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共4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05 09:4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复习导入
东汉



西晋
220年
221年
222年
263年魏国灭蜀
266年,司马炎改魏为晋,西晋建立。
280年,西晋灭吴。
西晋
266年~316年
统治腐朽
皇帝弱智
八王之乱
五胡内迁
西晋灭亡
十六国
东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唐)白居易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
交融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学习目标
1.了解东晋的兴亡过程;概述南朝的政治。
2.知道江南开发的条件和原因、主要表现和重点区域、深远影响。



东 晋
目标导学一:东晋的兴亡
1、东晋建立的背景,时间、建立者、都城:
背景: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317年
司马睿
建康
(今江苏南京)
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
2、东晋的统治特点:
司马睿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依靠士族王氏家族)
3、东晋北伐的成就、结果和代表人物:
北伐的成就:
结果:
未能恢复中原。
代表人物:
祖逖
收复了西晋时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
4、东晋的发展情况:
东晋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在淝水之战中战胜前秦),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5、东晋的灭亡时间:
420年
淝水之战
东晋解除北方威胁
4世纪后期,氐族前秦统一黄河流域。
东晋
淝水之战
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局势相对稳定,经济有所发展。
(胜利)
3、淝水之战
经过
结果
影响
原因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影响
淝 水 之 战
公元383年
前秦和东晋
以少胜多
东晋胜利
对南方:使江南地区免遭战争摧残,为江南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环境。
对北方:前秦的统治土崩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
想一想:淝水之战与在此之前历史上的哪几次战争非常相似?
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投鞭断流
淝水之战前,苻坚踌躇满志,拥兵近90万,而东晋仅8万,这超过十比一的兵力,应该是一边倒,但前秦却兵败如山倒,没能统一江南,这是为什么呢?
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并不在于兵力的多寡,而在于人心的向背、战术的得当等等。
想一想
从前秦方面看:a.民族矛盾复杂,其他民族不满于前秦氐族贵族的统治,希望秦军失败,秦军中的汉人更是希望东晋的汉族军队获胜。 b. 苻坚骄傲轻敌,指挥失误。c.秦军劳师远征,战线过长。
从东晋方面看:a.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的思想激励下,士气高昂,团结作战;b.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
420年,东晋被其大将刘裕建立的宋取代。此后160多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都城都在建康,历史上总称南朝。
南朝
(建康)
420-589

420-479

479-502

502-557

557-589
目标导学二:南朝的政治



建 康

建 康
建 康
建 康
南朝
疆域最大的朝代
江东最富庶的地区遭到烧杀抢劫
南 朝 宋 刘裕 420-479年
齐 萧道成 479-502年
梁 萧衍 502年-557年
陈 陈霸先 557年-589年
南朝宋的情况
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在位的大约30年的时间里,赋轻役稀,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
宋武帝

建康

建康
西

东 魏

建康

建康
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在位时,赋轻役稀,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
梁武帝萧衍夺取帝位后,放纵皇室成员和官僚大地主盘剥平民百姓。政治日益败坏。后来发生大规模的叛乱,建康失守,江东最富庶的地区遭到烧杀抢掠,南朝在南北实力对比中从此处于劣势。
南朝衰落
南朝时,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很大。梁武帝萧衍从地方起兵夺取帝位后。放纵皇室成员和官僚大地主盘剥平民百姓,政治日益败坏。后来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建康失陷,江东最富庶的地区惨遭烧杀抢掠。自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南朝的统治概况:
(1)宋武帝、宋文帝时,赋轻役稀,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
(2)梁武帝时政治败坏,发生叛乱,江东最富庶的地区遭到烧杀抢掠。从此,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国号 时间 建立者 朝代特点 都城
宋 420—479年 刘裕 疆域最大
建康
齐 479—502年 萧道成 时间最短 梁 502—557年 萧衍 政权腐败 陈 557—589年 陈霸先 最为弱小 阅读以下史料,分析不同时期江南的特点。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材料三:“苏湖熟,天下足。”(宋·高斯得《耻堂存稿》)
荒凉的江南
开发的江南
繁荣的江南
目标导学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1)北方人民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主要原因)
(2)自然条件优越;
(3)社会比较安定;
(4)南下移民和当
地民众的共同努力。
(人民的辛勤劳动)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为江南经济发展带来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原产南方的稻
北方传入的麦
北方传入的粟
铁铧
铁钯
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①农业:
开垦荒地,兴修水利;
改进农业生产技术(精耕细作、改进犁耕、施用粪肥、育秧移栽、麦稻兼作、种双季稻等)
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等)
农 业 发 展
施 肥 图
②手工业:
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③商业:
建康成为当时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锦质护膊
红地云珠日天锦
南朝时发明灌钢法
用生铁的溶液灌入未经锻打的熟铁中,然后反复锻打,能大大提高钢的质量。
东晋·青釉褐斑羊头壶
东晋·德清窑黑釉鸡头壶
南朝青瓷莲花尊
南朝青瓷双柄鸡首壶
3、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1)自然条件: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温润,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2)人口条件:自东汉末开始,为躲避北方的战乱,特别是西晋的“八王之乱”,大量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农业技术。
(3)社会条件:三国以来,南方地区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为发展经济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和启示。
影响:
(1)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2)南北经济逐趋平衡,为隋唐时期国家的重
新统一准备了条件。
启示:
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西


十六国
北 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
江 南 地 区 的 开 发
前秦
东 晋
司马睿
317年
司马炎
266年
263年

280年
苻坚
氐族
南 朝
(宋 齐 梁 陈)
刘裕
420年
(原因、表现、影响)
课堂小结
1.东晋的建立者是 ( )
A.司马炎 B.司马睿
C.司马 D.司马昭
检测目标
B
2.南朝时,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气候湿润 B.土地肥沃
C.社会安定 D.北方人南迁
检测目标
D
3.东晋的都城是( )
A.建康 B.洛阳
C.长安 D.成都
检测目标
A
4.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增多
检测目标
A
5.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包括( )
①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先进技术和先进工具
②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
③江南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发展农业
④南方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经济重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检测目标
B
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有什么体会
有什么感想
收获园地
Thank you!
谢谢同学们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