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8~30页的例1、“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1.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会进行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
3.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估计出一些物品大约有多重。
初步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
教师准备:秤、1瓶1千克的酸奶、1大袋棉花糖、一篮鸡蛋。
学生准备:每组一盆大米、一个弹簧秤、一些水果。
▍流程一:引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我们来做个猜谜游戏好吗?
出示两个不透明的袋子,谈话:这两个袋子里分别装着一大瓶酸奶和一袋棉花糖,猜一猜酸奶和棉花糖各在哪里。
谈话:如果让你拎一拎,你能确定自己的猜测吗?
指名一人上来操作后回答。
揭示答案,提问: 为什么拎过以后就可以确定答案呢?
谈话:物品都有相应的重量,这两件物品的重量标在包装上了,我们来看(实物投影出示包装上的重量)
提问:你认识这个质量单位吗?(板书:千克 )
揭示课题:千克是计量物体质量的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千克。(板书课题)
▍流程二:探究新知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
提问:要想知道一个物体准确的重量,我们需要什么工具?你知道秤有哪几种?
出示各种秤的图片,请认识的学生依次介绍它们的名称和各自的用途。
2.认识盘秤和弹簧秤
(把图片中的盘秤放大)提问:你见过这种台秤吗?仔细观察,秤上有什么?
谈话:有同学看到秤面上有两个字母kg,是什么意思?
说明:kg是千克的意思,千克又叫作公斤,1kg就是1千克。(板书:kg 千克)
提问:你能在秤面上找到2千克、3千克和5千克吗?
比较:我们手中的弹簧秤和盘秤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呢?
说明:盘秤是把物品放在托盘里进行称重,而弹簧秤是把物品钩住进行称重,虽然方式不同,但是它们看刻度的方法是一样的。
提问:怎样用这个弹簧秤来称东西呢?如果想称1千克的东西,指针应该指向哪里?
3.称大米,感受1千克
四人小组合作:称出1千克的大米,用手拎一拎,感受1千克有多重。
出示合作要求:
(1)称之前,1号负责把弹簧秤的指针调整到正对0刻度。
(2)2号绷着口袋,3号往里面装米,尽量不让米撒出来。
(3)4号称出1千克的米,需要得到大家的认可。
(4)称好后,每人轮流拎一拎,交流自己的感受。
教师巡视,对小组进行个别指导。
提问:你拎了1千克的大米,有什么感觉?
4.称水果和鸡蛋,感受重量与个数的关系
谈话:大家觉得称东西好玩吗?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如果再称一次,你能称得又快又好吗?
四人小组合作,称出1千克的水果,并填好活动记录单。
交流:你们组称的是什么,大约有几个?
讨论:为什么用大约这个词?同样是称1千克的梨子,为什么有的组称出的是3个,有的组称出的是5个?你猜,哪组的梨子大?
(出示鸡蛋)谈话:老师称的是鸡蛋,你估计1千克大约能称多少个?
教师演示用电子秤称1千克的鸡蛋。
提问:你猜对了吗?照这样估计,3千克大约有多少个?
如果是鸭蛋,1千克大约有多少个?
▍流程三:巩固练习
谈话:千克在我们生活中运用很广泛,下面我们就利用今天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下面有哪些物品?你能说出它们各有多重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你们说的都是“净含量”,什么叫“净含量”呢?
谈话:“净含量”是指包装内的物品实际有多重,不包括包装袋的重量。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你知道它们各可以载重多少千克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看图独立填写,写完后全班核对。
▍流程四:全课小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对自己小组今天的表现进行评定,填写活动单上的评星部分。
▍流程五:课后作业
1.几本数学书大约重1千克,先称一称,再用手掂一掂。
2.秤一秤自己的书包,看看大约多少千克。
3.你能拎动多少千克的物品?回家试一试。
认识千克
千克 kg
重的东西:大米、红枣、面粉……
活动记录单:
活动一:称大米
我用手拎1千克的大米,感觉 。
活动二:称水果
我们组称的是 ,1千克大约可以称 个。
我估计这种水果2千克大约有 个。
活动三:称鸡蛋
我猜1千克鸡蛋大约有 个,
实际称过后发现1千克鸡蛋大约有 个,
我估计像这样大小的鸡蛋3千克大约有 个。
活动四:课外调查
我还知道了这些物品的重量:
( )的重量是( )千克。
( )的重量是( )千克。
( )的重量是( )千克。
自我评价:
活动速度 ☆ ☆ ☆ ☆ ☆ 活动纪律 ☆ ☆ ☆ ☆ ☆
合作精神 ☆ ☆ ☆ ☆ ☆ 学习效果 ☆ ☆ ☆ ☆ ☆
组长:
组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