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4.2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步测试(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2021年7月22日,台风“烟花”逼近闽浙沿海,福建省气象台22日6时42分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号。下图为2021年7月22日5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及台风“烟花”卫星影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福州的风向为( )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正东风
2.利用气象卫星云图不能( )
A.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估计台风强度 B.监测台风的移动方向和速度
C.确定狂风暴雨出现的地区 D.预报台风登陆的准确地点和精确时间
3.关于台风“烟花”对我国造成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
A.夏季台风给沿海带来大雾天气 B.秋季台风使南方水稻遭受冻害
C.巨浪摧毁海岸设备、掀翻渔船 D.大海翻江倒海,吸引鱼群聚集
4.福建省对此次台风灾害的受灾面积和损失统计以及合理安排灾后重建工作,需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5G通信技术 D.地理信息系统
【答案】1.B 2.D 3.C 4.D
【分析】1.福州位于台风中心的西侧,由于台风中心为低压,过福州作水平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由西指向东),近地面由于还受摩擦力、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大约45°左右与等压线斜交,为西北风,B对。故选B。
2.对台风的监测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在卫星云图上,能够清晰地看见台风的存在和大小,再利用气象卫星资料,可以确定出台风中心的位置,估计出台风的强度,并监测台风移动的方向、速度和狂风暴雨出现的地区,这些信息对防止和减轻台风所带来的灾害起着关键的作用。当台风到达近海时,可以利用雷达监测台风的移动方向。A、B、C对;利用气象卫星云图只能估计预报台风登陆的地点和时间,不能预报台风登陆的准确地点和精确时间,D错。符合题意的故选D。
3.夏季台风给沿海带来狂风、暴雨天气,因此不可能出现大雾天气,A错;冻害是寒潮带来的,而不是台风带来的,B错;台风产生的狂风在海面形成巨浪,摧毁海岸设备、掀翻渔船,C对;大海翻江倒海不利于鱼群聚集,D错。故选C。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RS)主要用于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全球定位系统(GPS)主要用于定位、导航,可提供三维坐标、速度时间信息;地理信息系统(GIS)主要用于分析、处理(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根据材料福建省对此次台风灾害的受灾面积和损失统计以及合理安排灾后重建工作,有用到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查询、处理功能,D对。遥感,具有实时性的监测功能,只能有效的监测受灾面积,不能统计受灾面积和损失,A错;全球定位系统,具有定位和导航功能,不能统计受灾面积和损失,B错;5G通信技术不是地理信息技术,C错。故选D。
【点睛】台风属于严重的自然灾害天气之一,台风引起的直接灾害通常由狂风、暴雨、风暴潮三方面造成。一、狂风,台风的风力,能毁坏甚至摧毁陆地上的建筑、桥梁、车辆等。还能将杂物吹到半空中,造成人员伤害。二、暴雨,台风形成的暴雨容易造成洪涝灾害。三、风暴潮,强台风的风暴潮能使沿海水位上升5-6米。造成沿海地区房屋和各类设施被冲毁,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于2020年7月31日上午在北京举行,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北斗提供全球服务后,各行业应用北斗的信心倍增。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农业中的应用,有助于促进形成( )
A.商品农业 B.有机农业 C.休闲农业 D.精准农业
【答案】D
【详解】精准农业又称为精确农业或精细农作,精准农业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与管理的系统,是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全面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北斗三号导航系统具有导航、定位的功能,其开通使用有助于促进形成精准农业,D正确;商品农业、有机农业、休闲农业应用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较少,ABC错误,故选D。
【点睛】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GIS的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术,即将地图中的不同地理要素,存储在不同的“图层”中。图甲和图乙示意存储我国某一区域不同信息的两组GIS图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将不同的图层要素进行叠加,就形成不同的主题地图。若要获得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分布影响的专题地图,则要从图甲、图乙中调用的图层数分别是( )
A.2个、2个 B.2个、3个
C.1个、3个 D.1个、2个
7.若利用图甲和图乙中的GIS图层信息为造纸厂选址,则在下列图层中应增加( )
①大气污染 ②区域规划 ③水系分布 ④矿产分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近几年“滴滴打车”在中国大中型城市发展迅猛,打车软件将“互联网”和“交通”融合,这种出行模式对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打车软件主要利用了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
A.GIS和RS B.RS和GPS C.GIS和GPS D.数字地球和RS
【答案】6.D 7.C 8.C
【分析】6.将图乙中的地形图层与聚落分布图层和图甲中的交通线分布图层叠加可形成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影响的专题地图,所以,要从图甲、图乙中调用的图层数分别是1个、2个,D正确,排除A、B、C选项。故选D。
7.造纸厂会产生水污染,应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需要考虑水系分布,同时,造纸厂会对城市功能区的布局产生影响,因此其选址要考虑区域规划,C正确,排除A、B、D选项。故选C。
8.打车软件需要对道路及车辆分布进行分析和查询,需要用到GIS;而快速对附近的车辆及用户所在位置进行定位,需要用到GPS,C正确,排除A、B、D选项。故选C。
【点睛】遥感技术(RS)获取信息的手段多,信息量大,根据不同的任务,可选用不同波段和遥感仪器来获取信息,利用不同波段对物体不同的穿透性还可获取地物内部信息;GIS主要功能是分析、处理和储存地理空间数据信息;GPS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
9.(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一支地理考察队使用手持式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信号接收机在某地进行科学考察,此时该信号接收机显示的界面如下图所示,据此判断该考察队可能( )
地理坐标38°36′31.7″93°18′50.2″ 海拔2568米误差5.7米
A.在喜马拉雅山测量珠穆朗玛峰高度 B.在准噶尔盆地勘探石油
C.在柴达木盆地调查地质构造 D.在东南丘陵寻找地下水
【答案】C
【详解】根据经纬度和海拔数据可知,该考察队所在的地理位置应该为柴达木盆地,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10.(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2021年1月5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了2021年首个寒潮蓝色预警,中国天气网也推出了全国冻哭预警地图(下图),提醒民众注意防寒防冻。全国冻哭预警地图的制作,主要使用的是( )
A.数字地球 B.遥感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 D.北斗导航系统
【答案】C
【详解】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地图制作属于其分析和显示应用,C正确。数字地球是将地球上的事物数据化,以便人们快速、直观完整地了解地球,地图制作并非其主要功能,A错误;遥感(RS)技术主要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等,其主要功能是获取地理信息(突出于面状地理事物信息的获取),B错误;北斗导航系统主要应用于定位导航,D错误。故选C。
【点睛】
11.(2019·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摩拜单车,一种基于移动APP和智能硬件开发而兴办的无桩借还共享单车出行模式。使用摩拜单车智能手机软件,用户可以用自己的手机查看单车位置,继而预约并找到所选单车。然后通过扫描车身上的二维码开锁即可骑行。摩拜单车不仅为城市居民的短途出行提供了便捷的共享单车服务,更倡导着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
在摩拜单车的约车、找车过程中,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A.RS GNSS B.GNSS GIS
C.RS GIS D.GIS GPRS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用户可以用自己的手机查看单车位置,继而预约并找到所选单车”可知,用户必然要对单车进行定位、查询,故需要应用GNSS和GIS,故正确答案为B。
【点睛】GNSS又称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中文名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当今,GNSS系统不仅是国家安全和经济的基础设施,也是体现现代化大国地位和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由于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世界主要军事大国和经济体都在竞相发展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2007年4月1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北斗卫星,标志着世界上第4个GNSS系统进入实质性的运作阶段,估到2020年前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盟GALILEO和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4大GNSS系统将建成或完成现代化改造。除了上述4大全球系统外,还包括区域系统和增强系统,其中区域系统有日本的QZSS和印度的IRNSS,增强系统有美国的WAAS、日本的MSAS、欧盟的EGNOS、印度的GAGAN以及尼日尼亚的NIG-GOMSAT-1等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46秒在四川省北部的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2.人们在第一时间迅速掌握整个地震灾区建筑破坏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技术 D.“数字地球”系统
13.上题中地理信息技术的关键装置是( )
A.传感器 B.卫星系统
C.地面装置 D.信号发射装置
【答案】12.C 13.A
【解析】12.根据题意,现需要最快掌握灾区建筑破坏的情况,可运用探测范围广、获取信息量较大的遥感技术,能快速采集数据信息,C正确。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专门处理的计算机系统,题目要求信息数据的收集而不是处理,A不符。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定位和导航,B不符。对灾区数据收集,难度要求较低,不需要运用综合性的“数字地球”系统,D错误。故选C。
13.结合上题分析,采用遥感技术获取信息,遥感技术的关键装置是传感器,A正确。卫星系统是卫星遥感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所有遥感技术的必备装置,B错误。地面装置和信号发射装置是辅助部分,不是遥感的关键装置,CD错误。故选A。
【点睛】三种地理信息技术的辨别:
(1)“点”与“面”区分GPS
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RS和GIS技术的工作对象——“面”。在“3S”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时,要看其工作对象是“点”还是“面”,如果是“点”则选用“GPS”,如果是“面”则选用RS或GIS。
(2)“想”与“看”区分RS、GIS
GIS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需要计算、思考,即“想”;凡是需要“想”的选GIS。RS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即“看”,只“看”不用“想”的选用RS。
(2018·全国·高二课时练习)现如今,每部智能手机几乎都会安装一款电子地图APP,如谷歌地图、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电子地图以其定位精度高、速度快、信息量大等特点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一款实用软件。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4.当人们利用手机地图查询自己所在位置时,依托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
15.当人们使用手机地图查看卫星图像时,依托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
16.当人们使用手机地图查询附近美食、商场、交通路线时,依托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
【答案】14.B 15.A 16.C
【解析】14.GPS是具有海、陆、空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能够快速、高效、准确地提供点、线、面要素的精确三维坐标以及其他相关信息,故选B。
15.RS是指从高空或外层空间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扫描、摄影、传输和处理,从而对地表各类地物和现象进行远距离控测和识别的现代综合技术,因此手机中查看的卫星图像来自于RS技术。故选A。
16.地理信息系统具有数据输入、预处理功能、数据编辑功能、数据存储与管理功能、数据查询与检索功能、数据分析功能、数据显示与结果输出功能、数据更新功能等,因此通过对相关信息的处理,来查询信息,利用的是GIS技术。故选C。
【点睛】全球定位系统(GPS):GPS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海、陆、空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GPS是由空间星座、地面控制和用户设备等三部分构成的。遥感技术可用于植被资源调查、气候气象观测预报、作物产量估测、病虫害预测、环境质量监测、交通线路网络与旅游景点分布等方面。地理信息系统(GIS):GIS就是一个专门管理地理信息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它不但能分门别类、分级分层地去管理各种地理信息;而且还能将它们进行各种组合、分析、再组合、再分析等;还能查询、检索、修改、输出、更新等。地理信息系统还有一个特殊的“可视化”功能,就是通过计算机屏幕把所有的信息逼真地再现到地图上,成为信息可视化工具,清晰直观地表现出信息的规律和分析结果,同时还能在屏幕上动态地监测“信息”的变化。
二、综合题
17.(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8月份,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05.4mm,较常年同期增加3%,有241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72条河流发生超保证水位洪水,21条河流发生超历史记录洪水。下图为我国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地区图(图中阴影区域)。
(1)简述洪涝带来的主要危害。
(2)简述遥感技术在获取洪涝灾害信息方面具有的突出优势。
【答案】(1)洪水淹没农田、聚落;破坏交通、通信、水利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洪水引发河流泥沙淤塞、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洪涝过后发生疫情,威胁人类身体健康。
(2)实时性强;精度高;覆盖面广;更新快。
【分析】该题主要考查洪涝灾害的危害及防治,难度较低。
【详解】(1)洪涝, 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或绝收,破坏农业生产以及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其影响是综合的,还会危及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等。
(2)遥感监测的优点主要有:大面积同步观测(范围广);时效性、周期性;数据综合性和可比性、约束性;获取信息受条件限制少等。
【点睛】遥感在洪灾中的应用:
① 灾后并发灾害预警监测:利用气象部门流域降雨量预报的数据,综合考虑本流域的水库湖泊蓄水情况和土壤吸水能力预测确定地点的水位高度,洪峰流量和洪峰到达时间。在洪涝灾害的发生过程中, 灾害承灾体的信息提取是进行灾害损失动态评估和安排救灾、减灾方案的前提。洪水预警预报主要包括气象产品应用、暴雨预报、洪水预报、河道水面线计算、蓄滞洪区预警、城市积水预警。
②应急救援:在洪涝灾害发生后,仅仅进行实时监测是不够的。将监测到的遥感数据与GIS技术结合,可在灾害发生后快速提供最佳救援路线信息,为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援救工作提供了翔实准确的数据,为防灾减灾决策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根据遥感影像判断受灾区域,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的区域,给路径分析加入障碍因素,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救援路径。
③损失估计:在灾害发生后根据历史遥感数据、即时遥感数据、现场调查数据等对灾害损失进行全面核定,同时对灾民生活状况做出评估,为灾区恢复重建以及灾民生活救济安排提供决策支持。在背景数据库支持下,利用GIS综合分析与统计分析方法,找出洪涝灾害发生地点、大面积灾情及其受灾程度,同时给出耕地、林地、居民点、工矿企业等不同土地类型的灾后损失状况的详细评估,并按省、市、县不同级别的行政单位生成定性、定位、定量的图件、汇总数据与统计报表等,提供给有关部门。
18.(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联系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海某出租车公司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出租车的位置信息,所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单项选择)
A.RS B.GIS C.RS和GPS D.GIS和GPS
(2)根据三颗卫星提供的资料,运用数学原理就可以计算出地面静止物体的位置。如图所示,有四颗卫星提供资料,除可进一步提高定位的精准度外,还可迅速计算出________物体的空间位置。
(3)下列选项中,可以应用3S技术的有________ (多项选择)
A.导弹发射的精确制导
B.珠穆朗玛峰高程的精确测量
C.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统计
D.人口密度与商业网点布局的相关分析
【答案】(1)D
(2)运动
(3)ABD
【分析】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详解】(1)地理信息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有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决策应用等,能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地物空间分析及位置分析、趋势分析、模式分析,GPS主要是利用卫星群来获取地面经纬度坐标及其高程坐标并用于定位和导航的系统。上海某出租车公司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出租车的位置信息,利用的是GPS的定位功能以及GIS的数据采集、分析功能,故选D。
(2)GPS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与测速,利用四颗卫星提供资料,可迅速计算出运动物体的空间位置。
(3)GPS可以用于导弹的精确制导和珠穆朗玛峰高程的精确测量;利用GIS技术分析人口密度和商业网点的选址等。故选ABD。
【点睛】
19.(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北京雨燕属小型候鸟,在我国北方地区繁殖,在非洲南部越冬。目前其数量急剧减少。为研究和保护候鸟,科研人员为北京雨燕装上光敏定位仪,根据定位仪所获取的数据,绘制出2014-2015年北京雨燕迁徙线路图。光敏定位仪在良好气象条件下得到的数据相对准确。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l)北京雨燕迁徙路线图的绘制主要运用了35技术中的__________,路线①②③④体现的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依次为__________。
(2)雨燕在吃行中,尽可能顺风飞行,七月份从北京出发时,飞行方向为__________,试比较该月北京与哈博罗内的降水差异__________,成因__________。
(3)近年来北京雨燕数目急剧减少,除了与老建筑拆除有关外,还可能受_______、_____的影响。
(4)某晴天光敏定位器记录到光照明显增强和变弱的北京时间分别为10:44和23:32,据此推算雨燕最接近图中①②③④的_________地.利用光敏定位器可大致推算出雨燕的迁移线路、________、______等。
(5)有时,利用光敏定位器记录的光照信息推算当地经、纬度误差较大,请从天气、地形、天文条件等角度举例说明_________。
【答案】(1)GIS,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2)偏北或西北,7月份北京的降水大于哈博罗内,北京盛行偏南风,从海洋上带来湿润气流;哈博罗内受副高控制,降水较少
(3)湿地面积减少:食物来源减少;环境污染:过度捕猎(任选2点即可)
(4)②,位置(中途停息地、繁育地、越冬地等)、飞行速度、飞行方向(任选2点即可)
(5)阴雨天气;沙尘暴;雾旅;坡向(阴坡与阳坡);海拔高度(飞过高原时,昼长较同纬度长);天文条件(如春、秋分日东西方向飞行有影响,南北方向飞行影响较小)(任选2点即可)
【分析】本题以雨燕的飞行线路为背景,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气候特征的分析、影响生物多样性的成因等相关知识、地理位置的确定、以及影响昼夜长短的因素等相关知识。
【详解】(l)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雨燕迁徙路线图的绘制是通过对雨燕飞行信息的分析,而制作出来的,需要的是GIS技术。从①到②体现的为南北方向的变化,体现的是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由③到④体现的为东西走向的变化,体现的是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2)由材料可知,雨燕飞行为顺风飞行,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7月份受夏季风的影响,盛行东南季风,因此雨燕的飞行风向为偏北方和西北方。多图分析可知,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哈博罗内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七月份,北京盛行偏南风,从海洋上带来湿润气流,降水较多;7月份,哈博罗内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因此,北京的降水大于哈博罗内。
(3)本题主要考查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北京雨燕常在房屋屋檐下筑巢,但是近年来,北京城市化进程加快,老建筑被大量拆除,保留下来的也被安上防雀网,这让雨燕无以为家,使北京城雨燕大幅减少。除了该原因之外,湿地面积减少,导致雨燕栖息地减少,食物来源减少;环境污染:过度捕猎等方面有关。
(4)读图分析可知,晴天光敏定位器记录到光照明显增强和变弱的北京时间分别为10:44和23:32,说明北京时间为10:44为日出时间,北京时间为23:32为日落时间,由此判断昼长为12:48分钟,因此正午时的北京时间为17:08分,由此推算出该地的经度为43°E,与图中② 地的经度符合题意,根据光敏定位器可大致推算出雨燕的迁移线路、位置、飞行速度、飞行方向。
(5)光敏定位仪器是根据光照的强弱变化和持续时间来推算当地的经纬度。但由于大气对太阳光具有一定的削弱作用,当出现阴雨天气和沙尘暴天气、雾天时,都会对光照强弱和时间产生一定的影响;阴坡和阳坡由于坡向不同,因此导致光照的强弱和明暗也不相同;海拔高度不同,见到太阳的早晚也不相同,因此昼夜长短也不相同;而且太阳东升西落,因此光敏定位器记录的飞行方向会影响所经历昼夜长短的变化,因此利用光敏定位器记录的光照信息推算当地经、纬度误差较大。
20.(2016·全国·高三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从1985年开始对南极进行首次科考活动以来,我国已成功建立了五座科学考察站(南极4座,北极1座)。极地科学考察通过调查、试验、研究等活动掌握了大量的极地环境数据信息,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材料二 目前全世界一共有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除了美国已经在成熟商业化运行的GPS系统外,中国的北斗系统、欧洲的伽利略系统、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还都在建设中。
(1)我国极地科学考察和研究持续开展了30多年,采集了大量极地科学数据,对这些数据的管理可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对这一技术的利用,叙述错误的是 。
A.方便查阅南极地区的三维地图及地图信息
B.可以对南极附近地区冰川、海岸线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
C.对防止极冰融化提供治理的技术
D.对地物相关信息的分析采用数字化处理
(2)利用遥感卫星进行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主要利用了地理信息技术中的哪一个
(3)全球定位系统(GPS)除能够提供精确的定位技术外,还能够提供哪些服务
(4)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地理环境进行研究,除了上述应用外,还有哪些用途 试举例说明。
【答案】(1)GIS C
(2)遥感技术。
(3)测速、授时、导航。
(4)进行资源的普查和城市环境管理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详解】(1)对大量数据的管理,可利用GIS技术。
(2)对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主要是利用遥感技术。
(3)全球定位系统(GPS)除能进行精确的定位外,还能够提供测速、授时、导航等服务。
(4)可从“3S”技术的应用,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地理环境进行研究,还可以进行资源的普查和城市环境管理。
21.(2018·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当今,“3S”技术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GIS具有强大的查询功能,根据上图显示的查询半径,图中以北京为查询中心的地图比例尺为________。根据上图显示的经纬度可知,地图中代表呼和浩特、济南、太原、天津的字母分别是________。
(2)城市道路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地图测绘部门为了及时更新城市道路变化信息,需要利用________技术。左图所示的交通监控与救援管理系统,根据交通事故发生地点,利用________技术,快速设计出警车、救护车赶往出事地的最佳行车路线,而交通事故发生地与警车、救护车的精确位置是利用________技术获取的。为了能对运动中的汽车精确定位,至少需要接收________颗卫星的信息。
(3)右图中①、②、③、④、⑤、⑥箭头指向线分别表示“3S”技术的不同应用功能,其中表示“提供影像信息功能”的是⑤和________,表示“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功能”的是⑥和________,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的是⑥和________。
(4)右图中各个圆的重叠部分分别代表RS、GPS、GIS不同组合的综合应用,其中重叠部分乙代表GIS与RS技术的组合,丙代表________技术的组合。在右图所示的各个综合应用中任选一种组合,并写出应用实例: ________。
【答案】(1)1∶50 000 000;ADBC
(2)RS;GIS;GPS;4
(3)①;④;②
(4)GIS与GPS;甲:RS获取矿床露头信息,GIS分析矿产种类,GPS确定矿床露头位置;乙:RS获取水灾淹没区的动态信息,GIS分析水灾损失;丙:装载GPS接收器的运钞车发送位置信息到监测中心,GIS监测运钞车是否偏离预定线路;丁:RS获取森林火灾遥感信息,并可判断火势蔓延方向,GPS获取火灾精确位置,引导消防队员及时、准确到达灭火地点。(任答一点即可)
【详解】(1)先根据城市位置判断各字母所代表的城市名称,再根据图中的注记(半径 500 千米,图上距离是 1 厘米),可计算出比例尺的数值,图中以北京为中心的半径为500千米,图上半径约1厘米,所以比例尺为1:50000000。根据图中经纬度及相对位置关系判断,呼和浩特、济南、太原、天津的字母分别是ADBC。
(2)城市道路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地图测绘部门为了及时更新城市道路变化信息需要用到RS技术,快速设计出警车、救护车赶往出事地的最佳行车路线需要进行分析,需要用到GIS技术。而精确位置的确定需要用到GPS技术。为了能对运动中的汽车精确定位,至少需要接收4颗卫星的信息。
(3)RS 技术可以提供影像信息功能,即图中①和⑤; GPS 能够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功能,即图中④和⑥; GIS 能够反馈信息处理结果,即图中②和③,其中 GPS 不需要 GIS 的反馈信息。
(4)各个圆的重叠部分分别代表RS、GPS、GIS不同组合的综合应用。其中重叠部分乙代表GIS与RS技术的组合,丙代表GPS与GIS技术的组合。甲为3S技术的综合利用,RS获取矿床露头信息,GIS分析矿产种类,GPS确定矿床露头位置; 乙为RS与GIS的综合利用,RS获取水灾淹没区的动态信息,GIS分析水灾损失;丙为GPS和GIS技术的组合。装载GPS接收器的运钞车发送位置信息到监测中心,GIS监测运钞车是否偏离预定线路; 丁为RS和GPS的组合。RS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并可判断火势蔓延方向;GPS获取火场精确位置,引导消防队员及时、准确到达灭火地点。
【点睛】全球定位系统(GPS)具有定位、导航、测速功能,它的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者多个“点”。遥感技术主要功能是拍摄遥感图片,获取信息,不能测速,其工作对象为“面”。地理信息系统(GIS)主要功能是分析、处理数据,侧重于“想”。数字地球(DE)是将获取的各种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网络上的流通共享。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4.2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步测试(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2021年7月22日,台风“烟花”逼近闽浙沿海,福建省气象台22日6时42分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号。下图为2021年7月22日5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及台风“烟花”卫星影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福州的风向为( )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正东风
2.利用气象卫星云图不能( )
A.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估计台风强度 B.监测台风的移动方向和速度
C.确定狂风暴雨出现的地区 D.预报台风登陆的准确地点和精确时间
3.关于台风“烟花”对我国造成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
A.夏季台风给沿海带来大雾天气 B.秋季台风使南方水稻遭受冻害
C.巨浪摧毁海岸设备、掀翻渔船 D.大海翻江倒海,吸引鱼群聚集
4.福建省对此次台风灾害的受灾面积和损失统计以及合理安排灾后重建工作,需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5G通信技术 D.地理信息系统
【答案】1.B 2.D 3.C 4.D
【分析】1.福州位于台风中心的西侧,由于台风中心为低压,过福州作水平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由西指向东),近地面由于还受摩擦力、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大约45°左右与等压线斜交,为西北风,B对。故选B。
2.对台风的监测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在卫星云图上,能够清晰地看见台风的存在和大小,再利用气象卫星资料,可以确定出台风中心的位置,估计出台风的强度,并监测台风移动的方向、速度和狂风暴雨出现的地区,这些信息对防止和减轻台风所带来的灾害起着关键的作用。当台风到达近海时,可以利用雷达监测台风的移动方向。A、B、C对;利用气象卫星云图只能估计预报台风登陆的地点和时间,不能预报台风登陆的准确地点和精确时间,D错。符合题意的故选D。
3.夏季台风给沿海带来狂风、暴雨天气,因此不可能出现大雾天气,A错;冻害是寒潮带来的,而不是台风带来的,B错;台风产生的狂风在海面形成巨浪,摧毁海岸设备、掀翻渔船,C对;大海翻江倒海不利于鱼群聚集,D错。故选C。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RS)主要用于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全球定位系统(GPS)主要用于定位、导航,可提供三维坐标、速度时间信息;地理信息系统(GIS)主要用于分析、处理(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根据材料福建省对此次台风灾害的受灾面积和损失统计以及合理安排灾后重建工作,有用到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查询、处理功能,D对。遥感,具有实时性的监测功能,只能有效的监测受灾面积,不能统计受灾面积和损失,A错;全球定位系统,具有定位和导航功能,不能统计受灾面积和损失,B错;5G通信技术不是地理信息技术,C错。故选D。
【点睛】台风属于严重的自然灾害天气之一,台风引起的直接灾害通常由狂风、暴雨、风暴潮三方面造成。一、狂风,台风的风力,能毁坏甚至摧毁陆地上的建筑、桥梁、车辆等。还能将杂物吹到半空中,造成人员伤害。二、暴雨,台风形成的暴雨容易造成洪涝灾害。三、风暴潮,强台风的风暴潮能使沿海水位上升5-6米。造成沿海地区房屋和各类设施被冲毁,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于2020年7月31日上午在北京举行,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北斗提供全球服务后,各行业应用北斗的信心倍增。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农业中的应用,有助于促进形成( )
A.商品农业 B.有机农业 C.休闲农业 D.精准农业
【答案】D
【详解】精准农业又称为精确农业或精细农作,精准农业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与管理的系统,是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全面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北斗三号导航系统具有导航、定位的功能,其开通使用有助于促进形成精准农业,D正确;商品农业、有机农业、休闲农业应用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较少,ABC错误,故选D。
【点睛】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GIS的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术,即将地图中的不同地理要素,存储在不同的“图层”中。图甲和图乙示意存储我国某一区域不同信息的两组GIS图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将不同的图层要素进行叠加,就形成不同的主题地图。若要获得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分布影响的专题地图,则要从图甲、图乙中调用的图层数分别是( )
A.2个、2个 B.2个、3个
C.1个、3个 D.1个、2个
7.若利用图甲和图乙中的GIS图层信息为造纸厂选址,则在下列图层中应增加( )
①大气污染 ②区域规划 ③水系分布 ④矿产分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近几年“滴滴打车”在中国大中型城市发展迅猛,打车软件将“互联网”和“交通”融合,这种出行模式对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打车软件主要利用了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
A.GIS和RS B.RS和GPS C.GIS和GPS D.数字地球和RS
【答案】6.D 7.C 8.C
【分析】6.将图乙中的地形图层与聚落分布图层和图甲中的交通线分布图层叠加可形成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影响的专题地图,所以,要从图甲、图乙中调用的图层数分别是1个、2个,D正确,排除A、B、C选项。故选D。
7.造纸厂会产生水污染,应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需要考虑水系分布,同时,造纸厂会对城市功能区的布局产生影响,因此其选址要考虑区域规划,C正确,排除A、B、D选项。故选C。
8.打车软件需要对道路及车辆分布进行分析和查询,需要用到GIS;而快速对附近的车辆及用户所在位置进行定位,需要用到GPS,C正确,排除A、B、D选项。故选C。
【点睛】遥感技术(RS)获取信息的手段多,信息量大,根据不同的任务,可选用不同波段和遥感仪器来获取信息,利用不同波段对物体不同的穿透性还可获取地物内部信息;GIS主要功能是分析、处理和储存地理空间数据信息;GPS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
9.(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一支地理考察队使用手持式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信号接收机在某地进行科学考察,此时该信号接收机显示的界面如下图所示,据此判断该考察队可能( )
地理坐标38°36′31.7″93°18′50.2″ 海拔2568米误差5.7米
A.在喜马拉雅山测量珠穆朗玛峰高度 B.在准噶尔盆地勘探石油
C.在柴达木盆地调查地质构造 D.在东南丘陵寻找地下水
【答案】C
【详解】根据经纬度和海拔数据可知,该考察队所在的地理位置应该为柴达木盆地,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10.(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2021年1月5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了2021年首个寒潮蓝色预警,中国天气网也推出了全国冻哭预警地图(下图),提醒民众注意防寒防冻。全国冻哭预警地图的制作,主要使用的是( )
A.数字地球 B.遥感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 D.北斗导航系统
【答案】C
【详解】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地图制作属于其分析和显示应用,C正确。数字地球是将地球上的事物数据化,以便人们快速、直观完整地了解地球,地图制作并非其主要功能,A错误;遥感(RS)技术主要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等,其主要功能是获取地理信息(突出于面状地理事物信息的获取),B错误;北斗导航系统主要应用于定位导航,D错误。故选C。
【点睛】
11.(2019·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摩拜单车,一种基于移动APP和智能硬件开发而兴办的无桩借还共享单车出行模式。使用摩拜单车智能手机软件,用户可以用自己的手机查看单车位置,继而预约并找到所选单车。然后通过扫描车身上的二维码开锁即可骑行。摩拜单车不仅为城市居民的短途出行提供了便捷的共享单车服务,更倡导着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
在摩拜单车的约车、找车过程中,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A.RS GNSS B.GNSS GIS
C.RS GIS D.GIS GPRS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用户可以用自己的手机查看单车位置,继而预约并找到所选单车”可知,用户必然要对单车进行定位、查询,故需要应用GNSS和GIS,故正确答案为B。
【点睛】GNSS又称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中文名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当今,GNSS系统不仅是国家安全和经济的基础设施,也是体现现代化大国地位和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由于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世界主要军事大国和经济体都在竞相发展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2007年4月1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北斗卫星,标志着世界上第4个GNSS系统进入实质性的运作阶段,估到2020年前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盟GALILEO和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4大GNSS系统将建成或完成现代化改造。除了上述4大全球系统外,还包括区域系统和增强系统,其中区域系统有日本的QZSS和印度的IRNSS,增强系统有美国的WAAS、日本的MSAS、欧盟的EGNOS、印度的GAGAN以及尼日尼亚的NIG-GOMSAT-1等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46秒在四川省北部的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2.人们在第一时间迅速掌握整个地震灾区建筑破坏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技术 D.“数字地球”系统
13.上题中地理信息技术的关键装置是( )
A.传感器 B.卫星系统
C.地面装置 D.信号发射装置
【答案】12.C 13.A
【解析】12.根据题意,现需要最快掌握灾区建筑破坏的情况,可运用探测范围广、获取信息量较大的遥感技术,能快速采集数据信息,C正确。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专门处理的计算机系统,题目要求信息数据的收集而不是处理,A不符。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定位和导航,B不符。对灾区数据收集,难度要求较低,不需要运用综合性的“数字地球”系统,D错误。故选C。
13.结合上题分析,采用遥感技术获取信息,遥感技术的关键装置是传感器,A正确。卫星系统是卫星遥感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所有遥感技术的必备装置,B错误。地面装置和信号发射装置是辅助部分,不是遥感的关键装置,CD错误。故选A。
【点睛】三种地理信息技术的辨别:
(1)“点”与“面”区分GPS
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RS和GIS技术的工作对象——“面”。在“3S”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时,要看其工作对象是“点”还是“面”,如果是“点”则选用“GPS”,如果是“面”则选用RS或GIS。
(2)“想”与“看”区分RS、GIS
GIS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需要计算、思考,即“想”;凡是需要“想”的选GIS。RS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即“看”,只“看”不用“想”的选用RS。
(2018·全国·高二课时练习)现如今,每部智能手机几乎都会安装一款电子地图APP,如谷歌地图、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电子地图以其定位精度高、速度快、信息量大等特点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一款实用软件。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4.当人们利用手机地图查询自己所在位置时,依托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
15.当人们使用手机地图查看卫星图像时,依托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
16.当人们使用手机地图查询附近美食、商场、交通路线时,依托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
【答案】14.B 15.A 16.C
【解析】14.GPS是具有海、陆、空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能够快速、高效、准确地提供点、线、面要素的精确三维坐标以及其他相关信息,故选B。
15.RS是指从高空或外层空间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扫描、摄影、传输和处理,从而对地表各类地物和现象进行远距离控测和识别的现代综合技术,因此手机中查看的卫星图像来自于RS技术。故选A。
16.地理信息系统具有数据输入、预处理功能、数据编辑功能、数据存储与管理功能、数据查询与检索功能、数据分析功能、数据显示与结果输出功能、数据更新功能等,因此通过对相关信息的处理,来查询信息,利用的是GIS技术。故选C。
【点睛】全球定位系统(GPS):GPS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海、陆、空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GPS是由空间星座、地面控制和用户设备等三部分构成的。遥感技术可用于植被资源调查、气候气象观测预报、作物产量估测、病虫害预测、环境质量监测、交通线路网络与旅游景点分布等方面。地理信息系统(GIS):GIS就是一个专门管理地理信息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它不但能分门别类、分级分层地去管理各种地理信息;而且还能将它们进行各种组合、分析、再组合、再分析等;还能查询、检索、修改、输出、更新等。地理信息系统还有一个特殊的“可视化”功能,就是通过计算机屏幕把所有的信息逼真地再现到地图上,成为信息可视化工具,清晰直观地表现出信息的规律和分析结果,同时还能在屏幕上动态地监测“信息”的变化。
二、综合题
17.(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8月份,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05.4mm,较常年同期增加3%,有241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72条河流发生超保证水位洪水,21条河流发生超历史记录洪水。下图为我国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地区图(图中阴影区域)。
(1)简述洪涝带来的主要危害。
(2)简述遥感技术在获取洪涝灾害信息方面具有的突出优势。
【答案】(1)洪水淹没农田、聚落;破坏交通、通信、水利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洪水引发河流泥沙淤塞、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洪涝过后发生疫情,威胁人类身体健康。
(2)实时性强;精度高;覆盖面广;更新快。
【分析】该题主要考查洪涝灾害的危害及防治,难度较低。
【详解】(1)洪涝, 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或绝收,破坏农业生产以及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其影响是综合的,还会危及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等。
(2)遥感监测的优点主要有:大面积同步观测(范围广);时效性、周期性;数据综合性和可比性、约束性;获取信息受条件限制少等。
【点睛】遥感在洪灾中的应用:
① 灾后并发灾害预警监测:利用气象部门流域降雨量预报的数据,综合考虑本流域的水库湖泊蓄水情况和土壤吸水能力预测确定地点的水位高度,洪峰流量和洪峰到达时间。在洪涝灾害的发生过程中, 灾害承灾体的信息提取是进行灾害损失动态评估和安排救灾、减灾方案的前提。洪水预警预报主要包括气象产品应用、暴雨预报、洪水预报、河道水面线计算、蓄滞洪区预警、城市积水预警。
②应急救援:在洪涝灾害发生后,仅仅进行实时监测是不够的。将监测到的遥感数据与GIS技术结合,可在灾害发生后快速提供最佳救援路线信息,为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援救工作提供了翔实准确的数据,为防灾减灾决策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根据遥感影像判断受灾区域,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的区域,给路径分析加入障碍因素,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救援路径。
③损失估计:在灾害发生后根据历史遥感数据、即时遥感数据、现场调查数据等对灾害损失进行全面核定,同时对灾民生活状况做出评估,为灾区恢复重建以及灾民生活救济安排提供决策支持。在背景数据库支持下,利用GIS综合分析与统计分析方法,找出洪涝灾害发生地点、大面积灾情及其受灾程度,同时给出耕地、林地、居民点、工矿企业等不同土地类型的灾后损失状况的详细评估,并按省、市、县不同级别的行政单位生成定性、定位、定量的图件、汇总数据与统计报表等,提供给有关部门。
18.(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联系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海某出租车公司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出租车的位置信息,所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单项选择)
A.RS B.GIS C.RS和GPS D.GIS和GPS
(2)根据三颗卫星提供的资料,运用数学原理就可以计算出地面静止物体的位置。如图所示,有四颗卫星提供资料,除可进一步提高定位的精准度外,还可迅速计算出________物体的空间位置。
(3)下列选项中,可以应用3S技术的有________ (多项选择)
A.导弹发射的精确制导
B.珠穆朗玛峰高程的精确测量
C.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统计
D.人口密度与商业网点布局的相关分析
【答案】(1)D
(2)运动
(3)ABD
【分析】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详解】(1)地理信息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有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决策应用等,能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地物空间分析及位置分析、趋势分析、模式分析,GPS主要是利用卫星群来获取地面经纬度坐标及其高程坐标并用于定位和导航的系统。上海某出租车公司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出租车的位置信息,利用的是GPS的定位功能以及GIS的数据采集、分析功能,故选D。
(2)GPS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与测速,利用四颗卫星提供资料,可迅速计算出运动物体的空间位置。
(3)GPS可以用于导弹的精确制导和珠穆朗玛峰高程的精确测量;利用GIS技术分析人口密度和商业网点的选址等。故选ABD。
【点睛】
19.(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北京雨燕属小型候鸟,在我国北方地区繁殖,在非洲南部越冬。目前其数量急剧减少。为研究和保护候鸟,科研人员为北京雨燕装上光敏定位仪,根据定位仪所获取的数据,绘制出2014-2015年北京雨燕迁徙线路图。光敏定位仪在良好气象条件下得到的数据相对准确。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l)北京雨燕迁徙路线图的绘制主要运用了35技术中的__________,路线①②③④体现的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依次为__________。
(2)雨燕在吃行中,尽可能顺风飞行,七月份从北京出发时,飞行方向为__________,试比较该月北京与哈博罗内的降水差异__________,成因__________。
(3)近年来北京雨燕数目急剧减少,除了与老建筑拆除有关外,还可能受_______、_____的影响。
(4)某晴天光敏定位器记录到光照明显增强和变弱的北京时间分别为10:44和23:32,据此推算雨燕最接近图中①②③④的_________地.利用光敏定位器可大致推算出雨燕的迁移线路、________、______等。
(5)有时,利用光敏定位器记录的光照信息推算当地经、纬度误差较大,请从天气、地形、天文条件等角度举例说明_________。
【答案】(1)GIS,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2)偏北或西北,7月份北京的降水大于哈博罗内,北京盛行偏南风,从海洋上带来湿润气流;哈博罗内受副高控制,降水较少
(3)湿地面积减少:食物来源减少;环境污染:过度捕猎(任选2点即可)
(4)②,位置(中途停息地、繁育地、越冬地等)、飞行速度、飞行方向(任选2点即可)
(5)阴雨天气;沙尘暴;雾旅;坡向(阴坡与阳坡);海拔高度(飞过高原时,昼长较同纬度长);天文条件(如春、秋分日东西方向飞行有影响,南北方向飞行影响较小)(任选2点即可)
【分析】本题以雨燕的飞行线路为背景,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气候特征的分析、影响生物多样性的成因等相关知识、地理位置的确定、以及影响昼夜长短的因素等相关知识。
【详解】(l)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雨燕迁徙路线图的绘制是通过对雨燕飞行信息的分析,而制作出来的,需要的是GIS技术。从①到②体现的为南北方向的变化,体现的是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由③到④体现的为东西走向的变化,体现的是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2)由材料可知,雨燕飞行为顺风飞行,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7月份受夏季风的影响,盛行东南季风,因此雨燕的飞行风向为偏北方和西北方。多图分析可知,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哈博罗内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七月份,北京盛行偏南风,从海洋上带来湿润气流,降水较多;7月份,哈博罗内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因此,北京的降水大于哈博罗内。
(3)本题主要考查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北京雨燕常在房屋屋檐下筑巢,但是近年来,北京城市化进程加快,老建筑被大量拆除,保留下来的也被安上防雀网,这让雨燕无以为家,使北京城雨燕大幅减少。除了该原因之外,湿地面积减少,导致雨燕栖息地减少,食物来源减少;环境污染:过度捕猎等方面有关。
(4)读图分析可知,晴天光敏定位器记录到光照明显增强和变弱的北京时间分别为10:44和23:32,说明北京时间为10:44为日出时间,北京时间为23:32为日落时间,由此判断昼长为12:48分钟,因此正午时的北京时间为17:08分,由此推算出该地的经度为43°E,与图中② 地的经度符合题意,根据光敏定位器可大致推算出雨燕的迁移线路、位置、飞行速度、飞行方向。
(5)光敏定位仪器是根据光照的强弱变化和持续时间来推算当地的经纬度。但由于大气对太阳光具有一定的削弱作用,当出现阴雨天气和沙尘暴天气、雾天时,都会对光照强弱和时间产生一定的影响;阴坡和阳坡由于坡向不同,因此导致光照的强弱和明暗也不相同;海拔高度不同,见到太阳的早晚也不相同,因此昼夜长短也不相同;而且太阳东升西落,因此光敏定位器记录的飞行方向会影响所经历昼夜长短的变化,因此利用光敏定位器记录的光照信息推算当地经、纬度误差较大。
20.(2016·全国·高三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从1985年开始对南极进行首次科考活动以来,我国已成功建立了五座科学考察站(南极4座,北极1座)。极地科学考察通过调查、试验、研究等活动掌握了大量的极地环境数据信息,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材料二 目前全世界一共有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除了美国已经在成熟商业化运行的GPS系统外,中国的北斗系统、欧洲的伽利略系统、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还都在建设中。
(1)我国极地科学考察和研究持续开展了30多年,采集了大量极地科学数据,对这些数据的管理可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对这一技术的利用,叙述错误的是 。
A.方便查阅南极地区的三维地图及地图信息
B.可以对南极附近地区冰川、海岸线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
C.对防止极冰融化提供治理的技术
D.对地物相关信息的分析采用数字化处理
(2)利用遥感卫星进行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主要利用了地理信息技术中的哪一个
(3)全球定位系统(GPS)除能够提供精确的定位技术外,还能够提供哪些服务
(4)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地理环境进行研究,除了上述应用外,还有哪些用途 试举例说明。
【答案】(1)GIS C
(2)遥感技术。
(3)测速、授时、导航。
(4)进行资源的普查和城市环境管理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详解】(1)对大量数据的管理,可利用GIS技术。
(2)对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主要是利用遥感技术。
(3)全球定位系统(GPS)除能进行精确的定位外,还能够提供测速、授时、导航等服务。
(4)可从“3S”技术的应用,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地理环境进行研究,还可以进行资源的普查和城市环境管理。
21.(2018·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当今,“3S”技术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GIS具有强大的查询功能,根据上图显示的查询半径,图中以北京为查询中心的地图比例尺为________。根据上图显示的经纬度可知,地图中代表呼和浩特、济南、太原、天津的字母分别是________。
(2)城市道路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地图测绘部门为了及时更新城市道路变化信息,需要利用________技术。左图所示的交通监控与救援管理系统,根据交通事故发生地点,利用________技术,快速设计出警车、救护车赶往出事地的最佳行车路线,而交通事故发生地与警车、救护车的精确位置是利用________技术获取的。为了能对运动中的汽车精确定位,至少需要接收________颗卫星的信息。
(3)右图中①、②、③、④、⑤、⑥箭头指向线分别表示“3S”技术的不同应用功能,其中表示“提供影像信息功能”的是⑤和________,表示“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功能”的是⑥和________,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的是⑥和________。
(4)右图中各个圆的重叠部分分别代表RS、GPS、GIS不同组合的综合应用,其中重叠部分乙代表GIS与RS技术的组合,丙代表________技术的组合。在右图所示的各个综合应用中任选一种组合,并写出应用实例: ________。
【答案】(1)1∶50 000 000;ADBC
(2)RS;GIS;GPS;4
(3)①;④;②
(4)GIS与GPS;甲:RS获取矿床露头信息,GIS分析矿产种类,GPS确定矿床露头位置;乙:RS获取水灾淹没区的动态信息,GIS分析水灾损失;丙:装载GPS接收器的运钞车发送位置信息到监测中心,GIS监测运钞车是否偏离预定线路;丁:RS获取森林火灾遥感信息,并可判断火势蔓延方向,GPS获取火灾精确位置,引导消防队员及时、准确到达灭火地点。(任答一点即可)
【详解】(1)先根据城市位置判断各字母所代表的城市名称,再根据图中的注记(半径 500 千米,图上距离是 1 厘米),可计算出比例尺的数值,图中以北京为中心的半径为500千米,图上半径约1厘米,所以比例尺为1:50000000。根据图中经纬度及相对位置关系判断,呼和浩特、济南、太原、天津的字母分别是ADBC。
(2)城市道路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地图测绘部门为了及时更新城市道路变化信息需要用到RS技术,快速设计出警车、救护车赶往出事地的最佳行车路线需要进行分析,需要用到GIS技术。而精确位置的确定需要用到GPS技术。为了能对运动中的汽车精确定位,至少需要接收4颗卫星的信息。
(3)RS 技术可以提供影像信息功能,即图中①和⑤; GPS 能够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功能,即图中④和⑥; GIS 能够反馈信息处理结果,即图中②和③,其中 GPS 不需要 GIS 的反馈信息。
(4)各个圆的重叠部分分别代表RS、GPS、GIS不同组合的综合应用。其中重叠部分乙代表GIS与RS技术的组合,丙代表GPS与GIS技术的组合。甲为3S技术的综合利用,RS获取矿床露头信息,GIS分析矿产种类,GPS确定矿床露头位置; 乙为RS与GIS的综合利用,RS获取水灾淹没区的动态信息,GIS分析水灾损失;丙为GPS和GIS技术的组合。装载GPS接收器的运钞车发送位置信息到监测中心,GIS监测运钞车是否偏离预定线路; 丁为RS和GPS的组合。RS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并可判断火势蔓延方向;GPS获取火场精确位置,引导消防队员及时、准确到达灭火地点。
【点睛】全球定位系统(GPS)具有定位、导航、测速功能,它的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者多个“点”。遥感技术主要功能是拍摄遥感图片,获取信息,不能测速,其工作对象为“面”。地理信息系统(GIS)主要功能是分析、处理数据,侧重于“想”。数字地球(DE)是将获取的各种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网络上的流通共享。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