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4.1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同步测试(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4.1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同步测试(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05 17:28:3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4.1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同步测试(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科技工作者对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分布的调查采取的主要方法是( )
A.上网查询 B.调查访问
C.问卷调查 D.野外实地考察
【答案】D
【详解】野外实地考察是自然地理调查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主要了解地理现象的分布及变化规律。D正确;上网查询,调查访问,问卷调查不能亲身体验自然地理现象的分布及变化规律。ABC错误。故选D。
【点睛】
2.(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列关于地貌观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观察地貌,应从宏观到微观,从点到面
B.观察地貌,宜选择视野开阔之地
C.观察线路应选择能观察尽量多的自然地理要素的路线
D.观察线路应选择能到达区域中自然地理结构最有意义的地点的路线
【答案】A
【详解】观察地貌,应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A说法错误;观察地貌应选择视野开阔地带,B说法正确;应当选择多自然地理要素的路线进行观察,C说法正确;观察线路应选择能到达区域中自然地理结构最有意义的地点的路线,D说法正确;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3.(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在北半球,将手表表面放平,使时针正对太阳,则时针与表面数字“12”之间的夹角的平分线所指方向就是南方(如图1),中午12点后,按逆时针沿时针与“12”之间的夹角的平分线所指方向为南方。某日上午7时,正在罗布泊(41°N,90°E)野外考察的学生将手表的时针对准了刚刚升起的太阳(如图2)。据此完成问题。
该学生所在地的正南方应该是图2中的( )
A.S1 B.S2 C.S3 D.S4
【答案】C
【详解】罗布泊位于90°E,北京时间7时当地为5时,图2中太阳位置不动,表盘顺时针旋转,将5时刻度指向太阳方向,此时是12时前,按顺时针沿时针与12时刻度线之间所成的夹角为210度,角的平分线位于旋转前表盘10时刻度线与11时刻度线之间,即图2中S3的位置,则学生所在地的正南方应该是图2中的S3。如图所示: 故选C。
【点睛】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绘制地图是地理野外实习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表达野外实习成果的途径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在比例尺为1∶5000的地形图上画一条1.2厘米宽的河流,则河流的实际宽度是( )
A.60米 B.600米 C.30米 D.300米
5.在进行干旱地区地图绘制时,一般全部保留河流、水井、泉等,是为了表现( )
A.地图的用途 B.地图比例尺
C.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 D.地图的主题
【答案】4.A 5.C
【分析】4.根据公式: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即可计算出河流的实际宽度是60米。A正确,故选A。
5.干旱地区水资源缺乏,地图绘制时保留河流、水井、泉等,主要是为了表现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C正确;表现的内容,不是为了表现地图的用途,A错误;比例尺是地图当中不可缺少的元素,B错误;突出主题,一般只绘某一要素,不会全部保留各种要素,D错误。故选C。
【点睛】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比例尺。一般来讲,大比例尺地图,内容详细,几何精度高,可用于图上测量。小比例尺地图,内容概括性强,不宜于进行图上测量。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在野外实习时,方向的识别很重要。野外实习方法很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有关罗盘仪的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任何地方都可使用罗盘仪
B.罗盘仪上的读数读的是指南针的位置
C.罗盘仪上的刻度0°正对南方
D.罗盘仪上的北方对准目标
7.下图是长白山区一个树桩的年轮图,则甲、乙、丙、丁代表的方向分别是( )
A.西、南、东、北 B.南、北、东、西
C.东、西、南、北 D.北、南、西、东
8.晚上在野外迷路,可利用来辨别方向的是( )
①罗盘②太阳③树木的年轮④北极星⑤手表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6.D 7.B 8.C
【分析】6.磁性大的地区无法使用罗盘仪,受干扰较大,A错误;罗盘仪上的刻度0°对准目标,C错误;也就是罗盘仪上的北方对准目标,D正确;在罗盘仪上必须分清指北针,指北针指的是目标的方位,B错误。故选D。
7.北半球树木的南侧为向阳面,光热条件较好,树木生长快,年轮稀疏,故甲为南方,乙为北方,则丁为西方,丙为东方。B正确,故选B。
8.晚上在野外辨别方向可用恒星、树木年轮和罗盘,但晚上没有太阳,以太阳为参照的手表也不能用来辨别方向。因此①③④正确,②⑤错误,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故选C。
【点睛】野外辨别方向的方法:1、指南针,野外出行的必备物品,也是最快速和准确的帮人识别方向的得力工具,如果在野外也有当地地图的话,配合指南针能更快速的找好方向。2、野外迷路时可以利用太阳辨别方向,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位于天顶偏向南方,对着太阳,前面是南,背面是北,左面是东,右面是西。太阳东升西落,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傍晚对着太阳,前面是西,背后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3、辨别方向的常识,建筑的正门通常朝南开;树木生长规律通常南面枝叶茂盛;大岩石、土堆、大树南面草木茂密,北面则易生青苔。4、晴朗的夜晚,观察星星可辨别方向。从北斗星找到北极星,就找到了正北方。从南十字星座也可以方便地找到正南方。5、花草树木辨方向,由于我们国家在北半球,所以太阳相对来说偏南一点。看身边的树木,树冠茂密(接受阳光多)的一边是南方,相对来说比较稀疏的就是北边。6、还可以用手表来辨别方向。
9.(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倒立锥是山坡上的碎石长期不断往坡下坠落堆积而成的地貌。下图为倒立锥景观图。据此完成问题。
倒立锥表层堆积物的分布特点是( )
A.锥顶颗粒物平均粒径大 B.中部颗粒物平均粒径大
C.锥底颗粒物平均粒径大 D.各部位颗粒物大小均匀
【答案】C
【详解】当碎石坠落时,大的岩块较重,受重力作用沿山坡向下滚动时,能滚得更远,所以大的岩块可以滚动到倒立锥的边缘部位。一些较小的岩块由于质量轻,坠落时动能小,多堆积在倒立锥的顶部。因此倒立锥表层堆积物的分布特点是锥底颗粒物平均粒径大,锥顶颗粒物平均粒径小。ABD错误,C正确。故选C。
【点睛】
(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我们共同的家园。人类要想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唯一的选择,而小区域调查又是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小区域调查方法有多种,若想了解一地的人口旅游动机,最经济和最适合的调查方法是( )
A.问卷调查 B.调查访问
C.路线考察 D.典型地段考察
11.若想获得长江从入海口到源头的自然地理概况,最适合的区域调查方法是( )
A.调查访问 B.路线考察
C.问卷调查 D.典型地段考察
【答案】10.A 11.B
【分析】10.对于某些涉及面广、涉及量大的社会现象,可采用问卷调查法来获取资料和信息,如人口状况、交通状况、旅游动机等,A正确。调查访问法是访问者通过口头交谈等方式直接向被访问者了解社会情况或探讨社会问题的调查方法,不适宜人口旅游动机的调查,B错。路线考察和典型地段考察属于实地考察,是自然地理调查最常用的方法,CD错。故选A。
11.沿江进行路线考察才可获得从入海口到源头的详细地理资料,B正确。典型地段考察只能对一些重要的点进行深入研究,不能得到从入海口到源头的详细地理资料,D错。获得长江从入海口到源头的自然地理概况,应主要借助实地考察,而不是调查访问或者问卷调查,AC错。故选B。
【点睛】调查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考察、调查访问以及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包括路线考察和典型地段考察,是自然地理调查最常用的方法。
(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小区域调查方法包括实地考察、访问调查、问卷调查三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自然地理调查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 )
A.实地考察 B.调查访问
C.问卷调查 D.路线考察
13.对人口状况的调查宜采用( )
A.实地考察 B.典型地段考察
C.问卷调查 D.访问调查
14.下列关于调查访问的对象及准备工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其对象只能是个人或群体,不包括企、事业单位和政府职能部门
B.对个人、群体的调查访问主要是为了获得有关资料及图件
C.调查访问前应拟定调查提纲,避免盲目性
D.调查访问不必带联系公文及相关证件
【答案】12.A 13.C 14.C
【分析】12.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自然地理调查最常用的方法是实地考察,A正确。调查访问法是访问者通过口头交谈等方式直接向被访问者了解社会情况或探讨社会问题的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是指运用统一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对于某些涉及面广、涉及量大的社会现象,可采用问卷调查法来获取资料和信息,两者均不是自然地理调查最常用的方法,BC错。路线考察只是实地考察方法的一种,表述不全,D错。故选A。
13.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对于某些涉及面广、涉及量大的社会现象,可采用问卷调查法来获取资料和信息,如人口状况、交通状况、旅游动机等,C正确。实地考察(典型地段考察也属于实地考察的范畴)是自然地理调查最常用的方法,AB错。调查访问法是访问者通过口头交谈等方式直接向被访问者了解社会情况或探讨社会问题的调查方法,不适宜人口状况的调查,D错。故选C。
14.调查访问的对象既包括个人、群体,也包括政府职能部门及企事业单位,A错;对个人、群体的调查访问可作为认识社会和自然现象的重要参考依据,对政府职能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调查访问,主要是为了获得有关资料,B错。调查访问应准备好联系公文及相关证件,访问前要拟定调查提纲,避免盲目性,C正确,D错。故选C。
【点睛】调查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考察、调查访问以及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包括路线考察和典型地段考察,是自然地理调查最常用的方法。
15.(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一旅游者于“十一”黄金周期间到我国漠河一带旅游时迷失了方向,当他借助手表利用太阳辨别方向时,看到的手表钟点如下图所示,那么钟表表盘的中心位置与南方的连线( )

①可能经过8时与9时刻度线的中间位置 ②可能经过2时与3时刻度线的中间位置 
③一定经过8时与9时刻度线的中间位置 ④一定经过2时与3时刻度线的中间位置
A.① B.①② C.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图中表示的钟点可能有两种情况,上午5时或下午5时。但据时间为10月1日知此时漠河昼短夜长,上午5时不可能见到太阳,因此手表显示时间只能是下午5时,此时按逆时针方向沿时针与12时刻度线之间所成的夹角的角平分线经过2时与3时刻度线的中间位置,C④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
二、综合题
16.(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某高中计划2020年暑假去焦作市修武县的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进行研学游。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 建立于2002年,位于太行山南麓,河南省焦作市北部,面积约556平方千米,是一处以裂谷构造、水动力作用和地质地貌景观为主的综合型地质公园。地处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植被类型多样,具有垂直分布特点,景区内部分布着不同类型的土壤。
材料二:下为“老师和学生们一起规划的考察方案表”。
(1)阅读表格,概括研学游野外考察活动的主要任务① 。
(2)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搜集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地貌景观图片,下列选项中的地貌名称正确的是 。(选择题)
A.①溶蚀洼地 B.②冲积扇 C.③海蚀拱桥 D.④丹霞地貌
(3)地貌景观的描述角度除去表中所列的形态、物质组成等项目外,还有 、 等角度。
(4)结合所给材料,将②③代表的内容填入下列横线上,完成表格信息。② ,③ 。
(5)野外实习的前期准备工作有很多,如资料准备、装备准备、观察点和观察路线的选择。请列举2个你认为需要准备的装备,并说明它在野外实习中作用或者可能给你带来的帮助。
【答案】(1)观察、识别、描述地貌景观、土壤和植被及其主要特点
(2)C
(3)地表植被、规模(分布、地质等)
(4)土壤颜色;土母质(气候、时间等)
(5)准备相机,拍摄地貌景观照片;准备GPS,可以定位;笔记本,可以记录信息;准备罗盘仪,可利用罗盘仪识别方向;准备雨伞、雨衣,预防下雨天被淋湿;准备帽子、防晒霜,以防晒伤等。
【分析】试题考查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
【详解】(1)从“老师和学生们一起规划的考察方案表”可看出,研学游野外考察活动的主要任务是观察、识别、描述地貌景观、土壤和植被及其主要特点。
(2)图中①是天坑、②是三角洲、③是海蚀拱桥、④是沙丘,C正确。
(3)地貌景观的描述角度有形态、物质组成、地表植被、规模大小、分布和地质等。
(4)从表中看②为描述土壤的特点,应为土壤的颜色。③是成土因素,主要为成土母质、时间和气候等。
(5)装备准备主要包括学习和实习的用品,另外是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如相机,可拍摄地貌景观、土壤、植被等照片;准备笔记本,可以记录观察到的信息;准备罗盘仪或GPS,用于定位。生活用品如准备雨伞、雨衣,预防下雨天被淋湿;准备帽子、防晒霜,以防晒伤等。
17.(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野外实习是验证和理解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西青区某中学在学习“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后,地理小组将要进行土壤野外实习活动。请你协助他们完成下列问题。
(1)在土壤野外实习中,设计和选择合适的观察点十分重要。不同的土壤它的形态存在差异,请回答决定土壤质地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
A.地形 B.气候 C.植物 D.成土母质
(2)读下面“完整土壤分层示意图”,分析图中A层的成因及影响其厚度的因素。
(3)如果让你写一个当地某地点土壤剖面观察记录,你认为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1)D
(2)枯枝落叶和动物的遗体被微生物的分解。影响厚度的因素:枯枝落叶的数量;气温高低对微生物活跃程度的影响;降水量所形成的淋滤强度;坡度大小和人类活动。
(3)地名(编号)、日期,剖面所处的地形部位、绝对高度、地理坐标,地貌特点,土地利用状况,土壤剖面及图层的描述,土层与土壤剖面示意图(只要答出4点即可)
【分析】题目通过土壤野外实习活动及土壤分层示意图,考查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分析及野外实习注意事项的知识应用能力。
【详解】(1)不同土壤的形态主要表现在土壤的颗粒状况、颜色等特征,影响土壤质地的最主要因素是形成土壤的成土母质,成土母质形成了土壤的主要组成部分矿物质,D正确。故选D。
(2)由图可知,图中A层为腐殖质层,是有机质的主要分布层,是植物枯枝落叶和动物的遗体被微生物的分解之后形成的有机质。影响其厚度的因素主要有:枯枝落叶等有机物的数量多少;气温高低对微生物活跃程度的影响;降水量所形成的淋滤强度;坡度大小和人类活动等。如我国东北地区土壤腐殖质层较厚,主要是当地气候寒冷,微生物对枯枝落叶分解缓慢,大量有机物腐化后形成较厚的腐殖质层。
(3)根据野外考察的要求,进行土壤剖面观察记录时,一般包括当地考察点地名(编号)、考察日期,剖面所处的地形部位、绝对高度、当地地理坐标,地貌特点,土地利用状况,土壤剖面及图层的描述,土层与土壤剖面示意图等。
18.(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王小明所在的山东济南高一年级1班地理兴趣小组利用2020年暑假到青海湖研学,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请你帮助他们进行前期准备。回答问题。
(1)王小明所在的高一年级1班地理兴趣小组前期需准备哪些资料?
(2)王小明所在的高一年级1班地理兴趣小组前期需准备哪些装备?
【答案】(1)青海湖流域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及青海湖流域地形图等。
(2)望远镜、罗盘、气压计、放大镜、地质锤、照相机和样本袋等,雨衣、羽绒服、防晒霜、眼镜盒、墨镜等。
【分析】题目通过青海湖科考,考查区域环境特征的判断能力及科考活动的前期准备的分析总结能力。
【详解】(1)分析地理兴趣小组前期需准备哪些资料,主要从学科角度分析,因地理科考小组主要考察目的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要素,所以需要提前准备,提前了解。
(2)地理兴趣小组前期需准备装备可分为考察装备和防护装备。到达目的地主要考察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要素,所以需要望远镜、罗盘、气压计、放大镜、地质锤、照相机和样本袋等。因到达地区为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天气多变化,所以需要雨衣、羽绒服、防晒霜、眼镜盒、墨镜等。
19.(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下图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查阅的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资料。
(1)R地和旧金山的气候差异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方式获得,此次野外考察适宜选择在______季。
(2)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内华达山脉(中部)B处降水丰富,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地考察,发现线路东西两端的植被、土壤有明显差异,试比较完成下表。
西侧(加利福尼亚谷地附近) 东侧(大盐湖附近)
植被
土壤
(4)在撰写的考察报告中,请将考察小组的下列描述补充完整。
①从旧金山到盐湖城的考察线路的地形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水循环的相关知识来看,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查阅资料;夏
(2)位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易形成降水。
(3)
西侧(加利福尼亚谷地附近) 东侧(大盐湖附近)
植被 森林植被(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荒漠、草原广布
土壤 土壤肥沃 土壤贫瘠
(4)①以高原、山地为主,西部有南北纵列的加利福尼亚谷地和内华达山脉,东部为山间高原盆地;②大盐湖流域气候干旱,降水少,冰川消退,淡水补给减少;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补给量;大盐湖为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候资料分析方法,影响降水的因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水循环的基本原理等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以及案例分析能力。
【详解】(1)气候差异是不可能通过短暂的野外考察而感知到的,是主要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获得的。夏季R地与旧金山的气候差异比较明显,故此次野外考察适宜选择在夏季。
(2)内华达山脉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脉,位于中纬度地区,B处位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易形成降水,故降水丰富。
(3)此次考察线路的东西两端分别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和大陆内部,其气候分别是地中海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受气候的影响对应的植被和土壤特征差异也十分明显。西侧形成森林植被、土壤肥沃;东侧荒漠和草原广布,土壤贫瘠。
(4)①从旧金山到盐湖城的考察线路的地形地势特点是以高原、山地为主,西部有南北纵列的加利福尼亚谷地和内华达山脉,东部为山间高原盆地。②大盐湖地处美国大陆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冰川消退,淡水补给减少;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大盐湖为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因而从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
20.(2019·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山东省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望海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到该地区虽然依山傍海,风景秀丽,但是经济发展比较落后,许多农民外出打工补贴家用。如果你是一名兴趣小组的成员,请对如下问题做出分析。
(1)请简述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最近有家大公司计划在C村附近的甲处(虚线内)投资兴建一个化工厂,他们将给予村民一笔不小的土地征用费。关于征地办厂一事,村民有人支持,也有人极力反对。如果村民们征求你们的意见,请谈谈你的观点及理由。
(3)为了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该兴趣小组计划对“望海乡的国土开发与整治”这一课题开展研究。
①可以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等。
②请拟定出该地区国土开发与整治的主要项目(以子课题名称的形式回答,至少两项)。
【答案】(1)丘陵和沿海平原地形为主,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天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淡水资源丰富并濒临海洋。
(2)支持:建化工厂可吸纳村民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村民收入;要加强环境保护,防止破坏生态环境。反对:建化工厂虽然经济效益显著,但易污染水源;破坏林地;危害当地人民的身体健康,不利于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3)①查阅资料、实地考察、调查走访等。(任答两项)②望海乡低山、丘陵地区的立体开发;望海乡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对策;望海乡旅游资源的开发;望海乡的生态问题与保护;望海乡镇驻地的选址与发展战略等。
【分析】本题不仅考查区域调查的基本方法,同时对于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详解】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应从地形、气候、水文、生物等要素展开。
化工厂是否合理应分析其对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影响。
开展调查研究应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学会确定研究主题,拟定课题名称,这是开展小区域调查的基本要求。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4.1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同步测试(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科技工作者对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分布的调查采取的主要方法是( )
A.上网查询 B.调查访问
C.问卷调查 D.野外实地考察
2.(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列关于地貌观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观察地貌,应从宏观到微观,从点到面
B.观察地貌,宜选择视野开阔之地
C.观察线路应选择能观察尽量多的自然地理要素的路线
D.观察线路应选择能到达区域中自然地理结构最有意义的地点的路线
3.(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在北半球,将手表表面放平,使时针正对太阳,则时针与表面数字“12”之间的夹角的平分线所指方向就是南方(如图1),中午12点后,按逆时针沿时针与“12”之间的夹角的平分线所指方向为南方。某日上午7时,正在罗布泊(41°N,90°E)野外考察的学生将手表的时针对准了刚刚升起的太阳(如图2)。据此完成问题。
该学生所在地的正南方应该是图2中的( )
A.S1 B.S2 C.S3 D.S4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绘制地图是地理野外实习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表达野外实习成果的途径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在比例尺为1∶5000的地形图上画一条1.2厘米宽的河流,则河流的实际宽度是( )
A.60米 B.600米 C.30米 D.300米
5.在进行干旱地区地图绘制时,一般全部保留河流、水井、泉等,是为了表现( )
A.地图的用途 B.地图比例尺
C.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 D.地图的主题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在野外实习时,方向的识别很重要。野外实习方法很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有关罗盘仪的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任何地方都可使用罗盘仪
B.罗盘仪上的读数读的是指南针的位置
C.罗盘仪上的刻度0°正对南方
D.罗盘仪上的北方对准目标
7.下图是长白山区一个树桩的年轮图,则甲、乙、丙、丁代表的方向分别是( )
A.西、南、东、北 B.南、北、东、西
C.东、西、南、北 D.北、南、西、东
8.晚上在野外迷路,可利用来辨别方向的是( )
①罗盘②太阳③树木的年轮④北极星⑤手表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倒立锥是山坡上的碎石长期不断往坡下坠落堆积而成的地貌。下图为倒立锥景观图。据此完成问题。
倒立锥表层堆积物的分布特点是( )
A.锥顶颗粒物平均粒径大 B.中部颗粒物平均粒径大
C.锥底颗粒物平均粒径大 D.各部位颗粒物大小均匀
(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我们共同的家园。人类要想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唯一的选择,而小区域调查又是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小区域调查方法有多种,若想了解一地的人口旅游动机,最经济和最适合的调查方法是( )
A.问卷调查 B.调查访问
C.路线考察 D.典型地段考察
11.若想获得长江从入海口到源头的自然地理概况,最适合的区域调查方法是( )
A.调查访问 B.路线考察
C.问卷调查 D.典型地段考察
(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小区域调查方法包括实地考察、访问调查、问卷调查三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自然地理调查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 )
A.实地考察 B.调查访问
C.问卷调查 D.路线考察
13.对人口状况的调查宜采用( )
A.实地考察 B.典型地段考察
C.问卷调查 D.访问调查
14.下列关于调查访问的对象及准备工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其对象只能是个人或群体,不包括企、事业单位和政府职能部门
B.对个人、群体的调查访问主要是为了获得有关资料及图件
C.调查访问前应拟定调查提纲,避免盲目性
D.调查访问不必带联系公文及相关证件
15.(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一旅游者于“十一”黄金周期间到我国漠河一带旅游时迷失了方向,当他借助手表利用太阳辨别方向时,看到的手表钟点如下图所示,那么钟表表盘的中心位置与南方的连线( )

①可能经过8时与9时刻度线的中间位置 ②可能经过2时与3时刻度线的中间位置 
③一定经过8时与9时刻度线的中间位置 ④一定经过2时与3时刻度线的中间位置
A.① B.①② C.④ D.③④
二、综合题
16.(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某高中计划2020年暑假去焦作市修武县的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进行研学游。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 建立于2002年,位于太行山南麓,河南省焦作市北部,面积约556平方千米,是一处以裂谷构造、水动力作用和地质地貌景观为主的综合型地质公园。地处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植被类型多样,具有垂直分布特点,景区内部分布着不同类型的土壤。
材料二:下为“老师和学生们一起规划的考察方案表”。
(1)阅读表格,概括研学游野外考察活动的主要任务① 。
(2)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搜集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地貌景观图片,下列选项中的地貌名称正确的是 。(选择题)
A.①溶蚀洼地 B.②冲积扇 C.③海蚀拱桥 D.④丹霞地貌
(3)地貌景观的描述角度除去表中所列的形态、物质组成等项目外,还有 、 等角度。
(4)结合所给材料,将②③代表的内容填入下列横线上,完成表格信息。② ,③ 。
(5)野外实习的前期准备工作有很多,如资料准备、装备准备、观察点和观察路线的选择。请列举2个你认为需要准备的装备,并说明它在野外实习中作用或者可能给你带来的帮助。
17.(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野外实习是验证和理解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西青区某中学在学习“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后,地理小组将要进行土壤野外实习活动。请你协助他们完成下列问题。
(1)在土壤野外实习中,设计和选择合适的观察点十分重要。不同的土壤它的形态存在差异,请回答决定土壤质地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
A.地形 B.气候 C.植物 D.成土母质
(2)读下面“完整土壤分层示意图”,分析图中A层的成因及影响其厚度的因素。
(3)如果让你写一个当地某地点土壤剖面观察记录,你认为应包括哪些内容?
18.(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王小明所在的山东济南高一年级1班地理兴趣小组利用2020年暑假到青海湖研学,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请你帮助他们进行前期准备。回答问题。
(1)王小明所在的高一年级1班地理兴趣小组前期需准备哪些资料?
(2)王小明所在的高一年级1班地理兴趣小组前期需准备哪些装备?
19.(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下图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查阅的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资料。
(1)R地和旧金山的气候差异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方式获得,此次野外考察适宜选择在______季。
(2)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内华达山脉(中部)B处降水丰富,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地考察,发现线路东西两端的植被、土壤有明显差异,试比较完成下表。
西侧(加利福尼亚谷地附近) 东侧(大盐湖附近)
植被
土壤
(4)在撰写的考察报告中,请将考察小组的下列描述补充完整。
①从旧金山到盐湖城的考察线路的地形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水循环的相关知识来看,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0.(2019·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山东省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望海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到该地区虽然依山傍海,风景秀丽,但是经济发展比较落后,许多农民外出打工补贴家用。如果你是一名兴趣小组的成员,请对如下问题做出分析。
(1)请简述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最近有家大公司计划在C村附近的甲处(虚线内)投资兴建一个化工厂,他们将给予村民一笔不小的土地征用费。关于征地办厂一事,村民有人支持,也有人极力反对。如果村民们征求你们的意见,请谈谈你的观点及理由。
(3)为了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该兴趣小组计划对“望海乡的国土开发与整治”这一课题开展研究。
①可以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等。
②请拟定出该地区国土开发与整治的主要项目(以子课题名称的形式回答,至少两项)。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