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5.13《声音的产生》课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5.13《声音的产生》课件(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0-19 14:3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声音的产生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科学思维:
能采用不同的材料与方法,通过实验与观察,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科学实践:
能收集、记录研究声音产生的实验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责任态度:
在科学实践活动中,能主动听取他人的意见,并对自己的观察进行反思、评价与修;积极参与合作性的探究学习,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知导入
在喜庆的日子里,常常能看到社区居民敲锣打鼓的场景,他们用锣鼓声来表达喜悦的心情。每当听到锣鼓声,你想探究哪些科学问题?
新知导入
声音为什么会有强弱、高低之分?
声音是怎样产生与传播的?
新知导入
我们的身边充满声音,如音乐声、汽车刹车声、物体碰撞声、谈笑声……声音当中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新知讲解
一、感受声音
在校园与大自然里,我们会听到哪些声音?
同学跑步声
风吹植物的枝叶声
新知讲解
小河的流水声
鸟儿鸣叫声
新知讲解
清晨公鸡打鸣声
打雷声
新知讲解
二、探究物体发声方法
实验材料
音叉、音锤、玻璃水槽、队鼓、铜锣、敲锣鼓的木棒、黄豆、水等。
新知讲解
想办法让不同的物体发声,观察它们发声时产生的现象。
用音锤轻轻敲击音叉,用手指轻轻触摸音叉,感觉到音叉在振动,将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发现水中产生波纹。
新知讲解
说话时将手轻轻放到喉咙两旁,发现声带在振动。
新知讲解
将黄豆粒放在鼓皮上,用鼓锤轻轻敲击鼓面,发现黄豆粒上下跳动。用手轻轻触摸发声的鼓皮,感觉鼓皮在振动。
新知讲解
在锣里放一些水,敲锣,水花四溅。端锣的手感到锣面在振动。
新知讲解
不同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现象?
物体发声时会产生振动。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会不断地做往复运动,这种运动方式叫作振动。
新知讲解
三、探究停止发声方法
物体发声时,物体在振动;如果停止振动,物体还会发声吗?
用鼓棒敲击鼓面,鼓面振动发声;停止敲击,用手摸鼓面,鼓面不再振动,声音停止。
新知讲解
用音锤轻轻敲击音叉,用手指轻轻触摸音叉,感觉到音叉在振动;停止敲击,用手指轻轻触摸音叉,感觉到音叉不再振动,声音停止。
新知讲解
根据实验现象,说说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消失的?
四、声音的产生与消失
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新知讲解
五、乐器是怎样发声的
在音乐会上,我们听到了多种乐器发出的优美声音,这些乐器分别是怎样发声的呢?
新知讲解
拉二胡时,将手轻轻放到琴弦上,有什么发现?
琴弦在振动
新知讲解
敲钢片琴时,用手轻轻触碰琴键,有什么感觉?
琴键在振动
新知讲解
吹笛子时,我们的手有什么感觉?
笛子里面的空气柱振动
新知讲解
弹古筝时,观察琴弦出现的现象。
琴键在振动
新知讲解
弦乐是利用弦的振动发声的。
管乐是利用空气柱的振动发声。
打击乐器是利用打击、敲打产生振动产生声音的。
乐器是这样发声的
课堂练习
1.大量事实证明:声音因__________而产生。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2.下列做法,哪一项能让物体产生声音?( )
A.通电 B.弯曲 C.振动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固体的振动才能产生声音
B.液体的振动不会产生声音
C.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都会产生声音
物体振动
C
C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停止。固体、液体和气体都会因振动产生声音。
板书设计
声音的产生
物体
声音
振动
作业布置
选择一种声音进行模拟。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