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生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 12 个生字,会写“今、正、雨、两” 4 个生字。
认识“饣、牛”2 个偏旁 。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云借生日给妈妈的原因。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难点:从故事中体会和感受母女之间的情感。
课前准备:生日贺卡 小黑板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同学们,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这是老师的朋友在老师生日那天送的,接到贺卡,老师心里特别高兴。因为还有朋友能记得我的生日。你们有谁知道自己的“生日”啊?你们是怎么过生日的?(板书:生日)
2.过生日是每个人最快乐最幸福最难忘的一天,可是有人却要把自己的生日借给别人。(板书:借)平时,我们只听说过借东西,听说过借生日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8课《借生日》,(齐读课题) 3.读完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鼓励学生质疑)现在我们就带着大家的问题来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
1.自由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同桌互读互帮,识记生字。
3.小组合作读,读读想想刚才提出的问题。
4.全班交流,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学习课文,读中体会
1.指导学生看课文插图:图上是谁?小云手里的布熊是从哪里来的?妈妈为什么要送给她布熊?
2.出示句式,练习说话。
今天是 ,妈妈 , ,祝小云
。
3.看插图,听老师读课文,并展开你们的想象:
小黑板出示:(1)妈妈真的忘了自己的生日吗?
(2)小云把生日借给妈妈前,心里会想些什么?
(3)妈妈听到小云要把生日借给她,会对小云说什么?
4.指导朗读。
“您怎么从来不过生日?”没见过妈妈过生日,小云感到疑惑,要突出“从来”,读出纳闷的语气。最后两句话是她经过思考想出的办法,要读出肯定的语气,表现出小云的天真可爱。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
5.联系生活提问:你为妈妈过过生日吗?是怎么过的?
四、练习分角色朗读
1.与老师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2.男女生分角色读。
五、拓展延伸
阅读古诗《游子吟》
游 子 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六、作业
1.说一说:我们该如何孝敬父母?
2.做一做:动手制作一件小礼物送给家长。
第二课时:复习巩固,生字教学(略)
板书设计:
18 借生日
生日快乐
妈妈 爱 小云
借生日
【设计意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精致的生日贺卡能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力,紧接着让他们谈论自己是怎样过生日的,孩子们一定很感兴趣,而且有话可说,课堂就在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展开了。 鼓励学生自己发问,小黑板出示问题是为了培养学生养成带着问题读课文的习惯。同时通过学生的想象丰富课文中富有跳跃性的表述,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小云爱妈妈的感情。不同形式的读则是为了落实读正确、读懂、读好和读流利的目标。其中分角色朗读,能更好地让孩子们从读中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动手做礼物也为后面的综合实践活动作好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