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三单元
课题3 元素
第2课时 元素周期表
1.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
2.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的一些信息。
根据下列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试着将他们排列
氢(H) 氦(He) 锂(Li) 铍(Be) 硼(B) 碳(C)
氮(N) 氧(O) 氟(F) 氖(Ne) 钠(Na) 镁(Mg)
铝(Al) 硅(Si) 磷(P) 硫(S) 氯(Cl) 氩(Ar)
元素周期表的发现
元素周期表的发现
1829年,德国化学家德贝莱纳根据元素性质的相似性,提出了“三素组”学说。
但是,在当时已发现的54种元素中却只能把15种元素归入“三素组”。
元素周期表的发现
1865年,英国人纽兰兹(Newlands)把当时已知的元素按原子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发现每8种元素之后,会重复出现相似的性质。他把他的发现称为“八音律”,就象音乐里的八度音程一样。
1869年门捷列夫绘制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三、认识元素周期表
族
周期
1. 周期表中元素的相关信息:
原子序数
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元素种类
相对原子质量
练一练
1.在元素周期表中锡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于非金属元素
B. 原子序数为50
C. 相对原子质量是118.7 g
D. 原子核内中子数为50
B
2. 周期表的结构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
①个数:元素周期表中有 个周期。
②特点:同周期中元素的 相同;周期序= 。
7
电子层数
电子层数
(2)族:
①个数:元素周期表中有 个纵行,但只有 个族。
②特点:主族元素的原子族序数= 。
18
16
最外层电子数
(3)从元素种类看,从第二周期开始,每一横行从左到右由 元素过渡到 元素,并以 元素结尾。
金属
非金属
稀有气体
(4)从原子结构上看,同一横行的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 数,我们把每一横行称为一个 ,同一纵行具有相同的 数,我们把每一纵行称为一个 。
电子层
周期
最外层电子
族
(5)在化学变化中,第1纵行的元素Li,,Na的原子比较容易 电子,第6纵行的元素O,S的原子比较容易 电子,通常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由此可见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的 关系密切。
失
得
最外层电子数
总结
1.周期:每一横行叫一周期,共7个周期。
2.族:每一纵行叫一族(其中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
一个族)共16个族
3.元素周期表的起始:
稀有气体元素
4.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练一练
1.在元素周期表中硅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B.元素符号为Si
C.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4
D.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
A
2、我国著名化学家徐光宪因在稀土元素等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荣获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关于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序数是58
B、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C、质子数为58
D、饰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
3.据报告,哈密地区白山钼矿发现新矿源,是新疆目前发现的最大钼矿,钼是稀有矿产资源,主要用于航天合金材料的制作。在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2
C.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g
D.原子核内中子数为42
42 Mo
钼
95.96
B
4.稀土元素在科技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被誉为新材料的宝库。我国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约占世界稀土资源的80%左右.如图为稀土元素镱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镱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一个镱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0
C.一个镱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70
D.镱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73.0g
B
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得信息填空。
(1)氮原子的质子数是 。
(2)氮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填字母)。
(3)氮元素是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7
A. B. C. D.
B
非金属
6.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钙的核电荷数是20
B.镁在化学反应中较易失去电子
C.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D.每个周期结尾元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C