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3.2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2)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3.2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2)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0-06 21:00: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23.2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第2课时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学习目标
准备好了吗?一起去探索吧!
1.进一步巩固解直角三角形有关知识,了解仰角、俯角的概念.
2.能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知识解决与仰角、俯角和方位角有关的实际问题.
3.能将某些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归结为直角三角形中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问题.
4.体会数形之间的关系,学习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回顾
1.解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是什么?
除直角外的两个元素(至少有一边)
2.解直角三角形的依据是什么?
a2+b2=c2
∠A+∠B=90°
(1)三边之间的关系:
(2)两个锐角之间的关系:
(3)边角之间的关系:
sinA= ,cosA= ,tanA= .
sinB= ,cosB= ,tanB= .
A
B
C
a
b
c
如图,一学生要测量校园内一棵水杉树的高度.他站在距离水杉树8m的E处,测得树顶的仰角∠ACD=52°,已知测角器的架高CE=1.6m,问树高AB为多少?(精确到0.1米)
思考
仰角是什么角呢?
A
B
C
E
D


线
水平线
仰角
视线
俯角
视线
在进行高度测量时,由视线与水平线所夹的角中,当视线在水平线上方时叫做仰角;当视线在水平线下方时叫做俯角.
归纳
合作探究
例3 如图,一学生要测量校园内一棵水杉树的高度.他站在距离水杉树8m的E处,测得树顶的仰角∠ACD=52°,已知测角器的架高CE=1.6m,问树高AB为多少?(精确到0.1米)
A
B
C
E
D
8m
52°
1.6m
分析:要计算的是AB的长度,
又有AB=AD+DB,
DB=CE=1.6m,
只要再求出AD的长度即可.
合作探究
例3 如图,一学生要测量校园内一棵水杉树的高度.他站在距离水杉树8m的E处,测得树顶的仰角∠ACD=52°,已知测角器的架高CE=1.6m,问树高AB为多少?(精确到0.1米)
A
B
C
E
D
8m
52°
1.6m
解:在Rt△ACD中,∠ACD=52°,CD=EB=8m.
由tan∠ACD= ,得
AD=CD·tan∠ACD=8×1.2799≈10.2(m).
由BD=CE=1.6m,得
AB=AD+DB=10.2+1.6=11.8(m).
答:树高AB为11.8m.
合作探究
例4 如图,某校九年级学生要测量当地电视塔的高度AB,因为不能直接到达塔底B处,他们采用在发射台院外与电视塔底B成一直线的C,D两处地面上,用测角器测得电视塔顶部A的仰角分别为45°和30°,同时量得CD为50m.已知测角器高为1m,问电视塔的高度为多少米?(结果精确到1m).
分析:要求电视塔的高度,也就是求AB的值.
AB=AB1+B1B,其中B1B=1m,再计算出AB1的值即可.
合作探究
例4 如图,某校九年级学生要测量当地电视塔的高度AB,因为不能直接到达塔底B处,他们采用在发射台院外与电视塔底B成一直线的C,D两处地面上,用测角器测得电视塔顶部A的仰角分别为45°和30°,同时量得CD为50m.已知测角器高为1m,问电视塔的高度为多少米?(结果精确到1m).
解:设AB1=x m.
在Rt△AC1B1中,由∠AC1B1=45°,得C1B1=AB1.
在Rt△AD1B1中,由∠AD1B1=30°,得
解方程,得x=+1)
答:电视塔的高度为69m.

tanAD1B1= = ,
≈68.
∴AB= AB1 + B1B≈68+1=69(m)
合作探究
例5 如图,一船以20 n mile/h的速度向东航行,在A处测得灯塔C在北偏东60°的方向上,继续航行1h到达B处,再测得灯塔C在北偏东30°的方向上.已知灯塔C四周10 n mile内有暗礁,问这船继续向东航行是否安全?
D


C
A
B
30°
60°
分析:这船继续向东航行是否安全,取决于灯塔C到AB航线的距离是否大于10 n mile.
过点C作CD⊥AB于点D,则CD的长就是灯塔C到AB航线的距离.
合作探究
例5 如图,一船以20 n mile/h的速度向东航行,在A处测得灯塔C在北偏东60°的方向上,继续航行1h到达B处,再测得灯塔C在北偏东30°的方向上.已知灯塔C四周10 n mile内有暗礁,问这船继续向东航行是否安全?
D


C
A
B
30°
60°
解:过点C作CD⊥AB于点D.
设CD=x n mile.
在Rt△ACD中,AD= = .
在Rt△BCD中,BD= = .
由AB=AD–BD,得
解方程,得x=
答:这船继续向东航行是安全的.
>10.
AB= – =20,即
方法归纳
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
(1)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画出平面图形,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2)根据条件的特点,适当选用锐角三角函数等去解直角三角形;
(3)得到数学问题的答案;
(4)得到实际问题的答案.
抢答
随堂练习
1.如图,某地修建高速公路,要从A地向B地修一条隧道(点A、B在同一水平面上).为了测量A、B两地之间的距离,一架直升飞机从A地出发,垂直上升800米到达C处,在C处观察B地的俯角为α,则A、B两地之间的距离为(  )
A. 800sinα米 B. 800tanα米
C. 米 D. 米
D
A
B
C
α
抢答
2.如图,要测量B点到河岸AD的距离,在A点测得∠BAD=30°,在C点测得∠BCD=60°,又测得AC=100米,则B点到河岸AD的距离为( )
B
D
C
A
A. 100米 B. 米
C. 米 D. 50米
B
随堂练习
抢答
随堂练习
分析:如图,α=30°,β=60°.
在Rt△ABD中,α =30°,AD=120,所以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出BD;类似地可以求出CD,进而求出BC.
3.热气球的探测器显示,从热气球看一栋楼顶部的仰角为30°,看这栋楼底部的俯角为60°,热气球与楼的水平距离为120m,这栋楼有多高(结果取整数)?
抢答
3.热气球的探测器显示,从热气球看一栋楼顶部的仰角为30°,看这栋楼底部的俯角为60°,热气球与楼的水平距离为120m,这栋楼有多高(结果取整数)?
随堂练习
解:如图,α = 30° , β= 60°,AD=120.
答:这栋楼高约为277m.
(m).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仰角、俯角:
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
在进行高度测量时,由视线与水平线所夹的角中,当视线在水平线上方时叫做仰角;当视线在水平线下方时叫做俯角.
(1)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画出平面图形,转化为解直角
三角形的问题)
(2)根据条件的特点,适当选用锐角三角函数等去解直角三角形;
(3)得到数学问题的答案;
(4)得到实际问题的答案.
教科书第126页练习第1题
第128页练习第2题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