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课前导入 】
图中“令和”二字为何与中文汉字一模一样?
2019年4月1日,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宣布,“令和”被选为日本新年号,是日本第126代天皇的年号,为“美丽和谐”之意。
2019年5月1日零时(日本东京时间),
日本正式启用“令和”为年号。
古代日本
第11课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发展历程
一、大和兴起,一统日本
5世纪
大和政权
实现统一
1-2世纪
100多个
小国
史书里的中日交流
“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汉书·地理志》
“光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国奉供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帝赐以印绶。
——《后汉书·东夷列传》
“倭女王(邪马台女王卑弥呼)遣大夫难升米等诣郡,求诣天于朝献。”
——《三国志 ·魏志·乌丸鲜卑东夷传》
大和政权的管理方式:部民制
最高统治者:大王
王室
贵族
私有领地
组织形式——部
(田部、海部、锦织部、锻冶部……)
私有领地
土地私有制
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主要来自被征服者、中国和朝鲜的移民,战俘和罪犯较少。这些人只能用于赠与,不能买卖和随便杀害。在贵族和部民之间是大批平民,他们的地位由于财产变化也在变化,时刻有沦为部民的危险。
一、大和兴起,一统日本
奴隶主贵族统治
根据材料分析日本改革的原因
材料ニ:初唐时期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实行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和科举制,出现政治清明,文化昌盛,国力逐步强盛的局面,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材料一:7世纪中叶,日本由大奴隶主贵族苏我氏父子实行专制统治,天皇无实权,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
国内:
日本阶级矛盾尖锐,政局混乱(根本原因)
国际:隋唐先进文化的影响
二、大化改新,走向封建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书纪》
7世纪中叶,日本由大奴隶主贵族苏我氏父子实行专制统治,天皇无实权,各种矛盾空前激化。
中臣镰足向遣唐使学习中国的儒、佛等多家学说,吸收新知识,产生了要改造日本社会的思想。
改革派中大兄皇子联合中臣镰足发动政变,刺杀权臣苏我入鹿,拥立孝德天皇。
孝德天皇即位后,效仿中国定年号为“大化” ,迁都难波京(今大阪市)。645年即为大化元年。
宫廷政变,为改革做准备
二、大化改新,走向封建
1.时间:公元646年
2.主持者:孝德天皇
3.内容:效仿唐朝的典章制度
政治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经济 1.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2.班田收授法: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身使用,也不能买卖;
3.统一赋税
二、大化改新,走向封建
4.意义: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正式改称日本国
性质: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唐朝建立后的630-838两百年间,日本正式派遣唐使来中国的共12次。每次最少250人,最多五六百人。如717年一次共557人;733年的一次共594人;838年的一次651人,中途因遭遇风暴,实际到唐的只500人左右。
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化当中有哪些地方是学习中国的吗?
茶道、花道、文字、服饰、木屐、建筑、榻榻米、相扑…
中国唐朝的相扑俑
日本的大相扑运动
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有限,资源匮乏,但它却能发展成当今世界经济大国,从今天我们学习古代日本这段历史,你有何启示?
日本迅速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改革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一个国家或民族应该善于学习他国的长处。
大化改新百余年后,日本社会出现什么变化呢?
8世纪初,国家因土地不足,不能如数班田;又因手续复杂,不能如期班田,班田制事实上已经名存实亡。国家为了增加税收,只能奖励开垦,遂于743年发布了“垦田永世私财法”,承认按身份地位规定的限额之内开垦的土地可以永久私有。自此,有权有势有财的人争相通过圈占公田或借“垦田开荒”等手段,占有大量私田。
——潘畅和,张建华《论日本的武士、武士政权及武士道》
土地私有和
土地兼并盛行
庄园形成
武士、武士集团形成
保护庄园
“不输不入”特权: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入庄园,干涉庄园事务。
社会动荡
武士集团: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
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
三、武士崛起,幕府统治
日本幕府是古时日本一种权力曾一度凌驾于天皇之上的中央政府机构。其最高权力者为征夷大将军,亦称幕府将军。
幕府,本指将军的军帐,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权力曾一度凌驾于天皇之上的中央政府机构。其最高权力者为征夷大将军,亦称幕府将军。
幕府时代三大幕府
镰仓幕府
室町幕府
江户幕府
影响:
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武士道
三、武士崛起,幕府统治
武士道
内容
实质
忠君、节义、廉耻、勇武、坚忍
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事亲之孝、待妻之义、对子之慈都必须让位于对主公的忠诚。
以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仆
三、武士崛起,幕府统治
“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
5世纪
大和政权
实现统一
1-2世纪
100多个
小国
646年
大化改新
开始
12世纪晚期
源赖朝
设幕府于镰仓
1868年
德川幕府覆灭
明治维新
奴隶制时期
封建制时期
中央集权制
幕府统治
【课堂总结】
部民制
1.“它试图以中国唐朝为模式,将本国改变成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材料描述的是( )
A.伯里克利改革 B.大化改新
C.封建庄园建立 D.明治维新
【练习巩固】
2.646年,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建立以天皇为核心的封建国家,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材料表明“大化改新”重点学习唐朝的( )
A.科举制度 B.租庸调制
C.中央集权制 D.均田制
B
C
【练习巩固】
3.中日山水相连,中国文化对日本有深远影响。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大化改新”,积极吸收中国文化。最能反映下列五幅图片信息的诗句是( )
A.洛阳家家学胡乐 B.冲天香阵透长安
C.千金散尽还复来 D.唐风洋溢奈良城
唐朝开元通宝 日本和同开珎 日本使用的文字 唐朝长安城 日本平城京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