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不懂就要问同步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 不懂就要问同步作业(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06 13:4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上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同步作业
3 不懂就要问
一.试题(共10小题)
1.下列句子中,修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2.《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讲的是 小时候 的故事,他不仅会 ,会 ,还知道 。(  )
A.孙中山、读书、读书、背书、不懂就要问
B.孙中山、读书、背书、提问、思考
C.孙中山、读书、读书、背书、要思考
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近义词。
(1)先生讲得很详细。   
(2)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3)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   
4.词语运用,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照例:    糊里糊涂:    摇头晃脑:   
霎时:    鸦雀无声:    厉声:   
5.照样子,写词语。
摇头晃脑(含身体部位的词语)   
一字不漏(“一~不~”式)   
摆摆手(AAB式)   
6.学会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
(1)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
龙一鸣对“私塾”一词很感兴趣,他利用课文插图,知道“私塾”是指   。
(2)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壮壮利用课文插图,知道“戒尺”是指   ;通过联系上下文,知道“厉声”的意思是   。
(3)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可以从中体会到人物的品质。“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表现了孙中山   的品质。
7.我会修改病句。
(1)这里的花美丽,优美,好看极了!
   
(2)画画对他很感兴趣。
   
(3)学了《司马光》这篇课文,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荷花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改病句)
   
8.按要求改写句子。
(1)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改为反问句)
   
(2)我们要连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修改病句)
   
(3)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照样子用“懒洋洋”写一句话)
   
(4)夜空中的小星星顽皮地眨着眼睛。(仿写拟人句)
   
9.
《不懂就要问》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
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先生拿着戒尺    走到孙中山跟前    厉声问道    你会背了吗    
   会背了    孙中山说着    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问题,不怕挨打吗?”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在文中的意思。
霎时:   
照例:   
(2)用“ ”在文中画出最能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语句。
(3)给第五和第六自然段加标点。
(4)本文可分为三段,请用“‖”在文中标出,并写出每段的段意。
   
(5)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小时候勤学好问?
   
10.读读精彩的开头和结尾,习作时可以模仿哟!
他长着一头乌黑的短发,一双乌溜溜的眼睛亮晶晶的,圆圆的脸上总是挂着顽皮的表情。(开头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生动)
瞧,这就是我班的王牌人物,他喜欢耍酷,总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他能言善辩,常让人张口结舌。哈哈,你猜到他是谁了吗?(概括人物特点,问句结尾)
2022-2023学年上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同步作业
3 不懂就要问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0小题)
1.下列句子中,修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答】A、B、D运用正确。
C.本句前后矛盾,可将“基本上”删除,应用“”
故选:C。
2.《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讲的是 小时候 的故事,他不仅会 ,会 ,还知道 。(  )
A.孙中山、读书、读书、背书、不懂就要问
B.孙中山、读书、背书、提问、思考
C.孙中山、读书、读书、背书、要思考
【解答】《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讲的是孙中山小时候读书的故事,他不仅会读书,会背书,还知道不懂就要问。
故选:A。
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近义词。
(1)先生讲得很详细。 细致 
(2)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立刻 
(3)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 照旧 
【解答】(1)详细:以有大量的细节为特征的。近义词是“细致”;
(2)霎时:极短的时间,片刻。近义词是“立刻”;
(3)照例:照样;遵照常例。近义词是“照旧”。
故答案为:
(1)细致;
(2)立刻;
(3)照旧。
4.词语运用,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照例: 按照惯例;按照常情。  糊里糊涂: 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摇头晃脑: 形容自得其乐或自以为是的样子。 
霎时: 形容极短的时间。  鸦雀无声: 连乌鸦、麻雀的鸣叫都没有了。形容非常寂静。  厉声: (说话)声音严厉地。 
【解答】照例:按照惯例;按照常情。
糊里糊涂: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摇头晃脑:形容自得其乐或自以为是的样子。
霎时:形容极短的时间。
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鸣叫都没有了。形容非常寂静。
厉声:(说话)声音严厉地。
故答案为:
按照惯例;按照常情。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形容自得其乐或自以为是的样子。
形容极短的时间。连乌鸦、麻雀的鸣叫都没有了。形容非常寂静。 (说话)声音严厉地。
5.照样子,写词语。
摇头晃脑(含身体部位的词语) 头重脚轻 手忙脚乱 
一字不漏(“一~不~”式) 一声不响 一成不变 
摆摆手(AAB式) 点点头 弯弯腰 
【解答】故答案为:
头重脚轻 手忙脚乱 一声不响 一成不变 点点头 弯弯腰
6.学会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
(1)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
龙一鸣对“私塾”一词很感兴趣,他利用课文插图,知道“私塾”是指 一种教育机构 。
(2)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壮壮利用课文插图,知道“戒尺”是指 体罚学生用的木板 ;通过联系上下文,知道“厉声”的意思是 指说话的声音严厉 。
(3)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可以从中体会到人物的品质。“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表现了孙中山 勤学好问 的品质。
【解答】(1)私塾:过去的一种教育机构;
(2)戒尺:体罚学生用的木板;厉声:指说话的声音严厉;
(3)“学问学问,不懂就问”表现了孙中山勤学好问的品质。
故答案为:
(1)一种教育机构;
(2)体罚学生用的木板;指说话的声音严厉。
(3)勤学好问。
7.我会修改病句。
(1)这里的花美丽,优美,好看极了!
 这里的花好看极了! 
(2)画画对他很感兴趣。
 他对画画很感兴趣。 
(3)学了《司马光》这篇课文,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了《司马光》这篇课文,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荷花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改病句)
 荷花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篷。 
【解答】(1)重复啰嗦,将“,优美,好看”删去。
(2)词序有语,将“画画”与“我”对调位置。
(3)成分残缺,加上主语。
(4)成分残缺,句末加上“小莲篷”。
故答案为:
(1)这里的花好看极了!
(2)他对画画很感兴趣。
(3)学了《司马光》这篇课文,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荷花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篷。
8.按要求改写句子。
(1)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改为反问句)
 秋天的雨,难道不是一把钥匙吗? 
(2)我们要连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修改病句)
 我们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3)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照样子用“懒洋洋”写一句话)
 蜗牛在草地上懒洋洋地蠕动。 
(4)夜空中的小星星顽皮地眨着眼睛。(仿写拟人句)
 蟋蟀在平台上弹琴。 
【解答】(1)考查了改为反问句。在“是”前面加上“难道不”,句尾加上“吗”,句号改为问号。
(2)考查了修改病句。把“连续”改为“继续”,属于用词不当的语病。
(3)考查了仿写句子。用“懒洋洋”写句子,如:蜗牛在草地上懒洋洋地蠕动。
(4)考查了仿写句子。例句是一个拟人句,把“小星星”赋予人的特点,可仿写拟人句:蟋蟀在平台上弹琴。
故答案为:
(1)秋天的雨,难道不是一把钥匙吗?
(2)我们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3)蜗牛在草地上懒洋洋地蠕动。
(4)蟋蟀在平台上弹琴。
9.
《不懂就要问》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
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先生拿着戒尺  , 走到孙中山跟前  , 厉声问道  :“ 你会背了吗  ?” 
 “ 会背了  。” 孙中山说着  , 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问题,不怕挨打吗?”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在文中的意思。
霎时: 指时间很短。 
照例: 指照平常的做法。 
(2)用“ ”在文中画出最能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语句。
(3)给第五和第六自然段加标点。
(4)本文可分为三段,请用“‖”在文中标出,并写出每段的段意。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段意:孙中山小时候读书,老师只让背不给讲。第二段:(第3~8自然段)段意:写了孙中山学习时壮着胆子请老师讲一讲课文的事件。第三段:(第9~10自然段)段意:赞扬了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态度。 
(5)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小时候勤学好问?
 孙中山每天照例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孙中山壮着胆子请求老师给他讲课文内容。为了学好知识,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道理,挨打也值得。 
【解答】(1)考查了学生理解词语词语搭配能力。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霎时:指时间很短。照例:指照平常的做法。
(2)考查学生找中心句的能力。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文章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阅读全文可知,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中大胆问老师,不怕被批评,最终得到了老师解答的故事,故文章的中心句为最后一句“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3)考查了学生加标点的能力。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厉声问道”为提示语在前,后面加冒号,“孙中山说着”为提示语在后,后面加句号,提示的内容加引号,“你会背了吗”带有疑问语气,后面加问号,其余,句子间的停顿,加逗号,一句话说完加句号。
(4)考查了学生分段及概括段意词语搭配能力。分段就是划分文章的意义段,即在意义上可以构成一一个完整单位的部分。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结合文章内容可知,本文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第1~2自然段)段意:孙中山小时候读书,老师只让背不给讲。第段:(第3~8自然段)段意:写了孙中山学习时壮着胆子请老师讲一讲课文的事件。第三段:(第9~10自然段)段意:赞扬了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态度。
(5)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孙中山照例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孙中山壮着胆子请求老师给他讲课文内容。为了学好知识,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道理,挨打也值得。”这些地方都能说明孙中山小时候勤学好问。
故答案为:
(1)指时间很短。
指照平常的做法。
(2)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3)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4)第一段:(第1~2自然段)段意:孙中山小时候读书,老师只让背不给讲。第段:(第3~8自然段)段意:写了孙中山学习时壮着胆子请老师讲一讲课文的事件。第三段:(第9~10自然段)段意:赞扬了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态度。
(5)孙中山每天照例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孙中山壮着胆子请求老师给他讲课文内容。为了学好知识,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道理,挨打也值得。
10.读读精彩的开头和结尾,习作时可以模仿哟!
他长着一头乌黑的短发,一双乌溜溜的眼睛亮晶晶的,圆圆的脸上总是挂着顽皮的表情。(开头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生动)
瞧,这就是我班的王牌人物,他喜欢耍酷,总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他能言善辩,常让人张口结舌。哈哈,你猜到他是谁了吗?(概括人物特点,问句结尾)
【解答】故答案为:
爸爸剃一个小平头,高高的鼻梁,尖尖的下巴,中等个,挺着一个将军肚,活像一个久经杀场,肩负重任的将军。
这就是我的父亲,一个爱好广泛的、乐于助人的好父亲,我怎么能不爱他呢?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