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十三章 旋转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2020·福建泉州·一模)在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等边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正五边形 D.矩形
【答案】D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逐一判断可得.
【详解】解:A.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B.直角三角形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C.正五边形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D.矩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2.(2021·山东济南·中考真题)以下是我国部分博物馆标志的图案,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A
【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逐项分析即可,轴对称图形:平面内,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中心对称图形: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个点旋转,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
【详解】A.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B.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不是轴对称图形,但是中心对称图形,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掌握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3.(2020·陕西·交大附中分校模拟预测)已知一次函数y=﹣x+5的图象,绕y轴上一点P(0,a)旋转180°,所得的图象经过点 (0,﹣3),则a的值为( )
A.3 B.1 C.﹣3 D.6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得出旋转后的函数与y轴的交点,然后根据一次函数y=﹣x+5求得与y轴的交点坐标,结合点的坐标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在一次函数y=﹣x+5中,令x=0,则y=5,
即一次函数y=﹣x+5与y轴交点为(0,5).
∵旋转后所得的图象经过点 (0,﹣3),
∴旋转后的函数与y轴交点为(0,﹣3),
∵一次函数y=﹣x+5的图象,绕y轴上一点P(0,a)旋转180°,
∴(0,5)和(0,﹣3)关于点(0,a)对称,
∴a==1,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与旋转问题,掌握旋转的性质和一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4.如图,矩形ABCD中,AD=2,AB=,对角线AC上有一点G(异于A,C),连接 DG,将△AGD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得到△AEF,则BF的长为( )
A. B.2 C. D.2
【答案】A
【分析】过点F作FH⊥BA交BA的延长线于点H,则∠FHA=90°,△AGD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得到△AEF,得∠FAD=60°,AF=AD=2,又由四边形ABCD是矩形,∠BAD=90°,得到∠FAH=30°,在Rt△AFH中,FH=AF=1,由勾股定理得AH= ,得到BH=AH+AB=2 ,再由勾股定理得BF=.
【详解】解:如图,过点F作FH⊥BA交BA的延长线于点H,则∠FHA=90°,
∵△AGD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得到△AEF
∴∠FAD=60°,AF=AD=2,
∵ 四边形ABCD是矩形
∴ ∠BAD=90°
∴∠BAF=∠FAD+ ∠BAD=150°
∴∠FAH=180°-∠BAF=30°
在Rt△AFH中,FH=AF=1
由勾股定理得
AH=
在Rt△BFH中,FH=1,BH=AH+AB=2
由勾股定理得
BF=
故BF的长.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旋转,矩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决此题的关键在于作出正确的辅助线.
5.(2022·江苏·宜兴市新街中学八年级阶段练习)如图,直角三角形ACB中,两条直角边AC=8,BC=6,将△ACB绕着AC中点M旋转一定角度,得到△DFE,点F正好落在AB边上,DE和AB交于点G,则AG的长为( )
A.1.4 B.1.8 C.1.2 D.1.6
【答案】A
【分析】由勾股定理可求AB=10,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D,DM=AM,CM=MF,DE=AB=10,可得AM=MF=CM,可得∠AFC=90°,由锐角三角函数可求AF的长,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GF的长,即可求AG的长.
【详解】解:如图,连接CF,
∵AC=8,BC=6,
∴AB==10,
∵点M是AC中点,
∴AM=MC=4,
∵将△ACB绕着AC中点M旋转一定角度,得到△DFE,
∴∠A=∠D,DM=AM,CM=MF,DE=AB=10,
∴AM=MF=CM,
∴∠MAF=∠MFA,∠MFC=∠MCF,
∵∠MAF+∠MFA+∠MFC+∠MCF=180°,
∴∠MFA+∠MFC=90°,
∴∠AFC=90°,
∵×AB×CF=×AC×BC,
∴CF=,
∴AF=,
∵∠A=∠D,∠A=∠AFM,
∴∠D=∠AFM,
又∵∠DFE=90°,
∴DG=GF,∠E=∠GFE,
∴GF=GE,
∴GF=GD=GE=5,
∴AG=AF-GF=-5==1.4,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AF的长是本题的关键.
6.(2022·安徽·合肥育英学校九年级阶段练习)如图,在ABC中,,,在以BC为腰在BC的一侧构造等腰直角,,则AD的最小为( )
A. B. C.3 D.
【答案】B
【分析】先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B1CA1,可得AC= CA1=5,∠ACA1=90°,AB=A1D=2,再求出AA1,即可得答案.
【详解】解:如图,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B1CA1,AA1与CD的交点记为点E,
由于△B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CD=90°,
因此点B1与点D重合,
∵AB=2,AC=5,
∴AC= CA1=5,∠ACA1=90°,AB=A1D=2
∴ ,
∵AD的最小,
∴D应和E重合,A1E=2,
∴AD=,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等,解题的关键是做出旋转图形.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7.(2022·广西·南宁市三美学校八年级期末)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__________.
【答案】
【分析】根据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是点(﹣x,﹣y),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解:点(6,﹣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为(﹣6,1).
故答案为:(﹣6,1).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原点对称点的性质,正确掌握横纵坐标的符号关系是解题关键.
8.(2022·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教研室模拟预测)已知点与点关于原点对称,则______.
【答案】-2
【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x,﹣y),据此求解即可.
【详解】解:∵点P(m n,1)与点Q(3,m+n)关于原点对称,
∴,
∴
故答案为:-2.
【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坐标的关系和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熟知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是解题的关键.
9.(2022·上海市罗星中学模拟预测)如图,正方形ABCD中,将边BC绕着点C旋转,当点B落在边AD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E处时,∠AEC的度数为_______
【答案】或
【分析】分两种情况分析:当点E在BC下方时记点E为点,点E在BC上方时记点E为点,连接,,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由正方形的性质得,,由旋转得,,故,是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由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求角即可.
【详解】
如图,当点E在BC下方时记点E为点,连接,
∵点落在边AD的垂直平分线,
∴,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
∵BC绕点C旋转得,
∴,
∴是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
∴,
∴,
当点E在BC上方时记点E为点,连接,
∵点落在边AD的垂直平分线,
∴,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
∵BC绕点C旋转得,
∴,
∴是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
∴,
∴.
故答案为:或.
【点睛】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旋转的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掌握相关知识点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10.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5,E是边BC上一点且BE=2,F为边AB上的一个动点,连接EF,以EF为边向右作等边三角形EFG,连接CG,则CG长的最小值为______.
【答案】
【分析】由题意分析可知,点F为主动点,运动轨迹是线段AB,G为从动点,所以以点E为旋转中心构造全等关系,得到点G的运动轨迹,也是一条线段,之后通过垂线段最短构造直角三角形获得CG最小值.
【详解】解:由题意可知,点F是主动点,点G是从动点,点F在线段AB上运动,点G的轨迹也是一条线段,
将△EFB绕点E旋转60°,使EF与EG重合,得到△EFB≌△EGH,
从而可知△EBH为等边三角形,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FBE=90°,
∴∠GHE=∠FBE=90°,
∴点G在垂直于HE的直线HN上,
延长HG交DC于点N,
过点C作CM⊥HN于M,则CM即为CG的最小值,
过点E作EP⊥CM于P,可知四边形HEPM为矩形,∠PEC=30°,∠EPC=90°,
则CM=MP+CP=HE+EC=2+=,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最值问题,分清主动点和从动点,通过旋转构造全等,从而判断出点G的运动轨迹,是本题的关键,之后运用垂线段最短,构造图形计算,是最值问题中比较典型的类型.
11.(2022·广西贵港·中考真题)如图,将绕点A逆时针旋转角得到,点B的对应点D恰好落在边上,若,则旋转角的度数是______.
【答案】##50度
【分析】先求出,由旋转的性质,得到,,则,即可求出旋转角的度数.
【详解】解:根据题意,
∵,
∴,
由旋转的性质,则,,
∴,
∴;
∴旋转角的度数是50°;
故答案为:50°.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进行计算.
12.(2022·江苏南京·模拟预测)如图,在ABC中,,在同一平面内,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到的位置,使,作交BC于点D,则______.
【答案】30°##30度
【分析】利用旋转的性质可求得AC=AC′,∠CAB=∠C′AB′,由平行线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得∠C′AC;进而求得∠CAB′即可解答;
【详解】解:∵,
∴∠C′CA=∠CAB=70°,
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C=AC′,∠CAB=∠C′AB′=70°,
∴∠ACC′=∠AC′C=70°,
∴∠C′AC=180°-70°-70°=40°,
∴∠CAB′=∠C′AB′-∠C′AC=70°-40°=30°,
∵,
∴∠AB′D=∠CAB′=30°,
故答案为:30°.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性质;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三、解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3.(2022·重庆长寿·九年级期末)在所给的的正方形网格中,按下列要求操作:(单位正方形的边长为1)
(1)请在第二象限内的格点上找一点,使是以为底的等腰三角形,且腰长是无理数,求点的坐标;
(2)画出以点为中心,旋转180°后的,并求的面积.
【答案】(1)图见解析,点的坐标为
(2)图见解析,4
【分析】(1)根据题意,腰长为无理数且为以AB为底的等腰三角形,只在第二象限,作图即可确定点,然后写出点的坐标即可;
(2)现确定旋转后的点,然后依次连接即可,根据旋转前后三角形的面积不变,利用表格及勾股定理确定三角形的底和高,即可得出面积.
(1)
解:如图所示,点的坐标为;
,为无理数,符合题意;
(2)
如图所示:点的坐标,点的坐标为,
∵旋转180°后的的面积等于的面积,
,
∴,
∴的面积为4.
【点睛】题目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及旋转图形的作法,理解题意,熟练掌握在坐标系中旋转图形的作法是解题关键.
14.(2021·新疆吐鲁番·九年级阶段练习)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个单位长度,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1,1),B(3,2),C(2,4).
(1)画出ABC关于原点O对称的,直接写出点的坐标;
(2)画出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并写出点的坐标.
【答案】(1)作图见解析,(-1,﹣1);(2)作图见解析,(-1, 1),(-2, 3),(-4, 2);
【分析】(1)根据A(1,1),B(3,2),C(2,4).即可画出△ABC关于原点O对称的的△A1B1C1,进而可以写出点A1的坐标;
(2)根据旋转的性质即可画出△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A2B2C2;进而可以写出点的坐标即可.
【详解】解:(1)如图,△A1B1C1即为所求,
所以点A1的坐标为:(-1,﹣1);
(2)△A2B2C2即为所求;
点的坐标分别为:(-1, 1),(-2, 3),(-4, 2);
【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旋转变换和中心对称变换,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旋转的性质.
15.(2022·湖北黄石·模拟预测)如图,中,点E在BC边上,,将线段AC绕点A旋转到AF的位置,使得,连接EF,EF与AC交于点G.
(1)求证:;
(2)若,,求的度数.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分析】(1)由旋转的性质可得,利用“SAS”证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即可求解;
(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的度数,进而得到的度数,再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最后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解.
(1)
证明:∵,
∴.
∵将线段AC绕A点旋转到AF的位置,
∴.
在与中,
,
∴,
∴;
(2)
解:∵,,
∴,
∴.
∵,
∴,
∴.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证明是解题的关键.
16.(2022·安徽合肥·一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Δ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3,-1),B (-4,-4),C(-1,-3)
(1)以O为旋转中心,将△ABC顺时针旋转90°得到△A1B1C1;
(2)以O为对称中心,作出△ABC关于点O的中心对称图形ΔA2B2C2;
【答案】(1)见解析
(2)见解析
【分析】(1)先作出点A、B、C旋转后点的坐标、、,然后顺次连接三个点,即可得出旋转后的三角形;
(2)先作出点A、B、C关于原点O对称的点、、,然后顺次连接三个点,即可得出旋转后的三角形.
(1)即为所求作的三角形,如图所示:
(2)即为所求作的三角形,如图所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旋转和中心对称作图,作出对应点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
17.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请按要求画图:
(1)在网格中画出△ABC向下平移5个单位得到的;
(2)在网格中画出关于直线l对称的;
(3)在网格中画出将△ABC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
【答案】(1)图见解析
(2)图见解析
(3)图见解析
【分析】(1)先根据平移的性质画出点,再顺次连接即可得;
(2)先根据轴对称的性质画出点,再顺次连接即可得;
(3)先根据旋转的性质画出点,再顺次连接点即可得.
(1)解:如图,即为所作.
(2)解:如图,即为所作.
(3)解:如图,即为所作.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轴对称、旋转作图,熟练掌握各作图方法是解题关键.
四、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8.(2022·吉林·中考真题)图①,图②均是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其中点,,均在格点上.请在给定的网格中按要求画四边形.
(1)在图①中,找一格点,使以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2)在图②中,找一格点,使以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答案】(1)图见解析
(2)图见解析
【分析】(1)以所在直线为对称轴,找出点的对称点即为点,再顺次连接点即可得;
(2)根据点平移至点的方式,将点进行平移即可得点,再顺次连接点即可得.
(1)解:如图①,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2)解:先将点向左平移2格,再向上平移1个可得到点,则将点按照同样的平移方式可得到点,如图②,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平移作图,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是解题关键.
19.(2022·四川凉山·中考真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1,0)和点B(0,3),顶点为C,点D在其对称轴上,且位于点C下方,将线段DC绕点D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点C落在抛物线上的点P处.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点P的坐标;
(3)将抛物线平移,使其顶点落在原点O,这时点P落在点E的位置,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MP+ME的值最小,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
(3)存在,
【分析】(1)根据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得;
(2)先求出抛物线的对称轴,再设点的坐标为,则,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从而可得,将点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求出的值,由此即可得;
(3)先根据点坐标的平移规律求出点,作点关于轴的对称点,连接,从而可得与轴的交点即为所求的点,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的解析式,由此即可得出答案.
(1)解:将点代入得:,
解得,
则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解: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其顶点的坐标为,
设点的坐标为,则,
由旋转的性质得:,
,即,
将点代入得:,
解得或(舍去),
当时,,
所以点的坐标为.
(3)解:抛物线的顶点的坐标为,
则将其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恰好落在原点,
这时点落在点的位置,且,
,即,恰好在对称轴直线上,
如图,作点关于轴的对称点,连接,
则,
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与轴的交点即为所求的点,此时的值最小,即的值最小,
由轴对称的性质得:,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将点代入得:,
解得,
则直线的解析式为,
当时,,
故在轴上存在点,使得的值最小,此时点的坐标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旋转的性质、点坐标的平移规律等知识点,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和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解题关键.
20.如图,在等腰△ABC中,点D为直线BC上一动点(点D不B、C重合),以AD为边向右侧作正方形ADEF,连接CF.
【猜想】如图①,当点D在线段BC上时,直接写出CF、BC、CD三条线段的数量关系.
【探究】如图②,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判断CF、BC,CD三条线段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应用】如图③,当点D在线段BC的反向延长线上时,点A、F分别在直线BC两侧,AE.DF交点为点O连接CO,若,,则 .
【答案】【猜想】CD= BC- CF,理由见解析;【探究】CF= BC+ CD,理由见解析;【应用】
【分析】【猜想】 利用SAS证明△BAD≌△CAF,得出BD= CF,然后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可得结论;
【探究】利用SAS证明△BAD≌△CAF,得出BD= CF,然后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可得出结论;
【应用】 利用SAS证明△BAD≌△CAF,得出BD= CF,∠ACF=∠ABD = 135°,求出∠DCF= 90°,在Rt△DCF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DF,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中线的性质可得结论.
【详解】解:【猜想】CD= BC- CF,理由如下:
∵∠BAC=90°,AB=AC,
∴∠ABC=∠ACB=45°,
∵四边形ADEF是正方形,
∴AD= AF,∠DAF= 90°=∠BAC,
∴∠BAD=∠FAC,
在△BAD和△CAF中,
,
∴△BAD≌△CAF (SAS),
∴BD= CF,
∵CD= BC- BD,
∴CD= BC- CF:
解:【探究】CF= BC+ CD,理由如下:
∵∠BAC= 90°,AB= AC,
∴∠ABC=∠ACB=45°,
∵四边形 ADEF是正方形,
∴ AD= AF,∠DAF= 90°,
∴∠BAD=∠BAC +∠DAC,
∴∠CAF=∠DAF+∠DAC,
在△BAD和△CAF中,
,
∴△BAD≌△CAF (SAS),
∴BD= CF,
∵BD= BC+CD,
∴CF= BC+CD;
解:【应用】∵∠BAC= 90°,AB= AC,
∠ABC=∠ACB=45°,
∵四边形ADEF是正方形,
∴AD= AF,∠DAF= 90°,
∴∠BAC=∠DAF,
∴,
∴∠BAD=∠CAF,
在△BAD和△CAF中,
,
∴△BAD≌△CAF (SAS),
∴BD=CF,
∴∠ACF=∠ABD= 180°- 45°= 135°,,
∴∠FCD=∠ACF-∠ACB = 90°,
∴△FCD为直角三角形,
∵,
∴ ,
∴CD= BC+ BD,
∴ CD = BC+CF= 2+1=3,
∴ ,
∵正方形ADEF中,O为DF中点,
∴ ,
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等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能够综合运用运用有关的知识解决问题.
五、解答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21.【问题原型】如图①,在等边三角形ABC内部有一点P,PA=2,PB=,PC=1,求∠BPC的度数,解决方法:将线段BP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P',连结AP'、PP'易证△BPC≌△BP'A,则∠BPC= 度.
【类比迁移】如图②,在正方形ABCD内有一点P,且PA=,PB=2,PC=.
(1)∠BPC= 度.
(2)求正方形ABCD的边长.
【答案】[问题原型]150;(1)135°;(2)
【分析】[问题原型] 将线段BP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P',连结AP'、PP',则△BPC≌△BP'A,得到BP=B,A=PC=1,∠PB=60°,∠AB=∠BPC,证得△BP是等边三角形,求出∠BP=∠PB=60°,P=BP=,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证得△AP是直角三角形,∠AP=90°,即可求出∠AB=∠AP+∠BP=150°;
(1)将△BPC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得到△BEA,推出BE=BP=2,AE=PC=,∠PBE=90°,∠AEB=∠BPC,利用勾股定理证得△AEP是直角三角形,求出 ∠AEB=∠AEP+∠BEP=135°,即可得到∠BPC的度数;
(2)如图,延长AE,过点B作BF⊥AE于F,得到∠BEF=45°=∠EBF,求出BF=EF=,勾股定理求出AB即可.
【详解】解:[问题原型] 将线段BP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P',连结AP'、PP',
∴△BPC≌△BP'A,
∴BP=B,A=PC=1,∠PB=60°,∠AB=∠BPC,
∴△BP是等边三角形,
∴∠BP=∠PB=60°,P=BP=,
∵,
∴△AP是直角三角形,∠AP=90°,
∴∠AB=∠AP+∠BP=150°,
∴∠BPC=150°,
故答案为:150;
(1)如图,将△BPC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得到△BEA,
∴△BPC≌△BEA,
∴BE=BP=2,AE=PC=,∠PBE=90°,∠AEB=∠BPC,
∴△BE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EP=∠EPB=45°,PE =2,
∵,
∴△AEP是直角三角形,∠AEP=90°,
∴∠AEB=∠AEP+∠BEP=135°,
∴∠BPC=135°;
(2)如图,延长AE,过点B作BF⊥AE于F,则∠F=90°,
∵∠AEP=90°,∠BEP=45°,
∴∠BEF=45°=∠EBF,
∴BF=EF=,
∴AF=AE+EF=2,
∴,即正方形的边长为.
【点睛】此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正确掌握各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22.如图,△AOB中,OA=OB=6,将△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得到△COD.OC与AB交于点G,CD分别交OB、AB于点E、F.
(1)∠A与∠D的数量关系是:∠A______∠D;
(2)求证:△AOG≌△DOE;
(3)当A,O,D三点共线时,恰好OB⊥CD,求此时CD的长.
【答案】(1)=
(2)证明见解析
(3),详见解析
【分析】(1)根据旋转性质及等腰三角形性质即可得答案;
(2)由旋转性质知∠AOB=∠DOC,可证得∠AOG=∠DOE,结合OA=OB及(1)中结论,得证;
(3)分两种情况讨论,设∠A=x°,先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求出x的值,再借助勾股定理求出CD的长度即可.
(1)
解:由旋转知,∠A=∠C,∠B=∠D,
∵OA=OB,
∴OC=OD,∠A=∠B=∠C=∠D
∴∠A=∠D,
故答案为:=.
(2)
证明:由旋转知,OA=OC,OB=OD,∠AOB=∠COD,
∴∠AOB-∠BOC=∠COD-∠BOC,
即∠AOG=∠DOE,
∵OA=OB,
∴OA=OB=OC=OD,
又∵∠A=∠D,
∴△AOG≌△DOE.
(3)
解: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如图所示,
设∠A=∠B=∠C=∠D=x°,则∠DOB=2x°,
∵OB⊥CD,
∴∠OED=90°,
∴x+2x=90°,
解得:x=30,
即∠D=30°,
在Rt△ODE中,OE=3,由勾股定理得:DE=,
∵OC=OD,OE⊥CD,
∴CD=2DE=.
②当D与A重合时,如图所示,
同理,得:CD=.
综上所述,当A,O,D三点共线时,OB⊥CD,此时CD的长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腰三角形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等知识点,解题关键是利用旋转性质得到边、角的关系.
六、解答题(本大题共12分)
23.如图1,在△ABC中,∠BAC=90°,AB=AC,点D在边AC上,CD⊥DE,且CD=DE,连接BE,取BE的中点F,连接DF.
(1)请直接写出∠ADF的度数及线段AD与DF的数量关系;
(2)将图1中的△CDE绕点C按逆时针旋转,
①如图2,(1)中∠ADF的度数及线段AD与DF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
②如图3,连接AF,若AC=3,CD=1,求S△ADF的取值范围.
【答案】(1)∠ADF=45°,AD=DF;
(2)①成立,理由见解析;②1≤S△ADF≤4.
【分析】(1)延长DF交AB于H,连接AF,先证明△DEF≌△HBF,得BH=CD,再证明△ADH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利用三线合一及等腰直角三角形边的关系即可得到结论;
(2)①过B作DE的平行线交DF延长线于H,连接AH、AF,先证明△DEF≌△HBF,延长ED交BC于M,再证明∠ACD=∠ABH,得△ACD≌△ABH,得AD=AH,等量代换可得∠DAH=90°,即△ADH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利用三线合一及等腰直角三角形边的关系即可得到结论;
②先确定D点的轨迹,求出AD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代入S△ADF=求解即可.
(1)解:∠ADF=45°,AD=DF,理由如下:延长DF交AB于H,连接AF,∵∠EDC=∠BAC=90°,∴DE∥AB,∴∠ABF=∠FED,∵F是BE中点,∴BF=EF,又∠BFH=∠DFE,∴△DEF≌△HBF,∴BH=DE,HF=FD,∵DE=CD,AB=AC,∴BH=CD,AH=AD,∴△ADH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DF=45°,又HF=FD,∴AF⊥DH,∴∠FAD=∠ADF=45°,即△AD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D=DF;
(2)解:①结论仍然成立,∠ADF=45°,AD=DF,理由如下:过B作DE的平行线交DF延长线于H,连接AH、AF,如图所示,则∠FED=∠FBH,∠FHB=∠EFD,∵F是BE中点,∴BF=EF,∴△DEF≌△HBF,∴BH=DE,HF=FD,∵DE=CD,∴BH=CD,延长ED交BC于M,∵BH∥EM,∠EDC=90°,∴∠HBC+∠DCB=∠DMC+∠DCB=90°,又∵AB=AC,∠BAC=90°,∴∠ABC=45°,∴∠HBA+∠DCB=45°,∵∠ACD+∠DCB=45°,∴∠HBA=∠ACD,∴△ACD≌△ABH,∴AD=AH,∠BAH=∠CAD,∴∠CAD+∠DAB=∠BAH+∠DAB=90°,即∠HAD=90°,∴∠ADH=45°,∵HF=DF,∴AF⊥DF,即△AD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D=DF.②由①知,S△ADF=DF2=AD2,由旋转知,当A、C、D共线时,且D在A、C之间时,AD取最小值为3-1=2,当A、C、D共线时,且C在A、D之间时,AD取最大值为3+1=4,∴1≤S△ADF≤4.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及判定、全等三角形判定及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点.构造全等三角形及将面积的最值转化为线段的最值是解题关键.遇到题干中有“中点”时,采用平行线构造出对顶三角形全等是常用辅助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十三章 旋转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2020·福建泉州·一模)在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等边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正五边形 D.矩形
2.(2021·山东济南·中考真题)以下是我国部分博物馆标志的图案,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3.(2020·陕西·交大附中分校模拟预测)已知一次函数y=﹣x+5的图象,绕y轴上一点P(0,a)旋转180°,所得的图象经过点 (0,﹣3),则a的值为( )
A.3 B.1 C.﹣3 D.6
4.如图,矩形ABCD中,AD=2,AB=,对角线AC上有一点G(异于A,C),连接 DG,将△AGD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得到△AEF,则BF的长为( )
A. B.2 C. D.2
5.(2022·江苏·宜兴市新街中学八年级阶段练习)如图,直角三角形ACB中,两条直角边AC=8,BC=6,将△ACB绕着AC中点M旋转一定角度,得到△DFE,点F正好落在AB边上,DE和AB交于点G,则AG的长为( )
A.1.4 B.1.8 C.1.2 D.1.6
6.(2022·安徽·合肥育英学校九年级阶段练习)如图,在ABC中,,,在以BC为腰在BC的一侧构造等腰直角,,则AD的最小为( )
A. B. C.3 D.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7.(2022·广西·南宁市三美学校八年级期末)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__________.
8.(2022·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教研室模拟预测)已知点与点关于原点对称,则______.
9.(2022·上海市罗星中学模拟预测)如图,正方形ABCD中,将边BC绕着点C旋转,当点B落在边AD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E处时,∠AEC的度数为_______
10.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5,E是边BC上一点且BE=2,F为边AB上的一个动点,连接EF,以EF为边向右作等边三角形EFG,连接CG,则CG长的最小值为______.
11.(2022·广西贵港·中考真题)如图,将绕点A逆时针旋转角得到,点B的对应点D恰好落在边上,若,则旋转角的度数是______.
12.(2022·江苏南京·模拟预测)如图,在ABC中,,在同一平面内,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到的位置,使,作交BC于点D,则______.
三、解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3.(2022·重庆长寿·九年级期末)在所给的的正方形网格中,按下列要求操作:(单位正方形的边长为1)
(1)请在第二象限内的格点上找一点,使是以为底的等腰三角形,且腰长是无理数,求点的坐标;
(2)画出以点为中心,旋转180°后的,并求的面积.
14.(2021·新疆吐鲁番·九年级阶段练习)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个单位长度,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1,1),B(3,2),C(2,4).
(1)画出ABC关于原点O对称的,直接写出点的坐标;
(2)画出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并写出点的坐标.
15.(2022·湖北黄石·模拟预测)如图,中,点E在BC边上,,将线段AC绕点A旋转到AF的位置,使得,连接EF,EF与AC交于点G.
(1)求证:;
(2)若,,求的度数.
16.(2022·安徽合肥·一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Δ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3,-1),B (-4,-4),C(-1,-3)
(1)以O为旋转中心,将△ABC顺时针旋转90°得到△A1B1C1;
(2)以O为对称中心,作出△ABC关于点O的中心对称图形ΔA2B2C2;
17.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请按要求画图:
(1)在网格中画出△ABC向下平移5个单位得到的;
(2)在网格中画出关于直线l对称的;
(3)在网格中画出将△ABC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
四、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8.(2022·吉林·中考真题)图①,图②均是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其中点,,均在格点上.请在给定的网格中按要求画四边形.
(1)在图①中,找一格点,使以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2)在图②中,找一格点,使以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19.(2022·四川凉山·中考真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1,0)和点B(0,3),顶点为C,点D在其对称轴上,且位于点C下方,将线段DC绕点D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点C落在抛物线上的点P处.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点P的坐标;
(3)将抛物线平移,使其顶点落在原点O,这时点P落在点E的位置,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MP+ME的值最小,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如图,在等腰△ABC中,点D为直线BC上一动点(点D不B、C重合),以AD为边向右侧作正方形ADEF,连接CF.
【猜想】如图①,当点D在线段BC上时,直接写出CF、BC、CD三条线段的数量关系.
【探究】如图②,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判断CF、BC,CD三条线段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应用】如图③,当点D在线段BC的反向延长线上时,点A、F分别在直线BC两侧,AE.DF交点为点O连接CO,若,,则 .
五、解答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21.【问题原型】如图①,在等边三角形ABC内部有一点P,PA=2,PB=,PC=1,求∠BPC的度数,解决方法:将线段BP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P',连结AP'、PP'易证△BPC≌△BP'A,则∠BPC= 度.
【类比迁移】如图②,在正方形ABCD内有一点P,且PA=,PB=2,PC=.
(1)∠BPC= 度.
(2)求正方形ABCD的边长.
22.如图,△AOB中,OA=OB=6,将△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得到△COD.OC与AB交于点G,CD分别交OB、AB于点E、F.
(1)∠A与∠D的数量关系是:∠A______∠D;
(2)求证:△AOG≌△DOE;
(3)当A,O,D三点共线时,恰好OB⊥CD,求此时CD的长.
六、解答题(本大题共12分)
23.如图1,在△ABC中,∠BAC=90°,AB=AC,点D在边AC上,CD⊥DE,且CD=DE,连接BE,取BE的中点F,连接DF.
(1)请直接写出∠ADF的度数及线段AD与DF的数量关系;
(2)将图1中的△CDE绕点C按逆时针旋转,
①如图2,(1)中∠ADF的度数及线段AD与DF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
②如图3,连接AF,若AC=3,CD=1,求S△ADF的取值范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