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2页的例1、例2 和“试一试”,第3页的“练一练”,第5页的练习一第1~3题。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等活动,初步认识容量的含义,认识容量单位“升”,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
2.使学生在认识容量及其计量单位“升”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观察、比较、估计的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操作和实验等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建立1升的观念。
教师准备:大小不同的玻璃杯、纸杯、塑料杯等,1升左右的各种瓶,两个大小相近的容器,容量是1升的正方体容器,1升的量杯,课件。
学生准备:分小组准备纸杯、冷水壶等。
▍流程一:引入新课
出示:一( )水
提问:你第一个想到的字是什么?
谈话: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我们可以说一杯水、一碗水、一瓶水、一盆水、一锅水等,不同的容器装水,装的水多少就不一样。
出示:杯子、碗、水瓶、盆
▍流程二:认识容量
1.观察比较
出示一只碗、一个杯子、一个水瓶、一个盆。
让学生比较四样物体,说一说哪一个盛水多一些,哪一个盛水少一些。你能将它们按盛水的多少排列一下吗?
说明:四个物体比较,比较明显的是水瓶和盆盛水比杯子和碗多,我们就说它们的容量大;盛水少的,我们就说它们的容量比较小
板书:容量
观察碗和杯子,水瓶和盆,提问:你能看出它们中谁的容量比较大一些吗?
学生讨论:有什么办法能比较出哪一个容器容量大一些呢?
操作:将其中一个容器盛满水,然后倒入另一个容量。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说明:不同的容器容量是不同的。
2.引发需要
观察比较小组内同学的不同容器,比一比谁的容器容量最大,谁的容器容量最小。
提问:估计一下,一瓶水倒入这个碗中,大概可以倒多少碗?
学生猜测,倒一倒,看一看能倒多少碗。
提问:如果用杯子来盛,一瓶水能盛多少杯呢?
学生猜测后,再倒一倒,看一看能盛多少杯。
提问:如果再换一个容器来盛,又能盛多少呢?会和用碗、杯子盛得一样吗?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提问: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说明一瓶水的容量?有什么办法能解决描述不一样这个问题呢?
说明:为了准确计量容量的多少,就需要用统一的容量单位。
▍流程三:认识容量单位“升”
1.引入“升”
指出: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
所以一( )水,我们也可以在中间填“升”,
2.认识1升
提问:你知道1升水有多少吗?
出示1升的量杯让学生观察,并说明相应刻度线表示的含义。
出示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从里面分别量出正方体容器每条棱的长度。
演示:在量杯里装1升水,再把水全部倒入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里。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指出:从里面量,每条边长度都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1升。
出示例2中的情境图。
提问:你有没有注意到商标上标示的是多少升?
出示各种物品的商标图,找一找、说一说各表示多少升。
提问:你在哪里还见过“升”?举例说明。
出示各种饮料瓶、罐、桶(实物)。
估计一下,大约各能装多少升?
3.教学“试一试”
给每个小组倒1升水,用学生自己带的纸杯或塑料杯,倒出一杯水后,估计1升水大约能倒几杯。
▍流程四: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观察题中插图,弄清题意,再进行判断。
2.做练习一第1题
独立判断,说明理由
3.做“练一练”第2题
出示容器的图片,先让学生猜一猜它们的容量是多少,然后再出示标识。
4.做练习一第2题
先说一说各题呈现的是什么容器,再估计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大。
5.观看视频,说一说你看了这段视频以后有什么想法
出示: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20分钟就会流失1升水,一小时就浪费了多少水?一天呢?
提问:一天浪费72升,大约是几桶?(教师举起纯净水桶作为参照)
指出:水是生命之源,请节约每一升水。
6.做练习一第3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说明理由。
▍流程五:全课小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