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有趣的池塘
课时:1—2课时
课型:彩墨画
年级:三年级
教材:上教版美术教材 三年级第二学期
--------------------------------------------------------------------
教材分析:
《有趣的池塘》是《美术》三年级第二学期第六单元《有趣的彩墨画》中的第三课,也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第六节国画课。本课学习要求为:①巩固用笔、用墨、用色方法。②学会运用墨线、与墨色块面进行构图,表现荷叶、荷花等形象。运用中锋、侧锋用笔的方法表现池塘里面的有趣故事。水墨画中的不同运笔方式都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教材中的多幅范例充分展现了各种用墨色与墨线进行构图的水墨画作品。通过欣赏大师的作品,感受水墨画的独特魅力。
学情分析:
学生对池塘内的故事是感兴趣的,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能基本掌握对墨色的控制和基本的用笔方法。本课的目的是通过表现池塘事物巩固学生已有的操作技能和墨色块面表现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基本构图原理知识。
在三年级上册的国画单元学习中,学生对笔墨的基本技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加强并拓宽对于用笔用墨技能的实践感受。
教学设计思路:
《上海市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要 “重视学习和传承祖国民族与民间优秀美术,以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要“注意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扩展体验感悟渠道,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
因此,基于以上理念,本课教学学生学会用墨色与墨线进行构图,留给学生很多自由的空间,能够自己创作出池塘的有趣故事。学生通过欣赏大师的作品,回顾学过的用笔与用墨色的方法,这幅作品的场景比较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请学生说说池塘里有趣的故事,打开创作的思路。演示作画步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大师的大量作品中,知道并掌握构图方式。在学生交流讨论与尝试的过程中,画出有趣的池塘场景,在绘画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巩固用笔、用墨、用色方法,学会运用墨线、与墨色块面进行构图,表现荷叶、荷花等形象。
2.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与尝试过程中,学会灵活运用墨色块面与墨线表现较完整作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彩墨画带来的美感,体会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大自然和中国画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墨色的块面进行构图
教学难点:添加适合的情景
教学准备:
毛笔、宣纸、墨汁、水、国画颜料、调色盘等。
教学活动: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示意图例
欣赏 与 交流 1.播放课件:出示齐白石作品《荷花》,问:这幅画表现了什么场景?运用了哪些技法?哪些颜色? 2.师小结:运用中锋线条大胆勾画出荷茎,用侧锋画荷叶,一只小鸟在观看两条小鱼嬉水,表现了荷塘里的生动情趣。 3.板书:墨色的块面与墨线 4.出示课题:《有趣的池塘》 (教学意图:通过欣赏作品,说故事调动学生学习水墨画的积极性,打开创作思路。) 欣赏作品,思考交流。 说一说池塘里的有趣故事。
尝试 与 归纳 1.展示大师作品: 了解画面中墨色的块面与墨线的具体使用方法。 2.总结:中锋适合表现以线造型的物体,如:叶脉、花茎、水纹等。 侧锋用笔可以画出面积比较大的物体,如:荷叶、花瓣等。 3.展示不同构图形式的荷花作品,请学生上台演示构图。 4.教师巡视,展示学生成功的尝试结果。问:给大家说一说,你是如何做到的?(中国画的“留白”,同一个物体放置在不同的方向) (教学意图:归纳总结规律,便于学生掌握,为下一步创作作品做铺垫。) 1.学生欣赏,讨论作品中墨线与侧锋的使用方法。 2.练一练构图方法。 3.学生尝试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4.拓展学生思维。举一反三,掌握构图方法。
构思与表现 1.出示绘画步骤: a.点、侧锋画荷叶 b.中锋画叶脉、花梗 c.整体略作调整 (板书示范的步骤) 2.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学生作品,提醒学生欣赏画面墨线与墨色的运用。 (教学意图:通过欣赏范画,增强学生绘画的信心,感受墨色与墨线组合的形式美) 3.创设情境:在你准备画的池塘内,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 教师出示作业要求:画一画池塘里有趣的故事。 基本要求:运用墨色的块面与墨线进行构图。 提高要求:运用中锋与侧锋的方法表现物体 墨色有干湿浓淡变化。 (教学意图:分层次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学生实践,教师指导
展示评价 教师组织点评: 1.展示并欣赏学生作业。 2.教师点评。评价内容: a.用到中锋与侧锋方法表现物体吗? b.是否有干湿、浓淡变化?。 c.构图是否有美感? (教学意图:通过点评再一次强调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学生自我介绍作品,并互评。
拓展 欣赏以“荷”为主体的水墨作品,了解不同风格的中国水墨。 (教学意图:欣赏其他形式的作品,展示多样化的风格和不同材料,学生保持学习的持久兴趣。) 学生欣赏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