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第1、2课时(33页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第1、2课时(33页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0-08 10:35:45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1、2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课题2 水的净化
教学目标
3.了解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和鉴别。(重点)
4.学习并练习蒸馏净化水的方法。(难点)
1. 了解纯水和自然水的区别。(难点)
2. 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水的方法。(重点)
5. 了解净化水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意义。
新知导入
2010年和2011年,我国西南干旱缺水,一小学生在取水。这种水怎样处理才能饮用?根据生活经验提出处理方法。
新知讲解
问题的产生:2010年和2011年,我国西南干旱缺水。这种水怎样处理才能饮用?根据生活经验提出处理方法。
想一想:如何对水进行净化?
1、农村:
①静止沉淀;
②吸附沉淀:加入明矾,溶于水生成胶状物,对杂质吸附,使杂质沉降。
一、净化水的方法:
纯 水: 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液体。属于纯净物 (化学式:H2O)
天然水:含有不溶性和可溶性杂质,呈浑浊。属于混合物。
除去不溶性杂质
除去可溶性杂质,色素、异味
用二氧化氯(ClO2)、氯气(Cl2)杀细菌、病毒
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
沉降杂质
2、自来水厂净水过程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天然水   沉降  过滤  吸附  消毒  自来水
3、净化水的方法步骤、目的:
静止沉淀 吸附沉淀 过滤 蒸馏。
净化程度由低到高
①、沉淀: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
②、过滤: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
③、吸附: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除去色素和异味。
④、蒸馏: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并杀菌消毒。
【例】如何除去河水中的泥沙?
过滤
除去较大颗粒的悬浮物杂质 一般先静置沉淀
二、过滤
1、定义:将不溶于液体的
固体物质与 液体分离开
来 的操作。
操作:怎样制过滤器?
烧杯
玻璃棒
过滤器
漏斗
铁架台
过 滤
1.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 (物理变化)
2.原理
过滤时液体穿过滤纸上的小孔,而固体物质留在滤纸上,从而使固体和液体分离。
过 滤
3.过滤操作需要哪些物品?
带铁圈的铁架台
玻璃棒
滤纸
漏斗
烧杯
4.过滤的操作要点
一贴:
滤纸要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
①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边缘
②漏斗内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否则:
高于漏斗边缘的滤纸浸湿后易破损,使一些液体未经过滤就从破损处流下来。
否则:
使一些液体未经过滤就从滤纸与漏斗之间的缝隙流下来。
过 滤
三靠:
①盛待滤液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
防止:
②玻璃棒的下端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玻璃棒捅破滤纸
③漏斗的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
玻璃棒的作用:
引流
防止:
液体溅出
防止:
液体溅出
2、过滤要点: “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让液体迅速流下

低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 防止液体沿漏斗和滤纸间的缝隙流下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靠 倾倒液体的烧杯口紧靠玻棒 玻棒作用:引流
玻棒轻靠滤纸三层处 防止捅破滤纸
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防止液体溅出烧杯
3、问题一、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那些?
(1) 滤纸破损;
(2) 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 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对仍浑浊的滤液应再过滤一次,直到澄清为止。
浑浊的水变澄清后,可以喝了吗?
煮沸后饮用
因为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和微生物,会对人体造成危害,需煮沸后饮用。
4、活性炭、木炭都具有吸附性,常用于净水,还用于吸附有毒物质。(物理变化)
除臭——去除异味
去色——去除颜色
过滤——去除不溶性杂质
吸附——吸附有毒物质
净水器
思考:1、小卵石、石英沙、膨松棉的作用 ( );
活性炭的作用( )
2、经过净水器的水是不是纯水?( ),理由 ( )。怎样才能使它变为纯水?( )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看到水壶或盛水的器具上结水垢,这是因为水中溶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俗称“硬水”。
三、硬水和软水:
1、定义: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
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
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危害:
(1) 洗衣服: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物变硬。
(2)烧锅炉: 结水垢,浪费燃料,可能爆炸。
3、硬水和软水的检验方法:
加肥皂水:若泡沫多,浮渣少,是软水
若泡沫少,浮渣多,是硬水,
4、硬水软化的方法:
(1)生活中:煮沸。
(2)实验室里:蒸馏。
5、制取蒸馏水的装置:
注意:1、加入沸石,防止加热时出现爆沸;
2、装置不能漏气;
3、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
天然水    水蒸气    蒸馏水
加热至100℃
冷凝 
蒸馏:既可除去不溶性杂质,又可除去可溶性杂质,还能杀菌消毒。
得到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课堂练习
1.下列方法中能够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是 ( ) A.观察颜色 B.加入明矾、搅拌 C.溶解食盐 D.加肥皂水搅拌
D
2.下列不属于净化水的措施是 ( ) A.吸附 B.过滤 C.电解 D.蒸馏
C
3.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 )
A.过滤操作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物
B.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C.锅炉用水硬度太高十分危险
D.活性炭可以把硬水转化为软水
D
4.纯水是 色、 臭,清澈透明的 体,而许多天然水里由于含有许多 和 杂质,因此常呈浑浊。



难溶
可溶
5.在某些乡村,可以采用明矾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 物可以 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 出来。
胶状
吸附
分离
6、指出右图中的错误:
⑴ 。
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⑵ 。
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7、要除去水中的下列杂质应该采用什么方法:
⑴ 水中的泥沙: 。
⑵ 水中的食盐: 。
⑶ 水中的酒精: 。
⑷ 水中的有色有味物质: 。
过滤
蒸馏
蒸馏
活性炭吸附
课堂总结
一、水的净化:
1、纯水: 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液体。 属于纯净物 (化学式:H2O)
2、天然水:含有不溶性和可溶性杂质,呈浑浊。属于混合物。
3、水的净化(1)静止沉淀 吸附沉淀 过滤 杀菌消毒 蒸馏(净化程度由低到高)
①、沉淀:加絮凝剂(明矾)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
②、过滤: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
③、活性炭吸附:除去水中的杂质,色素和异味。(物理变化)
④、杀菌消毒(化学变化)。
⑤蒸馏:杀菌消毒并除去水中杂质。净化程度最高。
带铁圈的铁架台
玻璃棒
滤纸
漏斗
烧杯
二 、过滤
1、原理:将不溶性的固体物质与液体分离。
2、操作要点: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①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高于漏斗边缘滤纸易破损。
②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防止滤液未过滤就从缝隙流下。
三靠:①盛待过滤液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防止液体溅出)
②玻璃棒的下端紧靠三层滤纸处(防止玻璃棒捅破滤纸)
玻璃棒的作用:引流
③漏斗的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液体溅出
3、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
(1) 滤纸破损;
(2) 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 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对仍浑浊的滤液应再过滤一次,直到澄清为止
三、活性炭、木炭都具有吸附性,常用于净水,还用于吸附有毒物质。(物理变化)
板书设计
水的净化
除不溶
性杂质
除可溶
性杂质
吸附(活性炭):除色素、异味。
蒸馏:得净化程度最高的水
静置,沉淀(明矾)
过滤(“一贴二低三靠”)
作业布置
课本
P78
1、2、3、4、5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