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世界历史导言课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世界史如何分类?
有人类以来,地球上历史的总和。
何谓世界史?
领域——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军事史等;
地区——欧洲史、亚洲史、中国史等;
时间——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
一、概念解释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约BC2070年夏朝建立
1840年
鸦片战争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距今约
170万年
二、温故知新——中国历史分期与特征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资本主义
封建社会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社会形态
分散
整体
低
高
发展过程
现代
近代
古代
九上1~4单元
九上5~7单元
九下1、2单元
九下3~6单元
二、温故知新——世界历史分期与特征
关于世界历史的横纵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史观)
奴隶社会
(上古
时期)
封建社会
(中古
时期)
封建社会
世界古代史:
02
古代两河流域
《汉谟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等
03
古代印度
南亚次大陆、种姓制度、佛教等
04
中国古代
甲骨文、青铜器等
01
非洲尼罗河、法老、金字塔、象形文字、太阳历等
古代埃及
05
古代欧洲
《荷马史诗》、帕特农神庙/罗马大竞技场
区域文明的多元发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古代史学业要求
1.能够知道世界古代史上重要的事件、人物、现象,知道史事发生、存在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知道古代世界文明的多元特点;能够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认识古代世界各个文明的发展状况和代表性成果。(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能够梳理教材的叙述,了解史事发生的背景和意义,对世界古代史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能够认识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在古代、中古文明发展中的作用。(唯物史观)
4.能够了解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互动;初步理解、尊重各个文明之间的差异。(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上册
下册
世界近代史:
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近代史学业要求
1.能够了解世界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和现象,找出重要史事之间的关联,以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能够利用并分析可信史料,初步理解近代世界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能够认识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对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唯物史观)
4.能够认识无产阶级革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曲折、艰苦过程,理解其正义性,并树立正义必胜的信心。(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世界现代史:
战争与革命、和平与发展
三、学习目的——为什么要学世界历史
考试需要——中考、高考的需要
课程要求——把握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认识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
现实需要——学史明智,提高素养。
学习世界历史不仅可以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当今这个世界及其存在的问题,只有从现实的问题中回溯和反思历史,再从历史的根源中来分析和认识现实,才能够使我们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从中探寻出正确与合理的解决办法。
——历史学家钱乘旦
15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
欧洲
非洲
亚洲
16世纪中期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
家国·责任·担当
有理有据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
对家乡、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国际视野,有理想有担当
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看待历史
在具体时空下观察历史
依靠可信史料了解和认识历史
唯物
史观
时空
观念
史料
实证
历史
解释
家国
情怀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五大核心素养
四、学习建议
2
4
1
3
多读
目录+导言+材料
多想
纵横比较+因果关系
多记
笔记+读背
多练
独立完成+纠错反思
东西方文明的比较(奴隶社会)
文明古国 文明发源地 文明成果 文明产生的原因 文明的基本特征 认识
东方文明 古埃及
古巴比伦
古印度
古中国
西方文明 古希腊
古罗马
尼罗河流域
两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地中海沿岸爱琴海地区
地中海沿岸意大利半岛中部
金字塔、象形文字、狮身人面像、太阳历
佛教、种姓制度、发明阿拉伯数字
甲骨文、司母戊鼎、分封制、夏历
民主政治、《荷马史诗》《掷铁饼者》
帕特农神庙遗址
罗马大竞技场遗址、万神庙穹顶、
《十二铜表法》 罗马法学系统
儒略历
都处于大河流域,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都处于海洋附近,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以农业经济为主。
政治方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经济方面:工商业发达。
政治方面:民主政治。
①人类文明具有多元性,我们要尊重不同的文明。②文明在交流中创新发展,我们要和其它文明平等交流,共同发展。
《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
学生思维导图展示
学生思维导图展示
学生思维导图展示
荐书:
1)《半小时漫画历史》(丛书)
2)《赛雷三分钟漫画历史》
3)《全球通史》(上下)
4)《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5)《中国通史》(吕思勉著)
6)《明朝那些事儿》
7)五三
视频:
《大国崛起》
《螺丝历史》
《中国通史》
《世界通史》
《觉醒年代》
五、学习资源
1.补充笔记。
2.读背1——6课重要题目。
笔记和重要题目发在微信群。
六、作业布置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奴隶制君主专制)
结合P1单元导言,回答以下问题:
1.古代的时间范围是指?
2.古代社会包含了哪几种社会形态?
3.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什么样的自然环境中产生的?
4.古代亚非文明是在哪些流域产生的?它们又叫什么文明?
大河文明、东方文明
5.古代亚非文明的代表性成果有哪些?政治类型是?
一、文明源头:
二、文明进程:
三、文明成就:
P3相关史事
第1课 古代埃及
文化
科技
象形文字(文字)
狮身人面像(雕塑)
金字塔(建筑)
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太阳历(天文学)世界上最早的历法
木乃伊(医学)
测量学(数学)
非洲东北角 尼罗河流域(地图)
产生(BC3500年)、统一、 发展、衰亡
图片解读
1.《古埃及象形文字铭文》 P3
属于实物史料
历史价值:为研究古埃及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2.《金字塔》《狮身人面像》P4
属于历史遗址
历史地位:
①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②反映了古埃及国王无限的权力,是法老专制王权的体现。
③反映了古埃及高超的建筑技术。
历史价值:为研究古埃及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一、文明源头:
二、文明进程:
三、文明成就:
P7相关史事
文化
科技
楔形文字(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法制)
古巴比伦文明的象征
阴历(天文学)
60进制(数学)
西亚 两河流域(地图)
产生(BC3500年)
鼎盛(汉谟拉比在位时)
图片解读
1.楔形文字:P7
历史价值:为研究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2.《汉谟拉比法典》石柱:P8
属于实物史料
历史价值:是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古代两河流域/古代法制/古代文字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从中可以获取的信息:①可以知道古巴比伦使用楔形文字。
(有着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 奴隶制度相当发达 / 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 宣扬君权神授)
②可以知道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文明源头:
二、文明进程:
三、文明成就:
P12相关史事
P14知识拓展
文化
科技
种姓制度(政治)
佛教(文化、宗教)
梵文(文字)
《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史诗)
发明阿拉伯数字(数学)
南亚次大陆 印度河流域(地图)
产生(BC23世纪—BC18世纪)
亚利安人入侵、鼎盛(孔雀王朝,华氏城)
文明古国 产生位置 产生时间 文明成就
古埃及
古巴比伦
古印度
中国 东亚黄河、 长江 前2070年 甲骨文、青铜器
P14四大文明古国情况简表
非洲东北尼罗河流域
西亚底格里斯
河、幼发拉底河
南亚次大陆
印度河、恒河
前3500年
前3500年后
前2300年左右
金字塔
象形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
佛教 阿拉伯数字
这些文明产生的地理位置有何共同点?
四大文明古国都源于北纬30度左右的大河流域。
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这些文明有哪些共同点?
地理文化:都发源于大河流域,都属于大河文明。
经济:以农业经济为主,属于农耕文明。
政治:奴隶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专制)。
文明:都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奴隶制民主政治)
结合P15单元导言,回答以下问题:
1.欧洲文明的发源地/西方文明之源是哪里?
2.古代欧洲文明的代表是哪些地区和国家?
3.古代欧洲文明又叫什么文明?
海洋文明、工商业文明
4. 古代欧洲文明的代表性成果有哪些?政治类型是?
第4课 古代希腊
一、文明源头:
二、文明进程:
三、文明成就:P26-P29
希腊文明 亚历山大帝国
地中海沿岸爱琴海地区多山→不便统一;
环海、多岛屿→航海业和海外贸易
产生:
倒退:
发展:
爱琴文明
荷马时代
城邦时代
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
特点:
居民:
代表:
斯巴达(最大)
雅典:
民主政治P18
崛起:
扩张
时间:
结果:
评价:
前4世纪 希腊北部马其顿
前334年,亚历山大开始东征
建立起地跨欧、亚、非的亚历山大帝国
①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②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第5课 古代罗马
一、文明源头:
二、文明进程:
三、文明成就:P26-P29
地中海中部 意大利半岛中部台伯河畔
罗马城邦
罗马共和国
罗马帝国
前1000年左右 从台伯河畔兴起
2世纪 黄金时期,地中海成为其“内湖”
建立:
扩张:
衰亡:
前27年 屋大维
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灭亡,西欧奴隶社会结束,逐渐进入封建社会。
(1)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2)有利于保护平民的利益。(3)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前509年
元老院、执政官、公民大会、保民官
《十二铜表法》
前73年 斯巴达克起义
建国:
民主政治
法律文献
扩张
衰落:
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荷马史诗》
宙斯像、《掷铁饼者》
帕特农神庙
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
古罗马
建筑:
法学:
公历:
文学:
雕塑:
建筑:
哲学:
石拱门、穹顶、罗马大竞技场、万神庙
《十二铜表法》 罗马法学系统
儒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