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古代日本
A层基础必会
1.下图“统治结构示意图”反映的是 ( A )
A.6世纪前的日本
B.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
C.8世纪的法兰克王国
D.9世纪的东罗马帝国
解析:依据“大王”“部民”可知,示意图反映的是6世纪前的日本。
2.646年元旦,孝德天皇审时度势,以中国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发布《改新之诏》,要求全国上下全面“中国化”。这次“中国化”主要学习中国哪个朝代的制度 ( C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646年,日本以中国唐朝的典章制度为典范,参酌日本旧习,发布《改新之诏》,进行了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3.(2021·盐城中考改编)观察下图政治体制示意图,它体现了 ( C )
A.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B.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C.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
D.法兰克王国土地改革
解析:日本大化改新中,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4.(2022·赣州期中)“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这里的“作用”指促使日本 ( C )
A.实现了初步统一 B.进入奴隶社会
C.进入封建社会 D.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解析:根据“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可知,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进行大化改新,这次改革,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5.日本走向法西斯的过程中武士道起了很大的负面作用,下列能作为研究武士道素材的是 ( D )
①强调忠义节烈、宣扬忠诚
②效忠的不是国家而是其主公
③武士道是伴随着加强中央集权而出现的
④以最大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人的奴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武士道是伴随幕府统治时期,幕府将军实际上把持着国家大权,天皇大权旁落而出现的,③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①②④内容都是关于武士道的正确表述,符合题意。
B素养提升
6.(2022·周口期中)部民长期以来是日本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奴隶。大化改新后,部民成为公民,并由国家授田。这种转变 ( B )
A.消灭了日本的贵族
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促进中日文化交流
D.导致天皇大权旁落
解析:大化改新前,土地为私有,大化改新后,土地为国家所有。大化改新前,部民地位近似奴隶,大化改新后,部民成为公民,可以耕种国家授予的田地,因此,大化改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7.(2022·运城期中)事实证明,大化改新没有让日本变成中国,该学的一样也不少,该保留的一样也没少保留,日本还是日本,日本还因此跳了龙门。由此可见,日本学习外来文化的特点是 ( C )
A.在文化上缺乏自己的独特创造性
B.全盘吸收世界各地的文化
C.学习外来文化与保留本民族特色相结合
D.完全继承了本民族的文化
解析:日本大化改新中“该学的一样也不少,该保留的一样也没少保留,日本还是日本”可见,日本学习外来文化的特点是学习外来文化与保留本民族特色相结合。
8.日本是一个善于将模仿与创新相结合的民族,武士道精神对日本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化二年(646年)元旦,发布改新诏书……凡皇室贵族领有的土地(纯仓、四庄)和人民(部民、部曲)一律收归国家,成为“公地公民”。
——武安隆《浅论大化改新》
(1)概括材料一中的改革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改革的特点及对日本社会产生的影响。
答:内容: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特点: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影响: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材料二 如下图
(2)材料二的图片再现了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产生的重大影响,依据图片,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答:①日本服饰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②日本的建筑学习了中国建筑的风格。③日本的文字和书法学习了中国的汉字和书法艺术。
材料三
(3)根据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中人物的主要活动。
答: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
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一“大化二年(646年)元旦,发布改新诏书”可知反映的是日本大化改新。其内容结合所学直接回答即可。大化改新以唐朝的典章制度为蓝本进行改革;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第(2)题,材料二图片再现了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产生的重大影响,依据图片可以获取的信息有:①日本服饰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②日本的建筑学习了中国建筑的风格。③日本的文字和书法学习了中国的汉字和书法艺术。第(3)题,据所学知识可知,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
C层创新挑战
9.(2022·福州月考)材料论述。
公元7世纪,日本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一部分贵族和皇室成员在留学生的影响下,主张仿效中国隋唐制度实行改革。最终解决了日本的阶级矛盾,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国家统一,部分解放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是日本进入封建社会的起点。
(1)为改变当时的社会状况,7世纪的日本进行了一场改革,这场改革叫什么
答:大化改新。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答:观点:日本善于学习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论述:大化改新学习的是中国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使日本社会经济得到发展,由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学习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PAGE第11课 古代日本
A层基础必会
1.下图“统治结构示意图”反映的是 ( )
A.6世纪前的日本
B.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
C.8世纪的法兰克王国
D.9世纪的东罗马帝国
2.646年元旦,孝德天皇审时度势,以中国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发布《改新之诏》,要求全国上下全面“中国化”。这次“中国化”主要学习中国哪个朝代的制度 (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3.(2021·盐城中考改编)观察下图政治体制示意图,它体现了 ( )
A.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B.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C.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
D.法兰克王国土地改革
4.(2022·赣州期中)“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这里的“作用”指促使日本 ( )
A.实现了初步统一 B.进入奴隶社会
C.进入封建社会 D.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5.日本走向法西斯的过程中武士道起了很大的负面作用,下列能作为研究武士道素材的是 ( )
①强调忠义节烈、宣扬忠诚
②效忠的不是国家而是其主公
③武士道是伴随着加强中央集权而出现的
④以最大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人的奴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B素养提升
6.(2022·周口期中)部民长期以来是日本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奴隶。大化改新后,部民成为公民,并由国家授田。这种转变 ( )
A.消灭了日本的贵族
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促进中日文化交流
D.导致天皇大权旁落
7.(2022·运城期中)事实证明,大化改新没有让日本变成中国,该学的一样也不少,该保留的一样也没少保留,日本还是日本,日本还因此跳了龙门。由此可见,日本学习外来文化的特点是 ( )
A.在文化上缺乏自己的独特创造性
B.全盘吸收世界各地的文化
C.学习外来文化与保留本民族特色相结合
D.完全继承了本民族的文化
8.日本是一个善于将模仿与创新相结合的民族,武士道精神对日本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化二年(646年)元旦,发布改新诏书……凡皇室贵族领有的土地(纯仓、四庄)和人民(部民、部曲)一律收归国家,成为“公地公民”。
——武安隆《浅论大化改新》
(1)概括材料一中的改革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改革的特点及对日本社会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如下图
(2)材料二的图片再现了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产生的重大影响,依据图片,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材料三
(3)根据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中人物的主要活动。
C层创新挑战
9.(2022·福州月考)材料论述。
公元7世纪,日本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一部分贵族和皇室成员在留学生的影响下,主张仿效中国隋唐制度实行改革。最终解决了日本的阶级矛盾,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国家统一,部分解放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是日本进入封建社会的起点。
(1)为改变当时的社会状况,7世纪的日本进行了一场改革,这场改革叫什么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