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5.1.2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习题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5.1.2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习题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0-05 15:1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上册●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1.线形动物比腔肠动物、扁形动物要高等,主要体现在( )
A. 身体呈圆柱形 B. 具有消化腔
C. 有口有肛门 D. 身体不分节
双基巩固
C
2.下图是蛔虫与日本血吸虫的图片,它们都能寄生在人体,两者共有的特点是( )
A. 都属于线形动物
B. 通过饮食侵入人体内
C. 身体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
D. 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
D
3.下列对动物类群的相关描述中,错误的是( )
B
选项 动物类群 特征 代表动物
A 腔肠动物 有口无肛门,身体呈辐射对称 水螅
B 环节动物 身体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蚯蚓
C 线形动物 身体细长,有口有肛门 蛔虫
D 扁形动物 身体两侧对称,背腹扁平 涡虫
4. 小林为减少粗糙的洞穴对蚯蚓身体的摩擦,给蚯蚓体壁涂上一层凡士林,但不久发现蚯蚓死了。这一现象说明( )
A. 蚯蚓喜欢摩擦 B. 蚯蚓生活在土壤洞穴中
C. 蚯蚓依赖体壁呼吸 D. 蚯蚓依靠肺呼吸
5.环节动物的身体上出现了彼此相似的体节,身体分节在生物进化上的意义是( )
A. 使运动更加灵活 B. 使消化能力增强
C. 反应变的灵敏 D. 运输氧的能力增强
C
A
提升与迁移
6. 下列生活习惯中可能导致感染蛔虫病的是( )
①喝白开水 ②喝生水 ③吃没洗干净的瓜果蔬菜 ④早晚刷牙洗脸 ⑤不勤洗手 ⑥勤漱口 ⑦随地大小便
A.①③⑤⑦ B.②③⑤⑥
C.②③⑤⑦ D.①③④⑤
C
7.大雨过后,许多蚯蚓会爬到地面上来,这是因为 ( )
A.蚯蚓喜欢水多的地方 B.土壤中缺少空气
B.洞穴内缺少食物 D.原先的洞穴内积水太多
8.蛭俗称蚂蟥,能够吸食人畜的血液。下列有关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蛭和蚯蚓一样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体节构成
B. 蛭可以通过吸盘吸附在动物和人的皮肤上,吸食血液
C. 蛭体内能产生一种强力抗凝剂——蛭素,可用于治疗各种血栓疾病
D. 蛭的身体分节使躯体运动更加灵活,运动仅靠刚毛即可完成
B
D
9.(实验探究)你有在菜园栽培植物的经历吗?春天翻耕土地时,经常会看到蠕动的蚯蚓,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两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分别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同时在两个广口瓶中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该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分(或湿度)对蚯蚓的生活有影响吗
(2)兴趣小组在观察蚯蚓时,发现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____________组成,蚯蚓的前、后端可以直接确定,因为环带靠近身体的____________端。
(3)该实验甲、乙两瓶中同时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而不是1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观察一段时间后,哪个瓶中的蚯蚓蠕动能力会明显减弱?____________瓶,因为蚯蚓的呼吸依靠_________________来完成。
体节

减小误差,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湿润的体壁
(5)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对蚯蚓的生活有影响。
(6)若甲、乙两瓶中均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其他处理与上面相同,然后将甲装置放在放黑暗处,将乙装置放在明亮处,则可以进一步探究_________________对蚯蚓的影响。其中,____________瓶是对照装置。
(7)实验过后,应该如何处理蚯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分(或湿度)
光(或光照)

放回适合蚯蚓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应用与实践
10.下图为蛔虫的生活史,根据图片,说说蛔虫卵怎样进入人体的。查阅资料,说说蛔虫病对人类的健康有哪些方面的危害以及该如何有效预防蛔虫病。
示范答案:
①进入人体的途径:蛔虫受精卵通过食物经过人的口腔进入人的消化系统。
②蛔虫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a. 影响儿童生长、智力发育,导致记忆力下降,学习注意力不集中;b. 蛔虫寄生在人体内会引起营养不良;c. 引起胆道蛔虫症、肠穿孔及腹膜炎、肠梗阻等并发症。
③预防蛔虫病: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卫生知识;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生食未洗净的蔬菜及瓜果,不饮生水,防止食入蛔虫卵,减少感染机会。此外,使用无害化人粪做肥料,防止粪便污染环境也是切断蛔虫病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