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科学期中期末复习测试卷(二)
(第一章 1.4~1.7)
班级______ 学号______ 姓名______ 得分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灾区人民解决用水困难的一个应急办法,是将浑浊的河水直接静置(或投入沉淀剂静置)后过滤。若在化学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下列仪器不需要的是( )
2.用氯化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现有下列操作:①溶解;②称取氯化钠;③过滤;④量取水;⑤计算;⑥蒸发结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 B.⑤②④①
C.①③⑤②④① D.①③⑥⑤②④①
3.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主要有 ( )
A.溶质的量 B.溶剂的量
C.温度 D.压强
4.在20℃时,把l3.6g氯化钾放入40g水中,完全溶解后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则该温度下,氯化钾的溶解度是 ( )
A.136g B.13.6g C.34g D.30g
5.20℃时,在l kg水中溶解20g A刚好饱和,则20℃时 A的溶解性等级为 ( )
A.难溶 B.易溶 C.可溶 D.微溶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
B.液态空气不是混合物
C.凡是均一、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
D.将少量高锰酸钾放入水中,得到的深紫色液体是悬浊液
7.将二氧化锰和氯化钾的混合物分离以回收纯净的二氧化锰(已知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氯化钾易溶于水),正确的操作方法为 ( )
A.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回收
B.溶解、过滤、洗涤、烘干、回收
C.溶解、过滤、洗涤、烘干、结晶
D.溶解、过滤、烘干、回收
8.物质的溶解度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 )
①溶剂性质;②温度高低;③溶质性质;④溶质和溶剂的质量;⑤溶液的总质量;⑥气体的压强大小。
A.①②④⑤ B.②③⑤⑥
C.④⑤ D.②③④⑤
9.利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 )
A.海水分解
B.由于日晒,氯化钠蒸发
C.利用阳光、风力使水分蒸发,食盐变成晶体析出
D.海水被晒时,使氯化钠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
10.从lLl0%的硫酸溶液(密度为1.07g/cm3)中取出100ml,这100ml硫酸溶液中,含溶质硫酸的质量为 ( )
A.1.07g B.10g C.100g D.10.7g
11.把接近饱和溶液的硝酸钾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 )
A.升高温度 B.加水
C.加入硝酸钾 D.加入同温的硝酸钾饱和溶液
12.饱和溶液在用水稀释变成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 )
A.溶剂的量 B.溶液的量
C.溶质的量 D.溶液的质量分数
13.将70℃的硝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到l0℃,有晶体析出 (晶体中不含水),下列各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
A.硝酸钠的溶解度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C.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4.下列做法能改变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是 ( )
A.将氯化铵的饱和溶液降温
B.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
C.将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
D.向蔗糖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少量蔗糖
15.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欲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2倍的方法,最可行的是 ( )
A.将20g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掉l0g水
B.将20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蒸发掉10g水
c.在10g 1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 40%的硝酸钾溶液
D.将l0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固体
16.今年春季,我国西南地区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保障灾区人民的基本生活用水。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水是良好的溶剂,许多物质都能溶于水
B.通过电解水试验,可知水是有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为了节约用水,提倡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D.用沉淀法、过滤法和蒸馏法净化水,效果最好的是过滤法
17.吃火锅时,我们虽然没往锅内继续放盐,但汤却越喝越咸,这是因为 ( )
A.汤的上部淡,下部成
B.汤内盐的质量分数随着水分的蒸发而增大
C.汤内锅底的盐没溶解
D.其他原因
18.下列使用玻璃棒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 )
A.溶解固体时,用以加速溶解
B.蘸取少量溶液测定它的pH
C.蒸发时搅拌液体,防止局部过热
D.过滤时,搅拌悬浮液以加快过滤速度
要使Ag 20%的食盐溶液变成l0%的食盐溶液,应采用的方法是 ( )
A.倒掉g的食盐溶液
B.加水A g
C.加水g
D.降温
20.在t℃时将Wg物质A溶于水中,得到V ml密度为d g/cm3的饱和溶液,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
A.×l00% B. ×100% C.×l00% D.W(Vd—W)×l00%
21.上海被列为全国36个水质型缺水的城市之一,并被联合国预测为21世纪洁净饮用水严重缺乏的世界六大城市之一。造成水质型缺水的主要原因是 ( )
A.河流上游水源污染严重
B.淡水资源短缺
C.降雨量不均衡
D.取水点远离城市
22.能使t ℃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发生改变的措施是 ( )
A.加入一定量的溶剂
B.改变温度
C.加入一定量的溶质
D.蒸发掉部分溶剂后,仍恢复到原温度
23.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硝酸钠(NaNO3)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钠(NaNO3)晶体,下列图像中符合加入硝酸钠(NaNO3)晶体的质量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
24.有t℃时浓度相同的两份硝酸钾溶液A和B,A为100g,B为80g,将其恒温蒸发20g水后,A刚好饱和。对所得B溶液,正确的说法是 ( )
A.也刚好是饱和溶液
B.仍是不饱和溶液
C.是饱和溶液,并有晶体析出
D.有晶体析出,剩余为不饱和溶液
25.打开汽水瓶盖,会逸出大量气泡,根据汽水中二氧化碳的溶解情况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溶质减少
B.溶解度减小
C.浓度减小
D.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26.在20℃时,食盐溶解度为36g,表示在该温度下________g水中最多可溶食盐36g,此时溶液为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在该温度下70g水中能溶解________g食盐,54g食盐溶解在________ g水中达到饱和。
27.2013年4月,四川芦山发生了7.0级地震,震后当地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受到极大破坏,水源受到一定程度污染。灾区人们日常生活用水必需经过一系列的精华处理才能使用。
(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经溶解、静置、________(填操作名称),除去不溶性杂质,然后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__性除去异味,再杀菌消毒,得到生活用水。
(2)“中水”是指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町在一定范围内再次使用的非饮用水,利用“中水”的实际意义是________。
28.实验室里有一瓶标有质量分数为15%等字样的氯化钾溶液,其中15%表示100g该种溶液里有________g氯化钾和________g水。
29.现有30℃时20%的硝酸钾溶液80g,则:
(1)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是________g;
(2)若加人50g水,其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若加入5g硝酸钾,其质量分数为________;
(4)若加入20g水和5g硝酸钾,其质量分数又为 ________;
(5)若加入20%的硝酸钾溶液50g,其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0.今年,我国四川地区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抗大旱。
(1)抗旱首先要节约用水,下列做法与节约用水不相符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农业上推广使用滴灌技术
B.洗衣、洗菜、淘米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C.任由水龙头漏水而不及时修理
D.关停一些污染大、用水量大、产能低的工厂
(2)右图是某同学自制的简易净水装置。其中石子和细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过滤是除去液体中混有固体物质的一种方法。
(1)准备过滤器时,先取一张圆形滤纸________(填字母)。
A.直接轻轻地压入漏斗内
B.对折一次后放入漏斗内
C.对折两次后放人漏斗内
(2)过滤是粗盐提纯实验中的操作步骤之一,在各操作步骤中,都要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
32.某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提纯并配制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②、③依次为下图中的(填字母)________。
(2)若氯化钠的产率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字母)。已知:产率一所得晶体的质量/所取样品的质量。
A. 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溶解含有泥沙的粗食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3)用上述实验所得氯化钠晶体配制5%氯化钠溶液50g,配制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滴管、________。
33.下面是粗盐提纯的有关操作,按题意填空:
(1)用________量取10ml水倒入烧杯中,用________称量5g粗盐,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直到________ 为止;
(2)过滤时,某同学如图操作,请提出两处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蒸发时应把液体倒入________里进行加热,边加热边用________搅拌。等到有________出现时,停止加热,利用________即可得到食盐晶体。
三、分析计算题(共35分)
34.(3分)载人飞船必须建立循环体系,以保证宇航员的生活用水并减少飞船的携水量。请将下图各项用箭头连接成水的循环体系(注:氢氧燃料电池反应产生电能,同时生成水)。
35.(6分)70℃时,lO09饱和氯化铵溶液中含有氯化铵37.5g。则:
(1)该温度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多少?
(2)若将此溶液稀释到25%,需加水多少?
36.(6分)500 mL质量分数为60%的硫酸(密度为1.4g/cm3)中含溶质及溶剂各几g?
37.(6分)若要配制l0%的盐酸500g,需要38%盐酸多少克?合多少毫升(38%盐酸的密度是1.19g/cm3)?
38.(6分)下表为氯化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27.6
31.6
34
37
40
42.6
5.5
(1)40℃时,在25g水中加入l2g氯化钾而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40℃时,24%的氯化钾溶液降温到多少摄氏度时,才能成为饱和溶液?
(3)20℃时,将一定量的氯化钾投入到50g水中制成饱和溶液,若降温到l0℃时可以析出晶体多少g?
39.(8分)溶液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溶液的配制是日常生活和化学实验中的常见操作。下表是硫酸溶液和氨水的密度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20℃),请分析下表后回答下列问题。
溶液中溶质
质量分数/%
4
12
16
24
28
硫酸溶液的
密度/g/mL
1.O2
1.O8
1.11
1.17
1.20
氨水的密度/
g/ml
0.98
0.95
.94
0.91
0.90
(1)20℃时,随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硫酸溶液的密度逐渐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氨水的密度_______。
取12%的硫酸溶液l00g配制成60g的溶液,向100g 12%的硫酸溶液中加水的质量应是多少?
五、智能拓展题(共20分)
40.注射用链霉素试验针的药液配制方法如下:
①把l.0g链霉素溶于蒸馏水,制成4.0 mL溶液a;
②把0.1 mL溶液a,加蒸馏水稀释至l.0 mL,得溶液b;
③取0.1 mL溶液b,加蒸馏水稀释至l.0 mL,得溶液C;
④取0.1 mL溶液c,加蒸馏水稀释至l.0 mL,得溶液d。
由于在整个配制过程中药液很稀,其密度都可近似看作是1g/cm3。试求:
(1)溶液a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最终得到的试验针药液(溶液d)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3)1.0 g链霉素可配制试验针药液_______ml。
41.如图是吴林泽利用U形压强计改装成的测液体密度的密度计。A为固定支架,其作用是保证橡皮膜在不同的液体中深度均为l。U形管盛水,其右管标有刻度值,为了便于读数,在U形管右管有一个指示液面位置(刻度值)的质量为lg的实心红色浮标,刚好有一半体积浸没在水中。未测量时,U形管水面刚好与a相平,读数时,读取浮标所对的刻度值即可。
g=10N/kg。求:
(1)浮标受到的浮力。
(2)浮标的密度。
参考答案
八年级(上)科学期中期末复习测试卷(二)(第一章1.4~1.7)
—、1.A 2.B 3.C 4.C 5.C 6.A 7.B 8.C 9.C l0.D ll.C l2.C l3.C l4.A l5.C 10.A l7.B l8.D l9.B 20.B 21.A 22.A 23.C 24.C 2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