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6~47页的综合与实践“周长是多少”。
1.使学生经历拼一拼、比一比、画一画、量一量等数学实践活动,加深对周长含义的理解,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初步体会估计图形周长的方法。
2.使学生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体会图形变化与周长间的联系,用自己的方法猜测、估计图形的周长,初步形成创新的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3.使学生在周长与图形变化的联系中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积极情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周长的计算、推算和估计方法。
在动手操作中初步体会图形转化的一些方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逐步发展空间观念和直观思考能力。
学生剪下教科书第105页上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
▍流程一:谈话导入,明确目标
回顾:前几节课,我们研究了哪些内容?
谁能说说周长指的什么?能任意画一个图形,和同桌互相指一指所画图形的周长吗?
明确:围成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是平面图形的周长。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是什么,它们周长的计算方法又是什么呢?
明确: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
引入:看来同学们对周长的认识、计算掌握得不错。今天老师带来一些学具和同学们一起来玩一玩,在活动中进一步研究平面图形的周长,找找它们的周长是多少,比比你在活动中有哪些新的认识和收获。有没有信心计算出任何一个封闭的平面图形周长?(板书课题)
▍流程二:操作实践,解决问题
1.活动一:拼一拼
(1)引导:请同学们从准备的小正方形中,拿出6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你能用这些小正方形拼成怎样的图形呢?自己拼一拼,和同桌交流拼成的是什么形状。
交流:你是怎样拼的?(采集3~4种拼法展示,包括不规则图形。)
这里拼成的每个图形周长是多少?(引导算出周长并板书周长结果)这些周长有相同的和不同的吗?
引导看周长相同的图形都是拼接了几条边,不同的各拼接了几条边,明白小正方形被拼接的边多,周长就短一些;被拼接的边少,周长就长一些。
请每个同学算一算自己拼成的图形的周长,看一看,和这里几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
(2)引导:你还能拼出怎样的图形?自己再拼几个不同的图形,每次都算一算周长,并且记录下来。
交流:你拼了几个不同的图形?每次的周长各是多少?
每次的周长有相同的和不同的吗?
(3)比较:都是6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图形,比一比,周长都相同吗?你有什么体会和大家分享?
想一想:用8个或者更多个这样的小正方形也可以拼成不同图形,周长可能会都相等吗?
小结:我们通过拼图算周长,进一步认识了周长指的什么,而且了解了用6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可以拼出好多不同的图形。由于拼法的不同,拼出的图形周长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关键看拼接了多少条边。
2.活动二:比一比
(1)出示教科书第46页的“比一比”方格纸上的前两个图形,说明每个小方格边长1厘米。
引导:这里也有两个不同的图形,你感觉它们的周长相等吗?(学生自由发表个人意见)
感觉相等的有哪些同学?感觉不相等的呢?请想一想或者算一算,验证你的感觉。
交流:这两个图形周长到底相等吗?你用什么方法验证的?
结合交流,引导学生理解并确认周长相等:
①通过数格子和计算,得到两个图形的周长各是多少,说明周长相等。
②将相应的边通过平移,转化成完全一样的图形,说明周长相等。(板书:平移转化)
说明:这里两个图形的形状不同,但两个图形的周长是相等的。
(2)出示“比一比”里的第三个图形。
你看看这个图形,能猜猜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吗?先和同桌猜一下,再算出结果。
交流:你猜的图形周长是多少,猜的方法是什么?计算出的周长是这样的吗?
3.活动三:画一画
引导:我们都能找到一个图的周长并算出其周长了,那反过来,告诉你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长,你能把这个图形画出来吗?
这是一张方格纸,(出示方格纸)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请大家在教科书第47页的方格纸上,画出周长20厘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画好后先和同桌交流画的是怎样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怎样想的,看看画法是不是相同,再想想还可以怎样画。明白了吗?
学生独立画图、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你画的是怎样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怎样想的?(展示学生画出的不同图形,并要求说明想法)
引导学生发现先算长和宽的和,是20厘米的一半;进一步去思考,长和宽各是多少;然后画出长方形或正方形。结合梳理并有序呈现。
梳理思路:
长/cm 9 8 7 6 5
宽/cm 1 2 3 4 5
追问:知道周长画长方形或正方形,需要怎样想?
提问:如果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长是12厘米,你能说出所有可能的情况吗?
指出:知道了长方形的周长,那周长的一半就是长和宽的和,这样就能有序地找出长、宽各是多少,得到不同的长方形;当长和宽相等时,就是正方形。也可以直接用周长除以4,得出正方形的边长。
4.活动四:量一量
引导:规则图形的周长,我们会想、会算、会画了,可生活里并不都是规则图形,(出示“量一量”的图形)像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大约是多少呢?你有办法知道吗?说说你的想法。(学生交流)
估计:小朋友想了这么多办法,其中的估算和用尺子去量都是不错的方法。估算需要,估得比较准确哦!你有把握吗?
为了你以后能估算得准一些,我们先来估一估,再量一量、比一比,看看是差不多呢还是相差很多,以后就可以调整估算时的感觉。经常这样做,你就会增长估算经验,提高估算能力。你想先估一估吗?
现在请你先估算一下,把估算的结果分别填在两个图形下面。
交流:你估算的结果各是多少?能说说你的估算方法吗?
说明:估算时,可以根据图形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符合实际的方法。比如五角星,有的小朋友先估算一条线段大约几厘米,再估出周长多少厘米;圆的周长,有的小朋友先把圆,平均分成4份,估算1份大约几厘米,再估出周长多少厘米。这些就是好办法。
引导:办法不错,可是对长度的感觉准不准呢,估算得是不是差不多呢?让我们现在动手量一量、比一比。你准备怎样量这两个图形的周长?
交流方法,了解测量圆的周长可以先用线绕,再用尺量出实际长度。
操作:请每人再量一量,填写量出的周长,然后和估算的周长比较一下,调整你的估算经验。
学生测量、记录,教师巡视,指导测量方法。
交流:你是怎样量的?(结合圆周长的测量说明“化曲为直”的方法)你量得的结果是多少?
把实际周长和你的估算比一比,看看相差大不大,觉得估算得怎样?
指出:对待不规则图形,先要看清它的周长指的是什么,可以用估算的方法得出周长大约是多少,也可以测量实际周长是多少。估算时可以根据具体图形采用灵活的方法估算;测量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可以先用线绕一绕再量一量,这就是“化曲为直”的方法。
▍流程三:回顾反思,交流体会
启发:今天的综合与实践活动的主题是什么?
请大家回顾一下,今天围绕图形周长这个主题,开展了哪些活动。
通过上面这四项活动,你对周长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