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同步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吾日三省吾身(每天)
B.三十而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C.子在川上曰(河流)
D.传不习乎(传授)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 lún) 不亦说乎(yuè)
B.一箪食( dān) 吾日三省吾身( shěng)
C.博学而笃志(dǔ) 传不习乎( zhuàn)
D.学而不思则罔(wáng) 逝者如斯夫(sī)
3.下列选项中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C.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D.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二、句子默写
4.古诗文默写。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请根据提示,用《<论语>十二章》中的语句填写:
(1)表达了与“举一反三”意思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
(2)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一句来劝解自己。
(3)孔子提倡“见贤思齐”,与之意思相近的语句是__________。
(4)与“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一样,________,_______。两句也表达了要惜时的意思。
三、对比阅读
班级组织“跟着古人学交友”的专题话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选自《论语》)
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也是“四书”之一。
C.【甲】文中的“家君”是敬辞,指的是对方的父亲。
D.【乙】文中曾子的话说明自省是儒家弟子自我教育、自我修德的方法和途径。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________________
(2)相委而去 委:________________
(3)不亦说乎 说:________________
(4)人不知而不愠 愠:________________
7.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在与朋友相处时,我们应该遵循哪些交友原则?请结合两则材料,说说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乙】
孟子曰:“尽信书①”,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者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②也。”
(《孟子·尽心下》)
孟子曰:“君子深造③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④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⑤,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孟子·告子下》)
孟子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孟子·公孙丑》)
【注释】①书:指《尚书》。②杵:捣物的棒槌,这里这里指古代战车上所用的一种长杆兵器。③深造:高深的造诣。④资:积累。⑤原:同“源”。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温故而知新
(3)一日暴之
(4)取二三策而已矣
10.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1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教 亦 多 术 矣 予 不 屑 之 教 诲 也 者 是 亦 教 诲 之 而 已 矣
12.【甲】文中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强调了什么道理?
13.【甲】文和【乙】文所选的言论论述的内容有什么异同?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面小题。
【甲】《论语》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乙】关尹子教射
列子①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②。尹子曰:“子③知子之所以中④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问:“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⑤而勿失⑥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故圣人不查存亡⑦,而察其所以然。”
(选自《列子·说符篇》)
【注释】①列子:列子,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②关尹子:官名,此处是以官代名,关是指老子出函关的关,守关的人叫作关令尹,名字叫作喜,所以称为关令尹喜,后人尊称为关尹子。③子:你。④中:射中,打中。⑤守:掌握(规律),回勿失不要忘记。⑦存亡:结果。
14.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______ 殆:______
(2)弗知也 弗:______
(3)故圣人不查存亡 故:______
15.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可以为师矣 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B.学而不思则罔 而察其所以然
C.仁在其中矣 列子学射,中矣
D.退而习之 知之矣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2)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17.甲文用简短的话告诉了我们诸多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思考乙文,你从这个小故事中领悟到关于学习的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四、翻译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学而时习之________
②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
③温故而知新________
④可以为师矣________
⑤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
⑥切问而近思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详解】“传不习乎”中的“传”是动词活用作名词,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故选D。
2.A
【详解】A.正确
B.吾日三省吾身(xǐng);
C.传不习乎( chuán);
D.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故选A。
3.D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句读。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语法进行停顿。
4. 温故而知新 人不知而不愠
择其善者而从之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的默写。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愠、逝、昼”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
5.C 6. 约定 舍弃 同“悦”,愉快 生气,恼怒 7.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大意对即可) 8.示例:交友要讲诚信,曾子每天要反省自己“与朋友交”是否讲诚信,《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元方也告诉我们和朋友交往时要讲诚信;交友要选择志同道合的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告诉我们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交流求学的心得,探索为人的道理,是很快乐的事。(大意对即可)
【解析】5.C.“家君”是谦辞,指的是自己的父亲。
故选C。
6.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1)句意为: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期,约定。
(2)句意为: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委,舍弃。
(3)句意为:不也是高兴的吗?说,同“悦”,愉快。
(4)句意为: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愠,生气,恼怒。
7.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
择,选择;其,他们的;善者,优点;不善者,缺点。
8.考查阅读启示。
根据甲文中的“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和乙文中的“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可知,交友要讲诚信。
根据甲文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可知,“朋”指志同道合的人。所以交友要选择志同道合的人。“不亦乐乎”意为,不也是快乐的吗?这告诉我们,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和我们一起探讨学问,交流心得,是很值得快乐的事情。
【点睛】参考译文:
【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乙】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9.(1)乐:以……为乐 (2)故:旧的知识 (3)暴:通“曝”,晒 (4)策:竹简 10.①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②学问之道没有别的什么,不过就是把那失去了的本心找回来罢了 11.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12.强调时间流逝,生命短暂,要珍惜时间。 13.相同点:强调做学问时应有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不同点:【乙】文还论述了治理国家的道理。
【解析】9.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爱好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乐,以……为乐。
(2)句意:温习旧的知识有新的理解与体会。故,旧的知识。
(3)句意:晒它一天。暴,通“曝”,晒。
(4)句意:只不过取其中两、三竹简罢了。策,竹简。
10.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
(1)而,却;罔,迷惑;殆,疑惑,有害;
(2)无他,没有别的;求,找回;放心,失去了的本心。
11.考查断句。
句意:教育也有多种方式方法,我不屑于教诲他,本身就是对他的教诲。“教亦多术矣”的主语是“教”。“予不屑之教诲也者”的主语是“予”。“是亦教诲之而已矣”的主语是“是”。
故断句为: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12.考查词句理解。
句意为: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运用比喻的修辞,把时间比作流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时间流逝不停,生命如此短暂。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
13.考查比较阅读。
甲文“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的是学习方法。“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讲的是学习态度。乙文中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讲的是学习要有怀疑的态度。“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讲的是学习方法,要坚持学习。“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讲的是学习方法,要注重积累。所以两文都强调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乙文中的“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讲的是如何治理国家。而甲文中并没有这部分内容。
【点睛】参考译文:
【甲】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乙】孟子说:“要是完全相信《书》,那还不如没有《书》。我对《武成》篇只不过取其中两、三竹简罢了。仁者在天下无敌,以最讲仁道的人去征伐最不仁道的人,怎能不使血多得把木槌都漂流起来呢?”
孟子说:“君子遵循一定的方法来加深造诣,是希望自己有所收获。自己有所收获,就能够掌握牢固;掌握得牢固,就能够积累深厚;积累得深厚,用起来就能够左右逢源。所以,君子总是希望自己有所收获。”
孟子说:“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凉它十天,没有能够长大的。”
孟子说:“学问之道没有别的什么,不过就是把那失去了的本心找回来罢了。”
孟子说:“教育也有多种方式方法,我不屑于教诲他,本身就是对他的教诲。”
孟子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14. (1)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疑惑。 (2)不 (3)因此 15.B 16.(1)广泛地学习而且有坚定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而且多多思考当前的事情。(2)你知道你为什么能射中吗?(你知道你射中的道理吗?) 17.示例一:学习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习过程。示例二:学习不只要重视结果,要重视其中的道理或规律。(只要意思对即可)
【解析】14.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疑惑。
(2)句意:不知道。弗:不;
(3)句意:因此圣人不关心结果。故:因此 。
15.A.动词,成为/动词,治理;
B.都表转折,都译为“但是、却”;
C.名词,中间/动词,射中靶心;
D.代词,指代射箭这件事/代词,指射中靶心的原因;
故选B。
16.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博学:广泛地学习;笃志:坚定志向;切:恳切;
(2)之所以:表因果关系,在此可理解为“……的原因(道理)”;乎:语气词,吗。
17.本题考查文言文中寄寓的道理。
列子学习射箭,关尹子认为列子只射中却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不能算学会射箭;在列子明白射中靶心的道理后,关尹子借射箭谈理国修身“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故圣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然”,强调治理国家与自我修养不要只注重结果要关注过程;启发我们学习不只要重视结果,要重视其中的道理或规律。
【点睛】【甲】参考译文: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子夏说:“广泛地学习而且有坚定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而且多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乙】参考译文:
列子跟关尹子学习射箭,(有一次)列子射中了靶心。去请教关尹子,说:“我学的差不多了吧”。关尹子说:“你知道你为什么能射中吗?”列子回答说:“不知道”。关尹子说:“不知道不能算是学会了”。列子回去再练习。过了三年,列子又来向关尹子求教。关尹子又问:“你知道你能射中靶心的原因吗”?列子说:“知道了”。关尹子说:“现在可以了。掌握住之所以能射中的规律,严格要求自己,就能每发必中。不但是射箭,治理国家以及自我修养,都要像这个样子。因此圣人不关心结果,而注重清楚的了解整个过程。”
18. 温习 每天 学过的知识 可以凭借 跟从(学习) 恳切
【详解】①句意为: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习:温习。
②句意为: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日:每天。
③句意为: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故:学过的知识。
④句意为:就可以当老师了。可以:可以凭借。
⑤句意为:选择优秀的去跟随学习它。从:跟从(学习)。
⑥句意为: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切: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