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春趣》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
2.运用所学阅读古典小说的方法,初步品味课文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
理清文章脉络,把握基本内容,弄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师:你应该知道红楼梦里边写了四大家族,贾史王薛是吗?
生:是
师:有没有印象?关于这四大家族,有一章护官符,你还有没有印象?
生:护官符?
师:对。
师:贾雨村乱断葫芦案的时候,那个蒙子给了他一张护官符,写的就是四大家族。你还有没有印象?
生:有一点印象
师:有一点印象,背背看。
师:有人愿意帮助你。好,你想请谁帮助?
生:我想请这位同学帮助。
师:你不认识他吗?
生:认识
师:那你得称呼他。
生:我想请张景堂帮助
师:你看着他说,你得看着他说,你请他帮助啊。
生:好,我请张景堂帮助。
师:好,张景堂,你帮他,你看他说,你别看着我说,你看着他说。
生:护官符是贾不假,白银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生: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
师:没错,珍珠如土。
生:珍珠如土,金如铁。
师:掌声,没有印象?有印象,好的,《红楼梦》还得仔细的看,《红楼梦》看一遍是不够的。王老师已经看过七遍,但是还没看完,还看不够。好,你也看过《红楼梦》是吧。你是什么时候看的《红楼梦》?
生:其实最早我是听《红楼梦》的原著。在手机上我最早是在手机上听《红楼梦》的原著。
师:红楼梦有声书。
生:对,但后来我就买了《红楼梦》的原著。
师:后来买了《红楼梦》的原著是吧,那是什么时候读的?
生:我记得我买《红楼梦》的原著应该在这个学期初。
师:这个学期初。已经看完了是吧?
生:差不多看完了。
师:差不多看完了。呦太厉害了。那好,我问她一个问题,你们听听看。你知不知道贾宝玉有一块,那块玉叫什么名字?(通灵宝玉)。通灵宝玉的正面有八个字,你还有没有印象?
生:我记着有八个字。但是我记得好像是
师:没事,你有没有印象?
生:有印象。我还记得薛宝钗的金锁也有几个。
师:对金锁上也有八个字是不是啊?那八个字你还记得吗?也不记得了。有没有同学记得,你记得是不是啊?你这四个字也行,你哪怕记得两个字都好。来你说说看你记得哪四。
生:我记得后面那四个字好像是万病能医。
师:叫什么?
生:万病能医。
师:万病能医,不对,那个是它的背面,它的正面八个字叫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薛宝钗的金钗前面也有八个字叫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想起来了吗?好的,很好。没关系。我已经很出乎意料之外了,你们才五年级,居然已经有五位同学读过红楼梦了,太不简单了,你们知道吗?底下可能有不少的老师到现在都没读过,所以你们应该为班里面有五位同学读过红楼梦而感到自豪。但是不瞒各位说,因为读过红楼梦的人还真是太少,什么原因?普遍的大家都觉得红楼梦太难,有的说太长。你看这位孩子把红楼梦都带来了,上下两册120 回 100 多万字。有的说红楼梦太难,红楼梦里面有好几百号人物哟,那个关系错综复杂,搞得你是晕头转向。有的说红楼梦太杂,什么文学的、历史的、哲学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宗教的、习俗的。甚至红楼梦讲美食,我做过统计。红楼梦写到美食有 160 多种,够你吃整整一年。还有的说《红楼梦》太烦,净写些鸡毛蒜皮的事儿,那不像西游记看着刺激,不像水浒看着痛快,不像三国看着烧脑,红楼梦看着不带劲。所以你看到现在为止很多人都没读过《红楼梦》。孩子们,你们信这些传言吗?我们不要轻易的下结论事实究竟怎么样。今天王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走进《红楼春趣 》让我们通过红楼春趣看看红楼梦究竟如何,究竟是不是我们来读。
生齐读课题。
师:如果读了《红楼春趣》,唉,你觉得红楼梦挺有趣的,我还完全可以读懂的。那就拜托各位,请你为红楼梦写几句推荐语。假如读了《红楼春趣》,你依然觉得没劲没意思不好玩,可以写几句暂时不读红楼梦的推荐语,明白吗?可以吗?
生:可以。
师:好,我们就这样定了好吗?好,既然我们都知道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名著是吧,那读古典名著可以怎么读呢?咱们这个单元的交流平台有几位小伙伴,给我们提的一些建议,我们来看看第一条建议,哪位孩子来读一读?第一条建议,那这位孩子请。
生:可以联系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如《猴王出世》中的“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即久,遂有灵通之意。”上文的仙石,我大致猜到这句话在讲仙石很有灵性。
师:读得真好。这是第一位小伙伴的第一条建议。我们把这条建议概括成八个字,读
生:联系课文,猜测意思
师:这条建议你们之前也在用是吧。好,第二条建议谁来读一读?好的这位孩子,请。
生:遇到一些较理解的语句,不用反复琢磨,如红楼春趣中的剪子股儿篗子等词语,只要知道是与风筝有关的物品就行了。
师:没错,这一条建议我们也把它概括成八个字。(齐读:难解语句,暂且放过),因为像红楼梦这样的中国古典名著,里边有大量的新词、难词、陌生词。如果你去死抠,想把每个字每个词的艺术都搞清楚,你再怎么死抠你都不一定能够搞清楚,而且完全是失去了阅读的快乐。所以犯不着千万不要死抠明白吗?当然不死抠不是放任自流,大概的意思你能猜到就可以了。好,这叫难解语句。
生:暂且放过。
师:好的第三条建议谁来读一读好这位孩子,请。
生:读《景阳冈》的时候,我借助资料对武松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有了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师:是的。其实这条建议,之前我们也在用 8 个字
生:阅读资料,扩大了解。
师:必要的时候查一查背景资料。那么好,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来,最后一条建议,谁来读一读?好。这位孩子,请。
生:我结合看过的电影电视剧,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得到了更多阅读的乐趣。
师:是的孩子们,中国古典名著,尤其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都已经拍成了电视连续剧,很多还拍成了电影,所以这方面的资源非常多。所以这条建议我们也把它概括成八个字。
生:结合影视,加深理解
师:好,这就是交流平台上面你们的小伙伴给我们提出的建议。怎样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第一条建议,读。
生:联系课文,猜测意思
师:第二条建议
生:难解语句,暂且放过
师:第三条建议
生:借助资料,扩大理解
师:第四条建议
生:结合影视,加深理解
师:既然《红楼春趣》选自《红楼梦》,既然红楼梦属于中国古典名著,那么毫无疑问,这四条建议也可以用来学习《红楼春趣》。正好。课前孩子们都已经做了预学单,对《红楼春趣》已经有所了解是吧?你们在读的过程当中有没有发现春趣里边有不少的难词、新词、陌生词是吧?是,我们来捋一捋。好来。大家还记不记得《红楼春趣》一开始讲,有一个不知道从哪儿来的大蝴蝶风筝啪嗒突然就掉在了潇湘馆外的竹梢上是吧?(板书:掉风筝)这个时候,黛玉的丫头紫鹃发现了,就想把那个风筝给拿过来自己放。结果有两个人站出来表示反对。我们来看看是哪两个人,第一个是谁?
生:探春
师:反对第二个是谁
生:黛玉
师:他们为什么反对呢?谁来读一读这句话。好,来,这位孩子请。
生读:探春笑道:“紫鹃也太小气,你们一般有的这会子拾人走了的,也不嫌个忌讳。”黛玉笑道:“可是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放晦气。”
师:真好,读的字正腔圆。为什么呢?因为这当中就有两个难词,新词、陌生词,来,孩子,您拿着话筒,你有资格做老师,你带着大家把这两个词读好了来,你带着大家读。
生:忌讳。忌讳
生:晦气,晦气
师:一遍不够。第二遍。
生:忌讳。忌讳
生:晦气,晦气
师:可以再来一遍。
生:忌讳,晦气
师:真好,猜猜看这里的忌讳大概是什么意思?猜,大胆的猜,你迫不及待是吧。
生:我觉得这里的忌就是指不好的,讳就是指不能做的,然后联系前面也不闲个忌讳。这里的忌讳应该指的是不好的事情,就不能去做。
师:听到没有?他说了两个“不”很关键。第一个“不”是,他说了两个,第一个“不”是?
生:不好的。
师:第二个“不”,是?
生:不能的。
师:对。你看这是大白话,但是把忌讳的意思完全说明白了,这叫高手,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忌讳不好的你就不能去做,这就叫忌讳来。那么联系一下晦气,你发现了什么?孩子,你说。
生:这个联系下面这个晦气,我发现了这个忌讳,我觉得应该就是也不是很好的。
师:这个忌讳,探春口中的忌讳,其实就是黛玉口中的。
生:晦气,不好的运气
师:对,也是不好,是不是?不好的也是不能做的,是不是?
生:对
师:那你再联系,再联系。注意再猜再联系。联系一下黛玉这个人,你觉得黛玉口中的“晦气”可能指的是他身上的什么?
生:黛玉说的这个晦气,我觉得因为黛玉她多愁善感,而且体弱多病。所以的话,我觉得这个晦气就是指这个黛玉的病根。
师:你看,一语中的,没错。黛玉口中的晦气就是他身上的病,病根好的还是不好的?不好,谁都不想要,是不是?这就叫忌讳,这又叫晦气。而放风筝那个时候的习俗就是放,所以别人放走的风筝你再把它捡回来,就等于把别人放走的晦气又给捡回来,想要晦气吗?不想要,所以能捡吗?不能,别人放过了还能放吗?明白了,这就懂了,懂了以后我们再来读一读,那这个句子就容易理解了。
师:来,我们一起来读。当一个不知名的大蝴蝶风筝突然跳在潇湘馆外的竹梢上的时候,黛玉的丫头紫鹃想拿来自己玩。这个时候探春笑道
生:紫鹃也太小气,你们一般有的这会子拾人走了的,也不嫌个忌讳。
师:黛玉完全赞成。黛玉也笑道。
生:可是,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放晦气。
师:明白了。难词、新词、陌生词,我们通过联系上下文,通过猜测搞清楚了。真好。既然别人已经放过的风筝咱们不能再放了,那么我们要放风筝怎么办?放自己的风筝,那只能放自己的风筝是不是?但是自己的风筝又不在身边,那怎么办?去哪去哪,丫头小姐们各自回去取风筝。(板书:取风筝)
师:来,我们来看看陆陆续续的就有风筝取回来了,一起来看看取回来的风筝。唉,就在这一句话当中,又藏着很多难词、新词、陌生词,几乎是一串,谁愿意接受挑战?读这个有点难。这个有点难,四个词,谁来读一读,来孩子你来试试。
生:高墩篗子宝钗敞地
师:完全正确你带着大家一起读。
生:高墩,篗子,宝钗,敞地。
师:其实这个还不算难。为什么呢?咱们一查拼音,自己一拼读就会了。是不是啊?对,更难的还在后面,注意看,更难的还在后面。第一个,高墩,第二个读剪子鼓儿,第三个读篗子,麻烦来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三个词我估计各位平生第一次读到对吧?要命的是课文当中竟然没有任何注释。要命的是课文的编者,也没有给我们配上任何跟这些玩意有关系的插图。更要命的是你是联系上文,你再去联系下文一点辙都没有,你不知道这是啥意思。那么孩子们碰到这样的难词新词、陌生词,你在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时候,聪明的办法是什么?孩子你来。
生:我觉得当我们碰到这些难的词,也就是一些新的词汇,以前没听说过的词的时候,我觉得我们不用反复琢磨,只要知道它是跟某个事物有关的了。比如这里的高墩剪子鼓儿,还有篗子。联系上面的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身手把脚都忙着拿出来,也有美人的,也有纱样的。所以我的猜测,这些高墩剪子鼓儿、篗子也都是一些跟风筝有关的物品。
师:此处应该有掌声。太聪明了,冰雪聪明一点就通。是的,孩子们读中国古典名著,碰到这样的难词新词、陌生词、生僻词,如果你老是去抠他,那你就读不下去了。所以一定记住千万不要死抠。明白吗?好明白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反正他跟放风筝有关就行了。好,准备丫头们搬高墩捆剪子鼓儿。
师:各自家的风筝全部都取回来了,就得把它怎么样?放起来。(板书:放风筝)不但要把它放起来,最后还要把它一剪,用剪刀把它以后让怎么样放走,所以既是放起来又是放走。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当中专门有一句写黛玉放风筝的,谁来读一读。
生:黛玉见风力紧了,过去将篗子一松,只听嚯喇喇一阵响,登时线尽,风筝随风去了。
师:读的不错。登时,线尽。登,念第一声
生:登时,线尽
师:好的。这句话当中有一个拟声词,有一个拟声词,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好来一二起。不响是个拟生词,“豁喇喇”再来,再来,快点,再快点,快点,谁发出的声音?
生:风筝发出来的声音
师:不对
生:我认为应该是篗子发出的声音。
师:没错。就是篗子发出的声音。篗子转动的时候,发出嚯喇喇的。当篗子发出呼啦啦呼啦啦的声音的时候,风筝已经随风,而且最后无影无踪了。刚才我们梳理了《红楼春趣》当中的难词、新词、陌生词,我们用了联系上下文,用了猜,用了自己的经验,把这些难词、新词、陌生词基本扫除干净了。但你们有没有发现,在我们梳理这些难词、新词、陌生词的过程当中,其实我们已经把这篇课文的什么也理出来了?
生:我觉得是把事情发展的经过给搞出来了。
师:没错。我们一起来看看。在我们梳理难词、新词、陌生词的过程当中,已经把这篇课文的这一件事情的整个过程都理清楚了。我们来看《红楼春趣》一开始写的是掉风筝,这是事情发生的起因,然后接着写的是(取风筝)这是事情发生的经过,最后写的是(放风筝),这是事情发生的结果。有人说也是高潮故事,就是在高潮中戛然而止。搞清楚了《红楼春趣》讲一件事情,讲什么事情,就是讲掉风筝、取风筝、放风筝的事情。当然了,咱们读中国古典名著不像红楼梦这样伟大的中国古典名著,光搞清楚事情发展的顺序够不够,你觉得最重要、最关键的应该留心什么?你们有经验的,你们已经学了五年的语文了,应该有经验了,你觉得最应该关心的是什么?
生:我觉得最应该关心的应该是本篇课文在名著当中的前后,上下文的过程。
师:当然事情很重要,事情我们是要关注。读小说当然要看事情,但是光看事情太浅了,事情是怎么来的,事情是由谁来做的,所以你觉得更应该留心的,更应该关注的是?
生:人物形象
师:大声的说
生:人物形象。
师:老江湖,她真懂人物形象。是的,咱们这篇短短的课文当中就写了很多人,来随便说一个,但前提是不能看课文。比如
生:宝钗
师:好,第一个,第二个。
生:黛玉。
师:黛玉第三个。
生:贾宝玉。
师:贾宝玉第四个。
生:紫鹃。
师:紫鹃第五个
生:探春。
师:探春第六个。
生:嫣红姑娘。
师:嫣红姑娘她都记着。真好。第七个
生:翠墨
师:谁的丫头。不记得没事。探春的丫头。很好,已经第七个了。你还有第八个,这一篇课文当中出现的还有第八个谁?
生:薛宝晴。
师:还有第 9 个。
生:晴雯姑娘
师:出现在哪里?
生:晴雯姑娘昨放走了。
师:那是在人家的议论当中是不是?好的,明白了。一口气说了九个已经很不容易,很不简单了。所以你看,我们读中国古典名著,不仅要关注有趣的情节,更要关注情节背后支撑着情节的那一个鲜活的 人物。是的,这才是读中国古典名著最重要的地方。孩子们,那么你们有没有发现《红楼春趣》写了那么多有名有姓的人物?但是曹雪芹花的笔墨最多,写的最形象,写的最生动的是哪一个?贾宝玉。贾宝玉,让我们一起走进贾宝玉,我们来做三件事情。我请一位孩子来读一读,三个任务。好,这位孩子请。
生:一、画一画:默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宝玉的语句。
师:这是第一件事。
生:2 想一想:宝玉的这些表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师:这是最关键的一件事情。
生:三写一写,在描写宝玉的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批注。
师: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一旦有什么印象了,记下来,明白吗?开始。
生默读,师巡视:留心宝玉的语言,他说了什么?留心宝玉的神态,看看他有什么表现?还可以留心宝玉的行为,这动作和行为的背后体现出他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已经有同学开始在写批注了。真好。我看到一个孩子在铜邦批注了两个词语,那就不是一般的思考,而是在深入思考。有的孩子的波浪线已经划到了最后一段。非常好。
师:好了,孩子们来把笔都放下,挺胸,立刻,马上,抬头挺胸。好。看到所有的孩子都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波浪线,波浪线就是思考的痕迹。看到很多同学在波浪线的旁边已经有了自己的标注,那是你思维的结晶。老师特别的欣慰。来,我们一起来交流。你对宝玉这个人物有着怎样的理解和认识?我们都知道,在《红楼春趣》当中集中写到贾宝玉的一共有三个地方,是吧,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地方,当那个不知名的大蝴蝶风筝突然掉下来,掉在了潇湘馆外的竹梢上的时候。宝玉有了反应,看看宝玉的反应谁来读,请。
生: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嫣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他送过去吧。
师:这一句写的是宝玉的话,语言,有没有同学在这里写的批注的,我们来交流一下。孩子,你的批注是。
生:我的批注是贾宝玉他很宽厚善良。
师:宽厚善良两个词,请说理由。
生:因为她说宝玉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让嫣红姑娘放的,他还要拿下去给他送过去,说明他关心她人,要把这个风筝送回去。所以我觉得他宽厚善良。
师:宽厚善良这两个词概括的特别好,有没有不一样的批注。
生:我的批注是纯真。
师:稍等,我看看纯真这两个字在哪里。噢,他真写了纯真,好的说理由。
生:因为他没有像古代封建社会的那种王公贵子,就是一看到那种风筝恶搞他人,而他是非常纯真,就是一心只想给那个嫣红姑娘送过去的。
师:只有纯真的人才能看到纯真的心,此处应该有掌声。真好。他做了个比较,如果是别的王子公孙可能就不是这样了,会恶搞。但是宝玉有没有恶搞没有?所以一比较他就觉得宝玉不简单,真好,还有没有不一样的批注?好,你还有来这位孩子,请。
生:我的批注是宝玉比较率直。
师:叫什么,率直,我看看,我看看那个词他真写的率直。唉,为什么说他率直?
生:因为天底下可能风筝可能是有一样的。而宝玉呢却认为她却宝玉认为她只是嫣红姑娘的
师:听到没?你们听到没?没听到?你们还有一点茫然。那孩子你再说一遍,我懂你的,我懂你,他们还有点茫然。来你说。
生:天底下,天底下可能有一模一样的风筝,而宝玉却认为这风筝只能是新嫣红姑娘的。
师:所以你这里看出他的。
生:率直。
师:你看,宝玉做很多事情的时候好像不过脑子。那你想,大观园里,红楼梦里边,大大小小的丫头少说有好几百号,对不对?如果一个丫头玩一个风筝,那少说得有好几百个风筝是不是啊?知道这风筝是谁的?知道那风筝是谁的,谁知道不可能知道。况且那个风筝上面写了嫣红两个字吗?没有,没写。但是宝玉想都没想就笑道。
生:那是嫣红姑娘的。
师:你看,是不是没过脑子,用他的话来说,这就叫率直,用她的话来说,这就叫纯真。是的,真好的,孩子们都懂了,我们明白了这一点,理解了这一点,再来读读宝玉说的话,体会他的性格。读中国古典名著,一定要关心人物的性格。当一个不知名的大蝴蝶风筝突然掉在潇湘馆外的竹梢上的时候,第一个反应的宝玉,纯真的宝玉、率直的宝玉、宽厚的宝玉竟然这样笑道,读。
师:好,这是写宝玉的第一处,我们再来看看写宝玉的第二处,不是回去都取风筝了吗?宝玉也让自己的丫头回去取风筝,结果回去取。第一次回来说那个大蝴蝶风筝被放走了,被她的丫头晴雯放走了,是不是回去再去取?回来又告诉她那个大螃蟹风筝被袭人送给了他的弟弟贾环,最后拿来的是林大娘家送来的那个风筝,是不是?我们来看看这个时候宝玉的反应,注意看这个时候宝玉的反应,来谁来读一读,这孩子请。
生: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得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叫放起来。
师:放起来,读的特别好。来,再读一次,把宝玉的兴奋亢奋激动读出来,请。
生: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得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叫放起来。
师:真好,谁在这个地方写了批注?这个地方写了批注的举个手,我们来交流一下。好的,来,孩子,你的批注。
生:我觉得这里的话我写的 批注是天真可爱。
师:天真可爱。为什么?
生:因为他仔细看了那美人做的精细,然后心中按不住的惊喜,然后很急忙的想让她们丫鬟们放起来。
师:反正就是很天真,是吧。真像个小孩是吧。好的好,还有没有不一样的批注?好,来这位孩子请。
生:我认为这里它还是一个贪玩的宝玉。
师:贪玩为什么?
生:因为这里宝玉细看了一回,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就想要立马放起来,并且再结合前面的,我还没放一遭呢,然后就可以得出宝玉是一个十分贪玩的小伙子。
师:没错,他其实这个时候他还不是小伙子,年纪跟你们差不多,还是个少年,特爱玩,贪玩、淘气、调皮,他身上都有。好的。你们能够读出这些已经很不容易,但是再联系一下上文,可能里面还会有新的发现。孩子们捋一捋。你看宝玉一开始就要丫头回去取,要取什么风筝,大鱼风筝。他肯定喜欢那个大鱼风筝是不是?结果丫头回来告诉他没了,请问放走了,这事征求过他的意见吗?没有。然后又让丫头回去又去取那个大螃蟹风筝,显然他也喜欢那个大螃蟹风筝,结果回来告诉他没了,被西人送给了三爷,就是贾环,她的弟弟,这是征求过宝玉的意见吗?最后送来的才是这个风筝。那么孩子们,你想一想。这样一来一去。换了别的公子哥会什么反应,他明摆着这事儿。孩子,你说
生:我觉得如果换了别人的话,别人可能会比较生气。没经过他同意,就把风筝放了。
师:生气,换了别的公子哥一定会生气。谁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公子哥的生气。
生:气急败坏。
师:气急败坏,可以的,再找一个。
生:火冒三丈。
师:火冒三丈,可以的。这就是公子哥,大观园红楼梦里面有的是这样的公子哥,气急败坏,火冒三丈。
生:怒气冲冲。
师:怒气冲冲,够了,我知道你们还有很多,是不是啊?但是孩子们,你们看看,你们看看。宝玉可是大公子哥儿,他火冒三丈了吗?没有,他气急败坏了吗?没有,他怒火中烧了吗?他暴跳如雷了吗?没有。那你看出了什么?继续加批注。那就不是淘气,那就不是贪玩,那是?
生:宝玉同时还很宽容。
师:来继续,你加的是?
生:我加的话,他心胸很宽广。
师:心胸很宽广。好,你加的是。
生:我觉得是大气。
师:什么大气,非常大气。你加的是。
生:我加的是怜香惜玉。
师:怜香惜玉,怎么说?
生:因为刚刚不是说了吗,如果换做其他的公子哥,肯定要把他骂的头破血流。但是宝玉看到这几位姑娘的话那倒没有,所以的话我觉得怜香惜玉就很适合这一段。
师:已经有人在替你鼓掌了。来,我问问你怜香的香,惜玉的玉,指的是哪些人?
生:指的是刚刚那些一小丫头们。其中还包括把她的那个大鱼风筝放走的晴雯姑娘。还有。
师:大螃蟹送给三爷的袭人是吧?对,包括这些个丫头是不是?香和玉,他稍稍懂了一点。那孩子们,这个词特别,为什么说这个词特别好?我们一起来看看宝玉的反应啊,换了别的公子哥早就暴跳如雷,早就火冒三丈,早就怒火中烧了。但是宝玉没事,你看一起读。
生齐读: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得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叫放起来。
师:看看宝玉的表现,什么表现?欢喜,你从哪儿看出他欢喜?
生:我从这个心中欢喜看出来的,他很欢喜。
师:这是直接看出来的。
生:还有这个便叫,便叫这个放起来。而且他的末尾是个感叹号。这由此可见宝玉的心情非常好,非常开心。
师:欢喜,还从哪看出来,还从哪儿看出来?他欢喜他只有欢喜。
生:他细看了。
师:对,他为什么细看?就是因为。
生:他看的第一眼就看到他十分的精致,是漂亮。
师:对,再看,还从哪儿看出来,他十分的欢喜。关键的,关键在一个地方,他看到了谁。
生:美人风筝。
师:有人笑得有点猥琐,美人多好啊,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谁不爱美人啊,王老师也爱美人,关键是美人。孩子们,假如这个时候拿来的是大鱼风筝,它可能会有这样的反应吗?不会。假如这个时候拿来的大螃蟹风筝,它可能会有这样的反应吗?假如我们再做一个选择,假如宝玉家里有三个风筝,第一个是大鱼风筝,第二个是大螃蟹风筝,第三个是美人风筝,她让丫头们去取。你猜以宝玉怜香惜玉的性格,他一定会选哪个风筝?
生:选美人。
生:美人风筝。
师:因为你说了宝玉
生:怜香惜玉
师:真好。其实宝玉怜香惜玉就是有原因的,想不想知道原因的,宝玉很小的时候就说过这样的话。我请一个孩子来读一读。
师:我很懂你的心情啊,现在很多孩子都在笑,但是我告诉你们,如果我把宝玉说这番话的背景告诉你们,你绝对笑不出来,你不但笑不出来,你会变得很严肃。孩子们,因为宝玉口中的女儿 ,我把这个词写下来,你们也可以把这个词记下来。(板书:女儿)
师:来,我们一起来读这个词。宝玉这个时候口中的女儿,可不是你们现在所理解的女儿。宝玉讲的女儿指的是红楼梦、大观园、宁容良府当中那些天真可爱的少女,女孩子啊,你们知道在宝玉那个时代,在宝玉那个社会里边,这样的女孩子没有什么地位被人瞧不起。所以你们听这个词叫男尊,说的就是这样的女孩,对,整个社会都是这样,只有男人的世界却没有女儿的地位。然而宝玉不是女儿,宝玉打小就离经叛道,用他父亲贾政的话来说,不孝之子大逆不道,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宝玉说女儿是男人,是我见了女儿,见了男子。所以你知道了这个背景,你还笑得出来吗?你笑不出来,孩子们,这是宝玉,真的这个孩子说的特别好,怜香惜玉。好,风筝拿来了,拿来了一个美人风筝,正合宝玉之意,于是要把它怎么样,放起来,但是放不起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宝玉的行为,谁来读一读宝玉的行为。
抽生读: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就落下来,急得头上都汗出来了。众人都笑他,他便恨地摔在地上,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我一顿脚剁个稀烂。
师:是的。孩子们,孩子们看看。丫头们放不起啊。宝玉急了,我们来看看宝玉的一连串的动作,这里写的都是宝玉的动作啊,你看丫头怎么放不起来。宝玉一开始这是第一个动作。注意。宝玉一开始说不是骂,不是骂是什么说接着是放,是摔,再指,最后又是不是骂,这个时候他着急他恼火,孩子们这是宝玉的反应。那么假如你想一想,假如这个时候放不起来的不是这个美人风筝,而是那个大鱼风筝。你猜猜看宝玉有可能怎么做?
生:宝玉她会跺稀烂。
师:一跺脚把她跺的稀烂是吧。对,太可恶了,怎么搞的?我放的要死还是没放起来,一怒之下踩个稀烂。假如这个时候放不起来的是那个大螃蟹风筝,猜猜宝玉极有可能。
生:宝玉把他剁个稀烂以后,就指着她骂。
师:然后孩子们再来看看,这个时候的宝玉跺了吗?
生:没有
师:骂了吗?
生:没有。
师:什么原因?
生:因为贾宝玉怜香惜玉。
师:他看到了谁?
生:他看到了美人。
师:他看到的是什么?
生:他看到的是纯真可爱的美人姑娘。
师:美人这个词现在俗了,换一个清爽的高贵的词,他看到的是谁?
生:丫头们。
师:他看到的是谁?他口中的谁?
生:女儿
师:大声的说,肯定的说
生:女儿
师:像你这样的女儿,纯真。这就是宝玉。孩子们,这就是宝玉。所以当你读懂了这一些,我们再来读一读宝玉说的话,再来看一看宝玉做的事儿,你就完全可以明白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我们来看看一个怜香惜玉的宝玉,一个是女儿为水做的骨肉的宝玉,一个说见了女儿就清爽的宝玉,丫头怎么放也放不起来,但是他的表现也会让我们感动,看,宝玉说(生齐读:要不是个......)
师:你们看三个地方有宝玉说的话,有宝玉的神态,有宝玉的行为动作,我们合在一起,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宝玉,此时此刻,在你心目当中,你想用哪个词来形容你心中的宝玉?
师:一个词
生:怜香惜玉
师:真好,有不一样的?
生:纯真可爱。
师:纯真可爱,真好,有不一样的?
生:淘气
师:啊,还是淘气?仍然坚持是淘气。为什么?
生:因为他没有去指着那个风筝骂。
师:所以你说他淘气,这就不是淘气了。如果你一开始说淘气,我完全理解,如果你现在说淘气,老实说有点失落,这个时候你不应该再用淘气了,我想你会改变自己的看法,你觉得这个时候的宝玉应该是
生:可爱
师:你真可爱。请坐。是的,孩子们宝玉的形象就这样立在了我们的心中。好,学习任务已经全部完成。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儿,我们知道了宝玉什么形象,我们清楚了,而且装在了心里。任务已经全部完成,可以下课了,还学吗?学不学?完了,学完了。什么?
生:我说还有宝玉的知己,我们还不知道他自己的性格特点。
师:宝玉的知己。这已经学完了。课文上完了。
生:我觉得还没有学完,因为下面还有一个自然段,而且黑板上也有。先是掉风筝,然后是取风筝,最后是放风筝。现在放风筝还没有讲。
师:不是,这不是放风筝吗,他已经学了,学完了。我给你们搞的晕头转向了,来。
生:就是我们上课的时候,您在这里出示一个 App 说让我们推荐这本书,然后我们这个还没有学。
师:什么叫有情有义?她就是。什么叫有始有终,她就是。掌声响起来。真好,她把老师的话装在了心上,我喜欢这样的孩子,衷心喜欢,我也把你装在我的心上。是,我们得推荐红楼梦,是不是任务完了吗?没有,其实还有更有趣的任务,咱们继续往下学。
生:好。
师:课前我请你们阅读了《红楼梦》的第 70 回,读过的举手。都读过,好的,把手放下。当然你们也读过了《红楼春趣》对吧。而且你们知道《红楼春趣》就选自《红楼梦》。有没有细心的孩子发现你读到的《红楼梦》第 70 回里边写《红楼春趣》的内容,跟你在课文当中读到的写红楼春趣的内容不一样。你们都发现了,是吗?猜猜看为什么会不一样?猜猜看。为什么会不一样?有没有人敢猜,那我来听听啊,你猜猜看。
生:我认为可能是《红楼梦》这部小说它有多个版本。
师:有多个版本,很专业的话,好的,来你说。
生:我认为是它这个《红楼春趣》题目是编者所加。所以我觉得她这个课文有可能编者改过 师:有可能改过的,是不是?但是如果改过的话,他在下面会注明有改动。有这三个字吗?
生:没有
师:那说明有没有改动?没有改动。说明他引的就是原文。好了,不猜了,不猜了,不猜了。这个太专业了。这样你们想知道答案吗?真的想?
生:肯定想。
生:一定想
师:给你们看一段资料,我必须非常负责任的告诉你们,这段资料极其珍贵,是王老师千挑万选专门为你们找出来的,而且,我可以更负责任的告诉你们,很多人并不知道有这么一段资料,并且我还要告诉你们,假如后你一下再读《红楼梦》,这段资料对你们终身受用,想不想看这段资料?
生:想
师:屏息凝神,聚精会神。
师:看完的孩子举手把手放下,这是一段很专业的资料,但是老师想弱弱的问一句,大概能看懂的举个手。你们真厉害,绝对超过我的想象,这么专业的资料你们居然大概能看懂。好,我来问问你们,看完这段资料你们应该知道,原来所谓的《红楼梦》竟然有两个不同的版本系统,第一个叫,第二个叫,我继续问问你们,根据专家的研究,哪个版本更接近曹雪芹的原著?根据红学家的研究,哪个版本的思想性、艺术性更伟大?一起说。错了,一起说,(脂本)永远记住是什么版本(脂本)。
师:脂本最接近曹雪芹原著,脂本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远远高于程本。但是很遗憾,我们的课文《红楼春趣》却选自程本。但是我要很欣慰的告诉你们,你们课前读到的第 70 回选字资本选自脂本。那么有孩子问,那程本跟脂本,究竟有哪些不一样呢?想不想知道不一样?
生:想
师:来,回忆一下,在程本《红楼梦》,也就是我们课文的《红楼春趣》当中,第一个提议放风筝的人是谁?
生:是林黛玉
师:是林黛玉,这是第一个提议放风筝的。第一个把风筝放走的人是谁?
生:第一个把风筝放走的是林黛玉。
师:林黛玉对吧?是不是?有没有错?
生:没有。
师:但这是程本红楼,脂本不是这样写的,想看吗?想不想看?抬头挺胸,一起来看看脂本写黛玉怎么放风筝,一边听,一边记,得留意有什么不同。
播放微课音频:黛玉听说用手帕垫着手顿了一顿,果然风紧力大,接过篗子来,随着风筝的势将篗子一松,听一阵豁喇喇响登时篗子线尽,黛玉因让众人来放,众人都笑道。各人都有,你先请吧。黛玉笑道。这一放虽有趣,只是不忍。李纨道放风筝。图的是这一乐,所以又说放晦气,你更该多放些,把你这病根都带了去就好了。紫鹃笑道。我们姑娘越发小气了,哪一年不放几个子,今忽然又心疼了。姑娘不放,等我放。说着,便向雪雁手中接过一把西洋小银剪子来。齐篗子根下寸丝不留,咯噔一声铰断笑道,这一去,把病根可都带了去了。
师:发现不同的点在哪里?应该都能看出来,孩子,你的发现。
生:我发现这个脂本跟我们课本上的程本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他描写黛玉放风者描写的更详细一些,而且还加了黛玉先请众人来放,表现出黛玉非常的有礼貌。而我们的课文里面却没有,却没有黛玉说她放了不忍以及紫鹃的以写紫鹃的这些话。
师:好,他发现了两条,第一,脂本比程本写得更详细。第二,脂本写到黛玉更有礼貌。好。第三点在哪里?不一样的地方。
生:第三点不一样的,我发现这个程本就是我们课文的。这上面是黛玉把这个风筝放了,而这里面是紫鹃。拿着一个西洋小银剪子。
师:简单的说。
生:把就是脂本里面是紫鹃把风筝放了。
师:他发现了第三点,这是最关键的一点。在程本当中,黛玉直接把风筝给放走了。在脂本当中,黛玉并没有放风筝,放走风筝的是她的丫头谁?
生:紫鹃。
师:你有什么问题?你一定有问题,你怎么可能没有问题呢?不可能没有问题,来你的问题。
生:我的问题是程本他为什么要改?
师:好,为什么要改?这是一个好问题,很专业的问题,但是现在我暂时不能告诉你答案,那你的问题是。
生:这个脂本和程本中的黛玉,他们性格特点会不会略有不同?
师:会不会略有不同?这个问题问的真好。是的,他已经敏锐的直觉到,脂本当中的黛玉跟程本当中黛玉性格似乎有不同。好问题,还有什么问题,你的问题是?
生:我的问题是为什么不选择脂本呢?明明这里他说今儿忽然又心疼了,能更好的突出林黛玉.....
师:问的非常。好,问的非常好。我建议你写封信不要写给我,你问我也没用。我建议你写一封信给这本书的总主编温儒敏先生。好吧。好,请坐。孩子们。很显然在程本红楼梦当中,黛玉直接把风筝放走了,想都没想。然而在脂本红楼梦当中,黛玉竟然没有放走风筝。黛玉为什么不放风筝?来读一读他的这句话,读
生:这一放虽有趣,只是不忍
师:再读。
生:这一放虽有趣,只是不忍
师:你觉得哪个词应该把它圈出来,把它记下来,不忍。
师:不忍。好,孩子们,不管你以前有没有读过红楼梦,虽然全看完原著红楼梦的只有五位同学。但是我想其他同学对红楼梦多多少少应该也有所了解,是不是通过电视、通过网络、通过爸爸妈妈都可能有所了解。那我想你对林黛玉应该会有一些印象吧,有没有?那说到林黛玉,你的第一个印象是,一个词。
生:我的第一印象是多愁善感。
师:好。多愁善感,真好,来继续你的第一印象是
生:体弱多病。
师:体弱多病。没错,你的一印象是?
生:我的第一印象其实就是待人真诚。
师:待人真诚。这个词一般的人绝对想不出来,不愧是读过红楼梦的人,真好,来。
生:泪眼汪汪。
师:那不就是多愁善病嘛。对,多愁善感,你说。
生:我的可能有些不一样。我的是心胸狭窄。
师:心胸狭窄。好,他说是心胸狭窄,你可以保留你的意见。好的好,还有没有不一样的。
生:孤苦伶仃。
师:孤苦伶仃,为什么说她孤苦伶仃?
生:因为她从小就父母双亡。
师:没错。是的,这个你有印象,母亲先死,后来父亲又死了,所以他孤苦伶仃,所以他寄人篱下,是不是?你还有补充,来。
生:然后我觉得她还非常有才华。
师:有才华,是的,真不一样。读过红楼梦他就是不一样来,你说。
生:我的是描写她的外貌特点的就是貌美如花。
师:貌美如花,真的貌美如花,美若天仙,是吧。好,孩子们,这是你们对黛玉的印象。好,体弱多病,多愁善感,孤苦伶仃,待人真诚,极有才华,美若天仙。当然也有孩子说心胸狭窄。那么孩子们带着这样的印象,我们走进这个时候的黛玉,多愁善感的黛玉,孤苦伶仃的黛玉,寄人篱下的黛玉,体弱无病的黛玉。突然想到这个风筝被她放走,可能再也回不来了,还可能拿起你的笔来打开你想象的翅膀,让自己化身为这一刻的黛玉。想一想那时候我在心里会想些什么?(配乐:生写)
师:好了,孩子们把笔都放下,抬头挺胸的马上。我们来听一听。当黛玉想着自己一旦把风筝放走,那意味着什么?我找了四位黛玉来打了星号的,四位黛玉,请起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此时此刻的黛玉,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有请第一位,男生。
生:这风筝一旦剪了线,从此便漂泊人间。也许落到那野外,破烂不堪,也许落到市井,被哪个人拾了带去玩吧,也许落到哪户人家,变成了一堆没人看也没人要的灰,连尸身也可能四散分开。也许这可怜的风筝为何一出世变成了会废弃的代名词呢?
师:唉呀,好一个多愁善感的黛玉,谁说只有女孩的心思才细腻呀,瞧瞧咱这位男性黛玉,绝不亚于女孩子,来。黛玉看着在空中飘飘摇摇的美人风筝,黛玉心想。
生:这风筝一放,也不知还能不能回得来。风筝慢慢的远去了,也许会落到别人家,被当作不好的东西烧成一堆灰烬,也许会挂到树顶,没人去管,更没人去拿下来。又或者着风筝会落得荒郊野外,没人看得见,只能躺在那里,孤苦伶仃,无人问津。风筝放走了,定是回不来了,多可怜呐。要是我放走了他,他会不会我们、想念自己的家,想念别的风筝?
师:孩子,刚才哪位说黛玉心胸狭窄呀?这刚才黛玉说了,你有什么感触吗?生:我感觉现在的这位黛玉他就变得能思考他人,有一种能对物深情的感觉了。
师:真好,孩子你听进去了。是的,黛玉你写的特别好,你看你都打动了那位对你有偏见的孩子了。来。下一位,黛玉来,我们再来听一听。看着在空中飘飘摇摇的美人风筝,黛玉心想
生:呀,这风筝愈放愈远,真不知何时是它的归处。也许落入荒野无人能见,也许飞入一户人家被拾了去。这风筝多么像我呀,无依无靠,寄人篱下,不知何时能不再孤单,不再忧愁。也许这可能也许不再可能,但这是我唯一的愿望。
师:谁说孤苦伶仃,多愁善感的黛玉只有眼泪呀,她也有期盼,也有梦想。尽管那样的期盼和梦想是那样的微弱,这就是。最后一位黛玉,看着在空中飘飘的风筝,黛玉心想。
生:这风筝放了也罢,只是不知他会飘向何方,最终去往何处。线断了,它不可能永远自由飞在空中,一阵风或一场雨可能都会让它落地。若是被人得了倒也罢了,就算是为他寻了个新主人,可若是掉到地上摔了个稀烂,或是被人拾了去,当了柴火烧了呢。可叹这风筝的命运和我竟如此相似,没有固定的去处,只能在空中飘荡。
师:黛玉在风筝身上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事态的炎凉,也看到了人情的冷暖,是一位心思多么细腻的女孩子。所以在没有放之前,他才会这样说,这一放虽有趣,孩子们这就是脂本笔下的林黛玉,这就是脂本笔下的女儿。曹雪芹就是要为这样的女儿立传。
师:黛玉没有放风筝,那才是黛玉,这符合他的性格。那么孩子们,当时旁边还有谁在?对,还有宝玉在,你们猜一猜,以你们对宝玉的了解,看到黛玉这样说宝玉可能会怎么做?你们一边猜,我们一边来看看脂本红楼梦当中对宝玉的描写,这在程本当中又是没有的。
播放音频:宝玉道:可惜不知落在哪里去了。若落在有人烟处,被小孩子得了还好。若落在荒郊野外无人烟处,我替他寂寞,想起来,把我这个放去叫他两个做伴吧。于是也用剪子剪断,照先放去。
师:像不像宝玉?是不是宝玉?你有没有惊讶地发现,宝玉说的几乎跟谁想的一模一样?
生:宝玉说的几乎跟黛玉说的一样。
师:一模一样。你们看一看,宝玉说我替他寂寞,其实他在替谁寂寞。
生:他是在替黛玉。
师:对。当宝玉说叫他们两个做伴去,其实他希望替谁做伴。
生:其实他希望替林黛玉做伴。
师:对。所以孩子们谁懂黛玉(宝玉)。
师:他懂黛玉的什么?
生:他懂黛玉的心。
师:一个懂对方心的人,可以称他为什么
生:知己
师:孩子们,把这个词记下来?这个词太高贵了。(板书:知己)
师:都说宝玉是黛玉的知己,但是你们到课文当中去找一找,黛玉是不是也是宝玉的知己证据?证据,有没有蛛丝马迹?你可以马上找到,谁找到了,谁找到了,来,你找到了,来,读给她一听。
生:嗯,众人都笑他,他便恨地摔在地上。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是个美人,我一顿脚跺个稀烂。黛玉笑道,那是顶线不好就换好了,就放好了,再取一个来放吧。
师:就是这一处。还好,这一处也保留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黛玉说的话,黛玉笑道,读。
师:孩子们要知道,这个时候所有的人都在嘲笑宝玉啊,宝玉急的是满头大汗呀,急的是无地自容啊,所有的人都在嘲笑宝玉啊。然而看看黛玉却说。
生:黛玉却说那是顶线不好。
师:这是在干什么?
生:黛玉这是在安慰宝玉。
师:安慰宝玉,当所有的人都在嘲笑宝玉,宝玉急得不得了的时候,黛玉却说拿去叫人换好啦,这是在干什么?
生:这是在帮宝玉解围。
师:对,解围这个词用的太好了。当所有的人都在嘲笑时候,唯有黛玉才会这样说,没事儿再取一个来放就行了,这是在干什么?
生:替宝玉想办法。
师:是的,为什么黛玉会这样说?因为他。
生:因为他是宝玉的知己。
师:他的心里装着谁。
生:装着宝玉。
师:他唯一装着的就是宝玉。所以我们刚才看到了宝玉是黛玉的知己,我们现在又看到了黛玉是宝玉的知己,而这是一条线。孩子们在《红楼梦》当中,这是一条长长的线,从一开始到结束都是这样。不信,我们一起来看看红楼梦的第三回。红楼梦第三回是林黛玉初进贾府,他知道他们家有一个表哥,但是他还没见过贾宝玉。我们来看看黛玉见到宝玉的第一反应,谁来读一读。
生齐读: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到心下想到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此。
师:从来没有见过面。这第一次见面哦,黛玉竟然说好生?倒像在哪里?何等眼熟,你不觉得很奇怪吗?有这种感觉的只是黛玉吗?我们来看看宝玉的反应。来,宝玉的反应,你来 读。
生: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师:何曾见过,也是第一次见。然而他的感觉跟谁的几乎一模一样,这就叫知己。孩子们知己从知面开始,知面从一见就相识开始,这叫一见。找朋友一定要找这样的朋友。当然知己不仅仅只是知面,在《红楼梦》的第四十三回讲了一件事,将史湘云劝宝玉说,你大了,你应该多去会那些当官的朋友,你应该多去读读那些考科的书。结果宝玉一听勃然大怒,扭身就走,搞得湘云下不了台。这个时候宝玉的大丫头袭人出来打圆场。得了得了行了行了行了。上次宝钗也是这样说,也是这样,惹得他暴跳如雷。这要是搁了林黛玉,还不知会闹成什么样子呢。谁知这个时候。宝玉怎么说?谁来读?
生:宝玉道,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若她也说过这些混账话,我早和她生分了。
师:生分的。没错,孩子们从宝玉的话当中,你有没有发现林黛玉有没有跟宝玉说过这样的话?宝玉你多去会那些当官的人。说过吗?宝玉,你多去读那些考科举的书吧,说过吗?黛玉为什么不说?宝钗说湘云说黛玉为什么不说。
生:因为黛玉是宝玉的知己。
师:他知道宝玉?
生:他知道宝玉不喜欢这些
师:没错。他骂那些人叫宝玉,摒弃这样的功名利禄,这是宝玉的志向只有谁知道。黛玉。所以孩子们什么叫知己,知己就是知识,就是知道他的志向,知道他的追求,知道他的梦想,这样的才叫。这还不够。我们继续看红楼梦第七十回,也就是咱们这篇课文所在的这一回。这一回前面写到春暖花开,桃花盛开。然后春风吹来,桃花在春风当中一片一片的飘零。这个时候黛玉看到这样的情景,触景伤情,写了一首很长的诗,叫什么来着桃花行。是的,桃花行很长。我截取了其中的几句,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是最后的四句桃花行。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若将人类比桃花
生:泪似长流花自媚
师:泪眼观花泪易干。
生:泪干春尽花憔悴
师:憔悴花遮憔悴人
生:花飞人倦易黄昏
师:一声杜宇春归尽
生:寂寞帘栊空月痕。
师:诗写得很凄凉,也很伤感。但是没有人告诉宝玉说这首诗是林黛玉写的。然而当宝玉读到桃花行的时候,他竟然是这样的反应。谁来读?
生:宝玉看了并不称赞,却滚下泪来,便知出自黛玉因此落下泪来,又怕众人看见,又忙自己擦了。
师:看看,没有人告诉他这是黛玉的诗。但是宝玉读到这首诗的第一反应就知道这是谁写的。宝玉的第一个表情竟然是,哭。他为什么哭?
生:我觉得宝玉看了之后之所以滚下泪来,是因为他真正懂林黛玉,而且这首诗写的也很悲伤。由此他看出来了,林黛玉的内心其实是很有很多酸楚,他内心也很心酸。
师:是的。桃花行写的是桃花,其实宝玉知道桃花的飘零就是谁的飘零,桃花的凋谢就是谁的凋谢,桃花的寂寞就是谁的寂寞。桃花的无依无靠就是谁的无依无靠,他懂黛玉的心。孩子们,一个懂对方心思的人,把对方永远装在自己心上的人,才叫知己。可惜黛玉死了。
(播放宝玉、黛玉相处视频)
师:(板书:叹 无缘)大家还沉浸在伤感当中是吧,这个我能理解。后来我们就学完了,这回真的学完了。但是那位孩子记得,你们一定还记得,课前我跟你们有过一个约定,读完《红楼梦》,请你为《红楼梦》写几句推荐语。我现在想问一问,上完了《红楼春趣》这一课上到现在为止,你愿意为红楼梦写推荐语的举个手,把手放下,暂时还不打算推荐红楼梦的,请举个手。好,这是你们自己的选择,我尊重你们的选择,拿起笔来为你心中此刻的红楼梦写几句推荐语。只要是真心话,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什么就写。只要是真心话。写完的孩子,不要忘记在最后一栏的推荐人下面写上自己的尊姓大名,然后可以默默地读一读自己写下的关于红楼梦推荐的。
师:好,孩子们,把笔放下,开始。你们向红楼梦致敬,向曹雪芹致敬,向中国最伟大的中国古典名著致敬的时候了,来把你们的真心话大声的说出来。孩子,你请。
生:在医生眼中,《红楼梦》是一部医典。在厨师眼中,它是一本食词。在文学巨匠的眼中,它更是一侧巨著。无论是世态炎凉,还是儿女情长,在红楼梦中,谁都在可以在其中寻找到独属于自己的一份浪漫与凄美。
师:所以?
生:所以我推荐红楼梦。
师:推荐人?
生:推荐人,周子轩。
师:掌声响起来,孩子,你请。
生:《红楼梦》结局悲惨,一个水中月,一个镜中花,为女儿立传的贾宝玉,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虽是知己,可又怎样?还是无缘。让我们翻开这一本书,一起惜红楼梦段。
师:推荐人?
生:文纪元
师:掌声响起来。
生:可能红楼梦里没有什么大事,可正是因为这些小事让人热泪盈眶。我为林黛玉的悲惨命运而落泪,我为知己无缘而落泪。可能这本书中并没有什么优美而幸福的故事,但你一定能从中发现许多奥秘。推荐人,陈以诺。
师:掌声响起了来。最后一位推荐人,你请。
生:《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首,其语言绝妙,构思完全,有许多条故事线,分为上册和下册,共 100 多万字。上册有 80 回,下册有 40 回。这本书的作者是清代的曹雪芹,上册为曹雪芹原著,下册不知什么原因已经失传,因此下册又有人重新编写而又整理。但是并不是很贴近原著叫做程本,更贴近原著的一本叫做脂本。它不仅可以与我国源远流长的诗词曲赋中最辉煌的一本相比美,还能与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小说名著并列而无愧。推荐人,张田运
师总结:真好,孩子们。你们写的推荐语,王老师也写的推荐语。今年的 4 月 23 号是世界读书日,中国教育报采访,我希望向全国的中小学语文老师推荐一本书,前提是你只身去荒岛只能带一本书,我说我只带《红楼梦》。因为红楼梦在,家园在,红楼梦在,人生在,红楼梦在,中国在。孩子们,拜托你们,一定去好好的读一读,一定去认真地读一读脂本《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