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教案
1 小蝌蚪找妈妈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塘、脑”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哪”等10个字,会写“看见、哪里”等8个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3.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图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变化的过程,能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4.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述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点
借助图片和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了解课文内容,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变化的过程;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搜集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2.制作小蝌蚪、乌龟等头饰。
3.制作多媒体课件,本课生字卡片。
学生准备:1.预习生字,朗读课文。
2.查阅有关小蝌蚪的成长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塘、脑”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写好“两、哪、宽、皮”4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借助插图和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甩、迎、追”等动词用得准确,并能试着用这些动词练习说话。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激趣导入,设置悬念
活动1 趣猜谜语,揭示课题
1.导入:同学们,从这堂课开始,我们学习本册教科书的第一单元,这一单元的3篇课文都讲了大自然的秘密,你们好奇吗?要想揭开大自然的神秘面纱,我们先从猜谜语开始吧。
2.读谜面,猜谜语。
(1)课件出示:小黑豆,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哇游。(打一动物)
①指名读一读第一则谜语的谜面。
②引导学生猜出谜底,教师板书:小蝌蚪。
(2)再出示一则谜语。(自由读一读第二则谜语的谜面。)
课件展示 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
冬天他休息,夏天他捉虫。(打一动物)
3.导入课题。
(1)谈话导入:青蛙和小蝌蚪有什么关系呀?(青蛙是小蝌蚪的妈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有关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教师把课题补充完整。)
(2)齐读课题。
活动2 质疑课题,进入阅读
1.思考: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交流汇报。
预设:
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
小蝌蚪是怎样找妈妈的?
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
3.过渡: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课文,寻找答案吧!
操作指导 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儿童喜欢猜谜语的特点,引用谜语增加趣味性,使学生在猜谜语中初步了解蝌蚪、青蛙的特点,然后自然导入新课。
板块二 语境解疑,读文识字
活动1 读文识字,了解小蝌蚪的样子
1.了解小蝌蚪生活在池塘里。
(1)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小蝌蚪生活在哪里。(池塘)
(2)观察教材插图中的池塘是什么样子的。认读词语“池塘”,“塘”的提土旁表示池塘里的水是被土围着的。
2.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边听边想课文是怎样介绍小蝌蚪的样子的,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
(1)正确认读“脑、袋”,读好轻声词语“脑袋”。小蝌蚪的脑袋什么样?(大大的)连续用了两个“大”字给你什么感觉?
(2)小蝌蚪有什么样的身子?正确认读“灰”。
课件展示 “灰”的字理图:
①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想想怎样记住这个字。
②教师讲解:“灰”是会意字,从火从手,意思是火灭了成为灰烬,可以用手拿。
(3)小蝌蚪有什么样的尾巴?(长长的)连续用了两个“长”字给你什么感觉?文中哪个字写出了小蝌蚪长长的尾巴特别好玩的特点?(甩)请你用一只手臂做一做“甩”的动作。你觉得“甩”字用得好吗?
(4)带着动作朗读第1自然段,感受小蝌蚪样子的可爱,他们在池塘里过得很快活。
活动2 读文识字,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原因
1.自读课文第2自然段,“游哇游”和“游来游去”意思一样吗?读好轻声词语“游哇游”。
2.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原因。
(1)小蝌蚪为什么找妈妈?
(2)认读生字“教、捕”。注意强调:“捕”的声母是b,不是p。
(3)读好“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的停顿。
(4)小蝌蚪是怎么做的?(迎上去)读好词语“迎上去”。“迎上去”是什么意思?找同学扮演小蝌蚪和鲤鱼妈妈,表演“迎上去”。(引导学生理解“迎”字的意思。)
(5)小蝌蚪,你们是怎么有礼貌地称呼鲤鱼妈妈的?认读词语“阿姨”。
(6)鲤鱼妈妈对小蝌蚪说了些什么?从鲤鱼妈妈那里小蝌蚪知道了什么?正确认读词语“宽嘴巴”。“宽嘴巴”是什么意思?(板书:四条腿 宽嘴巴)
(7)指导书写“宽”。“宽”的下面是“见”,最后一笔是竖弯钩,不要写成点。
3.学生扮演活泼、可爱、有礼貌的小蝌蚪,老师扮演和蔼可亲的鲤鱼妈妈,正确朗读对话。要求做到读准确,按标点停顿,读好问句和感叹句。
活动3 自由读文,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经过
1.自读课文第3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小蝌蚪看见乌龟是怎样做的?
2.正确理解“追上去”,指名表演“追上去”的动作。小蝌蚪为什么“连忙追上去”?“妈妈,妈妈!”中的感叹号告诉我们什么?
3.乌龟是怎么说的?正确认读“头顶上”。
(1)课件展示象形字“龟”的演变过程。
(2)引导学生读一读乌龟说的话。
4.从乌龟的话中,小蝌蚪知道了什么?(板书:头顶 大眼睛 披着绿衣裳)
5.指导分角色朗读对话。同学们扮演急着喊妈妈的小蝌蚪,老师扮演和蔼可亲的乌龟,“小蝌蚪”要读出着急的语气,“乌龟”要读出和蔼可亲的语气。
活动4 朗读课文,随文识字
1.自读课文第4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找出描写大青蛙样子的句子。
2.读一读、比一比两句话中带点字的意思。
课件展示 大青蛙穿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长着一对大眼睛。
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正确认读“披、鼓”,并运用“披”或“鼓”说一句话。
3.朗读第4自然段,读出大青蛙的漂亮和神气。(板书:露着雪白的肚皮)
4.过渡:小蝌蚪终于找到妈妈了,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
5.导读:同学们读一读第5自然段,你想读出什么语气来呢?(学生自由朗读)
(1)从“妈妈,妈妈!”和“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这两个感叹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该怎样读?(交流:读出小蝌蚪和青蛙妈妈惊喜的语气。指导朗读。)
(2)指导朗读这个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找出描写小青蛙动作的词语。“蹬、跳、蹦”这三个表示动作的词能不能调换位置呢?(通过朗读,理解小青蛙的一连串动作,是不能调换位置的。这一连串动作是瞬间完成的,要轻点读,快点读,才能体现出小青蛙身体轻盈、动作敏捷的特点。)
活动5 读文理解,拓展资料
1.朗读第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小青蛙跟着妈妈,天天做什么?
2.“天天”这个词告诉我们什么?
3.读一读青蛙捉害虫的资料。
课件展示 青蛙是动物世界中最出色的“庄稼保护神”。它是一个捕虫能手,专门吃一些害虫,比如小飞蛾、蝗虫、蚊子、苍蝇等。青蛙的眼光锐利,速度敏捷,舌头很长并含有黏液。它只要一发现食物,就会不动声色地把舌头往那里一伸,目标就会被粘住。一只青蛙一天可以吃约120只害虫。
4.提问:了解了青蛙是捉虫能手,你想对小青蛙说些什么?想对人类说些什么?
5.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是故事的结尾,以叙述的口吻来读,最后一句要读得慢一些,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操作指导 教学时,将第2~6自然段放在一起教学,便于引导学生梳理文中关于时间及小蝌蚪样子变化的句子,指导学生借助这些信息和图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发育成青蛙的变化规律,突出教学重点。
板块三 提取信息,了解发育过程
活动1 回归全文,提取信息
1.再读全文,想一想:小蝌蚪的身体发生了几次变化?每一次是怎样变化的?
2.引导学生提取信息,画出相关句子,再读一读。
(1)小组合作,圈画描写时间的句子。
(2)指名读一读圈画的句子。
3.小组交流理解圈画的句子,鼓励感兴趣的学生画一画小蝌蚪的身体发生的变化。
活动2 汇报交流,了解发育过程
1.指名读一读描写时间的句子。
课件展示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前腿。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2.引导学生观察,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3.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1)教师出示四张图片,问:你能按照顺序给他们排序吗?请一名学生到前面来排一排,贴在黑板第一张图片的后面。如图:
(2)教师相机板书:两条后腿、两条前腿、尾巴变短、尾巴不见了。
4.引导学生交流:借助黑板上的图片和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按顺序讲一讲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
(1)先和同桌讲一讲,再和小组同学交流。
(2)全班汇报。
课件展示 小蝌蚪的身体发生了四次变化
长出了两条后腿→长出了两条前腿→尾巴变短了→尾巴不见了
操作指导 小组合作学习时,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合作中完成教学目标。在师生互动过程中,重点帮助学生借助图片归纳整理信息,并按顺序说清楚蝌蚪的成长变化过程。另外,要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小蝌蚪的身体变化的过程。
板块四 畅谈收获,书写生字
活动1 梳理信息,畅谈收获
1.畅谈你在本节课中的收获。
(1)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一读,并说说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2)课件出示:____________里有____________小蝌蚪,大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身子,____________着长长的尾巴,____________地游来游去。
①学生根据课文填空。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小蝌蚪的样子。
2.说说本节课中还有哪些收获。
活动2 示范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两、哪、宽、皮。
2.学生观察这些字的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课件演示书写动漫。
4.教师重点指导“皮”的笔顺:横钩、撇、竖、横撇、捺。
5.学生按正确笔顺描红,再在田字格中写一遍。
6.交流反馈。
(1)教师选择好的作品进行投影展示。
(2)学生评价。
(3)根据反馈,学生在田字格中把字再写一遍。
操作指导 本教学环节,要重视学生的分角色朗读、表演的行为,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身体不断发生的变化。指导书写时,可引导学生先观察、分析字形特点,再对难写字做重点指导,要培养学生独立写字的能力。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顶、眼、睛、肚、孩、跳”6个左右结构的字;会写“看见、哪里”等8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演一演、看图、比较等办法了解表示动作的词语的意思。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3.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字词,回顾内容
1.出示生字词,请学生读一读。
2.自己再读《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一边读一边记住小蝌蚪的样子,记住小蝌蚪找妈妈的经过,记住青蛙妈妈的样子。
3.借助教材中的插图和文字,说一说小蝌蚪的样子和青蛙妈妈的样子。说一说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4.在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小蝌蚪的身体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把相关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5.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课件出示图片)
操作指导 上课伊始,复习学过的生字词,并让学生说一说上节课学习的小蝌蚪的样子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加强记忆。
板块二 分角色朗读,讲述故事
活动1 分角色朗读对话
1.引导学生找到小蝌蚪和鲤鱼妈妈、乌龟、青蛙妈妈的对话。在书中做好标记。
2.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对话。
3.教师示范并指导:小蝌蚪每一次说话的心情不一样,语气也不一样。第一次可能是好奇,小鲤鱼的妈妈在身边,我们的妈妈在哪儿呢?要读出着急的语气,语速要快一点。第二次以为乌龟就是妈妈呢,所以要高兴地喊出来。第三次真正找到妈妈了那是多么的激动和欣喜啊!
鲤鱼妈妈、乌龟和青蛙妈妈的话读时要放慢语速,声音和蔼可亲,充满慈爱。
4.小组内再练习分角色朗读。
活动2 梳理信息,讲述故事
1.引导学生梳理信息:
(1)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长什么样?(板书:四条腿 宽嘴巴)乌龟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长什么样?(板书:头顶大眼睛 披着绿衣裳)
(2)交流:对照板书,你发现青蛙妈妈还有什么特点?(板书:露着雪白的肚皮)
2.图文对照,讲述故事。
(1)打开书,引导学生观察课后第二题图片,请学生按顺序把图片连起来。
(2)结合图片和板书讲一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小结:鲤鱼妈妈和乌龟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的特点都对,但是不完整,所以小蝌蚪一开始认错了妈妈,后来,小蝌蚪把他们给的信息综合起来,看到了“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头顶一对大眼睛”的青蛙,就能确定是自己的妈妈了。
操作指导 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读好小蝌蚪和鲤鱼妈妈、乌龟、青蛙妈妈的对话,采取了小组初次练读、老师指导、小组再读的思路,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走进文本,也能读出人物的相应语气。
板块三 指导书写,拓展延伸
活动1 指导书写,反馈评议
1.出示田字格中的“孩、跳”等6个左右结构的字。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字的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重点指导书写“孩”和“跳”。
(1)引导学生书空“孩”“跳”。
(2)教师范写“孩”“跳”,讲解书写要领。
3.学生先描红,再把每个字写两遍。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交流反馈,集体评议。
(1)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学生评议,指出书写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改正。
(2)教师纠正,集体书写。
(3)评选书写小能手。
活动2 迁移类文,拓展阅读
1.请学生准备好打印的类文。
2.分组合作,选取类文,再读一读。
3.班内汇报,朗读分享类文内容。
(1)小组派代表朗读类文。
(2)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还读过哪些有关小蝌蚪和小青蛙的故事或儿歌等。
4.引导学生交流阅读类文的收获。
预设:
生1:我从儿歌《小蝌蚪,圆溜溜》中了解到小蝌蚪是圆溜溜的。
生2:我从儿歌《小蝌蚪》中读懂了小蝌蚪是先长出腿再把尾巴变没的。
5.在类文中选择你喜欢的一首儿歌,美美的读给同桌听。
活动3 朗读并积累词语
1.课件出示课后练习第四题中的词语,指名读一读。
课件展示 脑袋 口袋 袋子 袋鼠
欢迎 迎接 迎风 迎面
水塘 池塘 鱼塘 荷塘
2.引导学生交流每组词语的特点:第一行用“袋”字组词,第二、三行用“迎、塘”组词。
3.齐读词语,开火车读词语。
4.鼓励端正、整洁地抄写词语。
操作指导 写字教学是小学低年段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所以,老师要做好示范和指导。引导学生先观察再动笔,观察汉字的结构、偏旁、笔画。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
四条腿 头顶大眼睛 露着雪白的肚皮
宽嘴巴 披着绿衣裳
大大的脑袋
黑灰色的身子 → 长后腿 → 长前腿 → 尾巴变短 → 尾巴不见了
长长的尾巴
教学反思
设计教学时,教师能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让学生了解小蝌蚪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以及小蝌蚪在鲤鱼妈妈和乌龟的帮助下,找到青蛙妈妈的经历,并从中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同时还激发了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提高了学生保护小蝌蚪和小青蛙的意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了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解疑,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并能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利用多样化学习资源,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