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第5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第5课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0-04 20:15: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5~76页的练习十二第4~9题、“思考题”。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进行计算;进一步掌握分析三步计算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方法,进一步体验列综合算式解答的方法。
2.使学生加深对运算顺序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整数运算能力,培养学生比较、推理和归纳等思维能力,发展数感;进一步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具有细心计算、认真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按规则办事、有错就改的良好品质;感受数学中的有趣现象,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
多媒体课件。
▍流程一:揭示课题
引导: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主要内容是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请大家回忆学习内容,互相说说你学到了混合运算的哪些运算顺序。
交流:你能说说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吗?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揭题: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练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重点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同时要应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
▍流程二:练习混合运算
1.说说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出示:45+78÷26 23×(24+18)
  45×2+78÷26 23 ×(24+18÷3)
  45+78+26×15 23×[(24+18) ÷3]
指名学生根据运算顺序,按题组说说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和最后算什么。
说明:不管是两步计算混合运算,还是三步计算混合运算,运算顺序是一样的。没有括号的,先乘、除再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当有中括号时,要从小括号算起。
2.根据运算顺序,添上小括号或中括号。
(1)32×800-400÷25 先减再乘最后除
(2)32×800-400÷25 先除再减最后乘
(3)32×800-400÷25 先减再除最后乘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口答。
3.做练习十二第4题。
分组出示:
先说一说每个算式的运算顺序,再计算结果。
比较上下两个算式的不同点。
小结:三个数连乘可以先算前两个数相乘,也可以先算后两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比较两个算式的结构的异同。
分别计算两题结果,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乘积。
根据这样的规律填一填:a÷b÷c=
练一练:90÷3×2
90÷(3×2)
学生独立练习,组内互讲。
提问:在这两题的练习中,你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不乱套规律,看清运算顺序)
4.做练习十二第5题。
(1)说说运算顺序。
出示题目:405÷15+42 680+21×15-360
902-17×45 (736÷16+27)×18
指名学生说说上面四道题的运算顺序。
(2)做第三行两道题。
出示题目:576÷(33+15) (87+16)×(85-79)
让学生独立计算,指名两人板演。
检查计算过程和得数,分析出现一些错误的原因,让有错的学生订正。注意结合讲评说明:第二小题可以两个小括号同时计算脱式。
(3)做第四行两道题。
出示题目:[175-(49+26)]×23 490÷[210÷(180÷12)]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两人板演。
交流:第一小题怎样算出得数是2300的?第二小题中括号里的14你是怎样算的?
5.小结。
指出:在计算混合运算时,首先是要观察算式,确定计算的顺序后再一步一步计算;其次要细致地计算,有时还要注意检查计算过程。
▍流程三:解决实际问题
1.做练习十二第6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说说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解答。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交流:求这两个问题你各是怎样列式解答的?(板书求两个问题的算式)算式里148×5-37算的是什么?解决这两个问题哪一步不同?为什么不相同?
提问: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指名汇报,并通过比较和交流,帮助学生体会两种解题思路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指出:解决问题要确定先求什么,再考虑每一步怎样算,根据数量之间的联系思考算法、列出算式。
2.做练习十二第7题。
先出示第(1)个问题,让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
全班交流算式,教师板书。
提问:算式中先算的这两步分别求的什么?为什么要先求第一组和第二组各割草多少千克?
引导:那看看第(2)题的问题,想想要先求什么,再怎样算,列出综合算式。(独立列式)
交流:你是怎样解决的?(板书算式)
比较:解决两个问题的算式里哪儿算法是相同的,为什么相同?哪儿不同,为什么不同?
指出:两个问题都是求谁比谁多割多少千克,所以要用两个数量相减,这是相同的;但在先求这两个数量时,因为条件不同,所以算法不同,这说明要根据数量的联系选择算法,这是十分重要的。
3.做练习十二第8题。
出示练习十二第8题,让学生说说从题目中可以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要求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哪个条件不知道,可以怎样求出这个未知的条件。
学生尝试着列综合算式解答。如果个别学生有困难,可以先分步列式解答,再思考列综合算式的方法。
全班交流: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并让学生说说解题的思路。着重说说为什么列综合算式时要用到中括号。
4.做练习十二第9题。
出示练习十二第9题(包括情境示意图)。
让学生读题,同桌互相指着情境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求的什么问题。
交流:你能指着情境示意图说说条件和问题的意思吗?(指名学生说一说)
引导: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能想到不同方法吗?互相讨论讨论。
想到方法了吗?自己选择想到的一种方法解答。
交流:你用什么方法解答的?(板书算式)还有哪种方法?(板书算式)
能说说这两种算法每个部分求的什么,各表示怎样的数量关系吗?
结合交流,分别画出算式中所求数量的每个部分,并板书数量关系式,帮助学生理解解答方法:
(1)家到少年宫的路程÷每分钟的速度=家到少年宫的时间
(2)家到学校的时间+学校到少年宫的时间=一共的时间
▍流程四:拓展应用
完成思考题。
出示题目:3○3○3○3=1 3○3○3○3=2
3○3○3○3=3 3○3○3○3=4
3○3○3○3=5 3○3○3○3=6
3○3○3○3=7 3○3○3○3=8
让学生先思考、填写运算符号,有困难的可以四人小组或同桌互相讨论、交流。(鼓励学生主动寻求合理、有效地解决问题的策略)
交流:你是怎样填运算符号的,说说你是怎样想的。(逐题交流、启发,板书算式)
体验:看看这里的式子,你有什么感觉?说给大家听听。
▍流程五:全课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有哪些体会和经验可以和大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