那么人一天需要喝多少水呢?正常人体内的水总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摄入和排出量相差无几,变化幅度为1%—2%。美国科学家测定,一个体重65千克的中年人,通过尿液、皮肤蒸发等多种途径,他每日排出水的总量约为2500毫升。为保持人体内水的平衡,他每日必须补充2500毫升左右的水。但我们所需的水,不完全来自饮水,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食品中也含有水,所以每日需要从饮水中获取的水,约为1200毫升。常用饮水杯容量为200毫升,即每天约需饮6—8杯,才能说饮了足够的水。当然,这是指正常状态,在高温天气和运动、劳动强度大的情况下,还要多补充约三分之一的饮水量。
⑦还要注意,喝可乐等饮料不能代替喝水。饮料多为酸性,经常喝酸性的饮料,会使机体酸性物质增多,容易产生疲劳,导致免疫功能降低。
1.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水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1分)
A.喝足够的水,可以减肥。 B.喝足够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
C.喝足够的水,有利于营造好的心情。 D.喝足够的水,可以延缓衰老,有利于长寿。
2.下列句子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不喝水喝可乐等饮料也可以。 C.老年人睡前尽量多喝水,可很快安神入睡。
B.喝足够的水可使感冒患者早愈。 D.我们每日必须从饮水中获取2.5升左右的水。
3.第⑥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以下哪一种说明方法?( )(1分)
A.打比方 B.列数字 C.作比较 D.作假设
4.“已知水占人体的比重,大体如下:胎儿90%、初生婴儿80%、少年75%、成年男子70%、老年男子小于65%。”从这句话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其原因在于,感冒大多数由病毒引起,身体的皮肤和黏膜是防御病毒和细菌入侵的免疫机制的第一道防线,饮足够多的水,可避免皮肤和黏膜干燥,有利于阻止细菌和病毒进入人体。”句中的“大多数”能不能去掉?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叶很喜欢喝饮料,常以喝饮料代替喝水,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暖
初春某个假日的下午,我在储物间里整理一家人的冬衣。9岁的女儿安娜饶有兴致地伏在不远处的窗台上向外张望,不时地告诉我院子里又有什么花开了。
这时,我无意中在安娜的羊绒大衣两侧的口袋里各发现了一副手套,两副一模一样的手套。
我有些不解地问:“安娜,这个手套要两副叠起来用才够保暖吗?”
安娜扭过头来看了看那两副手套,明媚的阳光落在她微笑的小脸蛋上,异常生动。
“不是的,妈妈。它暖和极了。”
“那为什么要两副呢?”我更加好奇了。
她抿了抿小嘴,然后认真地说:“其实是这样的:我的同桌翠丝买不起手套,可是她宁愿长冻疮,也不愿意去救助站领那种难看的土布大手套。平时她就敏感极了,从来不接受同学无缘无故赠送的礼物。妈妈买给我的手套又暖和又漂亮,要是翠丝也有一副就不会长冻疮了。所以,我就又买了一副一模一样的放在身边。如果装作因为糊涂而多带了一副,翠丝就能够欣然戴我的手套了。”孩子清澈的双眸像阳光下粼粼的湖水,“今年翠丝的手上没有冻疮。”
我欣慰地走到窗边拥抱我的小天使。草地上一丛丛兰花安静地盛开着,又香,又暖。
1.安娜的口袋里放着两幅一模一样的手套的原因是( )(1)
A.因糊涂而多带了一副手套。 B.觉得带上两副手套比较好玩。
C.两副手套叠起来用才够保暖。 D.把多带的一副手套给翠丝用。
2.“平时她就敏感极了,从来不接受同学无缘无故赠送的礼物。”这个小情节可以看出翠丝的特点是( )(1)
A.胆小怕事 B.自尊心强 C.悲观消极 D.自强自立
3.下面能够体现“我”心情变化过程的是( )(1)
A.好奇——不解——欣慰 B.不解——欣慰——好奇
C.欣慰——好奇——不解 D.不解——好奇——欣慰
4.第四自然段和第七自然观两处画横线的部分相互照应,这两处是对安娜的什么进行描写?在表现安娜的形象方面有什么好处?请结合短文写出理由。(3)
5.结尾“草地上一丛丛兰花安静地盛开着,又香,又暖。”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
6.文章以“暖”为标题,有什么深刻含义?(3)
第三部分:习作表达(30分)
习作与表达。(27+3卷面分=30分)
请根据下面提供的环境和人物,展开丰富的想象,自拟题目,创编故事。注意故事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把故事写完整,情节尽可能吸引人;试着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还可以写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环境:开满鲜花的公园
人物:热心的王丽 冷漠的张芳 哭泣的王奶奶
【参考答案】基础部分
呻吟 咆哮 糟糕 废话 汹涌澎湃
惊慌 肆虐 祭奠 照顾 心惊肉跳
A 三、B 四、 × ×
五、1.父亲对我说,这是他对我的期望,请我落到行动上。
修改病句: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缩句:渔夫拖着渔网。
1.列夫托尔斯泰,代表作品《复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
2.长征过草地 忠于革命,无私奉献,舍己为人
3.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阅读理解
原谷谏父
1、(1)违背,背弃(2)再
2、父亲不听他的劝告,制作了一辆小推车,(载着爷爷)到野外抛弃他。
3、生怕自己老了以后也被儿子抛弃到野外。
4、老人养育子女很不容易,子女不能因为老了而抛弃他们。(或者:父母是儿女的榜样,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二)饮水与健康
1.A 2.B 3.B
4.示例: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占人体的比重会逐渐下降。
5.示例:不能去掉。“大多数”在文中指感冒大部分是由病毒引起的,不是指全部,如果去掉就与事实不符了。“大多数”一词的运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6.这种做法不对。饮料多为酸性,经常喝酸性的饮料,会使机体酸性物质增多,容易产生疲劳,导致免疫功能降低。
(三)暖
1.D 2.B 3.D
4.这两处句子相互照应。这样写的好处是通过对人物神态的描写突出表现了安娜善良、真诚、纯洁的美好心灵。
5.结尾这句话是环境描写,以绽放的兰花表现作者的喜悦之情,暗含“我”对女儿富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品质的赞赏。
6.“暖”在短文中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暖和,在文中指手套让手变暖和;另外一层意思是因感受到人间的关爱而觉得温暖,在文中是指安娜特意多带一副手套给翠丝用,这份关心不仅让翠丝的手暖和,也让“我”心中感到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