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十月革命、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导学案
课题 俄国十月革命、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年级 初三 设计者 初三历史备课组
学习目标 分析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分析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培养学生用历史知识解读现实的能力;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历史意义、新经济政策 难点: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原因、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时期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自主学习反思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______________的开端一、二月革命:时间_______结果:推翻_________统治,后出现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1917年4月_____回到彼得格勒; 8月制定_____________方针。三、十月革命: 1、 时间___________领导人________总指挥部_____________。2、结果: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_________,____当选为主席3、苏维埃政权的措施: A 建立新型的________政权; B 将____、____和________收归国有; C 颁布《_________》,没收地主、寺院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D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E 1918年迁都_______4、____年,苏俄粉碎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5、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⑴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__________革命。⑵ 世界上第一个________国家诞生;⑶ 沉重打击________统治,推动________运动发展,鼓舞_________人民解放斗争。第2课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列宁 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____年苏俄开始实施_____________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______经济,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2、苏联的建立:____年建立,当时的4个加盟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后来苏联扩大到____个加盟共和国;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1、工业建设:____年______逝世,苏联在________的领导下,于1928—1937年先后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_______。苏联由__________变成_______。2、加快农业______________的步伐。3、A:_____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_____________国家”。______________的制定,标志着 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也被称为“__________”。B: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①曾起过积极作用。 ② 消极作用:A 优先发展重工业,使________和_______长期处于落后状态;B 片面强调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C 损害________的生产积极性; D__________粗放,________低下
合作交流总结
教师指导总结
反馈拓展练习 1.列宁说:“战争使最文明的、文化最发达的国家陷于饥饿的境地。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战争这一巨大的历史过程又空前的加速了社会的发展。”以一战为例,对列宁这句话的理解是A.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B.联合国成立 C.两极格局形成 D.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2.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的原因是A.推行农奴制改革 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实施新经济政策 D.形成斯大林模式3.“它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材料主要论述了新经济政策( )A.实施的背景 B.实施的内容 C.实施的过程 D.实施的结果4.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列宁”、“斯莫尔尼宫”、“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冬宫”四个关键词都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五月流血周” C.俄国“二月革命” D.苏联成立5.苏联工业总产值由1927年的世界第5位上升到1937年的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大约2%上升到大约10%。这说明( )①苏联执行了工业化方针 ②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③苏联由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国 ③苏联继续实施了新经济政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6.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虽然使苏联取得巨大的建设成就,但这一模式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斯大林模式在政治上的弊端是A.优先发展重工业 B.排斥市场调节 C.权力高度集中 D.民主法制健全7.“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 理。”苏俄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A.夺取十月革命胜利 B.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C.推动工业化建设 D.对付美国的“冷战”8.右图为《1913年和1937年各国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产值中的比例图》,其中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业产量快速增长的原因是( )A.俄国农奴制废除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C.新经济政策实施 D.斯大林模式推动9.1917年11月7日,晚9点40分,伴随着“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大炮发出的一声怒吼,起义者攻打冬宫的战斗开始了!结合右图的理解,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俄国十月革命特点的是 A.采用暴力手段夺取政权 B.走城市革命珠道路C.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D.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10.斯大林曾说:“工业化的中心,工业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这一思想给苏联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加速农业化的发展 D.形成过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11.历史诊断:找出题中错误的表述,并改正。 19世纪中期,俄国面临严重的农奴制危机,彼得一世被迫实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客观上帮助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一战”后期,列宁领导了著名的二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22年底,苏联成立,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乌克兰和乌兹别克。列宁逝世后,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苏联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轻工业。这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1)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阅读下面材料:材料一:莫斯科大剧院。1922年12月30日,就在这里,伴随着山呼海啸般的掌声,2215个声音呼喊出同一个名字——“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一天宣告诞生。材料二: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1)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时有多少个加盟共和国?(2)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这两个五年计划的发展重点是什么?(1分)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国家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3)苏联在1936年通过新宪法,这部宪法宣布苏联是什么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