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有特征的头像
课时:1课时
课型:绘画课
年级:三年级
教材:上教版美术教材 三年级第二学期
--------------------------------------------------------------------
教材分析:《有特征的头像》是上教版小学第六册《走近名作》单元第二个教学内容。本课是让学生了解梵高运用线条表现人物头像的作画方法,能运用有长短,有疏密的线条表现有特征的人物头像。凡高是荷兰人,但长年生活在法国,是后印象派的重要的画家。1887年,通过弟弟提奥的介绍,凡高在巴黎见到毕沙罗、修拉和高更。开始接受印象派的画风。更加强调用色彩突出主题的绘画风格。在他的画中,总是一片色彩和笔触的狂欢,这种画面所造成的气氛效果表现出一种罕见的旺盛的生命力。教材中这副《戴灰色毡帽的自画像》就是如此。凡高一生画过无数的《自画像》,这幅《自画像》属较前期作品:气质性的面孔时巴黎肖像画中唯一保持不变的特征,人物形象却在变化在自画像中,梵高最常见的形象是中产阶级市民(这种形象出现过17次)胡须修剪得很整齐,身上穿着漂亮的有饰边的上衣,脖子上围着围巾,并且常常惹人注目地戴着灰色的潜顶毡帽或者草帽。本课的重点让学生感受梵高自画像作品中笔触在画面中的作用,用长短线画人物头像,学生初步学会选择用同类色、对比色来表现有特征的人物头像。
学情分析:学生对大师凡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在前一课中对大师的绘画风景的手法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对于大师画人物头像的表现方法,学生报有极大的好奇心。而写生头像在第三册的教科书中已经学习过,学生对写生人物并不陌生,但要用和以往不同的手法而且大师作画的手法,学生会产生极大的兴趣,画面会更具感染力。在色彩方面,学生以前学习过用蜡笔接色和渐变的涂色技法,知道选择相近色相的颜色和同色系的颜色涂在一起,在本课中可以启发学生运用这些颜色来丰富人物头像的色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梵高运用线条表现人物头像的作画方法,能运用有长短,有疏密的线条表现有特征的人物头像。
过程与方法:欣赏,感受笔触在画面中的作用,在用长短线画人物头像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用同类色、对比色来表现有特征的人物头像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大师自画像作品中线条的排列所带来的独特美感,感受艺术表现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用疏密长短线条表现人物头像。
难点:长短线的排列和色彩搭配协调。
教具:教学课件,学生作品,油画棒,彩色纸。
学具:彩色纸,油画棒。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是《走近名作》单元的第二个教学内容。在前一节课用短线画风景的基础上用长短,疏密的线条表现有特征的人物头像。出示梵高《自画像》,并与学生的自画像作品作比较,交流这两张画人物的表现方法有什么不同。通过讨论,知道画家表现人物特征的特殊表现手法,从而揭示课题。再用画家笔触《自画像》和无笔触《自画像》作对比,师生交流,小结出有笔触的画面表现更丰富具有动感。出示长短线色彩搭配的图片,认识类似色搭配,对比色搭配在画面中体现的不同感觉。色彩及长短线的排列组合,可以丰富画面效果,表现人物的特征和情绪。教师的示范,用线条表现人物的脸部时,要根据人物面部的结构来安排线条的排列方向以及线的疏密度,突出颧骨、眼眶、眉弓、鼻子的最高处,使面部呈现立体感。涂色、排线时要根据写生对象来运用短线。教师总结用线条表现人物的方法:线条要疏密得当,脸部可以用短线,衣服可以用长线,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画面丰富,头像生动。当再次欣赏梵高其他自画像作品时,学生就有了一定的认知,再回到欣赏同学的作品,引起学生自己创作的欲望。在学生作业前进行观察交流,是为了更好的抓人物特征,从而在绘画时降低难度,及时给予启发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展评部分让学生围绕作业要求进行互评:如是否抓住人物特征,线条排列是否疏密得当,用色是否丰富有变化,画面是否完整协调。学生谈创意敢于与他人的不同,激发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欣赏用其他表现形式画的人物头像,打开学生的思维,知道绘画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观察与交流
出示梵高《自画像》,并与其他画家自画像作品作比较。
提问:这两张人物头像在表现方法有什么不同?
观赏梵高《自画像》,说说画家表现的人物特征。
讨论人物特征的表现方法,揭示课题:有特征的头像。
探讨与发现
出示有画家笔触《自画像》和无笔触《自画像》。
学生观察比较。
师生交流,小结:有笔触的画面表现更丰富具有动感。
出示长短线色彩搭配的图片:认识类似色搭配,对比色搭配。
找一找:类似色搭配的头像和对比色搭配的头像,说说有什么不同。
尝试与构思
1.出示人物头像照片,讨论:五官有什么特征?
2.教师示范,添画完整画面。
用线条表现人物的方法:线条要疏密得当,脸部可以用短线,衣服可以用长线,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画面丰富,头像生动。
3.欣赏梵高其他自画像作品。
4.欣赏学生作品。
四、创作与指导
1.选择熟悉同学进行观察,初步构思。
2.学生交流人物特征及构思的表现方法。
3.教师提出作业要求:
作业:运用有疏密、有长短的色彩线条画出有特征的同学头像。
要求:1)整体画形,突出特征。
2)长短线排列,疏密得当。
3)色彩搭配,画面协调。
4.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五、欣赏与评价
1.展示作品,全班欣赏。
2.学生自评、互评作品。
评价要求:
1)是否抓住人物特征?
2)线条排列是否疏密得当?
3)用色是否丰富有变化?
4)画面是否完整协调?
3.拓展:欣赏用其他表现形式画的人物头像。
4.教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