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6.1《老子》四章 (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6.1《老子》四章 (共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05 16:2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但是就其籍贯也多有争议,《史记》等记载老子出生于陈国。生卒年不详,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与庄子并称为“老庄”。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适周,曾向老子问礼。因周室衰微,老子隐姓埋名,研究道德学问。居周久之,离开周室,西出函谷关,应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五千言,莫知所终。
老子的哲学思想以及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我国两千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 子
当时,诸侯争霸,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不断发动战争。残酷的战争让老子目睹了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室之史,他提出了一系列治国安民的主张,为社会开出一剂与儒家不同的“药方”。老子主张以宇宙本体、万物之源的“道”作为法则,以“天道”驾驭“人道”,用“无为”实现“有为”。
成书背景
刘向《列仙传》记老子出关:“后周德衰,乃乘青牛车去。入大秦,过西关。关令尹喜待而迎之,知真人也。乃强使著书,作《道德经》上下二卷。”又云:“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这便是若无尹喜遇太上,何来今日《道德经》的典故。
老子出关
《道德经》
《老子》八十一章,计五千言,分上下卷,上卷以讲“道”开始,下卷以讲“德”开始,前37章属于《道经》、第38章以后属《德经》,故又称《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王弼《老子注》是千百年来流传最广的注本。
《道德经》以哲学意义之“道”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文意深奥,句涵广博。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并有自己的运行规律。所以,老子将“道”阐释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众妙之门”“万物之宗”。《老子》论“道”,突出的是“自然”,所谓“道法自然”,即把“自然”看成是万事万物的最高法则。
在治理国家上,他主张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从而达到“相安无事”的自然状态。修身方面,老子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①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代的车轮由三十根辐条所构成。
②毂: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
③当其无,有车之用:车的功用正是产生于车毂的“无”。“无”指车毂的“中空处”。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
——《诗经·伐檀》
古代马车的各部分名称
④埏埴:和泥(制作陶器)。埏,揉和;埴,黏土。
以(之)为:把……当作……,把……作为……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⑤户牖:门窗。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归有光《项脊轩志》
以(之)为:把……当作……,把……作为……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第十一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通过对“有”和“无”辩证关系的分析,体现老子“有无相生”的观点。
2.本章是如何论证“有”与“无”的辩证关系的?
比喻论证。车轮毂的圆孔、陶器中空的部分、房舍的门窗,正是因为有缝隙、有空间,才使本体可以使用。
内容梳理
  3.语段最后总结道:“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其中蕴含着“有”和“无”怎样的关系?
  “有”与“无”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犹如有了车毂中间的空间,才有车轮平稳的转动;有了器皿中间的空间,才能盛水、盛食物;有了门窗四壁的空间,才具备房屋的作用。因此,“有”和“无”,是相互依存,“有”借助“无”的存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1.思考探究:老子对“有”和“无”的认识,与世俗常见有何不同?
一般人只看到眼前事物“实”和“有”的部分及其作用,而忽略事物另一面“空”和“无”所起的作用,更多的是利用事物“有”的部分,却不知道这“有”的功用正是与“无”相互成就而得。
老子特别把“无”的作用突显出来。他用三个具体的生活器物,形象论述了“有”与“无”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有”“无”相生相成,才构成了能为人类所利用的世间万物。
有无相生、对立统一的道理,是道家非常重要的思想。
深入研习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第二章)
老子认为事物都存在着对立面,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彼此相对,又互相依存。人们掌握了万物相互依存、相反相成的规律,便能从中获得力量。
拓展延伸
“《老子》这部书从各个方面提醒人们重视‘无’的地位和作用。不但认识‘无’,而且用‘无’的原则来指导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以及政治生活。”
“老子的‘无为’不是一无所为,而是用‘无’的原则去‘为’。所以能做到有若无,实若虚,以退为进,以守为攻,以屈为伸,以弱为强,以不争为争,从而丰富了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建立了中国古代辩证法贵柔的体系,与儒家《易传》尚刚健体系并峙。两大流派优势互补,共同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
“如果把‘无’的地位、作用过分夸大,反倒背离了真理……没有墙壁、梁柱、砖木的‘有’,也就没有供起居的空间,只是一片空旷的开阔地,虽有空间(‘无’),却不能居住。‘有’与‘无’互相依存,相得益彰。”
——任继愈 《竹影集:任继愈自选集》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①企者:踮起脚的人 ②跨者不行: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稳。
③自见者不明:自我显露的不能显明。 ④自是者不彰:自己为是的不能彰显。
⑤自伐:和下文的“自矜”都是自我夸耀的意思。
⑥长:长久。一说读zhǎng,意思是得到敬重。
⑦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等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就叫做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行,同“形”。
⑧处:为,做。
形作动
名作动
1.第二十四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如何理解本章中“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的含义?
①“企者”是想要高出于人,想站得高,结果反而站不稳;
②“跨者”是想要比别人走得快、走得远,结果反而走不远、走不快、走不长久。
“企立”和“跨行”是违背人体自然规律、打破行走平衡规律的行为,这些好高骛远的主观妄动,是想要突破人体的自然状态,是急于求成、贪功冒进、内心焦躁的心理反映,所以结果必然适得其反,只有自然平衡的状态才是最适合的行为。
深入研习
(2)如何理解“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的含义?
“自见”“自是”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自我,所以就会局限于自己狭隘的范围和狭隘的主观意识,导致他们不能看清看明,最真实的一面也得不到彰明。
“自伐”“自衿”都是自夸自己的功劳,容易好大喜功,自鸣得意。
老子指出的四种相似的不良行为后果:自见、自是、自伐、自矜,其本质都是喜欢追逐事物的显相,过于看重自我,急于表现,自我夸耀,这样难以求得一个理想的结果。
深入研习
企立、跨行
自见、自是
自伐、自矜
急于求成
内心焦躁
本质
恶 果
根源
追逐显相
看重我“有”
余食赘行
令人厌恶
有道者不处
第四十五章(节选):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天下最完满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有欠缺,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衰竭的。天下最充实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是空虚没有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笔直的东西(远远超出了一般的标准),看起来好像是弯曲的,最灵巧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是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像是不善言辞的。
拓展延伸
2.本章小结:
   遵循自然规律,不要贪功冒进,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追逐显象,有道者不会彰显自我。
深入研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①强(qiǎng)行者有志: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
② 不失其所者久: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不衰。
③ 死而不亡者寿: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意思是,有道之人身死而道长存,这就是寿。
1.如何理解《老子》第三十三章中的“知人”“自知”“胜人”“自胜““知足”“强行”?
“知人者”,知人不知己,是一般之智。
“自知者”,知人更知己,能反省自身,体察生命本质。自知者不仅要了解自己的优势,了解自己内心真正的热爱与追求,更要看清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全面了解自己,才能给人生以合理定位,才能明确人生发展的方向。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强调我们不仅要向外探求,了解他人,更要多和自己对话,了解自己。
1.如何理解《老子》第三十三章中的“知人”“自知”“胜人”“自胜““知足”“强行”?
“胜人者”,凭借外在力量战胜别人,只是有力量。
“自胜者”,凭借内在意志战胜自我,克制欲望,摒除杂念;能把控自己的人,才能达到无所不容、物我两忘的境界,才称得上强者。
1.如何理解《老子》第三十三章中的“知人”“自知”“胜人”“自胜““知足”“强行”?
“知足者富”:真正的富有并不是满足于现状,也不是满足于物质追求,而是对自知、自胜的程度达到一定境界而感到满足,这才算富有。知足者不失“自知”“自胜”立身之本,才可以立身长久。这句话,并不等同于“知足常乐”。
“强行者有志”:不断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人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唯有心怀大志者,方能坚持不懈。一个人的志向越坚定,就越能够坚持下去,勇于挑战,成就自我。反之,志向越弱,行动越不能持久。
2.本章小结:
本章强调人要“自知”“自胜”“知足”“强行”,个人品行修养,重在修身。对外的“知人”“胜人”固然可贵,对内的“自知”“自胜”更为重要,更符合“道”。一个能“自知”“自胜”“知足”“强行”的人,才能延续他的精神生命。“死而不亡”,是说虽然人的身体消亡了,但人的精神是不朽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有道之人是长寿的。
深入研习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léi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状语后置
事物安然未生变数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事物细小的时候容易散失。要在事情没有发生前就早作准备,要在祸乱没有产生前就处理妥当。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从一筐筐泥土建筑起来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举步走出来的。强作妄为就会败事,执意把持就会失去。
第六十四章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所以圣人不求有所作为,因此不会败事,不执意把持,因此不会丧失。一般人做事,常在接近成功时遭致失败。审慎面对事情的终结,一如开始时那样(慎重),就不会失败。所以圣人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不看重难得的货品,学常人所不学的,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以辅助万物的自然变化而不加以干预。
相同:
《老子》中“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强调只有从小处开始积累,才能完成大事。
《劝学》中“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也强调从小处积累的重要性。
从这个角度来看,两者的思想是相同的。
1.老子提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也曾强调积累的重要性,两者的思想是否相同?
不同:
①荀子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要像蚯蚓那样“用心一也”,虽然“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也要“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提出了积极进取的主张。
②老子则主张“无为”“无执”,实际上是让人们依照自然规律办事,树立信心,具有毅力,能够耐心地一点一滴去完成,稍有松懈,常会造成前功尽弃、功亏一篑的结局。
1.老子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排比句式来强调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也曾强调积累的重要性,两者的思想是否相同?
《老子》四章选文,表现了老子的思想主张,涉及修身处世、治国理政等方面。
  1.辩证分析“有”“无”的关系;
  2.告诫我们不要“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不可急于求成,自我炫耀;
  3.提醒我们加强个人品德修养,重在修身;
  4.要防患未然,要注意细节, 要慎终如始。
课堂小结
本文主要阐述了老子关于“有”和“无”辩证关系的分析、有道之人不彰显自我的道理,强调了人要“自知”“自胜”“知足”“强行”,要加强自我修养的观点,并告诉人们要依照自然规律,从小事做起,慎重如始。
文章主旨
“对待”关系 老子的态度 相关章句
学者柳诒征指出:“老子之书,专说对待之理。”(《中国文化史》)《老子》中有多组“对待”关系,请你从文中找出,并简要梳理比对。
“有”和“无”
“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为用的;“无”能发挥大作用,但被人忽视了。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有为”是不妄为;“无为”即顺其自然,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
“知人”和“自知”
“知人”是智慧,“自知”是通透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和“自胜”
“胜人”是有力,“自胜”是坚强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要慎始慎终,才能成而不败
“有为”和“无为”
“成”和“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