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课件(2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课件(24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05 21:3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资产阶级
工业革命
无产阶级
假如没有任何法律的强制规定,作为一名工厂主,你会如何对待工厂工人?
来自灵魂深处的拷问
固定的工作时间内,你希望支付的工人工资报酬多一点还是少一点?
固定的工作报酬内,你希望要求的工人工作时间多一点还是少一点?
假如现在让你为《劳工法》的制定提点建议,作为一名工人,你希望?
来自灵魂深处的拷问
固定的工作时间内,你希望自己取得的工资报酬多一点还是少一点?
固定的工作报酬内,你希望自己承担的工作时间多一点还是少一点?
资产阶级想要压榨工人
无产阶级希望改善生活
矛盾
英国宪章运动
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自主学习
1. 列举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革命活动。
2.圈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间、标志及影响。
3.第一国际成立的时间、斗争内容。
4.巴黎公社建立的背景、时间、性质。
卡尔·马克思
Karl Marx
1818.5.5-1883.3.14
他是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却债务缠身,大半生穷困濠倒;
他出身于中产阶级上层,却热情捍卫工人的权益。
他一生清苦,颠沛流离。从来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活着的时候受到各国政府无论是专制政府还是共和政府的驱逐。
他忍受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贫困、疾病、丧子、亡妻、嫉恨、诽谤的折磨。尽管如此,他一生义无反顾地追求真理。
——英国《焦点》月刊
我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我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一《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
1820年11月28日诞生于德国莱茵省的巴门市资本家家庭。
中学时代学习勤奋努力,成绩优异。常常观察工人的劳动和生活,产生“帮助劳动人民”信念。
1842年,前往曼彻斯特工作,研究英国社会情况,逐步树立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1844写1845年完成《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对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与斗争进行了唯物主义的科学论述,标志着恩格斯由革命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转变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Friedrich Engels,
1820.11.28~1895.8.5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
①马克思在《莱茵报》发表文章抨击普鲁士政府。
②马、恩相识:恩格斯不仅成为马克思思想、事业上志同道合的战友,在经济上也给予马克思很多支持。
③马克思完成《资本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毫不犹豫放下自己的工作,用全部精力来整理出版马克思未完成的手稿。两人共同合作,创立了 马克思主义理论。
1、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理论活动
我们应该学习马、恩什么高贵品质?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
材料一: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的待遇却很差。19世纪三四十年代,广大工人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工人运动在欧洲蓬勃兴起。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表明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教材99页《相关史实》
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3、经济根源: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矛盾日益暴露。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组成内容)
基础:英国 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
人类历史发展基础的各个时代的生产关系。
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剩余价值理论。
基础: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
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
如:物质决定意识。
基础:空想社会主义(欧文、傅立叶)
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历史条件以及这这一事业本身的性质。(核心)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
《共产党宣言》 第一版封面
《共产党宣言》手稿
《共产党宣言)指出,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人类进人资本主义时代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共产党宣言》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カ,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
阅读教材100页归纳《共产党宣言》主要内容。
肯定资产阶级的作用
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共产主义社会取代
工人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他们相对日益贫困。“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由此可以明显地看出,资产阶级再不能做社会的统治阶级了,再不能把自己阶级的生存条件当作支配一切的规律强加于社会了。”
《共产党宜言)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
阅读教材100页归纳《共产党宣言》主要内容。
资产阶级的统治将被推翻
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暴力革命方式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意义)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共产党宣言》有何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俄国十月革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二、国际工人运动(第一国际)
1864年,英、法、德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
第一国际成立大会
马克思是创始人之一、实际领袖
性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成立的第一个国际工人组织
建立
二、国际工人运动(第一国际)
斗争内容
第一国际成立后,在各国建立支部,努力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标进行经济斗争。
如何认识第一国际确立的斗争内容?
1、从当时的实际出发,以经济方式斗争;
2、在斗争中,工人阶级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为以后的国际工人运动的政治斗争奠定基础。
二、国际工人运动(巴黎公社运动)
背景
过程:
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
①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
②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性质)
——巴黎公社。
结果
失败。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巴黎公社运动为什么失败?
观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失败原因: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力量强大,巴黎公社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扩展延伸: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结合所学分析,一百多年过去了,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还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对世界影响深远?
扩展延伸: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1、历史条件:
2、空想到科学:
3、理论到实践:
4、理想到现实:
5、在中国的传播:
6、在中国的发展:
1864年,成立第一国际;1871年,建立巴黎公社
十月革命胜利后,新文化运动后期传播(李大钊)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邓小平理论;
工业革命 阶级矛盾激化 工人运动兴起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理论源于实践
实践丰富理论
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 形成列宁主义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
启示: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
课堂小结
1818
马克思出生
1841
《莱茵报》主编,从事政治活动
1843
移居巴黎
1844
结识恩格斯
1848
《共产党宣言》发表
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
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1864
创立第一国际
1872
巴黎公社(失败)
1849
移居伦敦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1883
马克思去世
1895
恩格斯去世
2018
我们接触过的“马克思主义”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
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
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
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至关重要,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国际工人运动开始有了科学理论指导的标志是
A.《人民宪章》发表 B.《共产党宣言》发表
C.巴黎公社成立 D. 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2、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
A.苏维埃俄国  B.苏联 C.中国  D.巴黎公社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建立 B.《共产党宣言》发表
C.马克思领导创建第一国际 D.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召开
4.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主要条件是( )
A.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矛盾
B.工人阶级觉醒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历史舞台
C.资本主义国家无法克服的周期性经济危机
D.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理论上的研究
B
D
B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