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
A.冰雪消融 B.昼夜交替 C.母鸡下蛋 D.电闪雷鸣
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句诗描述了生物的哪项特征 (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能进行繁殖
D.生物能进行呼吸
3.下列诗句中,与生殖现象无关的描述是 ( )
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B.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C.春江水暖鸭先知 D.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4.在调查校园生物种类的活动中,正确的做法是 ( )
A.事先设计好调查表
B.将喜欢的生物如实记录,其他忽略
C.将调查的植物叶采摘下来留作纪念
D.离开小组,独自进行调查
5.为了解潍县萝卜各个品系以及栽培现状,某研究小组先后到各萝卜主产区,考察种植环境、查阅和收集相关资料、走访相关人员。他们主要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 )
A.实验法 B.调查法 C.观察法 D.测量法
6.日常生活中总有“春兰秋菊”“南橘北枳”之说,造成上述植物生长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依次是 ( )
A.温度和水分 B.光和温度
C.水分和光 D.土壤和温度
7.有些海葵附着在寄居蟹蟹壳上生活,海葵借助寄居蟹的运动得以快速转移,便于获得氧气和食物,而寄居蟹则借身上的海葵掩护自己,同时海葵触手上的刺细胞也是它们共同的防御武器。据此推测,海葵和寄居蟹之间的关系是 ( )
A.合作 B.竞争 C.捕食 D.寄生
8.下列选项中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
A.仙人球的叶变成刺状,以减少水分的散失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过度放牧,破坏草场
D.大树底下好乘凉
9.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是( )
A.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B.作出假设、提出问题、得出结论、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表达和交流
C.制订计划、实施计划、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D.提出问题、得出结论、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表达和交流
下表为某课外活动小组探究光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案。有的同学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并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你认为下列修改建议正确的是 ( )
放置黄粉虫的位置 黄粉虫的数量/只 光照 温度/℃ 湿度
纸盒左半侧 20 明亮 15 适宜
纸盒右半侧 30 阴暗 28 适宜
A.左右两侧的黄粉虫的数量可以不同
B.左右两侧的湿度可以不同
C.左右两侧都应该在阴暗的环境中
D.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28℃左右
11.武当山和汉江河是十堰旅游的两张名片,它们分别属于森林生态系统和河流生态系统。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生态系统都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
B.“鼠→蛇→鹰”是武当山森林生态系统中常见的一条食物链
C.杀光森林中所有害虫,会更有利于该生态系统的稳定
D.上述两个生态系统彼此独立,互不关联
12.太阳的能量最先进入该食物网的哪一生物体内 ( )
小麦 B.鼠 C.鼬 D.鹰
13.生态系统大可以是生物圈,小可以是一个小花园。组成生态系统必须具备下列哪些成分 ( )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生产者与分解者
C.空气、水、阳光和适宜的温度 D.非生物部分与生物部分
14.蓝藻、硫细菌、硝化细菌等,能够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变为储能的有机物,满足自身对营养物质的需要。这些自养型微生物属于 (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生产者和消费者
15.下列属于生产者与消费者关系的是( )
A.小猫吃鱼 B.长颈鹿吃树叶
C.松鼠吃蘑菇 D.黄鼠狼吃鸡
16.达州市某地鼠患成灾,当地生态环境受到影响。为此,生物研究所调查了当地的生物及其他指标,以下是他们调查的部分图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
图一 图二 图三
A.图一中有五条食物链,其中小麦是生产者
B.图二表示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根据图二写出图一中的一条食物链,可以是:小麦→鼠→蛇→猫头鹰
C.图一中若施用鼠药使鼠的数量减少,则蛇的数量将减少
D.能量会沿着图三中的丁→乙→甲→丙逐级增多
1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繁多,但其自动调节能力差
B.湿地生态系统起到净化水源的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肺”
C.农田生态系统中,人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所以其稳定性比海洋生态系统高
D.任何自然生态系统中,分解者都是必不可少的
1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C.在生态系统中各类生物的数量始终不变
D.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
19.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若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图中曲线能正确表示较长时间内兔群数量变化的是 ( )
20.谚语、俗语和古诗词中蕴含着一些生物学原理。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环境影响生物
B.春雨贵如油——植物生长都需要无机盐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D.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这两种动物间是寄生关系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60分。填写的生物术语中出现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21.(12分)学习了《生物的特征》后,同学们都兴致勃勃地在校园里观察生物,发现了它们体现出的生物特征以及校园生态系统的景象。
(1)高大的银杏树叶金黄,簌簌飘落。体现的生物特征: 。
(2)石榴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小灯笼——石榴,石榴的颜色、大小、形态各不相同。体现的生物特征: 。
(3)草丛底下的鼠妇被碰到后,缩成了小球。体现的生物特征: 。
(4)肥大的喜鹊在草坪上啄食草籽,也啄食吃草的小蚂蚱。体现的生物特征: 。
(5)一场雨后,草丛里的小蘑菇迅速长大。体现的生物特征: 。
(6)上述观察到的生物,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可以分为三大类: 。
22.(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炎热缺水的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到40.7℃时才会出汗。荒漠中的骆驼刺(一种植物),为了生存,不断地伸长根系,以至于根系深达一二十米,辐射范围达上千平方米。
材料二 海豹是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哺乳动物。它们的身体呈流线型,四肢变为鳍状,适于游泳。海豹有一层厚的皮下脂肪保暖,并提供食物储备,产生浮力。海豹身体均呈纺锤形,适于游泳,头部圆圆的,貌似家犬,全身被毛,前肢短于后肢。
材料三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不仅能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结构,而且还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提高土壤养分转化效率。
(1)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生物能够 环境;材料三说明生物能够 和 环境。
(2)材料一中,影响骆驼和骆驼刺生活的关键非生物因素是 。
(3)生活在南极的海豹和企鹅都以一些海洋鱼类为食,因此它们之间具有 关系。
23.(14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实验。
(1)该探究实验作出的假设是 。
(2)该实验的变量是 ,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黄粉虫幼虫提供 两种环境,以便对照。
(3)假如光亮处没有黄粉虫或者是黄粉虫数量很少,则得出的结论是 。
(4)如果探究“湿度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则实验的变量是水分,需要给黄粉虫幼虫提供湿润和干燥两种环境,其他条件 。
(5)在进行数学统计后,要求取平均值,目的是 。选取黄粉虫时需要选几十条而不选用几条,原因是 。
24.(12分)为探究某些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在四个大小、形状相同的生态瓶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另外向C、D瓶中加入等量的河泥;
②向B、C、D瓶中放入等量的水藻;
③向四个瓶中放入大小、形状和生长状况相近的小鱼各两条;
④把A、B、C瓶置于阳光下,D瓶放在黑暗的环境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结果如下:
生态瓶编号 A B C D
瓶中小鱼生存时间/天 3 11 25 2
(1)实验装置A、B、C所模拟的生态系统中,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是 ;比较A、B、C的实验结果可知,小鱼的存活时间与 有关。
(2)比较A、B的实验结果可知,水藻的作用是 。
(3)D装置中,小鱼存活的时间比A装置中的存活时间短,最可能的原因是
(4)若将以上四个生态瓶全部置于阳光下,存活时间最短的小鱼应是 中的小鱼,原因是 。
25.(12分)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除图中所示组成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的组成还应有 和 部分。
(2)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 →鹰,食草昆虫和兔之间的关系是 。
(3)该生态系统中草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 。
(4)在草原上,当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时,草木繁茂,兔的数量并不会无限制地增加,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参考答案;
阶段测试(一) 生物和生物圈
1.C 2.C 3.C 4.A 5.B 6.B 7.A 8.A 9.A 10.D 11.A 12.A 13.D 14.A 15.B 16.C 17.D 18.C 19.D 20.C 21.(1)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2)能遗传和变异 (3)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4)需要营养 (5)能生长 (6)植物、动物、其他生物22.(1)适应 影响 改变 (2)水 (3)竞争
23.(1)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的生活有影响 (2)光照 有光和无光
(3)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的生活有影响 (4)完全相同 (5)减小实验误差 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24.(1)水、阳光、温度、空气、空间 水藻、河泥 (2)为小鱼提供氧气
(3)没有光,水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为小鱼提供氧气,水藻在暗处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水中的氧 (4)A 装置中无水藻,也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为小鱼提供氧
25.(1)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 (2)吃虫的鸟 竞争 (3)太阳能(4)自我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