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练习(第3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练习(第3课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0-04 19:3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2~83页的第7~13题、“思考题”。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量角的方法,较熟练地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
2.学生比较自己的估计与实际测量结果之间存在多大的差距,促进误差较大的学生对估计进行调整,发展空间观念,提高估计角的大小的技能。
3.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能运用角的知识描述相应的生活现象,感受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方法。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量角的方法。
较熟练地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
量角器 、教学课件。
▍流程一:复习回顾,做好铺垫
1.请学生说一说:量角的工具是什么?量角器中心一点叫什么?它有几圈刻度?
2.怎样量角?
3.量出下列每个角的度数。
(渗透:直角的度数是90度。)
小结:测量角的读数关键要做到三重合:(1)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2)零度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3)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流程二:练习比较,加深巩固
1.出示第7题。注意让学生说清楚运算的顺序,独立完成。
2.出示第8题。
(1)仔细观察,判断它们度量的结果对不对。(指名汇报,教师利用课件进行展示)
(2)四人小组讨论:怎样才能避免量角出现的错误,如何做到正确、迅速地量出角的度数呢?
(3)引导总结出几种学生常见的错误:
错误类型一:量角时,量角器中心点和角的顶点没有重合。(中心不重合)
错误类型二:量角器0刻度线与边没对齐。(边线不重合)
错误类型三:看错了刻度,应看里圈,却看外圈刻度了;或者应看外圈却看里圈刻度了。(读错度数)
(4)明确:量角时,要根据角的位置正确摆放量角器,使角的顶点与量角器的中心重合,角的一边与量角器的0°刻度线重合,且不能使角在量角器刻度的范围以外。
(5)小结:正确读出角的度数的方法是:角的一条边与内圈的零刻度线重合,就读内圈刻度;角的一条边与外圈的零刻度线重合,就读外圈刻度。
(6)请用正确的方法再量一次,强调“两重合,一看数”。
3.完成第9题。
(1)指名读题。
(2)指名回答,并分别说说从量角器哪一边看起,看哪一圈刻度。
(3)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摆放量角器。
明确:量角时,要先确定角的一条边应和量角器上哪一条0°刻度线重合,如果和右边的0°刻度线重合,就要看内圈读数;如果和左边的0°刻度线重合,就要看外圈读数。
4.第10题。
(1)请你说一说量这些角的时候,应该怎样摆放量角器。
(2)读数时,是看量角器的内圈读数还是外圈读数。
(3)如果让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角的另一条边重合,可以怎样放置量角器,怎样读出角的读数。
5.完成第11题。
(1)指名读题,说说图上都画了些什么。
(2)请学生用手中的量角器量一量图中标出的每个角的度数。
(3)集体订正。
6.完成第12题。
(1)集体读题,明确要求。
(2)你认识这些图形吗?谁来说一说?
(3)请学生量一量图中每个角的度数。
(4)看看自己量的角的度数,谁能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如,每个图形中的角都相等;边数越多,每个角的度数就越大;随着边数的增加,每个图形的内角和也有规律地增加。
7.完成第13题。
(1)出示队旗图,说说自己的发现。
(2)请学生在小组里估计一下图中的三个角各有多少度,然后用量角器验证一下自己估计得对不对,看看跟你估计的结果相差多少。
▍流程三:独立思考,深化知识
1.先按要求画一画,再数一数,然后将自己的结果填在书上。
2.看表格,找一找规律。
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理解用字母来表示这个规律:n×(n-1)÷2
▍流程四:自主阅读“你知道吗”
1.你知道吗:学生自主阅读“你知道吗”
(因为风筝的线长度相等,因此离地面的角度越大,风筝就放得越高,所以只要量出线与地面所形成的夹角的度数,就能做出判断。)
▍流程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