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提升训练(一) 地球的宇宙环境
(2022·河南南阳高一期中)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点火起飞,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搭载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名航天员,前往空间站天和核心舱。3名航天员进驻核心舱,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驻留,在轨飞行期间进行了2次航天员出舱活动,北京时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安全着陆。读“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着陆景观图回答1~2题。
1.“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前与发射成功后相比( )
A.发射前与发射成功后都不是天体
B.发射前与发射成功后都是天体
C.发射前是天体,发射成功后不是天体
D.发射前不是天体,发射成功后是天体
2.图中的“神舟十二号”返回舱表面有类似“烧焦”的痕迹,其形成原因类似于( )
A.彗星 B.极光
C.流星 D.卫星
(2022·浙江杭州高一期中)英仙座的M34星团距离地球约1 400光年,属于亮星团,易于观测。英仙座流星雨是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2021年8月12日,该流星雨达到极大期。据此完成3~4题。
3.英仙座M34星团所处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4.关于英仙座流星雨叙述正确的是( )
A.流星雨物质主要来自英仙座
B.流星依靠反射太阳光而发光
C.流星体与大气摩擦形成流星
D.流星体实质上是较小的恒星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天体M可能是( )
①水星 ②火星 ③天王星 ④金星 ⑤木星 ⑥土星
⑦海王星
A.②⑥ B.④⑤
C.③⑦ D.①④
6.图中箭头显示了行星公转具有( )
A.共面性 B.同向性
C.近圆性 D.同质性
(2021·北京西城区高一期末)2020年11月24日,中国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携带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并顺利将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开启了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读图“地球、月球绕日运行示意图”,完成7~8题。
7.图中所示的天体系统有( )
A.银河系和太阳系
B.地月系和太阳系
C.地月系和银河系
D.地月系和可观测宇宙
8.与地球相比,月球上不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原因是( )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②没有昼夜更替现象
③昼夜温差过大 ④没有液态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2·广东八校高一期中)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在我国探测器登陆之前,美国“好奇号”探测器确认火星上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火星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下图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高分辨率照相机抓拍到的“公牛眼”状陨石坑。据此完成9~10题。
9.火星虽然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但目前仍然没有发现生命存在,是因为火星( )
A.体积密度较小 B.没有液态水
C.表面温度高 D.大气稀薄
10.相对于地球,火星更易遭陨石袭击的原因是( )
A.火星公转速度快 B.地球更靠近小行星带
C.火星大气稀薄 D.火星的质量小
11.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太阳系八颗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是________,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________轨道和________轨道之间。(填行星名称)
(2)八颗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即都是自________向________。请在图中地球的公转轨道上用箭头表示出来。
(3)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________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__________,其中心天体是________。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______________。
12.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实现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国家。探测器软着陆月面主要难度是( )
A.真空—无法用降落伞减速
B.太阳风—容易吹倒月球车
C.地势起伏大—峰林、火山锥林立
D.低温—当地季节为冬季
13.为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某同学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活动。阅读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帮助该同学完成学习探究任务。
学习材料:八颗行星主要物理性质比较(如下表)、太阳系模式图(如图1)
距太阳(地球=1) 体积(地球=1) 赤道半径(千米)
水星 0.387 0.056 2 440
金星 0.723 0.856 6 050
地球 1.00 1.00 6 378
火星 1.52 0.15 3 395
木星 5.20 1 316.00 71 400
土星 9.50 745.00 60 000
天王星 19.20 65.20 25 900
海王星 30.10 57.10 24 750
【活动一】读表和图,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该同学对地球在宇宙中位置是这样描述的: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浩瀚宇宙中的一个天体。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照级别从高到低,依次为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它和其他行星在同一轨道上围绕太阳公转,八大行星自转、公转方向一致。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地球排在第三位,地球内侧相邻的是金星,地球外侧相邻的是土星。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日地平均距离约1.5千米。
(1)请你挑出该同学描述中的至少三处错误,按示例格式抄写错误原文并改正。
【示例】原文:河外星系 改正:银河系
原文:________ 改正:________
原文:________ 改正:________
原文:________ 改正:________
原文:________ 改正:________
原文:________ 改正:________
【活动二】参考表和图1,制作太阳系模型模拟地球的宇宙环境。
(2)图2为该同学制作的太阳系模型照片,结合学习材料,从科学性角度对该同学制作的太阳系模型提出两条改进建议。
【活动三】在前面学习和制作模型的基础上,探寻地球上存在生命的主要原因。
(3)分析地球存在生命的宇宙环境条件。
课后提升训练(一) 地球的宇宙环境
(2022·河南南阳高一期中)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点火起飞,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搭载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名航天员,前往空间站天和核心舱。3名航天员进驻核心舱,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驻留,在轨飞行期间进行了2次航天员出舱活动,北京时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安全着陆。读“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着陆景观图回答1~2题。
1.“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前与发射成功后相比( )
A.发射前与发射成功后都不是天体
B.发射前与发射成功后都是天体
C.发射前是天体,发射成功后不是天体
D.发射前不是天体,发射成功后是天体
2.图中的“神舟十二号”返回舱表面有类似“烧焦”的痕迹,其形成原因类似于( )
A.彗星 B.极光
C.流星 D.卫星
1.D 2.C 解析:第1题,神舟十二号发射前属于地球的一部分,不属于天体;发射成功后绕地球运行,属于地球的卫星,是天体。第2题,图中返回到地面的“神舟十二号”返回舱,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和大气摩擦生热燃烧,类似于穿过大气层的流星体,但其到达地面后成为地球的一部分,不再是一个单独的天体。
(2022·浙江杭州高一期中)英仙座的M34星团距离地球约1 400光年,属于亮星团,易于观测。英仙座流星雨是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2021年8月12日,该流星雨达到极大期。据此完成3~4题。
3.英仙座M34星团所处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4.关于英仙座流星雨叙述正确的是( )
A.流星雨物质主要来自英仙座
B.流星依靠反射太阳光而发光
C.流星体与大气摩擦形成流星
D.流星体实质上是较小的恒星
3.C 4.C 解析:第3题,太阳系半径约1~1.9光年,银河系的直径约为10万光年,所以英仙座M34位于银河系。第4题,英仙座流星雨源于彗星,A错误。流星在与大气摩擦时燃烧,产生亮光,C正确,B错误。恒星是由发光等离子体构成的巨型球体,D错误。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天体M可能是( )
①水星 ②火星 ③天王星 ④金星 ⑤木星 ⑥土星
⑦海王星
A.②⑥ B.④⑤
C.③⑦ D.①④
6.图中箭头显示了行星公转具有( )
A.共面性 B.同向性
C.近圆性 D.同质性
5.D 6.B 解析:第5题,天体M的运行轨道在地球运行轨道以内,根据八颗行星距日排序可知,天体M可能为水星或金星。故选D。第6题,图中箭头是天体M与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方向一致,显示了行星公转的同向性。
(2021·北京西城区高一期末)2020年11月24日,中国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携带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并顺利将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开启了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读图“地球、月球绕日运行示意图”,完成7~8题。
7.图中所示的天体系统有( )
A.银河系和太阳系
B.地月系和太阳系
C.地月系和银河系
D.地月系和可观测宇宙
8.与地球相比,月球上不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原因是( )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②没有昼夜更替现象
③昼夜温差过大 ④没有液态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B 8.C 解析:第7题,读材料可知,图示为地球、月球绕日运行示意图,月球围着地球转,组成地月系,地球和月球绕着太阳运行,又是太阳系的组成部分,图示有地月系和太阳系。银河系是由千千万万颗像太阳一样的恒星组成的,图示不包括银河系,可观测宇宙是目前人类能够观测到的宇宙范围,图示也没有显示出来。第8题,月球有昼夜交替现象,与题意设问无关,②错;月球上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昼夜温差过大、没有液态水,均不利于生命生存,①③④对。
(2022·广东八校高一期中)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在我国探测器登陆之前,美国“好奇号”探测器确认火星上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火星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下图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高分辨率照相机抓拍到的“公牛眼”状陨石坑。据此完成9~10题。
9.火星虽然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但目前仍然没有发现生命存在,是因为火星( )
A.体积密度较小 B.没有液态水
C.表面温度高 D.大气稀薄
10.相对于地球,火星更易遭陨石袭击的原因是( )
A.火星公转速度快 B.地球更靠近小行星带
C.火星大气稀薄 D.火星的质量小
9.B 10.C 解析:第9题,火星虽然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但目前仍然没有发现生命存在,其原因最可能是火星上没有液态水,地球上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火星体积密度与地球相似,是类地行星。火星距太阳比地球远,表面温度较低。火星上大气稀薄不是主要原因。第10题,相对于地球,火星更易遭陨石袭击,其原因是火星大气稀薄,不能将进入火星大气层的陨石烧烬。火星是类地行星,火星的公转速度、质量与地球接近,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带,但受陨石袭击的机率差异不大,不是易受陨石袭击的主要原因。
11.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太阳系八颗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是________,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________轨道和________轨道之间。(填行星名称)
(2)八颗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即都是自________向________。请在图中地球的公转轨道上用箭头表示出来。
(3)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________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__________,其中心天体是________。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水星 火星 木星
(2)西 东
(3)两 太阳系 太阳
(4)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5)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
12.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实现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国家。探测器软着陆月面主要难度是( )
A.真空—无法用降落伞减速
B.太阳风—容易吹倒月球车
C.地势起伏大—峰林、火山锥林立
D.低温—当地季节为冬季
A 解析:由于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探测器在真空条件下,无法用降落伞减速,不利于探测器软着陆;太阳风是太阳活动,不是真正的风,不会吹倒月球车;尽管地势有起伏,但是可以选择一个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区着陆;低温不是着陆难的主要原因。
13.为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某同学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活动。阅读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帮助该同学完成学习探究任务。
学习材料:八颗行星主要物理性质比较(如下表)、太阳系模式图(如图1)
距太阳(地球=1) 体积(地球=1) 赤道半径(千米)
水星 0.387 0.056 2 440
金星 0.723 0.856 6 050
地球 1.00 1.00 6 378
火星 1.52 0.15 3 395
木星 5.20 1 316.00 71 400
土星 9.50 745.00 60 000
天王星 19.20 65.20 25 900
海王星 30.10 57.10 24 750
【活动一】读表和图,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该同学对地球在宇宙中位置是这样描述的: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浩瀚宇宙中的一个天体。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照级别从高到低,依次为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它和其他行星在同一轨道上围绕太阳公转,八大行星自转、公转方向一致。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地球排在第三位,地球内侧相邻的是金星,地球外侧相邻的是土星。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日地平均距离约1.5千米。
(1)请你挑出该同学描述中的至少三处错误,按示例格式抄写错误原文并改正。
【示例】原文:河外星系 改正:银河系
原文:________ 改正:________
原文:________ 改正:________
原文:________ 改正:________
原文:________ 改正:________
原文:________ 改正:________
【活动二】参考表和图1,制作太阳系模型模拟地球的宇宙环境。
(2)图2为该同学制作的太阳系模型照片,结合学习材料,从科学性角度对该同学制作的太阳系模型提出两条改进建议。
【活动三】在前面学习和制作模型的基础上,探寻地球上存在生命的主要原因。
(3)分析地球存在生命的宇宙环境条件。
答案:(1)总星系 可观测宇宙 同一轨道 各自轨道 自转、公转方向一致 公转方向一致 地球外侧相邻的是土星 地球外侧相邻的是火星 日地平均距离约1.5千米 日地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
(2)从天体的大小、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各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公转轨道的形状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例如:各行星大小的比例不符合实际,建议依据行星的实际大小,按照相同比例缩小制作模型。
(3)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太阳光照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