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珍珠鸟
教学目标:
1.认识“蔓、幽”等十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想“我”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信赖的,体会我和珍珠鸟之间的情谊。
3.练习快速默读的能力,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想想“我”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信赖的,体会“我”和珍珠鸟之间的情谊。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感悟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出示古诗《鸟》学生齐读,引出人们要爱鸟、养鸟。
2.质疑课题:
①从题目看“珍珠鸟”你觉得这是一种怎样的鸟?把你的理解读出来。引导读课题。
②出示珍珠鸟图片,再谈谈你的感受,再读题目,读出自己的理解。指名读题目,读出喜爱、可爱。
3.初读课文,作者重点写了一家三只鸟中的哪一只鸟?读了课文你对这只小鸟有什么印象?(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也可以读一读课文的句子。)
二、探讨鸟的特点
1.与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抓重点词语:小脑袋、小红嘴、小红爪子(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比一比谁读得最可爱。)
2.带词入句。课件出示带重点词语的句子,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再谈谈读出了什么。
3.通过读句子,你感受到的小鸟有一个什么特点。学生讨论,抓只特点“小”。
4.课件出示“小”。引导学生思考,小鸟除了体型小,还有什么小?抓住句子“这是一种怕人的鸟。”分析小鸟的胆子小。
三、“我”如何赢得了鸟的信赖
1.课件出示“渐渐它胆子大了。”思考:它的胆子是如何打起来的?
2.课件出示:课文第⑧段第一句话,学生齐读。质疑:课件与课文原文有什么不同?体会珍珠鸟的“神气十足”。
3.课件出示:蹦到杯子上,俯下头喝茶;绕着笔尖蹦来蹦去,啄我颤抖的笔尖;友好的啄两下我的手;讨论珍珠鸟和“我”之间的距离在一点一点缩短。与学生一起感悟,距离是鸟主动一点点靠近我缩短的,抓住“亲近”一词。
四、感受“我”的“用心良苦”。
1.当我知道这是一种怕人的鸟时,我做了什么?
课件出示:“我便用吊兰长长的,……格外轻松自在。”讨论作者这样做的目的。
2.当我知道它们有了雏儿,又是怎样做的?
课件出示:“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京动它们。”分析作者本应该十分好奇,特别想看,作者为什要克制自己的好奇心?
3.当珍珠鸟钻出来,至此作者再没用珍珠鸟一词,而改为了什么?体味作者的用词与“珍珠鸟”相比,有什么不同?(课件出示句子,学生体味)
4.课件出示:
小家伙在房间飞来飞去时,我 。
小家伙放肆在我稿纸上蹦来蹦去,啄我的笔尖时, 。
5.思考:假如我掀开,假如我管它,假如我大动声色,结果会怎样?所以正是因为我的不掀开,不管它,不动声色,才换来了小家伙的——信赖。
6.课件出示:信赖,就给它 。说说怎样做可以换取信赖。
7.作者笔尖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学生齐读板书:信赖,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