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二单元:地球运动
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核心素养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模拟实验,知道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集中释放产生的自然现象,认识到地震的发生会使地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
科学思维:根据模拟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地震后给地表带来的改变。
探究实践:运用观察、模拟实验、阅读资料的方式获取证据,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
态度责任:保持对地震现象的探究热情,乐于参加模拟实验,具有珍爱生命的情感。
科学聚焦
01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地球内部的岩浆也在不停的涌动,有时会通过地震和火山喷发让我们感受到。
那么地震又是怎样形成的?地震发生时的情景是怎样的?地震又会给地球表面的形态带来哪些改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科学探索
02
(1)交流我们对地震成因的看法。
(2)做模拟实验。
1.了解地震的成因。
①将小盒的两半拼接起来,在上面铺一层塑料薄膜。
②将土、水和成泥,并将它铺在有塑料薄膜的小盒中。
③等泥变干后,将这个小盒的两
半迅速拉开或挤压。
④观察发生的现象。
当迅速拉开小盒的两半时,土地出现断层;当挤压两个小盒时,土会产生隆起,同时碎的土渣会散落到挤压周围,形成弯曲或错位。
拉开
挤压
实验现象
(3)根据实验现象和对上面两张图的观察,试着对地震的成因做出我们的解释。
岩层发生弯曲
岩层断裂、错动
岩层发生弯曲
岩层断裂、错动
地壳运动时,岩层在受到巨大的挤压力时会发生褶皱,使岩层发生弯曲、褶皱、断裂或错动,这一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使大地猛烈地震动起来,产生巨大的破坏力量,这就是绝大多数地震产生的原因。
结论
(1)试着描述在电视或网络上看到过的地震情景。
地震后房屋倒塌,道路损毁。
地震时,地下传来轰鸣声,吊灯在摆动,房屋在摇晃。
2.了解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及给地表带来的变化。
(2)分析地震发生后给地表带来的改变。
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里氏7.8级地震,地震使地面出现了裂缝、塌陷,铁轨也被扭曲变形。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级地震。地震使山体滑坡,阻塞河道,形成了堰塞湖。
(2)分析地震发生后给地表带来的改变。
3.地震发生时我们该如何自救与互救?搜集相关知识,制作成宣传海报。
(1)在家中如何进行自救。
头脑保持清醒冷静,做出敏捷反应是保障安全的关键。在家中要就地避险,不可贸然外逃,可选择较安全的地方(如床下、桌子底下)躲避;住在单元楼内,可选择卫生间、厨房、储藏室及墙角躲避。同时,要关闭电源,关闭煤气,熄灭炉火,防止发生火灾和煤气泄漏。高层住户向下转移时,千万不能跳楼,也不能乘电梯,可利用两次地震之间的间隙,迅速撤离。
(2)在公共场所如何进行自救。
正在演出的影剧院应立即停
止演出,观众应躲在排椅下、舞
台脚下或乐池里,震后有秩序地
组织观众分路疏散。正在体育场
进行比赛的人应立即停止比赛,稳定观众情绪,防止慌乱、拥挤,有组织、有步骤地向空旷安全处疏散。正在上课的学生,迅速躲避在课桌下。地震停止后,在教师统一指挥下,迅速撤离教室,就近在开阔地带避震,切忌拥挤、跳楼。
科学研讨
03
问题1:根据我们所掌握的事实,我们能为先前对岩石弯曲原因的猜测找到依据吗?
可以为先前岩石弯曲原因的猜测找到依据。
由于地壳的不断运动变化,从而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
在地壳某些脆弱的地带,当它承受不了巨大的应力作用时,或者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
地壳相互挤压就会造成岩层的弯曲变形。
问题2:地震是怎样发生的?能给地表带来哪些改变?这个改变是剧烈的还是缓慢的?
地震的发生是由地壳的运动形成的地壳板块之间互相挤压而导致的。
强烈的地震能导致山崩地裂、地面沉降与隆升、地表错位,河道堵塞。
这个改变是剧烈的。
课堂总结
04
课堂小结
断裂
隆起
地壳运动
地壳
山体滑坡
堰塞湖
剧烈的
课堂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