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类似色的风景
课时:1课时
课型:绘画
年级:四年级第一学期
教材:上教版
--------------------------------------------------------------------
教材分析:
类似色是指色相环上90度以内的颜色,也叫邻近色。由于色相对比不强烈,给人平静和谐的感觉。
本课主要是在学生原有的感性认识基础上的深化,试图通过教学,强化学生对色彩倾向的认知和理解,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力。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上过一段时间水粉课,对水粉颜料及基本的画法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调颜色的基本方法,哪种颜色加哪种颜色可以得到怎样的颜色心里已经有底,有学习类似色的知识基础。
四季的变化是大自然的规律,学生对于这个规律非常熟悉,因而对于不同季节的色彩特点也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但把季节的色彩特点和倾向在画面中理性地表现出来则是需要教师的进一步指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观察自然界景物在不同季节中的色彩变化,了解类似色知识,初步运用类似色表现四季风景。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与尝试中,学习用类似色表现某种色彩倾向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类似色色调统一的整体,体会自然界色彩的和谐之美。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用类似色表现某一季节景物的色彩倾向。
难点:运用类似色彩表现景物时,体现色彩之间的差异。
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色环的拼色游戏,引导学生发现类似色特点。在“猜一猜”练习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回忆,总结四季的色彩倾向和特点。并在进一步的欣赏名家作品过程中,深入认识和理解类似色在画面中的运用。通过讨论、思考、演示等方法,让学生感受水粉干湿结合画法的表现方法,并大胆尝试,表现某一季的风景画面。
教学过程:
一、游戏与导入:
(一)游戏:给三原色找好朋友
1.游戏规则:分若干组,每组一个只有三原色固定色环,同时开始比比哪组最快拼完整色环。
2.说一说自己组拼色的理由?
3.评一评哪种拼法最合适?
4.师小结,导入“类似色”概念:类似色是指色相环上90度以内的颜色,也叫邻近色。
5.欣赏部分类似色图案。
(二)揭示课题:《类似色的风景》
1.观察小练习:猜猜我是谁?
分别先出示四季景物的局部图片,学生猜猜是什么?然后出示全图,说说是什么季节的景物,主要是些什么颜色?
2.揭示课题《类似色的风景》
【说明:通过游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导入了课题,也使学生直观领略到合理运用类似色可以表现出不同季节的特点,发现类似色的神奇之处,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欣赏与探究:
(一)欣赏大师作品,说说类似色带给你的感受:
1.介绍大师:(1)东山魁夷:日本著名画家,代表作《山湖远望》。
(2)尤金:俄罗斯画家,代表作《金秋》。
2.类似色画特点:由于色相对比不强烈给人平静和谐的感觉。
(二)探究类似色画:
3.尝试涂色:
(1)找一找:从颜料盒中找出一组类似色。
(2)试一试:尝试在不同形状表现类似色间的差异?(如树形、波浪形、火焰形等)
(3)比一比:出示两张造型作品,比较颜色运用的差别,画面效果的差别。
(4)说一说:学生依据上述的比较发现,对照自己的作品或同学作品提出改进 意见、建议。
小结:类似色画面中,虽然主色调统一但也要有用深浅、明暗表现主次之分。
4.涂色方法:出示多幅作品,分析回忆使用的涂色方法,如平涂法、厚涂法、点涂法、湿画法等。
小结:可以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方法表现画面。
5.教师示范“干湿结合”画法:
(1)勾勒外形
(2)铺大色块
(3)强化对比
(4)刻画细节
【说明:通过欣赏大师作品,聆听老师介绍大师,进一步了解类似色画及类似色画的著名画家。通过分析大师的作品,知道类似色作品的特点,以及各季节的色彩倾向。要注意类似色运用中色彩的纯度、明度的对比对画面的作用,为后面作画打好基础。】
三、操作与练习
(一)欣赏优秀作品:
(二) 作业要求:1.能以一组类似色为主色调,完成表现某种季节特点的一幅画作。
2.能表现出画面中这组类似色的明度、纯度变化。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
【说明:通过练习一张类似色季节风景画来更加感性地认识类似色,了解类似色画的魅力所在,运用好类似色的色彩特点,掌握独特的类似色技法。】
四、展示与评价:
(一)展示:把画贴到展板上的小镜框里。
(二)互评:
1.评价要求:
(1)这幅画用了哪一组类似色,表现了哪个季节?
(2)这幅画中的类似色有用深浅、明暗的变化表现画面景物主次吗?
【说明:通过全班展示能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作品完成的成功感,并且欣赏到其他同学的作品。交流自己的作品则能够使学生用美术的语言让别人了解更加了解自己的创作想法,同时,受到激励的学生也会对以后的美术学习充满信心。】
五、教学拓展:
类似色画的其他衍生表现手法:布贴、纸贴、彩泥等,做成的手工制作以及生活中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