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时 教 案 年级 学科
课题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周次
课时 课型
教学目标 1.知道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 2.理解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的落后性。 3.掌握《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义和团运动,抗击八国联军,《辛丑条约》的签订。
教学方法 阅读指导法、讲述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二次备课 及双边活动
一、导入:展示与八国联军侵华相关的漫画 在人类用欢呼声拥抱新的世纪之年时,我们国家正在经历一场侵略—八国联军侵华。所以我们中华民族是满怀丧权辱国的屈辱和悲愤进入到20世纪的。 二、新授: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一)自主学习——导读提纲(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二)义和团运动 1.义和团的兴起 教师:(展示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表格兴起时间、兴起地点、兴起背景、清政府态度、斗争方式、提出口号、运动性质)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完成以下表格。 学生:(讨论、发言) 辨析口号:扶清灭洋 教师:(讲解“扶清”“灭洋”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教师:(展示《八股联军志》节选材料并提问)面对这样的“扶清灭洋”的运动,西方列强的态度如何?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到了1900年夏天西方列强组成联军,向中国进军……我们来开始第二目内容的学习——抗击八国联军。 (三)抗击八国联军 1.时间、侵略国、侵略原因 教师:(展示八国联军侵华的表格含时间、侵略国、统帅、侵略原因/目的)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完成以下表格。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1900年6月,西摩尔率领一支英、俄、日、法、德、美、意、奥八国军队组成的侵略联军2000余人,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 2.过程教师:(展示八国联军侵华的形势图并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完简单讲述过程。 3.结果 教师:出示八国联军进京、慈禧西逃、八国联军“助剿”、义和团被镇压漫画,讲述义和团运动失败,意义是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4.侵略者的暴行 教师:(展示侵略者在北京街头横冲直闯、燃烧的北京城的图片,播放八国联军侵华视频)联军所到之处,杀人、放火、抢劫,无数村镇沦为废墟,天津被烧毁三分之一,北京一片残墙断壁。 【合作探究】 教师:想一想: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总结)主观因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客观因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四)《辛丑条约》的签订 教师:(讲述《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签约国。出示内容、危害表格图)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 教师:阅读课本内容,归纳《辛丑条约》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 【合作探究】教师:想一想:为什么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西方列强没有瓜分中国?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总结)义和团运动使列强感叹中国人“含有无限蓬勃生气”,并认为“世界所有国家中,中国是最不宜被瓜分的。清政府的腐朽,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三、小结 四、随堂检测: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