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一课一练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一课一练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04 12:5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课一练·提能力
一、选择题
1.2018年10月21日,“成都平原与两河流域青铜文明对话展”在四川大学博物馆正式拉开帷幕。这里的“两河流域”指的是 ( B )
①黄河流域 ②印度河流域
③底格里斯河 ④幼发拉底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下图中“☆”区域实现初步统一的时间是 ( C )
A.约公元前3500年 B.约公元前3100年
C.约公元前24世纪 D.公元前1595年
3.(2019·南宁质检)“幼发拉底河的鲜鱼做成的鱼汤真是美味无比啊!”这是古巴比伦王国一名年轻的官员,克奴里安写给他父亲的信中的句子。作为汉谟拉比国王手下的官员,克奴里安写信给他父亲使用的文字是 ( A )
A.楔形文字 B.象形文字
C.中国甲骨文 D.阿拉伯文字
4.从2019年1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等一批与民生相关的法律法规先后实施,极大地推动和巩固了我国依法治国的新局面。回顾历史,下列哪一史实能够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 B )
A.法老的统治
B.《汉谟拉比法典》的颁布
C.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
D.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
5.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下列选项不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D )
A.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
B.男性家长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
C.男性家长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
D.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6.(2018·青岛学业考)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需向主人赔偿损失,就算了事;拐带或窝藏他人奴隶者处死;消除他人奴隶的奴隶标记者断指或处死;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隶处以割耳之刑。这说明该法典的实质是 ( C )
A.体现自由平等 B.体现“君权神授”
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D.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王国的崛起】
材料一 公元前2000年左右,游牧民族阿摩利人侵入两河流域,建立了一些各自独立的国家,其中一支占据巴比伦,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国君,在他的治理下,巴比伦王国很快从蕞尔小邦一跃成为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大国。
(1)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是谁 请结合史实说明他是“具有雄才大略的国君”。
答:国王:汉谟拉比。
史实:
①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②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③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文明的发掘】
材料二1901年12月至1902年1月,一支由法国人和伊朗人组成的考古队在埃兰古都苏撒遗址发现一块石碑。石碑上部是太阳神、正义神沙马什授予汉谟拉比王权权标的浮雕。浮雕下面是围绕石碑镌刻的法典铭文,共4000行,约8000字,是垂直书写的。法典中部分铭文在古代就被磨损。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部法典 法典铭文是用什么文字书写的
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文字:楔形文字。
【文明的真相】
材料三 前言(节选)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
正文(部分内容)奴隶属于奴隶主,逃亡奴隶必须交还原主,藏匿者死罪。贵族打了贵族,罚银处置;奴隶打了自由民,割去耳朵。如果自由民弄瞎了奴隶的眼睛,与弄瞎牛的眼睛处理原则一致。
结语(节选)(如果后人篡改法律)他的城市将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换,他的名字将永远被人遗忘。
(3)根据材料三判断,颁布这部法典的目的是什么 在这部法典中极力宣扬的思想是什么 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此法典
答:目的: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思想:宣扬君权神授,诅咒不服从法律的人。
评价:这部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4)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这部法律与当今法律相比最欠缺什么
答:最欠缺当今法律所具有的平等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合理即可)
【历史记忆】
  伊拉克国家博物馆位于伊拉克巴格达库尔哈区,始建于1923年,是伊拉克最早建立的、藏品最丰富的博物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第11大博物馆。曾收藏了两河流域出土的大量文物。因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文物大量流失。
博物馆重新开放后,人们徜徉其中,对所展示的两河流域人类早期文明生出一种膜拜和敬仰之情,感叹古代先民的智慧与创造,从而深刻认识到劳动人民是文明、历史的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