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1.3 人口容量 课件(共8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1.3 人口容量 课件(共8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05 16:02: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85张PPT)
课标内容 素养目标
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1.运用资料,分析不同区域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区域认知)
2.结合实例,比较并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异同。(综合思维)
3.通过估算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形成正确的人口资源观。(人地协调观)
因素 相关性 影响
资源 正相关 资源越丰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资源越贫乏,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
科技发展 水平 正相关 科技发展水平越高,能够利用的资源越多,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地区的对外 开放程度 正相关 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越高,能够利用的地区外资源越多,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生活消费 水平 负相关 消费水平越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
经济发达 程度 正相关 经济越发达,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人口受教 育水平 正相关 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省区 广东 福建 海南 江西 湖南 广西 云南 重庆 台湾
人口 承载 状况 0.2~ 0.7 0.7~ 1.3 0.7~ 1.3 1.3~ 2 1.3~ 2 1.3~ 2 2~ 2.5 2~ 2.5 2~
2.5
题目(1) 题目(2)
问 资源环境承载力 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思 分析图表资料 台湾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
答 台湾最大 D项正确
区域资源 环境承载力 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强调点 强调土地、淡水、森林等资源能够供给的人口数量和经济规模,承载量最小的因素成为该地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强调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口) 强调在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条件下,促进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适度人口(最佳人口)
实质 一个警戒值 一个警戒值 一个合理值
体现 生存 生存 发展
共同点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①约16亿人
最适宜的 人口数量 温饱型消费水平 ②10亿人内
小康型消费水平 ③8亿~9亿人
富裕型消费水平 ④7亿人内
[课堂小结]
地区 年生物量 (万吨) 可承载人 口(万人) 最大可能
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东北地区 105 100 23 000 229
长江中下游地区 88 600 22 000 395
青海、西藏 10 000 1 000 4
朝鲜 韩国
矿产资源 丰富 匮乏
国土面积(万平方千米) 12.27 10.02
人口数量(万人) 2 516 5 062
GDP总计(亿美元) 162 13 780
人均GDP(美元) 643 27 222
适度人口(万人) 980 1 150
耕地(公顷) 森林面积(公顷) 淡水(m3)
0.1 0.1 2 000
人口 面积 (km2) 耕地 (km2) 森林面积 (km2) 年径流总
量(m3)
6 200万 22万 8万 7.5万 5 105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