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提升训练(二)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后提升训练(二)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05 07:5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后提升训练(二)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022·湖北武汉高一期中)太阳能光伏电站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方阵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建设了大规模的太阳能光伏电站。下图为我国柴达木盆地中的太阳能电池板方阵,装机容量达2 000多兆瓦。据此,完成1~2题。
1.太阳辐射(  )
A.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B.强弱取决于太阳活动的强弱
C.是人类生产生活主要的、直接和间接的能量来源
D.能量巨大,容易被人类直接利用发电
2.下列选项中,不是柴达木盆地光伏电站建设条件的是(  )
A.多荒漠,土地租金低
B.地形平坦开阔
C.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能丰富
D.本地能源不足,需求量大
(2022·安徽宣城高一期中)如图示意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图中Ⅰ~Ⅳ所在区域分别为资源丰富带、资源较丰富带、资源一般带和资源贫乏带。据此完成3~4题。
3.结合上图,可以判断宣城市属于(  )
A.资源丰富带       B.资源较丰富带
C.资源一般带 D.资源贫乏带
4.Ⅱ和Ⅳ所在区域的太阳能资源在数量上存在巨大差异,导致该差异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植被 D.水源
2019年11月7~9日,第十一届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大会暨展览会(简称“CREC”)在无锡举行。本届展会集中展示太阳能光伏、储能、分散式风电、综合能源服务以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产品及业务。读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5~6题。
5.下列能源中,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的是(  )
A.地热 B.风能
C.煤炭 D.水能
6.图中甲地欲打造成为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下列不属于其优势的是(  )
A.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B.人口多,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C.阴天少,天气晴朗,日照时间长
D.污染轻,尘埃较少,大气透明度好
2020年“最美金边日食”发生于2020年6月21日,这次日食非常接近“日全食”,太阳被月球遮盖达到了99.7%。错过了这场“日环食”,下一场我国境内可见的日环食要等到2030年6月1日。如图为金边日食景观图。据此回答7~9题。
7.图中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与外围发亮的部分可能是(  )
A.都是太阳的光球层
B.都是太阳的色球层
C.都是太阳的日冕层
D.分别是太阳的光球层与色球层
8.发生在图中太阳被遮挡部分的太阳活动是(  )
A.太阳黑子 B.太阳耀斑
C.太阳风 D.太阳黑子、太阳耀斑
9.图中外围发亮的太阳大气层活跃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曾母暗沙出现明显的极光
B.风调雨顺,农业增产
C.磁针指向失准
D.流星现象多发
10.(2021·山东威海高一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天气状况和海拔高低等。下图示意我国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单位:亿焦/米2)。
(1)描述我国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分布规律。
(2)分析四川盆地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低的原因。
(2021·北京西城区高一期末)太阳辐射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称为太阳直接辐射。如图为贵州贵阳和新疆塔中(塔里木盆地中部)太阳直接辐射的年变化。读图,回答11~12题。
11.导致塔中春、秋季太阳直接辐射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春季(  )
A.深居内陆 B.白昼时间短
C.阴雨天气少 D.风沙天气多
12.塔中和贵阳太阳直接辐射差异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   B.气候 C.地形   D.植被
13.如图为云南省年平均日照时数分布图(1961~2010年)。形成云南省西北部年平均日照时数空间分布特点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差异 B.地形分布
C.昼夜长短 D.距海远近
14.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源泉,也是地球光热的主要来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到达不同地区的太阳辐射多少各有不同。辽宁省是我国太阳辐射能开发利用较早的省份之一,近年来,辽宁省许多大型企业加大对太阳能资源开发和光伏发电的投资力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下图为辽宁省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图。
(1)分别指出辽宁省东部和西部地区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特点。
(2)说明甲地区太阳辐射总量较低的主要原因。
(3)分析乙地区发展太阳能光伏电站的有利条件。
课后提升训练(二)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022·湖北武汉高一期中)太阳能光伏电站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方阵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建设了大规模的太阳能光伏电站。下图为我国柴达木盆地中的太阳能电池板方阵,装机容量达2 000多兆瓦。据此,完成1~2题。
1.太阳辐射(  )
A.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B.强弱取决于太阳活动的强弱
C.是人类生产生活主要的、直接和间接的能量来源
D.能量巨大,容易被人类直接利用发电
2.下列选项中,不是柴达木盆地光伏电站建设条件的是(  )
A.多荒漠,土地租金低
B.地形平坦开阔
C.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能丰富
D.本地能源不足,需求量大
1.C 2.D 解析:第1题,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A不对;太阳活动如黑子、耀斑等,对太阳辐射影响很小,B错误;太阳辐射能是地球表层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是人类生活生产主要的直接和间接能量来源,C对;太阳能量巨大,但很难被人类直接利用发电,D不对。第2题,柴达木盆地人口稀少,经济较落后,当地市场需求小。
(2022·安徽宣城高一期中)如图示意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图中Ⅰ~Ⅳ所在区域分别为资源丰富带、资源较丰富带、资源一般带和资源贫乏带。据此完成3~4题。
3.结合上图,可以判断宣城市属于(  )
A.资源丰富带       B.资源较丰富带
C.资源一般带 D.资源贫乏带
4.Ⅱ和Ⅳ所在区域的太阳能资源在数量上存在巨大差异,导致该差异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植被 D.水源
3.C 4.B 解析:第3题,读图Ⅰ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且纬度较低,所以应为资源丰富带;Ⅱ主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应为资源较丰富带;Ⅲ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较多,故应为资源一般带;Ⅳ位于四川盆地,该地多云雨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所以太阳能资源缺乏,应为资源贫乏带;宣城属于安徽省,位于图示Ⅲ区。第4题,Ⅱ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太阳能资源丰富,Ⅳ位于四川盆地,多阴雨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所以太阳能资源缺乏,B正确;地形不是其太阳能资源差异的主要原因,故A错误;植被和水源对太阳辐射没有影响,故C、D错误。
2019年11月7~9日,第十一届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大会暨展览会(简称“CREC”)在无锡举行。本届展会集中展示太阳能光伏、储能、分散式风电、综合能源服务以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产品及业务。读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5~6题。
5.下列能源中,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的是(  )
A.地热 B.风能
C.煤炭 D.水能
6.图中甲地欲打造成为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下列不属于其优势的是(  )
A.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B.人口多,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C.阴天少,天气晴朗,日照时间长
D.污染轻,尘埃较少,大气透明度好
5.A 6.B 解析:第5题,地热能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产生的能量,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故A符合题意。煤炭是地质时期植物固定累积下来的太阳能演变而成,其能量来自太阳辐射。从根本上说,水能和风能都是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第6题,甲地区位于我国青藏高原,该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候较为干燥,阴天少,天气晴朗,日照时间长;地处高原,人口稀少,经济落后,故污染轻,尘埃较少,大气透明度好,因此B选项不属于甲的优势,A、C、D属于其优势,故B符合题意。故选B。
2020年“最美金边日食”发生于2020年6月21日,这次日食非常接近“日全食”,太阳被月球遮盖达到了99.7%。错过了这场“日环食”,下一场我国境内可见的日环食要等到2030年6月1日。如图为金边日食景观图。据此回答7~9题。
7.图中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与外围发亮的部分可能是(  )
A.都是太阳的光球层
B.都是太阳的色球层
C.都是太阳的日冕层
D.分别是太阳的光球层与色球层
8.发生在图中太阳被遮挡部分的太阳活动是(  )
A.太阳黑子 B.太阳耀斑
C.太阳风 D.太阳黑子、太阳耀斑
9.图中外围发亮的太阳大气层活跃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曾母暗沙出现明显的极光
B.风调雨顺,农业增产
C.磁针指向失准
D.流星现象多发
7.D 8.A 9.C 解析:第7题,我们用肉眼看到的太阳圆盘,是太阳的光球层。日全食时,太阳的光球层被月球遮挡,但不能遮挡住色球层及日冕层。所以外围发亮的部分可能是太阳的日冕层与色球层,D正确,A、B、C错误。第8题,图中太阳被遮挡部分为光球层,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为黑子,A正确,B、C、D错误。第9题,太阳大气层活跃时,会使地球产生磁暴现象,使得磁针指向失准,与流星现象无关,曾母暗沙纬度低,不会出现明显极光,太阳活动会使得旱涝灾害更加频繁,C正确,A、B、D错误。
10.(2021·山东威海高一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天气状况和海拔高低等。下图示意我国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单位:亿焦/米2)。
(1)描述我国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分布规律。
(2)分析四川盆地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低的原因。
答案:(1)总体由东南向西北递增;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青藏高原为高值中心。
(2)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多阴天、云雾量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2021·北京西城区高一期末)太阳辐射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称为太阳直接辐射。如图为贵州贵阳和新疆塔中(塔里木盆地中部)太阳直接辐射的年变化。读图,回答11~12题。
11.导致塔中春、秋季太阳直接辐射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春季(  )
A.深居内陆 B.白昼时间短
C.阴雨天气少 D.风沙天气多
12.塔中和贵阳太阳直接辐射差异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   B.气候 C.地形   D.植被
11.D 12.B 解析:第11题,塔中深居内陆,春季和秋季均降水少,白昼时间差异小;但春季地面缺乏植被保护,风沙天气多,风沙活动导致太阳辐射少。第12题,塔中降水少,晴天多,地表获得直接太阳辐射多;贵阳则降水多,阴雨天气多,地面获得的太阳直接辐射少,B正确。
13.如图为云南省年平均日照时数分布图(1961~2010年)。形成云南省西北部年平均日照时数空间分布特点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差异 B.地形分布
C.昼夜长短 D.距海远近
B 解析:由题中图可以看出,云南省西北部日照时数较少,主要是因为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故选B。
14.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源泉,也是地球光热的主要来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到达不同地区的太阳辐射多少各有不同。辽宁省是我国太阳辐射能开发利用较早的省份之一,近年来,辽宁省许多大型企业加大对太阳能资源开发和光伏发电的投资力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下图为辽宁省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图。
(1)分别指出辽宁省东部和西部地区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特点。
(2)说明甲地区太阳辐射总量较低的主要原因。
(3)分析乙地区发展太阳能光伏电站的有利条件。
答案:(1)东部地区:太阳辐射总量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加;西部地区:太阳辐射总量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
(2)位于东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导致太阳辐射总量低。
(3)乙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可发电量大;人口和城市较少,电能消费量小,电量节余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