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一)(第1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一)(第1课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0-05 20:0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1~73页的例1和“想想做做”。
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学会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发展分析、归纳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使学生用列表的方法联系已有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学会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
使学生正确整理、分析数量关系、学会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
教学课件、实物投影。
▍流程一:引入新课
1.复习:出示题目,谈话:你能根据前几个数的规律,填出第4个数吗?
提问:为什么这么填?说说你的想法。
2.小结:我们发现前3个数,第一组每次都加2,第二组每次都加5,第三组每次都加10,第4个数根据前面的规律就可以填出来了。
3.谈话:今天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就和这个类似,你有信心解答出来吗?
(板书课题: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
▍流程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图
提问:题目中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要解决哪些问题?
2.分析数量关系
提问:“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是什么意思?先和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如果学生说出“第()天比第()天多摘5个桃”,相继提问:第6天摘的桃与哪天有关呢?
如果学生说出“第()天摘的个数+5=第()天摘的个数”,相继提问:如果要求第4天摘的个数,可以怎么做呢?
提问:现在我们要求“第3天摘了多少个桃?”应该先求出什么呢?
请学生分小组讨论自己的想法,然后交流。
引导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汇报:
(1)根据上面提到的数量关系你打算怎样解答题目中的问题,我们可以先算出什么?再算什么?
(2)求第二天摘桃的个数需要用到哪些已知条件?求第三天或第五天摘桃的个数呢?
小结:要求小猴第3天摘了多少个桃,我们应该先求出小猴第2天摘的个数。然后用第2天摘的个数加5,就可以得到我们需要的答案。同样道理,求其他天数摘桃的个数时,只需要先求出前一天摘的个数再加5就可以了。
3.尝试解答
提问: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完成接下来的解答过程?
学生可能会想到列式、列表等方法,要及时予以肯定,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
教师巡视,注意找出学生不同的解答方法。
请学生汇报自己的做法,展示不同的解答方式(列式法、列表法),先重点讲评列式法。
提问:第一步算出的是第几天摘桃的个数?算出第2天摘的个数后怎样算第3天的个数?
此时,如果有学生提出其他的算法,要请其讲清自己的思路。例如可以先算出两天总共比第1天多10个桃,再用30+10=40个。
出示表格,提问:表格中的每一个数字是怎样求出来的?
4.对比解法
讨论:比较列式计算和列表求出答案的过程,你觉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从第1天摘30个桃开始,依次求出后面每一天摘的个数)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列式计算要写出每一天计算的过程,而列表法只需要填写算出的答案)
小结:无论是哪种解答方法,都是要根据“前一天摘的个数”和“比前一天多摘5个”这两个条件,得出后一天摘的个数,并以此为基础,求出以后每一天摘的个数。
5.反思总结
组织讨论:回顾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是怎样一步一步求出最后问题的?
明确:我们一共分了这么几步完成整个题目:首先“理解题意,找出条件和问题”;接着“从条件出发,分析数量关系”;然后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列式或列表解答”。
提问:在这整个过程中,你觉得哪些步骤比较重要,有什么体会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
根据学生回答小结:这里的每个步骤都是比较重要的,今后我们拿到一道题目,都可以像这样,读懂题目,找出条件和问题,然后从已知条件出发,一步一步地进行思考,直到求出最后的答案。像这样,从已知条件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种常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解题过程中,主动地加以运用。
▍流程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第(1)小题图,请学生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题目是什么意思。
提问:第一幅天平图,左边放了4个苹果,右边放了1个500克的砝码,天平是平衡的,说明了什么?
明确:4个苹果质量共500克。
提问:第二幅天平图,左边是一个橙子,右边是一个橙子和一个20克的砝码,这说明了什么呢?
明确:一个橙子的质量比一个苹果的质量重20克。
讨论:根据这几个已知条件,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后,追问:你是根据哪些条件想到这些问题的?想到的这几个问题之间有什么联系?
出示第(2)题题目,请学生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根据学生的问题,及时提问:你是根据哪些条件想到这些问题的?要解决这个问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题目,学生读题,找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提问:如何理解“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
讨论:从条件出发去思考,要求“第3次弹起多少米”要先求什么?要求第4次?第5次呢?
明确:因为每一次弹起的高度都是前一次的高度的一半,所以我们只要从第一次开始,一步一步地算出每一次弹起的高度就可以了。
请学生算出答案,填入表格中。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尝试在图中进行标注。
核对画出的图,指明回答题目中的问题。
提问:如果列算式来解答,可以怎样写呢?
板书:18-8=10(人) 10-4=6(人)或者8+4=12(人) 18-12=6(人)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题目,提问:从条件开始想起,哪两个条件有直接关联?可以求出什么?
组织学生讨论后,引导他们厘清本题的数量关系。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题目,帮助学生理解“以后每个正方形里画圈的个数都是它前一个正方形里的2倍”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猜测:从第几个正方形开始就会画不下了?
学生画图,验证自己的想法。
提醒注意,每个圆圈的大小都要和第一幅图里的差不多。不能为了画得进去,就把圆圈不断缩小。
展示几个学生的画图,一般从第5个正方形开始就画不下了。
交流:通过这道题的画图,你有什么感受?
谈话:不要小看了“每次是前一个的2倍”这个简单的条件,随着相乘的次数越来越多,后面的数字是以非常惊人的速度在变化的。这里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出示“小故事”。
▍流程四:全课小结
学了本节课的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怎样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步骤是什么?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一)
第2天:30+5=35(个) 30+5=35(个)
第3天:35+5=40(个) 5×2=10(个) 30+10=40(个)
第4天:40+5=45(个) 5×3=15(个) 30+15=45(个)
第5天:45+5=50(个) 5×4=20(个) 30+20=5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