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用水墨画树(教案)沪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用水墨画树(教案)沪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10-07 10:2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用水墨画树
课时:1课时
课型:绘画
年级:四年级
教材:上教版小学美术第七册
教材分析:本课是上教版小学美术教材,第七册第三单元“有韵味的水墨画”中的第一课。本课教学内容是引导四年级新生,初步学会用传统的水墨技法,表现墨色有浓淡变化、树枝有穿插之美、树叶有疏密关系的姿态各异的树。
学情分析:
(一)学生心理特点及能力分析
四年级学生处于儿童期的后期阶段,生理和心里变化很大,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孩子已经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有了自己的想法。在绘画表达方面,已初步掌握了中国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初步学会用写生的方式表现风景。
(二)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分析
在小学美术十册教材中,“国画”板块的学习内容从三年级开始启动,具体有:“墨点的游戏”、“墨线的游戏、“彩墨花瓶”、“游动的鱼”、“有趣的池塘”。通过学习与体验,学生对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工具的使用方法、墨点、墨线的表现技巧、中锋、侧锋的运用已积累了一定的基础,为本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另外,之前一节课学生已经历了校园树木写生的学习活动,对树木的基本结构、各部分特征及生长规律比较了解,为今天用水墨来画树奠定了基础。本课的难点在于学生如何合理运用墨色的浓淡变化去表现树木的前后关系。课上通过示范、学生比较赏析、优秀作品欣赏等方法予以引领,突破难点,达成预期的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用水墨画树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会用浓淡变化的水墨表现树的穿插和前后关系,通过添画背景完成一幅富有情趣的水墨画作品。
过程与方法:在自主探索、小组讨论、比较赏析、观察演示中,学会用传统的水墨技法表现树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传统水墨画的韵味美,激发学习水墨画的兴趣和创意表现的热情。
重点:学会用浓淡变化的水墨表现不同姿态的树。
难点:树木的前后关系处理。
教学准备:
学具:毛毡、毛笔、笔架、舔笔纸、墨汁、笔洗、国画颜料、调色盘、宣纸、学生校园写生作品、模拟环保袋。
教具:毛毡、毛笔、笔架、舔笔纸、宣纸、墨汁、笔洗、国画颜料、调色盘、范作、环保袋。
教学设计思路: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尝试与导入——欣赏与发现——实践与探索——展示与评价——拓展与欣赏”的教学环节,整节课以欣赏静态图片和微视频为媒介,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和比较,从中发现用浓淡墨色表现树木、树叶前后关系的方法。并通过大师作品赏析、师生不同范画欣赏,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拓宽背景添加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尝试与导入
(一)学生校园速写作品欣赏
(二)学生自主尝试用水墨画技法表现写生的树,教师巡视观察
(三)展示学生自主体验的作品,交流运用的水墨技法。
提问:你发现同学们用到了哪些学过的水墨技法 (用笔、用墨)
(四)引出课题——《用水墨画树》
设计说明:以学生校园写生的作品欣赏导入,易于学生新旧知识的有效衔接;让学生依据写生的树木形象,尝试用水墨技法来表现,回顾已学知识,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二、欣赏与发现
(一)欣赏吴冠中大师的国画作品,发现“树分四枝”的表现方法。
提问:大师是怎么表现树木的 (先画树的主杆,再从树干的前后左右画出主要的分枝,并关注树枝的穿插关系)
(二)比较欣赏吴冠中和林风眠两位大师的作品。
1. 教师引导观察:
提问:两位大师画树干时用到了哪两种方法?(勾勒法、没骨法)
他们在表现树木时又有哪些相同点?(都有穿插、粗细、浓淡的变化)
2.师生归纳总结:
水墨画树有两种表现方法: 勾勒法、没骨法;画树叶也有勾叶法和点叶法之分。
(三)教师演示
1.观察教师课堂演示
提问:老师用了什么方法表现这棵树的?(没骨法)
2.欣赏微视频演示,教师作简要的介绍。
提问:视频中老师又用到了哪种方法表现这棵树的?(勾勒法)
(四)欣赏同龄人作品
1.三幅学生的典型作品比较赏析。
提问:在这三位同学的作品中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树枝穿插、墨色浓淡、树木排列组合)
2.小组讨论,代表交流。
3.教师小结并板书: 穿插 浓淡
(五)欣赏生活中不同姿态的树以及水墨画效果。
设计说明:此环节是本课教学的核心,通过大师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发现“树分四枝”以及穿插变化;教师现场示范和微视频演示相结合,让学生在简短的时间内直观感受树木的具体表现方法;同龄学生的作品比较赏析,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水墨画树的注意点;欣赏生活中不同姿态的树,激发学生挑战难点的热情,为学生的实践奠定基础。
三、实践与探索
(一)提出作业
作业内容:每人完成一幅富有情趣的水墨画树作品。
作业要求:1.有穿插;2.有浓淡;3.有情趣。
(二)学生实践,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说明: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表现树木,并自主添画背景,使画面更完整、更富有情趣。充分体现了本次评优活动的主题,“激发创意表现”的热情。
四、展示与评价
(一)出示评价要求:
1.树木是否有穿插之美?
2.画面是否有浓淡变化?
3.背景添画是否有情趣?
(二)小组内推选出两幅作品,作全班展示。
(三)学生自评:交流写生树木与水墨画树的感受。
(四)生生互评:你最喜欢哪位同学的作品,为什么?
(五)教师点评
设计说明:通过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增强学生感受美和发现美的意识,教师点评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为后续的水墨画学习指明努力的方向。
五、拓展与欣赏
(一)展示教师手绘的无纺布环保袋,让学生感受学以致用的魅力。
(二)教师小结
设计说明:拓展欣赏,旨在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新知的热情,增强环保的意识和美化生活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