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散步》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散步》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04 22:15: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语文6.散步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铺开(pū)   分歧(zhī) 流淌 两全其美
B. 桑树(sānɡ) 散步(sàn) 取诀 各得其所
C. 温馨(xīn) 霎时(chà) 领袖 委曲求全
D. 煎熬(áo) 蹲下(dūn) 滋润 水波粼粼
2.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看到“最美奋斗者”黄文秀始终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奉献自我的事迹,使我深受感动。
B.学校举行“学习百年党史,汲取奋进力量”主题活动,老师、学生及全体师生参与其中。
C.2021年世界排球联赛中,中国女排能取得胜利的原因,是因为她们拥有顽强拼搏的精神。
D.从南国小渔村到全国大港口,防城港一路砥砺奋进,见证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辉煌的历程。
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每一棵树木都有一副“甲胄”,保护它们娇嫩的组织不受寒气侵袭。这副“甲胄”就是木栓层。 。
①因此,老树、粗树的抗寒能力比枝嫩干细的小树强。
②树木年龄越大,木栓层越厚。
③每年夏天,树木都在树干和树枝的皮下储存木栓组织——死的间层。
④木栓既不透水,也不透气。
⑤停滞在其气孔中的空气能够阻挡树木的热量向外散发。
A.③④⑤②① B.③②①④⑤ C.④②①③⑤ D.④⑤③①②
二、语言表达
4仿写句子。
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 _______;亲情是一泓清澈的泉水,纯洁明净;_________ ______。
5请观察下面这幅图画,按要求完成题目。
用简洁连贯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不超过80字。
(2)简要写出这幅图画的寓意。
三、现代文阅读
6课内阅读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选文第段从记叙的要素看,交代了散步的 和 。
(2)下面的文字是从选文中抽出来的,联系选文内容,想想放在哪儿最合适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答 :
(3)对选文第段中的“强壮”“高大”该怎样理解 请结合文意说说。
答:


(4)为什么说“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答:

(5)下面这两句话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道德品质
我说:“走大路。”
(母亲)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答:
拓展阅读
同行的时光
房 蒙
① 旧 历 八 月 的 北 方 小 镇 , 碧 空 如 洗 , 阳 光 柔 软 而 熨 ( yù ) 帖 , 真 是 一 年 里 最 好 的 时 光 了 。 斑 驳 的 光影里,似乎所有的事物都在预谋着退场:道路两旁的树木现出憔悴的神色,高楼间隙里攀爬的丝瓜,只余下肥硕的一只,被大红的丝线缚在架子上。
②可是再好的时光里也会有人变老,我的外婆,她也一年一年老去了。早先几年,外婆就被姨妈接到城里去住了。
③听说我要回来,外婆早早地下楼,在路口处晒着太阳等我。年近九十岁的她的确是苍老了,梳在耳后的头发从花白变成雪白,牙齿也几近掉光,像是一件古旧的物件蜷曲在光影里。
④我很乐意加入他们晒太阳的队伍。
⑤我陪她慢慢地挪步,如同小时候她扶我学步的样子。傍晚的街道上,少有行人,世界有一种难得的安静。在要拐弯的时候,她忽然说:“咱们再往前走一段吧。”她指着前面不远的地方,“咱们走到那里,再走回来。”
⑥说实话,她这个提议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年纪轻轻就落下一身毛病的她,几乎从不出门。也因此,虽然自父亲故去后我就同她一起生活,但真正同行一段路的次数屈指可数。
⑦我四年级的时候,就要去对面村子上学了。开学不久,老师让我在黑板上听写,写到“圈”字的时候,我想当然先写一个“口”字,再往里面填上一个“卷”字——他就把我推出门去,然后把门关上再让我进去。现在看来这实在是一次生动的教学,可那时的我,却觉得受了莫大的委屈,我铁了心要转到另外一个班上去。我把这个决定告诉母亲,被一口回绝。于是又告诉外婆,她竟毫不犹豫地要陪我去学校一趟——那个校长平日里喊她嫂子,大概她一出面,这事儿就好办了。那一次似乎是她这些年里走得最长的一段路了。
⑧还有一次是更早的时候,我大概只有四五岁,那是我记忆里外婆唯一一次到山上劳作的情形,并且带上我。
⑨四年前,外婆胆结石的毛病变得严重了,隔三岔五地复发。我回到老家,租了一辆小面包车,送她到城里去做进一步的检查。因为担心路上的颠簸,就让她靠在我的臂弯里。那是我长大后第一次与她如此贴近,也是第一次察觉到她瘦小身躯里藏匿的羸弱。我像是捧着一团细小的火苗。那时,我真是担心她一走就再也回不来了。可是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般糟糕,后来我陪她到省城做了一个简单的腹腔镜手术,住了几天院就回来了。这大概算作我人生里最重大的一次凯旋。
⑩三十年来,我所能记起的与她同行的时光就只有这么多了。过了而立之年,我才觉得自己终于长大了,我与外婆的角色,似乎也在这样的时光流转里相互对换,我变成一个大人,而她慢慢退缩成一个需要时刻关照的孩子。然而,即便年近不惑,我也还是时常感到人生中的一些缝隙,不知何时皲裂开来,那是任何成长都于事无补的裂隙。不得不承认,这样的裂隙让我感到惧怕。即便只是黄昏里短短的一段路,我也害怕走着走着,会丢掉搀携的那个人。从此再没有人指引我折回旧路,只能独自走进浩大而幽深的森林——那时,我将永远丢掉一个叫作“孩子”的身份。
(选自《文苑》2020年第3期,有删改)
9.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第⑨段画线的句子。
(1)我像是捧着一团细小的火苗。(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2)这大概算作我人生里最重大的一次凯旋。(赏析加点的词语)
10.文章第①段用大量笔墨来描写环境,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
11.文章写了几段“我”与外婆“同行的时光” 请简要概括。
12.结合全文,说说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的句子的。
答案和解析
1.C 2. D 3.D
4.(示例)亲情是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 亲情是一首经典老歌,轻柔温婉 亲情是一方名贵丝绸,细腻光滑
5示例:(1)奶奶坐着,微笑着享受儿媳给自己捶背;儿媳弓着腰,给婆婆轻轻地捶背;小男孩效仿妈妈,站在小凳子上,给妈妈捶背。(2)发扬孝道传统,重视身教作用。(意思对即可)
(1)地点 人物(2)第段与第段之间。(3)“强壮”是从母亲看儿子的角度说的,在年迈的母亲眼里,儿子正值中年,是“强壮”的;“高大”是从儿子看父亲的角度说的。(4)祖孙产生了分歧,等“我”定夺,“我”的处理决定着一家人散步的气氛,而家里所有的人又都听“我”的,所以,责任重大。
(5)晚辈尊重、孝敬老人。长辈疼爱小孙子。尊老爱幼。
7-11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