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穷人》课文练习题
1、根据意思写词语。
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后果。 ( )
形容人心神不安定的样子。 ( )
形容担心祸患临头,非常害怕不安。 ( )
担忧、思虑。本文指渔夫为以后的生活忧愁担心。( )
形容声势浩大。 ( )
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 ( )
2、选词填空
抱怨 埋怨
你没做好只能怪自己不争气,不能( )别人。
我( )小明睡过了头,没能搭上清早的班车。
宁可……也…… 与其……不如…… 尽管……还是…
桑娜一家( )生活十分艰难,( )决定收养西蒙的孩子。
渔夫和妻子( )自己多受些苦,( )要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中抚养。
桑娜觉得( )看着西蒙的孩子活活饿死,( )自己多受些苦,把他们抱回来。
3、下列句子中省略号起什么作用?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
(1)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2)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
(3)表示语意的跳跃(4)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
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
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做些什么呢 ( )
我嘛……缝缝补补……( )
4、读句子,回答问题。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这样做”是指 。
“非这样做不可”反映了桑娜 的品质。
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有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①这个句子是 描写,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
5.课内阅读。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1.通过第一段文字中桑娜的 和 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 。
2、第二段文字细致描写了渔夫的 、 和 。
3、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渔夫是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1.根据意思写词语。
自作自受 心惊肉跳 忐忑不安 保佑 汹涌澎湃 埋怨
2.选词填空
埋怨 抱怨 尽管……还是 宁可……也…… 与其……不如……
3、下列句子中省略号起什么作用?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
1 2 3 4
4、读句子,回答问题。
“这样做”是指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
“非这样做不可”反映了桑娜同情穷人、心地善良的品质。
这个句子是环境描写,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体现桑娜的勤劳能干,侧面表现出这不只是小屋内环境的温暖,更是人情的温暖和一家人的善良。
5.课内阅读。
通过第一段文字中桑娜的神态、心理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忐忑不安、犹豫不决的心理,反映了桑娜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善良品质。 。
2、第二段文字细致描写了渔夫的神态、语言
3、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渔夫和渔夫是怎样的人?
渔夫为了抚养孩子,准备过更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辛苦。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
心惊肉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穷人
【教学目标】
1.会写“汹、涌”等14个字,会写“渔夫、汹涌澎湃”等18个词语。
2.快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抓住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环境描写来体会桑娜和渔夫的人物形象。
4.根据提供的语境,联系课文内容描写桑娜的心理活动,体会心理描写所发挥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抓住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环境描写来体会桑娜和渔夫的人物形象。
2.根据提供的语境,联系课文内容描写桑娜的心理活动。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读小说《桥》,我们感动于老支书的高尚品质,也初步领略了小说的魅力。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篇小说《穷人》。(板书课题:穷人)
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俄国作家。“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高尔基曾这样评价他。他的作品深受世界人民喜爱,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穷人》的写作年代,正是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贵族、资产阶级榨取人民的血汗,生活奢华而道德堕落;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极端贫困,然而他们却高尚淳朴。这篇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高尚品德。
三、初读课文 扫清障碍
1.小说近2000字,阅读难度比较大。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陌生难读的词语多读几遍,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词语
指名读词语纠正字音。引导学生发现第一组词语是描写环境的,第二组词语是描写人物的。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环境的恶劣和人物内心的不安。
3.根据课文内容选择相应的词语填空。
海面上波涛( ),天气非常( ),桑娜在家里等得( )。她认真( )屋外的动静,又起身去( )生病的邻居。
4.桑娜夫妇这么贫穷,为什么还要收养孤儿?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哪些情节?再次默读课文,梳理小说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可以分为哪几部分?
从小屋补帆,盼夫归来——探望邻居,抱回孤儿——渔夫归来,主动收养,课文用的笔墨最多是桑娜决定收养两个孤儿。
四、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1.这篇课文我们将抓住小说的三要素,关注环境、情节,体会人物形象。自由朗读课文第1—11自然段,思考:文中没有一个“穷”字,从哪里可以看出他们确实很“穷”?标注相关语句,批注并和同学交流。
2.这一段是怎样描写环境的?你关注到了哪些关键词?桑娜在“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海上正起着风暴”在这样的恶劣天气情况下渔夫还要出海打渔,说明他们的生活十分辛劳。
“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渔”,这说明他们的劳动条件差。
“只能勉强填饱肚子”“没有鞋穿”“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说明他们吃得差、穿得差。“又潮湿又阴冷” “稻草铺”让我们感受到西蒙家里住得差。
“旧衣服”“旧头巾”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穿得差。
渔民们住得差、吃得差、劳动条件差、还要承受病痛的折磨。通过以上描写,我们知道他们的生活窘迫。穷人的“穷”主要表现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穷困的家庭环境中。“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这句话让我们感受到桑娜勤劳能干,家庭温馨舒适。屋外的环境与屋内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板书:环境描写)
下节课我们将体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怎样的作用?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桑娜一家的生活是这么贫穷,而且已经有了五个孩子,为什么她还要主动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呢?这节课,我们将走进渔夫一家,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感受人物形象。
二、分析心理描写,感受桑娜的人物形象
1.让我们先走进桑娜的心里,听听她收养孩子之前的想法。自由读第3—7自然段,圈画相关内容,并进行批注、交流。
“没有一个人照顾她啊!”“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全靠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心想,莫不是出什么事了?”
西蒙家的生活十分困难,而善良的桑娜出于对邻居的关心而不忍袖手旁观。被誉为“心理描写大师”的托尔斯泰寥寥数语就交代了西蒙的背景,反映了桑娜的形象,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2、在自己难以度日的困境中,你还会向别人伸出援手吗?面对两个孤儿,桑娜是怎么做的?默读第8—11自然段,圈画相关内容,并进行批注、交流。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句话看似矛盾,实际上反映了桑娜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善良品质。
找出最能体现桑娜心理的词语。“忐忑不安”的意思是形容心神不安定。桑娜抱回孤儿后,面对自己的五个孩子,想想生死未卜的丈夫,她无比紧张、担忧未来的生活能否熬过去。
指名读句子,体会桑娜丰富多变的心理变化。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和“我为什么要这样做”两处心理描写细腻地刻画出人物最真实、最平凡的一面。正是这样复杂的情绪,才让人深刻体会到在困难面前作正确的抉择需要多大的勇气。
作者为什么要写她责备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会有损桑娜高尚的形象吗?
这样的心理描写更让人觉得桑娜的想法真实可信。正因为桑娜虽然一度后悔、自责,最终却情愿挨揍也要收养两个孩子,反而让人觉得她的形象更加高大。
关注这些问号、省略号,你读出了什么?
六个问号,四个感叹号,七个省略号,将安娜内心的自责、担忧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更加体现出她本性的善良。(板书:心理描写)
指导学生朗读第9—11自然段,读出桑娜忐忑不安、犹豫不决的心理。
三、品读渔夫人物形象
1.自由朗读课文第12—27自然段,通过本文对渔夫的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怎样的形象特点?请勾画相关内容并进行简单批注。
指名读描写渔夫的句子。“糟糕、倒霉、是啊、怎么啦”这些语言说明心直口快、性格爽朗。
“皱起眉”“脸变得严肃、忧虑”“搔搔后脑勺”这些神态和动作描写说明渔夫感到问题很难办,他在认真思考。
“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这句话既是征求妻子的意见,又表明自己的观点,更体现了渔夫的粗中有细和善良。
能给“熬”换个词吗?通过这句话中的“熬”字可以看出渔夫为了抚养孩子,准备过更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辛苦。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
2.再读课文第12—27自然段,勾画描写桑娜语言的句子,通过这些句子可以体会到什么。(板书:语言描写)
第15自然段和第18自然段中的语言描写说明桑娜心不在焉。
第23自然段中的语言描写说明桑娜内心纠结、欲言又止。
四、感受“穷人”的品质
1.看到丈夫是如此通情达理,桑娜心情会怎样?千言万语就凝缩成一句话,一个动作——“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贫穷的人往往富于仁慈。小屋的环境“温暖而舒适”,这不只是小屋内环境的温暖,更是人情的温暖和一家人的善良。穷人虽然很穷,但他们拥有善良、勤劳、爱心、同情心。穷人,不穷!(板书:勤劳、善良)
3.课文为什么以《穷人》为题?
这篇课文反映的是一百多年前沙皇统治下的穷人们的悲惨生活,所以本文以《穷人》为题更宽泛。
以《穷人》为题更能体现主旨,虽然人穷,但为了帮助别人,宁愿自己吃苦受累,像这样的穷人还有很多。
五、拓展延伸
尽管小说的题目是《穷人》,但这些所谓的穷人却给了我们许多美好的感动,在他们心灵的深处永远闪耀着人性善良的光辉。穷人,不穷!
2.小练笔
沉默中,桑娜会想些什么呢?联系课文内容,写一写桑娜的心理活动。
日子已经十分艰苦了,现在又抱回两个孩子……丈夫冒着生命危险劳动,已经为这个家的生计拼命了……今后的日子又该怎么过呢?
【板书设计】(共22张PPT)
第二课时
穷
人
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桑娜收养孩子之前是怎么想的?自由读第3—7自然段,圈画相关内容,并进行批注、交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关心邻居
心地善良
心理描写大师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面对两个孤儿,桑娜是怎么做的?阅读第8—11自然段,圈画相关内容,并进行批注、交流。
分析桑娜心理描写
同
情
穷
人
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非这样做不可
这看似矛盾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什么?
从这些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她
忐
忑
不
安
地
想
:
“
他
会
说
什
么
呢
?
这
是
闹
着
玩
的
吗
?
自
己
的
五
个
孩
子
已
经
够
他
受
的
了
…
…
是
他
来
啦
?
不
,
还
没
来
!
…
…
为
什
么
把
起
他
们
抱
过
来
啊
?
…
…
他
会
揍
我
的
!
那
也
活
该
,
我
自
作
自
受
…
…
嗯
,
揍
我
一
顿
也
好
!
”
忧伤、自责
惊恐
同情、自责
承担一切后果的决心
【宁可自己受苦也要收养孩子的美好心灵】
桑娜抱回孩子后,心情怎么样?小声读课文,找出最能体现桑娜心理的词语。
忐
忑
不
安
9
10
11
桑娜抱回孤儿后,面对自己的五个孩子,想想生死未卜的丈夫,她无比紧张、担忧未来的生活能否熬过去。心理描写细腻地刻画出桑娜最真实、最平凡的一面。正是这样复杂的情绪,才让人深刻体会到在困难面前作出正确的抉择需要多大的勇气。
作者为什么要写桑娜责备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会有损她高尚的形象吗?
这样的心理描写更让人觉得桑娜的想法真实可信。正因为桑娜虽然一度后悔、自责,最终却情愿挨揍也要收养两个孩子,反而让人觉得她的形象更加高大。
9
10
11
请同学们带着忐忑不安的心理再读读第九自然段,思考这些标点符号有什么作用?
六个问号,四个感叹号,七个省略号,将安娜内心的自责、担忧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更加体现出她本性的善良。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听说西蒙死了,渔夫有什么反应?自由读12-27自然段,划出相关语句,思考:我们可以感受到渔夫怎样的形象特点?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17
25
26
27
21
22
23
24
心直口快
性格爽朗
分析渔夫形象
渔
夫
皱
起
眉
,
他
的
脸
变
得
严
肃
、
忧
虑
。
“
嗯
,
是
个
问
题
!
”
他
搔
了
搔
后
脑
勺
说
,
“
嗯
,
你
看
怎
么
办
?
得
把
他
们
抱
来
,
同
死
人
待
在
一
起
怎
么
行
!
哦
,
我
们
总
能
后
熬
过
去
的
!
快
去
!
别
等
他
们
醒
来
。
”
“熬”
是什么意思?
能给“熬”换个词吗?
你从“熬”中读懂了什么?
说明了他与桑娜一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心灵。
感到问题很难办
认真思考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17
25
26
27
21
22
23
24
心不在焉
内心纠结
欲言又止
再读课文第12—27自然段,勾画描写桑娜语言的句子,通过这些句子可以体会到什么?
不谋而合·心心相印
看到丈夫是如此通情达理,桑娜心情会怎样?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桑娜和渔夫事先没有商量,但想法和做法完全一致。
—— 美国作家海明威
贫穷的人往往富于仁慈。
他们是最富有的人
桑娜和渔夫有勤劳、善良、淳朴、富于同情心、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贫穷的人往往富于仁慈。
环境的温暖舒适
人情的温暖善良
感受“穷人”品质
你认为桑娜和渔夫是穷人吗?
穷人虽然很穷,但他们拥有( )。
勤劳
善良
爱心
同情心
……
穷人,不穷!
这篇课文反映的是一百多年前沙皇统治下的穷人们的悲惨生活,所以本文以《穷人》为题更宽泛。
以《穷人》为题更能体现虽然人穷,但为了帮助别人,宁愿自己吃苦受累,像这样的穷人还有很多。
课文为什么以《穷人》为题?
课后拓展
沉默中,桑娜会想些什么呢?联系课文内容,写一写桑娜的心理活动。
抱回孩子
等待丈夫
决定收养
环境描写
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穷人
勤劳、善良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这段心理活动出现了很多省略号,这里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1.表示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2.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
3.表示语意的跳跃。
4.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
√
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
表示语意的跳跃。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还好,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共14张PPT)
第一课时
穷
人
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列夫·托尔斯泰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各平》 《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
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
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高尔基
初读课文
默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陌生难读的词语多读几遍,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风暴 糟糕 汹涌澎湃 寒风呼啸
潮湿 阴冷 波涛轰鸣 狂风怒吼
心惊肉跳 忐忑不安 沉思 抱怨 魁梧黧黑
倾听 探望 照顾 忧虑 自作自受
海面上波涛( ),天气非常( ),桑娜在家里等得( )。她认真( )屋外的动静,又起身去( )生病的邻居。
这篇课文围绕桑娜夫妇收养孤儿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哪些情节?
小屋补帆盼夫归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探望邻居
抱回孤儿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渔夫归来
主动收养
情节梳理
第一部分
小屋补帆 盼夫归来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1——2自然段
探望邻居 抱回孤儿
第3——11自然段
渔夫归来 主动收养
第12——27自然段
————
关注环境描写
自由朗读课文第1—11自然段,思考:文中没有一个“穷”字,从哪里可以看出他们确实很“穷”?
标注相关语句,批注并和同学交流。
生活十分辛劳
1
2
劳动艰辛
吃得差
穿得差
7
住得差
穿得差
1
屋外
寒风呼啸
屋内
温暖舒适
通过环境描写,突出了桑娜勤劳能干。
对比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