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第一章 机 械 运 动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目录
01
02
能力提升
夯实基础
03
素养提升
夯实基础
1.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倡“吃动平衡,天天运动”,建议每天行走6 000步,宋老师喜欢环绕龙潭公园人工湖行走,通过手机软件测得40 min行走6 000步,路程约为4 km。据此估计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行走的平均速度和一步长度。下列选项中最合理的一项是( )
A.6 km/h,65 cm B.1.5 km/h,1.2 cm
C.6 km/h,20 cm D.15 km/h,0.6 cm
A
2.在测量物体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果测出物体的运动时间比实际值偏大,则测量出的物体的平均速度( )
A.跟实际值相同 B.比实际值偏大
C.比实际值偏小 D.不能确定
C
3. 物理小组对平直公路上的一辆小车进行观察,根据记录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K1-4-1所示。则 ( )
A. 0~7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 m/s
B. 0~5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 m/s
C. 5~7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2 m/s
D. 2~5 s内,小车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C
4.如图K1-4-2是苹果上抛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从图中可以看出,苹果上升的速度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小
相等时间内运动距离变短
5. 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装置图如图K1-4-3所示。
(1)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斜面应选择较__________(填“大”或“小”)坡度。
路 段 路程/cm 时间/s 速度/(m·s-1)
AB 60 3 0.2
AC 5 0.24
小
(2)请将表格内空缺内容填充完整__________。
(3)结论: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时,小车将做__________(填“匀速”“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
120
加速
6.在公路上行驶的大货车与小轿车的速度之比是3∶5,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1∶3,大货车与小轿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A.9∶5 B.3∶2
C.2∶3 D.5∶9
能力提升
D
7. 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某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数据记录分别是15.26 cm、15.2 cm、15.26 cm、15.27 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__________cm。 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1, 所用时间之比是1∶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__________。如图K1-4-4所示,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时间为0.8 s, AB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cm, 则小车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m/s。
15.26
6∶1
30.0
0.375
8.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为此,我国近年来加大了道路限速监控管理。一种是“定点测速”,即监测汽车在某点的车速;另一种是“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25 km,全程限速120 km/h,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B的速度分别为100 km/h和110 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K1-4-5所示。
素养提升
(1)采用“定点测速”,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会不会被判超速?
(2)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
解:(1)因为120 km/h>110 km/h>100 km/h,
故采用“定点测速”,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不会被判超速。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