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25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正在乘坐电梯下楼的一位同学看到身旁的大楼拔地而起,大声惊叫:“楼不是静止的吗?怎么动起来了?”对于大楼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楼只能是静止的,不可能运动
B.楼实际在运动,不可能真的静止
C.看到楼在运动是以乘坐的电梯为参考系
D.看到楼静止是以乘坐的电梯为参考系
2.下述运动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减小
B.物体的加速度减小,速度反而增大
C.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却不为零
D.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不变,速度也始终不变
3.在某次铅球比赛中,某运动员以18.62 m的成绩获得金牌。这里记录的成绩是指( )
A.比赛中铅球发生的位移大小
B.比赛中铅球经过的路程
C.既是铅球发生的位移大小,又是铅球经过的路程
D.既不是铅球发生的位移大小,也不是铅球经过的路程
4.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分钟可分成60个时刻
B.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在于长短不同,长的是时间,短的是时刻
C.2020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于1月24日20时现场直播,20时指的是时间
D.火车站的屏幕上显示的是列车的时刻表
5.沿同一条直线运动的两个质点a、b在0~t0时间内的位移—时间(x t)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质点a做周期性往返运动
B.在0~t′时间内,a、b的位移相同
C.在0~t′时间内,a的位移大于b的位移
D.在0~t0时间内,a通过的路程是b通过路程的3倍,但位移相同
6.如图所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透苹果瞬间的照片,该照片经放大后分析出,在曝光时间内,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1%~2%。已知子弹飞行速度约为500 m/s,由此可估算出这幅照片的曝光时间最接近( )
A.10-3 s B.10-6 s C.10-9 s D.10-12 s
二、计算题(14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7.(6分)一辆客车在某高速公路上行驶,在经过某直线路段时,司机驾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司机发现其正要通过正前方高山悬崖下的隧道,于是鸣笛,5 s后听到回声;听到回声后又行驶10 s司机第二次鸣笛,3 s后听到回声。请根据以上数据帮助司机计算一下客车的速度,看客车是否超速行驶,以便提醒司机安全行驶。已知此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110 km/h(如图所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8.(8分)如图所示,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
3.0 cm的遮光板。滑块向右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两个光电门A和B。光电门上的黑点处有极细的激光束,当遮光板挡住光束时开始计时,不遮挡光束时停止计时。现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所用的时间为Δt1=0.30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所用的时间为Δt2=0.10 s,光电门从第一次计时结束到第二次计时开始经历的时间为Δt=0.30 s。求:
(1)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是多少?
(2)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是多少?
(3)滑块的加速度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正在乘坐电梯下楼的一位同学看到身旁的大楼拔地而起,大声惊叫:“楼不是静止的吗?怎么动起来了?”对于大楼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楼只能是静止的,不可能运动
B.楼实际在运动,不可能真的静止
C.看到楼在运动是以乘坐的电梯为参考系
D.看到楼静止是以乘坐的电梯为参考系
【解析】选C。电梯向下运动过程中,距离地面越来越近,以电梯为参考系,感觉大楼是上升的,我们平时所说大楼是静止的,通常是以地面为参考系,A、B、D错,C正确。
2.下述运动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减小
B.物体的加速度减小,速度反而增大
C.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却不为零
D.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不变,速度也始终不变
【解题技巧】(1)速度是增大还是减小取决于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
(2)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
【解析】选D。判断物体的速度是增大还是减小,是根据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的关系。只要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就增大;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就减小,与加速度增大还是减小无关。故选项A、B所述的均可能出现。物体速度为零,加速度可能不为零,如汽车起动瞬间,故选项C所述情况可能出现。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必发生变化,故选项D所述情况不可能出现。
3.在某次铅球比赛中,某运动员以18.62 m的成绩获得金牌。这里记录的成绩是指( )
A.比赛中铅球发生的位移大小
B.比赛中铅球经过的路程
C.既是铅球发生的位移大小,又是铅球经过的路程
D.既不是铅球发生的位移大小,也不是铅球经过的路程
【解析】选D。铅球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铅球的比赛成绩18.62 m是抛出点A的竖直投影点A′到落地点B的距离,而位移是有向线段,路程是AB曲线的长度,只有D正确。
4.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分钟可分成60个时刻
B.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在于长短不同,长的是时间,短的是时刻
C.2020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于1月24日20时现场直播,20时指的是时间
D.火车站的屏幕上显示的是列车的时刻表
【解析】选D。时间指的是时间间隔,而时刻是指时间点,故选项A、B、C错误,选项D正确。
5.沿同一条直线运动的两个质点a、b在0~t0时间内的位移—时间(x t)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质点a做周期性往返运动
B.在0~t′时间内,a、b的位移相同
C.在0~t′时间内,a的位移大于b的位移
D.在0~t0时间内,a通过的路程是b通过路程的3倍,但位移相同
【解析】选C。由图可得:质点a做周期性往返运动,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在0~t′时间内,a、b质点都从x=0处运动到x=-5 m处,故位移相等,都为-5 m,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错误,符合题意。由图可得:在0~t0时间内,a通过的路程为6×5 m=30 m,b通过路程为2×5 m=10 m,即a通过的路程是b通过路程的3倍;两质点位移都为零,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6.如图所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透苹果瞬间的照片,该照片经放大后分析出,在曝光时间内,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1%~2%。已知子弹飞行速度约为500 m/s,由此可估算出这幅照片的曝光时间最接近( )
A.10-3 s B.10-6 s C.10-9 s D.10-12 s
【解析】选B。苹果的直径约为10 cm,照片中子弹的长度大约与苹果的半径相等,即可设子弹的长度约为5 cm,则曝光时间内子弹移动的距离约为x=
5 cm×1%=0.05 cm=5×10-4 m,曝光时间t== s=10-6 s。
二、计算题(14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7.(6分)一辆客车在某高速公路上行驶,在经过某直线路段时,司机驾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司机发现其正要通过正前方高山悬崖下的隧道,于是鸣笛,5 s后听到回声;听到回声后又行驶10 s司机第二次鸣笛,3 s后听到回声。请根据以上数据帮助司机计算一下客车的速度,看客车是否超速行驶,以便提醒司机安全行驶。已知此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110 km/h(如图所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解析】设客车的速度为v1,声音的速度为v2,第一次鸣笛时客车离隧道口的距离为L1,第二次鸣笛时客车离隧道口的距离为L2,在第一次鸣笛到听到回声的过程中,则有:v2t1=2L1-v1t1
在第二次鸣笛到听到回声的过程中,则有:
v2t3=2L2-v1t3,又因为:L2=L1-v1(t1+t2)
联立可得:v1≈24.29 m/s≈87.4 km/h<110 km/h,故客车未超速。
答案:87.4 km/h 客车未超速
8.(8分)如图所示,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
3.0 cm的遮光板。滑块向右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两个光电门A和B。光电门上的黑点处有极细的激光束,当遮光板挡住光束时开始计时,不遮挡光束时停止计时。现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所用的时间为Δt1=0.30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所用的时间为Δt2=0.10 s,光电门从第一次计时结束到第二次计时开始经历的时间为Δt=0.30 s。求:
(1)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是多少?
(2)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是多少?
(3)滑块的加速度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解析】(1)根据题意,遮光板通过单个光电门的短暂时间里视滑块为匀速运动,据v=得: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v1= m/s=0.10 m/s。
(2)同理,遮光板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v2= m/s=0.30 m/s。(3)滑块的加速度a== m/s2≈0.67 m/s2。
答案:(1)0.10 m/s (2)0.30 m/s (3)0.67 m/s2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