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的质量的实验测定,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认识在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质量总和与生成物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能力。
3、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分析能力。
学习重点:理解和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学习难点:微观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课前预习
1、知识回顾:(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2)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化学反应的过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分解成 , 又重新组合成新的 的过程。
2、预习检查:(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 没有改变,
没有增减, 也没有改变。
课内探究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资源链接:
2、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会改变吗?你同意谁的观点?
3、实验探究:
A、铁钉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实验现象
实验数据 反应前总质量: g 反应后总质量: g
实验结论 反应前总质量 反应后总质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B、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实验现象
实验数据 反应前总质量: g 反应后总质量: g
实验结论 反应前总质量 反应后总质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C、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实验现象
实验数据 反应前总质量: g 反应后总质量: g
实验结论 反应前总质量 反应后总质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实验结论:根据以上三个反应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问题一 化学反应前后那些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铁钉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铁 + 硫酸铜 ——→ 铜 + 硫酸亚铁
反应前称量出的总质量包括 反应前称量出的总质量包括
、 、
、 、
、 、
去掉两边相同的质量,得出: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氢氧化钠 + 硫酸铜 ——→ 硫酸钠 + 氢氧化铜
反应前称量出的总质量包括 反应前称量出的总质量包括
、 、
、 、
、 、
去掉两边相同的质量,得出:
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溶液的反应
氯化钡 + 硫酸铜 ——→ 硫酸钡 + 氯化铜
反应前称量出的总质量包括 反应前称量出的总质量包括
、 、
、 、
、 、
去掉两边相同的质量,得出:
提升总结: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
经典点拨
(1)守恒的范围是“ 化学反应的各物质”,未反应的物质不能计算在内。
问题二 质量守恒定律适合所有的化学反应吗?
实验探究 1、蜡烛的燃烧
2、碳酸钙 + 稀盐酸 ——→ 氯化钙 + 二氧化碳 + 水
小提示: 二氧化碳是一种气体 。
实验方案: 。
实验结论: 。
经典点拨 (2)“各物质”,指反应或生成的各种状态的物质,包括 、 和
;(3)质量守恒定律适应于所有的 。
寻找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提出问题: 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为什么相等?
观看视频: 水在通电状态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水 ——→ 氧气 + 氢气
(H2O) (O2) (H2)
讨论分析: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的变化情况,并由此说明话u型额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为什么相等。
提升总结: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各院子的 没有改变、 没有增
减, 也没有变化,所以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这就是质量守恒的微观原因。
课堂小结:学完本课题你有哪些收获?
当堂检测
一、定义理解
1、在化学反应中为什么会质量守恒呢?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 没有改变, 没有增减, 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2、从化学反应的过程可以看出,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理解为“六个不变”、“两个一定变”
“一个可能变”:
“六个不变”: 、 、 (宏观)
、 、 (微观)
“两个一定变” (宏观) (微观)
“一个可能变” (微观)
二、解释现象: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要大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质量减少了
三、求物质的质量
(1)24克镁与16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 克
(2)反应A+B=C+D中,已知2克A和5克B参加了反应,生成了4克C,则有____克D生成。
(3)现有m g KClO3跟2 g MnO2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是n 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
A.m-n B.m+2-n C.m+2+n D.n-2
(4)化学反应A+B=C中,3 g A和足量B反应,可得11 g C。如有12 g A,能和_____g B完全反应。
四、求物质的组成元素
(1) 酒精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推断出酒精中肯定会有 元素可能会有____元素.
(2) 化工厂通过电解食盐(NaCl)水制取一些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此反应物中不可能有的物质是( ) A、NaOH B、H2SO4 C、H2 D、Cl2
(3)“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其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3∶2
C.反应后分子个数变少了 D.反应后原子个数变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